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建築藝術寶庫——陳家祠

作者: SEVEN_SEM

導讀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外地朋友來廣州,是我首先推薦游覽的地方。 陳家祠,建成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是廣東省陳姓族人捐資興建的合族宗祠。占地一萬五千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面積六千四百平方米,呈正方形,是一組“闊五間,深三進”,由大小十九座建築組成的院落式建築群。建築組合之間庭院相隔,廊底穿插。整組建築規模宏大 ...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外地朋友來廣州,是我首先推薦游覽的地方。


陳家祠,建成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是廣東省陳姓族人捐資興建的合族宗祠。占地一萬五千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面積六千四百平方米,呈正方形,是一組“闊五間,深三進”,由大小十九座建築組成的院落式建築群。建築組合之間庭院相隔,廊底穿插。整組建築規模宏大,廳堂軒昂,庭院幽雅,既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傳統風格,又具有我國南方建築的鮮明特色。

陳氏書院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建築裝飾巧妙地運用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繪畫和銅、鐵鑄等工藝,技藝精湛,題材廣泛,造型 生動,形像傳神。1959年郭沫若先生參觀完陳氏書院當場賦詩贊嘆“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陳氏書院是廣東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華麗的傳統藝術建築。

1988年陳氏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典雅富麗的陳氏書院又被廣大廣州市民評選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之榜首。這裡我們選取了一些圖片展示陳氏書院的風貌。當然,我們更希望您親臨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的陳家祠,感受一下喧囂鬧市中不一樣的風景。

廣東舊式居民,多數在山牆上兩邊用石灰堆塑出簡單的卷草紋,稱為“草尾”。在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廟宇中,灰塑的使用範 圍則隨建築的規格而擴大,它是廣東民間建築的主要裝飾工藝。

陳氏書院的灰塑,總長度1800余米,規模之大,塑藝之精,題材之豐富,居全省民間建築的首位。這些灰塑主要裝飾在屋脊基座、山牆垂脊、廊門屋頂、廂房和庭院連廊及東西齋的屋脊上。在首進庭院東西兩條連廊 上有以一組組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灰塑如《三國演義》中的“張松看《孟德新書》”、“竹林七賢”和“公孫玩 樂圖”等;還有以清代“鎮海層樓”、“琶洲砥柱”等 羊城八景為題材的灰塑和以各種花鳥、瑞獸、圖案裝飾的灰塑,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活像兩條花帶把庭院裝靚得情趣盎然。

石雕裝飾中,如月梁、疊架、雀替、牆裙、 檐廊欄杆及台階垂帶,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柱礎的造型和雕飾,唐代至明代均以穩重為特點。到了清末,廣東民間建築中的柱礎出現了輕巧、高身束腰和注重雕飾的傾向。

陳氏書院的柱礎就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各個廳堂的柱礎每一橫列一個式樣,有的雕如意雲頭、花籃型、菱形、竹節紋飾; 有的雕楊桃、柑橙、仙桃等各種瓜果裝飾。它既統一又富於變化飽含地方風物的裝飾情調。

陳氏書院共有十一條陶塑脊飾,分別裝設在三進三路九座廳堂屋脊上。首進大廳屋頂采用懸空山牆分隔為三間,突出屋脊的鮮明華彩。每條脊飾題材各異,有的以一組戲曲人物為主題,配以其他內容;有的用十多組內容組合,將傳統戲曲中有代表性的場景,以誇張概括的表現手法,用連景形式接成連環畫般的連續故事。

陳氏書院大門上彩繪高達4米的巨幅門神, 是運用勾線重彩技法描繪,突出守門將軍威武鎮邪的神采。門上還裝飾一對直徑60釐米,每只重60公斤, 蓮瓣邊飾,纏枝牡丹紋樣的銅鋪首, 更增添了門神的莊嚴肅穆。這樣巨大而精細的鋪首,在廣東的民間建築中實為僅有。

磚雕也是陳家祠的特色。東檐牆上正中一幅是取材歷史故事“劉慶伏狼駒”, 全圖雕有40多個人物,刻劃出北宋時劉慶降伏西夏送來 一匹名叫“狼駒”的烈馬的生動場面,人物形像生動, 神態各異。

陳家祠坐北向南,總體布局以中軸線為主體建築,中軸線兩側為廳堂,兩邊以偏間、廊廡圍合;每座單體建築以青雲巷隔開,建築間以長廊相連,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進深三進。祠堂前辟有寬闊的庭院,還有東院和後院,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

潮繡與廣繡合稱為粵繡,是中國名繡之一,傳創始於少數民族,與黎族織錦同源。

自清代以來,潮汕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制嫁衣,家家戶戶都會紡織刺繡。清代粵繡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特別潮州繡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繡功,為其他省市所罕見,刺繡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裝飾品上。

潮繡以金碧、粗纊、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繡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繡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繡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廣繡發源於風景秀麗,鳥語花香的廣東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名繡之一,繡工精密、細微,針法多變,色彩濃艷,為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顆燦爛明珠。廣繡有記載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805年)廣東南海盧媚娘的事跡。人物繡與花鳥繡等是廣繡的特色產品,其中人物繡是廣繡的主要產品之一,它根據畫稿的不同要求,以虛實、施疏、層層疊繡、滲繡,線、面結合等不同的繡制方法達到形神兼備的中、外人士肖像。

我家灣灣同大笨像影相。

後進後堂及大廳三間原是安放陳氏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廳堂。中後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二十一架梁用五柱後牆承重,後金柱間各設高7米的木鏤雕龕罩,後稍間設神龕,內設21級木階放置神位、牌位。

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頭門、聚賢堂和後堂。頭門面寬五間27.56米、進深三間14.91米。17架梁用四柱、梁架、駝峰、鬥拱、雀替均刻有花卉、瓜果、人物等紋飾。頭門大門上懸“陳氏書院” 橫匾,兩邊有石砌墊台,門前兩側立一對直徑1.4米、連座高2.25米的石鼓,兩扇大門上彩繪河神。

聚賢堂原是陳姓族人舉行春秋祭祀和議事聚會的地方。面寬五間27.84米、進深三間16.7米,二十一架梁六柱出前後廊,梁架、駝峰、鬥拱、雀替雕刻花紋,後外金柱明間、次間裝12扇鏤雕屏風,稍間設花罩;堂前設月台,月台寬16.84米、深5.76米,石雕塑柱以嶺南佳果為裝飾,欄板嵌鐵花。正脊上陶塑瓦脊是1981年修復時重新燒制的。

陳氏書院的灰塑主要用於屋脊基座、山牆垂脊、廊門屋頂、廂房和庭院連廊及東西齋的屋脊上,總長1800余米,灰塑的題材與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鳥、亭台樓閣、山水美景等,均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

交通:

乘地鐵陳家祠站下;

乘85、88、104、107、128、路公交車高基站下;

乘268路公交車陳家祠站下或乘15、52、55、105、124、133、193、196、205、207、231、232、256、275、530、539、555路公交車中山八路站下。





































地址:中山七路恩龍裡34號電話:81817371、818114559

開放時間:8:30-17:30票價:10元





































陳家祠的建造師與雕刻師實在是太有才了!難怪他們巧奪天工下的陳家祠堂被稱為“中國南方建築群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石灣公仔















































後花園有魯迅作品人物的雕塑





































民間工藝博物館,當然還有好多廣州的特色工藝品拉,牙雕





































潮州木雕















































中式家具





































玻璃屏風





































天井







































回廊















































表演





































全文結束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