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雙絕(旅游游記)

作者: shengli88

導讀培田和四堡兩個村是福建西部連城縣兩個頗具特色的村莊。它們一個有著保存完整的“九廳十八井”式的明清古建,當地村民自豪地稱其為“民間故宮”,一個曾是江南的雕版印刷重地,所印書籍行銷長江上下,堪稱連城雙絕。在一個僅有一千多人的村裡,竟然有二十座祠堂,五座書院,四處庵廟道觀,三十多處明清住宅,一條千米古街--這就是有著“民間故宮”之稱的培田村 ...

培田和四堡兩個村是福建西部連城縣兩個頗具特色的村莊。它們一個有著保存完整的“九廳十八井”式的明清古建,當地村民自豪地稱其為“民間故宮”,一個曾是江南的雕版印刷重地,所印書籍行銷長江上下,堪稱連城雙絕。在一個僅有一千多人的村裡,竟然有二十座祠堂,五座書院,四處庵廟道觀,三十多處明清住宅,一條千米古街--這就是有著“民間故宮”之稱的培田村。

培田村位於福建省西部的連城縣,地處國家級風景區冠豸山西部。面積13.4平方公裡,全村現有315戶,一千多口人,清一色姓吳。連城是客家聚居的地區,自晉以來,中原因頻繁戰亂,許多中原人歷經艱辛,南遷到此。獨特的客家文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九廳十八井

去年春節,我曾獨自一人來過培田村。當時從縣城去村裡只有一輛中巴車,早上去,中午一點鐘左右再從村裡出來。司機一路埋怨生意清淡。

車行一個多小時後,進入培田村。一下車,就遇見原培田小學的校長吳美熙帶著村裡的幾個年輕姑娘講解村史,做導游培訓。吳老師已經退休,看到這幾年來村裡旅游的人逐漸增多,在縣裡支持下剛剛搞起了旅游。他帶著我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將村子前前後後跑了一圈。我邊看邊後悔,1996年做《老房子》“福建卷”時,怎麼竟會遺漏掉培田村呢?我連中午飯都顧不得吃,一路狂拍。就這樣中巴司機還不斷用喇叭催我。臨走時我對老吳說:“我一定會再來!”

培田村是由一位法國遠東學院的首席漢學家勞格文教授最早知曉的。這裡的鄉風古韻促使我於今年春夏之交再次造訪。

培田村古民居群與客家土樓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三十多處明清建築有官廳、大夫第、進士第等。這種針對南方濕潤多雨特點,在中原古老建築模式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集家族聚居,政教一體的大型庭院式大院,在建築形式上稱為“九廳十八井”。這種建築形式在我國南方的粵、贛、湘諸省都有,只是叫法不同。

漫步村中,一處處獨具特色的古樸建築不斷讓你感到吃驚。村頭與村尾各矗立著建於清代的牌坊。在村頭有一座名為文武廟的建築,據講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一層供奉著武聖關帝,二層供奉著文聖孔子,文武合祭,這是我以往很少見到的。盡管它是在原址上又重建的,但其寓意多少反映出培田村民崇文尚武的進取精神。

進入村中,可以看到三座“大夫第”,均為“九廳十八井”模式,在寬敞講究的門樓和廳堂裡懸掛著許多膾炙人口的對聯和扁額,像“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壟有田”,不僅凸顯環境之美,也可以讓你遙想當年耕讀文化的情景。在“務本堂”旁邊有一偏院,天井中飾以琉璃花格漏窗,旁邊飾有抒情對聯,魚池上青條石上擺滿了各種花卉。坐在這小小庭院中,陣陣清香襲來。魚池旁一副對聯:“悅目時風來花舞,會心舛魚躍鏡開”,橫批是“天光雲影”。擁有這樣的生活,夫復何求?

汀州文化搖籃

在培田村眾多的古建築中,有一處名為“容膝居”的地方,是培田村先民為本村本族女性創辦的婦女學館。房間不大,三開間,中間是用來講課的廳堂,天井牆壁上寫有“只談風月”四個字。吳美熙介紹說,容膝居是“女性長者為女性小輩傳經送寶的課堂”,女人們在此接受三從四德、禮儀等方面的教育,在這裡女性們可以從容地談婚嫁,談情說性。在那樣一個思想禁錮的封建年代,培田村的女性們能有這樣一個公共社交場所,應該是相當開明之舉。吳美熙說,小小的容膝居,在周圍名聲很大。

小巷中一座有兩座石雕旗杆的門樓,叫“都閫府”。盡管它的主體建築已毀於火災 ,但從殘存的門樓和地面卵石鋪就的鶴鹿同春圖案還可以看出這座府第昔日的風采。房間的主人吳暾是與周恩來、鄧小平年輕時在法國留學的同窗。

在培田還有一條貫串全村約兩千米長的古街,叫千米古街,昔日是從連城去往長汀的商業要道,是四方貨物的集散地,至今還殘留著一些老店鋪,但現在只有一兩家店鋪賣著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

在村後山腳下,竹林掩映處是南山書院。書院始建於明代,聘請名士執教,明清四百多年共培養了一百多名秀才,有多人就此步入仕途。所以,南山書院有汀州文化搖籃之美譽。它的旁邊就是新建的培田小學,從窗口傳出朗朗的讀書聲。

雕版之鄉---------四堡!

培田村是明清時期封建農業文明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明清時期客家民系繁榮發展的重要活的歷史見證。而連城縣最北端的一個鄉四堡,則曾是我國明清時期全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著名的新聞記者、三聯書店的創始人鄒韜奮先生的祖籍地。

四堡據講原名叫四寶,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一路我就在思考,這個地處閩西深山的四堡鄉,怎麼就會成為全國重點的印刷基地?

車行走在公路上,幾乎一點也看不出這裡與其他的鄉村有什麼不同,甚至讓人感到失望。走進村裡,印入眼簾的是尚存的一些深宅大院,盡管許多都牆垣斑駁,但從殘存的門樓及門樓上的雕飾與楹聯字畫,還是可以讓人感覺過去的繁榮。而真正記錄四堡歷史的,則是村裡的一座簡易博物館。

博物館裡陳列著四堡過去印刷的書籍,以及許多雕版。博物館的管理者也是當地一位小學老師,他向我介紹了四堡印刷業興起與衰落的原由。四堡的印刷術起源於明嘉靖年間,它與一位名為鄒學聖的人有很大關系。鄒學聖出生於四堡,年輕時在杭州做官,傳說在他辭官歸裡時,他那年輕的江南夫人留戀杭州的生活,不太願意隨丈夫回家鄉福建,因為她擔心他們的三個孩子回到窮鄉僻壤的鄉下,教育是個很大的問題。鄒學聖為了能使心愛的夫人隨他一起回鄉,把當時杭州的印刷技術與元宵燈藝帶了回來,雕版印刷便在四堡播下了第一顆種子。從此直至十九世紀中葉,四堡成為“壟斷江南,行銷全國,遠播海外”的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

四堡地域寬廣,物產豐富。尤其作為印刷的基本原材料:紙張,墨,雕刻印版所用的棗、梨等木材,在四堡境內均有出產,這在物質上為四堡印刷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清康熙年間,為了運用儒家禮教為其服務,康熙組織文人編纂了《康熙字典》及其他儒家名著,還對歷史上許多古籍進行整理,彙編,考據,編輯,出版。據《鄒氏族譜》記載,四堡人歷來十分崇尚儒學,先後設置了許多學館、私塾,它使多數族人享受到普遍的文化教育,這也刺激了雕版印刷術的發展。

以家族血緣為生產組織結構,造就了他們既是生產的組織者,也是管理者。族中男女老少,按其體力強弱分別承擔各種不同的工作,版面設計、校對、雕刻印版、裁紙、調墨、印刷、裝訂、打包等二十多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在家族所建的作坊裡進行。為方便隨時印刷裝訂,四堡的老房子融起居生活,印刷作坊為一體,大廳既是祭祀婚喪慶典的地方,也是印刷,裝訂書籍的場所。所印書籍除外地客商來直接采購外,其余的向四周發散,遠及長江流域。

印刷業的繁榮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當你走在村裡,目睹那些盡管破敗但仍不失豪華氣派的深宅大院時,可以想像那些富有的書商們曾擁有多麼大的財富。但不少人家當年的印刷作坊,今天已成為養雞養鴨的場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發達興旺的四堡印刷業走向衰亡呢?

首先是歷史的原因。石印技術替代了雕版印刷,使四堡的雕版印刷開始衰落,特別是活排鉛印新工藝的出現,使上海成了主要的印刷出版中心。加上四堡地處交通不便的山區,落後的生產工具沒有得到替換,輝煌一時的四堡雕版印刷在清末民初後一蹶不振,就此走向衰亡。

今天的四堡同中國大多數的鄉村一樣,已沒有特別鮮明的地域特點。倒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婦女的著裝還保留古樸的風格,在巷道裡,老宅裡,你不時會遇見讓你驚訝的穿著式樣奇特服裝的婦女,她們那長衣寬袖讓你很難斷定屬於哪個民族。她們的發型也很獨特,像古裝戲中那典雅的造型。衣裝的色彩多為士林藍與黑色,與清廷格格們的裝束很相似,這與四堡地處編僻受外界干擾較少有關吧?這的確是個奇跡,但穿這種服裝的僅限上年紀的婦女。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