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手記-聖彼得堡(四)普希金村

作者: 往往

導讀俄羅斯手記-聖彼得堡(四)7月23日(星期一)天氣晴 上午 普希金村賓館設施不錯,雖不夠3星,但絕對舒適,雪白的床單和毛巾,除了沒有盥洗用具,電視也只有14寸大小以外,其他沒有任何可挑剔的。更為慶幸的是我們住的房間就朝著涅瓦河,一座美麗的橋橫跨在河上。夏天的俄羅斯晝長夜短,12點多還不黑,三、四點鐘又亮了,如果6月20號左右去,就能看到白夜了。導游告 ...

俄羅斯手記-聖彼得堡(四)7月23日(星期一)天氣晴 上午 普希金村賓館設施不錯,雖不夠3星,但絕對舒適,雪白的床單和毛巾,除了沒有盥洗用具,電視也只有14寸大小以外,其他沒有任何可挑剔的。更為慶幸的是我們住的房間就朝著涅瓦河,一座美麗的橋橫跨在河上。夏天的俄羅斯晝長夜短,12點多還不黑,三、四點鐘又亮了,如果6月20號左右去,就能看到白夜了。導游告訴我們早上9點集合,那已經是北京時間下午1點了。我們無論如何無法睡到中午,所以早上起來就到涅瓦河邊散步。河對面是一座美麗的天藍色的修道院,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那是斯莫爾尼修道院。清晨的空氣真好,大片的綠地,盛開的花朵,像公園一樣,讓人心情舒暢。只是河邊的酒瓶子告訴我們,昨晚是有人在這裡暢飲的。我們今天的日程是到聖彼得堡郊外的美麗的皇村。近200年來,多少人曾踏訪過這裡。如果你僅僅知道這裡有一座金碧輝煌的葉卡婕琳娜宮和其中極盡奢華的“瑚珀廳”,知道有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興建的亞歷山大宮,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真正能讓皇村名揚天下、令世人敬仰的,不是那些富麗堂皇的宮廷建築和當年出將入相的顯赫尊崇,而是因為,她與偉大的詩人普希金的淵源……一片皇家莊園因為有了偉大詩人的足跡才增輝添彩而變得不朽。當我們踏上這片鄉村土地,卻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待遇,一群身著綠色制服的“皇家”樂隊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迎接我們這些黑頭發的中國人,使我們的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當遞給他們小費的時候,才知道祖國的強盛該是多麼重要。一只小狗叼著籃子也來要錢了。我挺替俄羅斯人難過,他們原本一直以老大哥自居,如今也放下架子要小錢花了。我們後來在莫斯科見到了更多的乞討者。穿過一片橡樹林,走近皇村,一尊黝黑的普希金雕像就坐落在草地上,詩人披件風衣,一手托腮沉思地坐在長椅上,他的目光既深邃又迷惘……許多年過去了,他還是那樣風度依然。18世紀初,一座著名的皇家貴族學校修建在葉卡婕琳娜宮對面的花園裡,普希金成為首批學生之一,他從12歲到18歲生活在這裡,在皇村,詩人的指尖開始撥響繆斯的豎琴,6年間他寫了120多首詩,從這裡,普希金開始邁上詩壇,皇村的景色和經歷不僅孕育了他最初的創作,而且成為詩人永久的靈感家園。每當回憶起這片土地,普希金總是激情滿懷,意味深長……200年來普希金一直是俄羅斯的驕傲。他的作品奠定了俄羅斯一代文化的根基,他的詩篇使俄羅斯文化開始走向世界的同時,也使俄羅斯的人民第一次領略到自己祖國的可愛。普希金的抒情詩、詩體小說、寓言詩、詩歌劇、童話詩等體裁無不開創一代先河和典範,在俄羅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背出一段普希金的詩句。應該說,普希金是世界的詩人。我們幾乎沒有人沒有讀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至今我還記得我是在廣播電台的小喇叭節目中第一次聽到孫敬修那麼生動的朗誦這首童話詩,“從前有個老頭兒和他的老太婆,在藍色的大海邊;他們住在一所破舊的泥棚裡,整整有三十又三年,老頭兒撤網打魚。老太婆紡紗結線。-----”故事是這樣開頭的,那優美的旋律就那樣打動了我的心。以致我開始認識了普希金的詩。現在,我徜徉在皇村蜿蜒的小徑上,追尋著詩人的蹤影,那菩提樹、那白樺林、那椴木叢一如詩人贊美過的一樣娉娉婷婷。那湖泊、那丘陵、那溪流也像詩人描述過的一樣,田園牧歌般的雋永。湖面上一群群鳧雁在游弋,灌木間偶爾會有小松鼠躍過。舉目四望,小草林濤、水波、輕風、藍天白雲,這一切無不在攪動著我的情思。可我卻找不出最美的詞語來描繪,因為最優美的詞語早已在詩人的羽毛筆下化作了千古絕唱……據統計,普希金的作品被譯成150多種文字,所以他的詩已不僅僅屬於俄羅斯,而是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 我們這代人,也許並沒有受到俄羅斯文學的熏陶,但我們從父輩、哥哥姐姐那裡以及後來文化大革命後期閱讀了大量俄羅斯的文學作品中感受了其中的無限魅力。我們會感嘆詩人對自由的追求,對愛情的謳歌,對暴政的鞭撻,對祖國的贊頌,駐足在皇村這片土地上,我無處不感受到一種靈犀,多少年來,皇村的湖光林木被一代又一代的俄羅斯詩人贊美,這裡更是生活過一位又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像萊蒙托夫、涅克索拉夫、普欣、等十多位享譽詩壇的名人,更為奇妙的是,當後人把普希金稱作俄羅斯詩壇的太陽時,一百年後的19世紀初葉,另一位女詩人“俄羅斯詩壇的月亮”埃赫瑪托娃也是從這裡升起,她也是在皇村度過童年和少女時代的。 也許這一切應該感謝莊園的主人,是她用這裡的美景給了人們靈感。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登上皇位後,授權彼得堡最優秀的建築師對這座略顯簡樸的莊園進行擴建。在持續的大規模工程中,不僅新建了宮殿,擴展了花園,還建起第一批園中建築。但真正使皇宮放射出奇光異彩的當屬天才建築師B.拉斯特雷利。這位16歲時隨雕塑家父親移居彼得堡的意大利人,此前因設計了斯莫爾尼大修道院、冬宮、彼得宮等建築傑作而聲名遠揚。掌握了豐富藝術經驗的拉斯特雷利幾年之內(1752~1756)就將其前任的設計改頭換面,並使之煥然一新。改造後的宮殿長達306米,超過了俄羅斯巴洛克時期的所有建築。你一進皇村,那天藍色宮殿在陽光下分外耀眼奪目,明快而洋溢著喜慶氣氛,每個柱子和牆體上,造型豐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結構使數百米長的建築顯得華貴而又美觀,皇宮教堂那五個圓蔥頭式尖頂在碧空下金光燦燦,幾乎從園內任何地方都遠遠望得見。蔭路,修剪整齊的草坪中到處是藝術水平極高的雕塑,輪廓曲折的池塘倒映著各色的建築,任其自由生長的團團樹林仿佛天然生成。這裡可以看到古希腊和羅馬嚴謹的藝術形式。卡梅倫柱廊、空中花園、音樂廳、湖心島屋,都極具藝術特色。據介紹,在這裡葉卡捷林娜二世在修葺一新的皇宮裡感到自己不再是一個女皇,而是熱情好客的女主人。這裡沒有皇宮的嚴肅,只有華美,這裡沒有皇宮的拘謹,只有熱情奔放。女主人經常親自帶領貴賓逐個房間參觀,自豪地向他們炫耀自己的夏季行宮。葉卡捷林娜時代,皇村成了宮廷舉行盛典和接見外國使節的重要場所,一度甚至成為俄國的政治中心,許多重大國事在這裡運籌帷幄。 與其他行宮不同的是,皇村有兩座皇宮。由克瓦連吉設計的亞歷山大宮1796年在新園落成,這座古典主義的建築傑作專為葉卡捷林娜的孫子、未來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而建。後來,亞歷山大花園獨立於舊園葉卡捷林娜花園而自行發展。19世紀20年代,為順應此時歐洲文學和造型藝術中出現的浪漫主義傾向,尼古拉一世下令將花園裝飾成具有浪漫主義風貌的園林。不久,在新園的囿園內豎起了歌特式尖塔、城堡、廢墟、小教堂等一系列仿中世紀建築,它們與樹種豐富的簇簇林木和茂盛開闊的茵茵草場十分和諧地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幅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風景畫。與其他行宮相比,皇村更全面地反映出各種園林藝術風格,巴洛克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感傷,以及中國風格的異國情調,共同編織成一個結構完整、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築綜合體,成為世界園林藝術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我們陶醉在其中,被一處處風景所迷醉。因為我們知道那倒映在水中的宮殿和藍天白雲,那金碧輝煌的美麗的宮殿,那些藝術價值極高的雕塑,那些花壇草地、湖畔溪邊、小徑山崗、亭台廊榭,到處都留下了詩人的足跡;詩人寫道“在那兒,我的青春和童年交融。在那兒,被自然和幻想撫養,我體驗到了詩情、歡樂和寧靜……” 從園中的建築到林間的大理石雕像,從碧水清澈的池塘湖泊到浪花輕濺的溪流瀑布,從歡快地鳴唱於林間的鳥兒到驕傲地浮在水面的天鵝,無不成為他吟頌的藝術形像。是的,這裡的美景給了詩人美妙的靈感,而詩人的詩歌也讓人們認識了皇村,皇村更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位俄羅斯天才。1937年詩人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葉卡捷林娜宮)



(雕塑)



(普希金像)



(湖邊)



(參觀)


精選遊記: 聖彼得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