山西行

作者: eric_ruan

導讀初讀山西,是從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而來,那時候,山西就已經深深扎根在心底。而我又是一個沉迷於歷史中的女子,山西的文物古跡,遠古的神話傳說,還有那些鮮血淋漓的歷史,都讓我對這個省份魂縈夢牽。終於,今年的五一期間,我背上背包,直奔山西,在兩個星期的行程中,幾乎踏遍了山西的每一個城市,但遺憾的是最後沒有體力再上五台山了。這次出行,認� ...

初讀山西,是從余秋雨先生的《抱愧山西》而來,那時候,山西就已經深深扎根在心底。而我又是一個沉迷於歷史中的女子,山西的文物古跡,遠古的神話傳說,還有那些鮮血淋漓的歷史,都讓我對這個省份魂縈夢牽。終於,今年的五一期間,我背上背包,直奔山西,在兩個星期的行程中,幾乎踏遍了山西的每一個城市,但遺憾的是最後沒有體力再上五台山了。這次出行,認識了好些山西的朋友,這些北方漢子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豪爽之至。我始終相信,有一天,我會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山西,太行山之西。一個厚重神秘的地方,70%以上的宋、遼、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集中在這裡。她是中華民族發祥地,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女媧在這裡煉五彩石補天,最後力竭而逝。自古以來,山西英傑輩出:炎、黃二帝都曾在山西活動。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阪(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宋朝時,楊家將死守雁門關,血灑沙場;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即由此而來。明清時期,晉商和山西票號崛起,著稱中外。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升昌記,一方“彙通天下”的匾額高懸門上,氣魄無與倫比。?

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湧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等。

山西也是個美女雲集的地方,最著名的便是那真正傾國傾城,卻被關羽斬於月下的貂禪;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和中國唯一的女主人武媚娘。單單只是這三位,便足以讓其他的女子黯然失色。

羅嗦了一堆廢話,照片才是王道哈。當時還是CANON A85,設備比較落後,將就吧。。。

第一張:好吃的羊肉湯哦……裡面有很Q的粉絲,好好吃。。偶那一天全靠它了,其他啥也吃不下。

第一站:應縣木塔:全稱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始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它與法國艾菲爾鐵塔、意大利比薩斜塔齊名,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奇塔”。全塔使用54種不同形式的鬥拱,種類繁多,國內罕見。因此古籍上譽為“遠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蓮”。第二站:懸空寺&恆山: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它修建在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懸空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汗。。。當時我一直在想:這兩“壯觀”真是夠傻的。。。。恆山實在不咋地,空負北岳之名。。第三站:大同代王府九龍壁:馳名中外的大同九龍壁,在我國現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龍壁中,是建築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另兩座在北京,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園,一座在北京故宮皇極門前,均建於清乾隆時代。較大同九龍壁要晚三百五十至四百年。)

這座九龍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邸的建築物,即代王府端禮門前的照壁。

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生於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陰歷七月十八日(《大同縣志》)。他與蜀王朱椿皆為郭惠妃所生。代王妃為中山王徐達女,仁孝文皇後(朱棣後)之妹。雖然明王朝規定藩王不得干預地方政治,但由於上述特殊關系,同時又握有實力,所以實際上他是大同地區的小皇帝。朱桂家族終明一朝,雖然幾經波瀾,但始終地位顯赫,經久不衰。據《明史·朱桂傳》記載,自代王朱桂始,傳至五世四王時,“封郡王者凡二十有三”。

明初,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抵御北元蒙古的犯擾,截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先後將皇子二十五人分藩於全國各地,以監督地方官吏的軍、政、財、文。朱桂於洪武十一年(公元1379年)受封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陰歷四月十三日改封為代王,成為九個塞王之一;次年十月就藩於大同。代王府正是為朱桂所建。據《大同府志》記載:“舊學府在府治東,……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學為代藩府第,改雲中驛為府學,即今學也。”案此,代王府是在原府學的基礎上改造擴建而成的。作為王府前的照壁——九龍壁,也當為此時所建。

1649年,大同總兵姜(王襄)反清兵敗以後,在清軍瘋狂的“屠城”和“斬城”中,曾經顯赫一時、權傾雁同的代王府被付之一炬,化為一片瓦礫之地,而王府前的照壁——九龍壁卻免於劫難,有幸被保存下來,成為今天的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大同九龍壁為坐南朝北的單面五彩琉璃照壁,長45.50米,高8米,厚2.09米。高出一般民房,顯得十分巍峨壯觀。較之北京北海九龍壁(長25.5米,高4.9米,厚1.42米)要高大將近三倍。

此壁的建築結構,全部使用黃、綠、藍、紫、黑、白等色琉璃構件拼砌而成。壁體由三部分組成: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東西兩端分別是旭日東升和明月當空的圖案,並襯有江崖海水,流雲紋飾。須彌座的束腰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麒麟、獅、虎、鹿、飛馬等,第二層是小型行龍。這些琉璃獸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須彌座上平托九龍琉璃壁身,由於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一種穩重雄健的感覺。壁身之上有仿木結構的琉璃鬥拱六十二組,承托琉璃瓦壁頂。壁頂為單檐五脊,正脊兩側是高浮雕的多層花瓣的花朵以及游龍等,脊頂戧獸、脊獸、龍獸俱全,兩端是雕刻手法細膩的龍吻。

整個壁身,下部以青綠色的洶湧波濤、上部以藍色的雲霧和黃色的流雲等為襯底。九條龍之間采用雲霧、流雲、波濤和山崖相隔與相聯。壁面,特別是九條龍的龍體全為高浮雕制作,使每條龍一一突兀於壁上,大大增強了立體感。

從九條龍的布局和形態看,正中心一條是坐龍,為正黃色。在明代,正黃色為主色,像征著尊貴,為帝王所專用。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代王府的端禮門。龍身向上卷曲,龍尾伸向後方,似在端坐靜觀。中心龍兩側的第一對龍,是兩條飛行中的龍,為淡黃色,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這組龍神情瀟灑,大有怡然自得之態。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與第一對龍大致相同,形成了基本對稱的圖案。第三對龍為紫色。這是兩條飛舞中的龍,其形態與前者大不相同,其神情凶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勢。第四對龍(兩端的龍),呈黃綠色,恣態飛揚,氣宇軒昂。

壁前建有一長34.9米,寬4.38米,深約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圍繞,中有一橋相貫,這在國內也不多見。每當陣陣微風吹過,滿池碧水蕩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像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更是氣勢磅礡,雄偉非凡。

關於這個倒影池的修建,在大同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九龍壁建成後的一天,代王站在端禮門的門樓上,扶欄欣賞。忽然雷雨交加,有兩個霹靂飛向九龍壁,在龍壁前出現了一個大坑,在龍壁後不遠的金泊倉巷內露出兩眼深泉。清冽的泉水中分別騰起一黃一黑兩條巨龍,昂首向龍壁前大坑中噴注清泉。遠看坑中,似有九龍飛舞嬉戲,妙不可言。代王遂令將水坑修成倒影池,將二泉修成二井,其水一甜一苦。從此倒影池便成為九龍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第四站:上下華嚴寺:華嚴寺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前院有山門、念佛堂、雲水堂。後院有客室、禪堂、僧舍。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

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面寬五間,進深四,建築結構嚴謹,形制穩健。殿內完整地保存著31尊遼代塑像。其中合掌露齒菩薩塑像體態裊娜,婉麗動人,藝術價值最高。四壁排列重樓式雕木藏經閣38間。殿後壁正中間懸一天宮樓閣。這些精巧玲瓏的木構模型,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稱其為“海內孤品”。

華嚴寺始建於遼,遼代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亦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十卷,故雲中(即雲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帶)特建華嚴禪寺。因寺內曾奉安諸帝石像、銅像,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為雲中巨剎。明宣德、景泰年間大事重修,補塑佛像,勃然中興。明中葉以後分上下兩寺,各開山門,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幾經修繕,成今日之規模。現上下二寺雖連成為一體,仍各以一主 殿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寶殿為主,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高低錯落,井然有序。下寺以遼建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保存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及天宮樓閣。下寺磚雕二門以東,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門,別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東方,這與契丹族信鬼拜日、以東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習俗有關。

第五站: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與敦煌、龍門並稱“三大石窟”,是我國宗教、建築、繪畫和雕塑的集大成者。它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遺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 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雲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於世。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雲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游人傾慕和向往的旅游勝地。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雲岡幾十個洞窟中以曇曜五窟開鑿最早,氣魄最為宏偉。第五、六窟和五華洞內容豐富多采, 富麗瑰奇,是雲岡藝術的精華。

第六站:雁門關&古長城: 位於代縣。“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 邊。

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 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南宋朝廷腐敗,偏安一角,而楊家將死守邊關,浴血沙場,換來的是朝廷的笙歌燕舞,酒池肉林。楊一郎被城門壓死,二郎、三郎戰死,四郎隱姓埋名,五郎出家,六郎裝死躲入自家的地窖。一門慘烈,佘太君八十掛帥,女將奮勇殺敵。這些壯烈的故事背後,我們卻不得不為南宋朝廷悲哀,堂堂中華,四分五裂,竟找不出七尺男兒。南宋對女子的禮教特別嚴格,可是卻仍舊要女子來保家衛國,這是何等悲哀!

千百年後的雁門關,依然雄壯。雖然陽光燦爛,雖然藍天白雲,可是它飽經戰火的身軀似乎依然在訴說著當年那些慘烈的戰事。雁門關上疾風呼嘯,帶出一片蒼涼的感覺。

第七站:喬家大院:喬家大院又稱祁縣民俗博物館,位於晉中地區的祁縣喬家堡村,是山西省著名的民俗博物館之一。“中國北方民居建築史上的一顆罕見明珠”。喬家堡民俗博物館,是在山西屈指可數的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的“在中堂”舊院的基礎上,收集具有漢民族習俗,代表晉中地區民俗風情的陳列品建設起來的。也是聞名於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拍攝地。

喬家宅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有院落19進,房屋313間,整個院落設計別具匠心,平面布置為“雙喜”字,就連房頂上140多個煙囪也無一雷同。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第八站:平遙古城。

我對平遙神往已久,故當時到平遙的時候,我衝下三輪車,對著城門大喊一聲:平遙!我來了!!!


旁邊的人全部像看瘋子一樣盯著我。。。平遙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歷史,完整的保存了城牆,街道,店鋪,民居,廟宇.文物古跡布局嚴謹,結構獨具特色。古城建築完全繼承了封建"禮教"和"習俗",中規中矩,嚴格講求方正,端莊,經緯分明,中軸對稱,恪守"禮制",充分展現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

平遙民宅平面布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落組成,一般為“日”字形二進院或“目”字型三進院形式,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的拱券式磚結構的磚窯,牆面厚實堅固,冬能保暖,夏能遮涼。左右廂房為木結構單坡瓦頂,坡向內院。大門對面都建有影壁,有的用磚雕,有的用琉璃瓦鑲成各種吉祥圖案。

平遙古城是合乎"禮"序等級的。在布局上,古城充分體現了"辨方正位"。小到四合院落,大到整個古城區無不追求"人,天地,建築"之間的和諧,亦即"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五方四像,突出中心,強化中軸,面南為尊等一系列漢族文化傳統的"禮"序與習俗的布局程式.

五方即東西南北中。四像指古代標志四方及四色的四種靈獸符號,即左青龍(東方,青色),右白虎(西方,白色)前朱雀(南方,紅色),後玄武(北方,黑色)。用這四種靈獸像征四方和四色,並應用於建築與城市,大約始於周代。最先是用於列陣與行軍時作為分隊標志,"行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禮記。曲禮上》)招搖指旗幟也指天上的北鬥星意思是說即使行軍在夜間,還有北鬥星作為方向盤。

四方之內,就是中,中是統治的像征。"古之王者,擇國(都城)之中而立"(《呂氏春秋。慎勢》)像征帝王一統天下。州府縣城的長官,也都懂得遵守"禮制"等級秩序在城區之內"擇中"而立衙署,像征受命治理轄區的四方百姓。中軸線是城市的脊梁骨,是漢族傳統城市布局決定"禮"序的准繩。中國古城著重南向,一方面是由於面南背北為尊的原因,同時還由於一日之中,正午的南方,太陽走到了最高點,陽氣達到最盛。這和"像天法地"是分不開的。


(a)



(b)



(c)



(d)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