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江南之烏鎮篇

作者: 09631895

導讀我拿著車票搜索著座位號。…… 58,59,60.很好, 靠窗。 找一個讓自己非常舒服的坐姿,拿出包包裡的《胭脂扣》。 陽光斜斜的照在臉上,加上火車車廂裡的空調,讓人說不出的暖和愜意。 K47, 11:30,上海至廣州。不過我只坐到嘉興。 今天行短途,不作遠足。 火車緩緩地開動了,有節奏地輕輕地搖晃著,時有時無的陽光告訴我它在蜿蜒著前行,窗外的樹木、田野,飛� ...

我拿著車票搜索著座位號。…… 58,59,60.很好, 靠窗。

找一個讓自己非常舒服的坐姿,拿出包包裡的《胭脂扣》。

陽光斜斜的照在臉上,加上火車車廂裡的空調,讓人說不出的暖和愜意。

K47, 11:30,上海至廣州。不過我只坐到嘉興。

今天行短途,不作遠足。

火車緩緩地開動了,有節奏地輕輕地搖晃著,時有時無的陽光告訴我它在蜿蜒著前行,窗外的樹木、田野,飛快地倒退著,很普通的城郊的景致,我繼續把頭埋在書裡。

陽光好得讓人有些暈眩,可真希望火車就這樣開下去,直到太陽落山。

烏鎮是今天第一站。

最晚一班回程的車子什麼時候?

我從嘉興至烏鎮的小巴上跳下來,順便問司機。

半個小時以後吧。

那肯定趕不上啦,我猶豫道。

怎麼趕不上?你去烏鎮逛一圈,二十分鐘足夠了,再有十分鐘走回來。司機打著哈哈兒說,大不了我們再等你一會兒。

哈?不是吧…… 我半信半疑,轉身離去。

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高齡老人,頭發花白,神態安詳,三三兩兩地坐在一坐大廟的前廊裡曬太陽。廟宇似乎是新造的,香火不是很盛,可能因為今天不是初一或十五。大廟的對面有一座花鼓戲的戲台,也是冷冷清清的。沿著戲台往西,是一家接著一家的茶館、店鋪,果然是古色古香,青一色的木板門,花格欞窗子。想找到聽說過的“盧訪閣”,沒找到。倒是有一家臨河的茶館布置得不錯,有點像快活林裡蔣門神的酒館,就只差一個松挽著發髻的婦人坐在櫃台上。

一群人在裡面圍著張桌子打牌,不亦樂乎。

往西走很快就到了頭,於是折返。

從東柵茅盾故居旁的小弄堂裡進去,漸漸才入佳境。

弄堂兩旁都是普通的民房,只是門都大開著。不知道住在裡面的人每天這樣被人觀賞窺測心裡會怎麼想。

河沿上的民居大都有一個閣間搭到河面上,離河水不過兩三公尺,窗子是裡外開闔的,用一根木棍支著,還好若是掉下去便掉進河裡,打不到西門慶的頭。也有三兩家人把床單被單晾在窗戶外面,隨風飄忽,真讓人擔心它一不留神就落到河裡隨波逐流去了。

垂柳彎腰拂到河面上,陣陣漣漪。

順著河邊走,烏鎮青年旅社也在河邊上,牌子很醒目。溜進去瞧了瞧,30元一個床位,有4個人一間房,也有2個人一間房的。挺干淨,不過好像人不多。

河邊有賣姑嫂餅的,有做木刻活兒的鋪子,有賣梳子的鋪子,還有賣各式銅壺的,天太冷,生意人都懶的吆喝,只用眼睛的余光打量我。想來我看上去也不像個大主顧。於是打個哈欠,又和身邊的人聊起天來。

走進一家放著織布機的店面,一個老人坐在織布機旁打盹兒。我好奇地摸著織布機和織了一半的布,棉線密密層層的繞著紡機,細致結實。忽然想起情竇初開的少年康熙,對蘇麻拉姑說,朕,真想成為你手中的絲線,被你日日夜夜,織成千絲萬縷。縱然是千古一帝,在此時此刻,滿懷的國事民憂也都化作繞指柔了吧。

在東柵的盡頭,從蜿蜒的長廊拾階而下可以走到河裡,河水清澈,隱約看得到游魚。夕陽的時候,波光粼粼。

沒有去那些陳列館,不喜歡博物館裡死氣沉沉的東西。

找了一家沿河的窗子照得到陽光的茶館,推門進去——

奇怪,裡頭的人只是看著我,卻沒人上來招呼。

你們這裡有喝茶嗎?我也覺得自己問的奇奇怪怪。

哦,可是我們明天才開始營業啊。裡面的人說。

於是我們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了幾秒,末了一個較年長的婦人說,那,就先進來喝一杯吧。

我挑了張靠窗的座位,用熱氣騰騰的菊花茶捂手。

這間茶館裡都是木桌藤椅,有的放在水邊的露台上,地理位置很好。牆壁上掛著芒鞋鬥笠和蓑衣,一派農家風範。

與請我喝茶的婦人聊了幾句,她是附近的農家,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16歲,一個7歲,丈夫是鎮上酒廠的老板,孩子有奶奶帶著,她在家呆著無聊,才到烏鎮來找事做。看起來城市與農村婦女的境遇和心態在某種程度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謝過她的茶,已經夕陽西沉。從天地相交的一線慢慢地暈開橙色、淺藍、淺灰……

看看時間,已經4點多了,那個小巴司機不會再等我了吧。

走出烏鎮路過花鼓戲台,那裡正在演一出>
,剛才曬太陽的老人們饒有興致的看著.大概是天冷穿得多,演員的身材看著臃腫,那曲調我聽起來覺得既像滬劇又像越劇好像還有點像淮劇......

人群漸漸散去.

薄暮冥冥,在往車站走的路上,我開始有些擔心,會不會已經錯過了從桐鄉去嘉善的車。


精選遊記: 桐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