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樓閣記:“曲水流觴”的蘭亭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亭台樓閣記:“曲水流觴”的蘭亭〔題記〕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 在閩南鄉下,以前的鵝和火雞一樣,是一種挺普遍的家禽。放學路上,只要我們故意地大喊一聲,火雞們便會“緊張”地排起“陣勢圖”來,“如臨大敵”般展開它們有力的翅膀,發出一聲聲“咯咯”(緊促)的鳴叫,大概是“有人入侵”的警報吧, ...

亭台樓閣記:“曲水流觴”的蘭亭〔題記〕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



在閩南鄉下,以前的鵝和火雞一樣,是一種挺普遍的家禽。放學路上,只要我們故意地大喊一聲,火雞們便會“緊張”地排起“陣勢圖”來,“如臨大敵”般展開它們有力的翅膀,發出一聲聲“咯咯”(緊促)的鳴叫,大概是“有人入侵”的警報吧,引得我們哈哈大笑。鵝,卻因為有著鋒利的扁喙不好惹,只好“敬而遠之”。自從學了駱賓王的《詠鵝》後,才一下子覺得有了親切感,剛開始也跟著“鵝,鵝,鵝”地叫喚,如果它“心情不好”發起“脾性”來,我們大都“落荒而逃”,尤取是陸地放養的鵝,特別凶悍。如果是水裡圈養的話,則顯得有如天鵝般靈秀。可能水不管是對人還是對物,都能“激發”出各自的靈氣來的。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情景,常常讓我也看得發呆、發傻半天,總想著它們飛翔的樣子。現在則是“物以稀為貴”啦,除了餐桌上偶爾見過鵝掌外,鮮活的即使在閩南農村,也難覓蹤跡了。直到來了趟浙江的紹興,才在蘭亭的鵝池裡,又看到了數只悠然自得,游水嬉戲的大白鵝。

〔一〕

紹興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都城,也是一處人傑地靈的地方,近代的蔡元培、秋瑾、魯訊就夠如雷貫耳的。對於紹興的些許印像,是從小定格在腦海裡的——魯訊先生筆下的三味書屋、社戲、鴨舌帽、潤土、孔乙己和鹹亨酒店。而提起王羲之和徐謂,除了知道他們的字畫很有名氣外,戒珠寺、青藤書屋倒是陌生得很。當然《蘭亭集序》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的,這次特意來紹興,就是想到“句踐種蘭渚山”的地方,感受一下王羲之曾經“流觴、修禊(一種遠古‘祓除歲穢’的習俗)”的傳奇逸事。

蘭亭,以前並不是一座亭子。“亭”在秦漢時期是一種地名的叫法,據《漢書》記載:“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又因古越國時,句踐在渚山上種蘭,故名“蘭亭”。蘭亭後來的聲名鵲起,全都仰仗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手跡。宋趙構《翰墨志》記載: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同謝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修禾契。酒觴置於清流,流至處,即興賦詩,不出者,罰酒三觴。凡二十六人,詩三十七,逸少序之,曰:蘭亭集序。

〔二〕蘭亭,位於紹興市西南約13公裡的蘭渚山下,與禹陵、東湖並列為紹興的三大著名風景區,一直以書法名作《蘭亭集序》而名聞天下的蘭亭,主要景點包括:鵝池、樂池、小蘭亭、流觴亭、御碑亭、右軍祠、蘭亭江和書法博物館。游覽路線:從入口進景區,穿過一條石砌的小徑,迎面的一泓碧水,就是鵝池。池畔立有一碑——“鵝池”, “鵝池”二字傳為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所書,“鵝”字鐵劃銀鉤,經有關專家考證為王羲之真跡,“池”字則是其子王獻之補綴。一碑二字,父子合璧,碑上有一三角亭覆蓋;過鵝池越三曲橋前行,便是小蘭亭,亭中碑上“蘭亭”二字,系清朝康熙帝手書;小蘭亭西側的樂池是最近新建的,池面寬達十多畝。臨池有一草亭——“俯仰亭”。池中有竹排,池西有茶室,用於休憩戲水;小蘭亭東側為“流觴亭”,這裡是蘭亭的中心景區,亭前曲水環繞,綠柳成蔭,是王羲之與友人吟詠作詩,寫成《蘭亭集序》的地方。據說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當時名士孫統、孫綽、謝安、支遁等四十一人,為過“修禊日”宴集於此,列坐於曲水兩側,將酒觴置於清流之上,飄流至誰的面前,誰就即興賦詩,否則罰酒三觴。這次聚會有廿六人作詩三十七首。王羲之所作的這篇序文,就是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出流觴亭向北就是御碑亭了。御碑正面為康熙手書的《蘭亭集序》全文,陰面是乾隆書寫的《蘭亭即事》詩;從御碑亭再向北走,過右軍祠就是蘭亭的北門啦,北門外環繞蘭渚山潺潺而過的溪水就是蘭亭江;和蘭亭隔水相望的“蘭亭書法博物館”也是近年新落成的,四周竹木蔥蘢,環境幽雅。




〔三〕

置身於樹蔭環繞,潺潺流水的蘭亭之間。古人們曾經呼嘯山林、“曲水流觴”的所在,穿越了幾千年,依然健在。而那種“一觴一詠,暢敘幽情”的放浪形骸,已被歷史層層包裹了起來。就連這蘭亭,如今也陷在重重的圍牆之內。人們瞻仰的眼神,隨著腳步而匆匆。那逝水流年的故事,在塵封的故紙堆裡,仍然在講述著、啟迪著現代的人們。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後世稱之為“書聖”。在紹興坊間裡弄,到處流傳著不少有關王羲之的傳奇逸事,其中有我曾經翻閱過的“東床快婿”、“養鵝習字”和“戒珠講寺”的故事:

東床快婿據說有一次,當朝顯貴郗鑒來到王導丞相家中拜訪,有風聲透露,郗鑒想在王丞相的子侄輩裡挑選一位女婿。而郗鑒的女兒長得可是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一群群的貴族王孫和風流倜儻的才俊,頓時雲集相府,趨之若鶩。個個打扮得光彩照人,希望能當上這“乘龍快婿”。席間惟獨王羲之不修邊幅,照樣靠在東邊的胡床上,一邊搖著蒲扇,一邊露著肚皮大吃西瓜。說也奇怪!郗鑒見了,反倒覺得這人灑脫自然,氣度不凡,就一眼“定乾坤”地把女兒嫁給了他。——這,就是“東床快婿”(又稱“袒腹東床”)的典故由來。養鵝習字據傳王羲之有兩樁寶貝:大白鵝和吸墨珠,吸墨珠是一件王家的傳家寶,只要把這珠子放在宣紙上,輕輕一滾,便能把未干的墨跡全然吸光。王羲之常常是珠不離手,鵝不離身。吸墨珠跟書法有關,王羲之喜歡並不奇怪,而鵝為什麼會成為他的寶貝呢?原來啊,有一天王羲之正在書房裡,苦苦思索書法筆劃,應該如何才能展現出輕盈、靈秀的氣勢,想累了就來到鵝池解乏,觀賞著白鵝的游水嬉鬧。看著看著,心念一動,靈光忽閃,從群鵝嬉水中的姿態裡,悟出了書法的飄逸、柔美、靈動。此後,他連續一個月都呆在鵝池邊,觀察鵝的一舉一動和那動靜之間的體態。鵝身弧度柔美的曲線、鵝頸伸縮自如的靈便、鵝掌撥水的輕俏、鵝喙取食的自如、甚至鵝入睡時的“金雞獨立”的姿勢,都給了他創作的啟示和靈感,他據此揣摩出手腕書寫時的靈動和字體結構的柔美,開創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特的行書書法,贏得了後人的景仰,而被確立了一代“書聖”。平時鵝在我們的眼中,想到的不外乎是吃,考慮的是用來青蒸呢?還是拿來爆炒好吃?想得最有創意的,也只是燒烤,(當然這也因此而開創了烹飪和美食的歷史,應該講也是一門藝術嘛。)而在王羲之眼裡,卻是一字字結構完美的書法。可見,若要在前人已經發揮極致的領域裡,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話,就必須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風格來,其實並不玄虛,需要的是機遇和獨具的慧眼。戒珠講寺這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次他到寺院找方丈下棋。在專心對弈中,把吸墨珠放在桌旁,不小心碰落地下,被大白鵝一口吞下。棋過三局,天色已晚,告辭時才發現寶珠不見啦,這一驚非同小可,老方丈連同全寺僧侶一塊尋找,遍尋不得。王羲之心存疑念,從此不上寺裡來下棋,偶爾碰到老方丈,也愛理不理。老方丈受此冤屈,一病不起,最終圓寂了。再後來,鵝也生病了,開始是不吃不喝,在奄奄一息之時,王羲之忍痛將它宰殺,這才愕然地在它肚子裡,發現了吸墨珠。深感內疚的王羲之,難過萬分之,決定把自己的宅院捐獻給寺裡,用以懷念那位老方丈。這就是現在位於紹興西街——戒珠講寺(俗稱:戒珠寺)的由來。戒珠寺屢毀屢建,現存山門、大殿和東廂等建築,為1924年重建。山門楹聯“此處既非靈山,畢竟什麼世界;其中如無活佛,何用這樣莊嚴。”原為張大千所撰寫,“文革”遭劫,現是後人重書。1983年重修山門、大殿和寺外的墨池。〔後記〕王羲之的手跡「蘭亭集序」,傳到第七代孫智永時,智永在山陰永欣寺出家,當和尚期間,也熱衷於書法。據說智永活到近百歲才去世,「蘭亭集序」最終落到他的弟子辨才手中。辨才博學能文,精通琴棋書畫,得到這一件稀世珍品,非常珍愛,秘不示人。 當時的皇帝唐太宗酷愛王羲之的手跡墨寶,曾四處派人搜求,最後終於從辨才手中得到「蘭亭集序」。太宗臨終時,囑咐一定要以它陪葬,於是「蘭亭集序」的真跡就此永遠地埋沒了。 至於唐太宗是如何從辨才那兒得到「蘭亭集序」的?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唐太宗命蕭翼計取蘭亭集序,是留傳最廣的一種,故宮博物院的「蕭翼賺蘭亭圖」,畫的就是這一則故事。 據說,唐太宗三番兩次向辨才要「蘭亭集序」,辨才卻始終推說不知道在哪裡。後來只好設計讓監察御史蕭翼假扮為一名潦倒書生,借住到永欣寺,慢慢和辨才結為至友,而後套出「蘭亭集序」的下落,“盜取”後奉獻給了皇帝。雖然王羲之的真跡不在了,但是自唐以來,就盛行臨摹“蘭亭集序”。一直到現在,依然是眾多書法大師,以及書法愛好者臨貼的“範本”。今天,丁清瑞老先生,把他在書法比賽中獲獎的《蘭亭集序》,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我(還來不及去裱糊),故而有感整理了此文。


附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007年7月10日整理《旅行大事記》成文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