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閑話七月節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閩南隨筆:閑話七月節【前言】有人曾經“笑話”我,從東北急著提前回家,是要趕著回來過浪漫的中國“情人節”。“中國情人節”一說,是近年來“洋節”東泛的延伸。也可能是“民族自豪主義者”們的“引經據典”——我們中國早在遠古時期就有 “情人節”啦。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商家們熱衷的“節日經濟”炒作——這就是“無利不起早”的最佳闡釋。 農歷七月初� ...

閩南隨筆:閑話七月節【前言】有人曾經“笑話”我,從東北急著提前回家,是要趕著回來過浪漫的中國“情人節”。“中國情人節”一說,是近年來“洋節”東泛的延伸。也可能是“民族自豪主義者”們的“引經據典”——我們中國早在遠古時期就有 “情人節”啦。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商家們熱衷的“節日經濟”炒作——這就是“無利不起早”的最佳闡釋。

農歷七月初七,在中國叫做“七夕節”,或稱女孩的“乞巧節”、“七巧節”。是我國古代四大傳說中的“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日子,稱之為“情人節”是有些勉強。為什麼呢?在我理解的“情人節”應該是浪漫的“二人世界”的節日。而牛郎則是靠著“老黃牛”頗有仙氣的角兒,挑著一雙兒女,上天來和織女“幽會”的。這更像是一家子的團圓日,也應是夫妻一年一度的“圓房夜”。每當夜半兩星相合之後,便是淚雨紛飛。老人們常說這是夫妻倆分別時的眼淚。

按此說來,這節應該叫做中國的“夫妻節”反倒妥切些。說不定還能填補一項節日的“空白”,好像也能化解許多夫婦們過“2·14情人節”的“名符其實”,以及情人節送花、收巧克力等的“尷尬”!

除了“七巧節”外,農歷七月還有一個逐漸被人淡忘的重要的祭祀節日——“中元節”,現在已經被印度佛教的“盂蘭盆節”所替代,一般老百姓大多是被“目連救母”這一凸顯“孝道”的經典故事所打動。目前惟有在閩南,“中元節”才依然保留有“七月半”祭祖的儀式。此外還衍化成整月的“鬼節”普度習俗。

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隨我一起去看一看——閩南獨特的七月節祭。要是你恰巧選擇了這個時段來到旅行,剛好能夠更深入地“零距離”地品味到,醇厚的“中原古文化”活化石的閩南神韻。我相信這絕對不亞於麗江的“東巴文化”,或者是貴州等地的“儺戲文化”的精深。

【七娘媽生】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qi,踮著腳眺望)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脘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救的意思)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箕星),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北鬥星)不可以挹(舀之意)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舌頭狀地朝向上方)。維北有鬥,西柄之揭(鬥柄高高舉向西方)。——《詩經·小雅·大東》

這是一曲借用星宿來暗喻、諷刺周王朝“無所作為”、“腐敗無能”的詩歌,其中也敘說了上古時期人們的“天文觀”。又是“牛郎織女”首次出現在《詩經》的文獻記載當中,可見東周以前就有“牛郎織女星”和“北鬥七星”等天文領域的“科研成果”啦。

從此,“牛郎織女”開始頻繁出現在了諸多的古典文學作品當中。最早有點“沾邊”故事情節的是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得見,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說明這一傳說的愛情故事大約在東漢就已經有了“初步輪廓”,從另一角度看,也許是戀愛階段;在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建安三曹”的曹丕一賦《燕歌行》中也提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發展到這裡應該就是相思階段;一直到晉末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中,才有了詳細的故事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這倒像是民間的“父母之令、媒說之言”的包辦婚姻!

到了唐宋這一愛情故事終於被喧染到了極處,唐·李商隱《辛未七夕》的調侃——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以及杜牧《七夕》詩的詠嘆——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乃至宋·秦觀膾炙人口的《鵲橋仙》詞曲,才把這一傳說故事賦予了更深刻的情義內涵(讓原本高高在上的神仙也有了塵世間的“喜怒哀樂”),升華為不朽的千古絕唱——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晉末“衣冠南渡”的泉州先民們,則把這由來已久的神話傳說故事,帶到閩南這片蠻荒之地。由於“織女”(閩南語)諧音“七女”,遂附會成閩南地區的一大紀念節俗——“七娘媽生”,這一古代經典的愛情故事,終於從歷代傳頌歌詠中,開始走進了千家萬戶的生活。“七娘媽生”的演變也離不開“七夕節”、“乞巧節”的內容,以前有兩種“版本”:一則是牛郎織女的“雀橋會”的故事;一則是七仙女與董永“百日緣”的故事(即黃梅戲《天仙配》的劇情內容)。

久而久之,泉州人把這兩個傳說故事混淆了起來,老人們都說織女是玉帝的第七個女兒,也就是“七仙女”。下凡嫁給牛郎後,生兒育女,勤儉持家,“升天”後人們尊稱她為“七娘媽”,並約定俗成地把“七月初七”這天定為她的誕辰——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七月初七七娘生”。

“七娘媽”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女性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帶來聰慧和靈巧,還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於是在這天就有了傳統的“認契”、“洗契”、“乞巧”、敬“糖粿”和燒“七娘亭”的傳統習俗。

一、“乞巧”

早在西漢就已經出現了這種穿七孔針的“女紅乞巧”習俗,東漢以來才增加了祭拜牛郎、織女二星神,祈禱內容偏重於乞富、求子。記得小時候,奶奶忙著幫姐姐們 “蔔針乞巧”,我們男孩也好奇地圍了上來,奶奶就說,你們學學也沒啥壞處,以後還能心靈手巧。也許是從小的這一經歷,我們兄弟還真的個個能“運針如飛”,那感覺不輸於武俠小說中練飛鏢的絕技。

言歸正傳——這一天夜晚,奶奶帶著伯母、母親在院子裡的角落擺上了香案祭品,邊上放著一盤清水,讓大家對月上香後,告訴我們在“月眉”(初七的上弦月那一彎弧光,俗稱“月眉”)和星光映照下,輪流把繡花針輕輕放在水面,看針影倒映在臉盆底的形狀變化,以占蔔女孩將來“女紅”的巧拙。再於星月微光中,拈針對空穿線,誰先穿過針孔,那人就是“乞”到“巧”了。“乞巧”之後,我們就圍在奶奶膝下,邊聽她講“牛郎織女”的故事,邊仰望天河,辨認牽牛星(我們俗稱“扁擔星”,三顆星在銀河北段的左邊擺成三排)和織女星(我們俗稱“橄欖星”,四顆星在銀河北段的右邊組成織布的梭子形狀)的位置。奶奶還說,他們在半夜時分能相會在一起,要不信就等著瞧吧!

從此我的三弟就迷上了觀“天相”,在高中的緊張時期,依然半夜起來“察看風雲”,研究起“日月星辰”,母親怎麼勸都沒用。後來還是我用最殘酷的“生存原則”,現身說法才讓他忍痛地“迷途知返。如今已經有條件“舊夢重圓”了,他卻把這一癖好拋在了“九宵雲外”,迷戀上了“虛擬世界”。——也怪我當年私下資助他,學了這“勞什子”的第二學歷。其實讓我一直揣揣不安的倒是,我可能因此而扼殺了一位天才的“天文學家”呀!

二“認契”、“洗契”認契是閩南民間的一種拜“七仙女”為干媽(俗稱契母)的儀式,孩子從一出生的第一個“七夕節”就要開始“認契”,又稱之為“新契”。至十六歲(泉州小孩的16歲成人儀式也是非常隆重的)那年的“七夕節”即解除契約,叫做“洗契”,表示脫離了這種“契母子”的儀式,步入了成年人行列。這兩次的“七娘媽生”最為熱鬧,孩子家要用七碗“糖粿”、七種水果、七種花卉、七色“甘味”(香菇、木耳、金針菜、松菰、腐皮、山東粉和花生)以及七份胭脂水粉、七把剪刀、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和七乘“七娘亭”(也稱“七娘轎”,內設七個座位,這一切也是為“七仙女”的姐姐們都會陪她來准備的)來敬祀,焚燒“七娘亭”時,要把胭脂水粉和花卉等物,拋向屋頂,口中念道:“給檐口媽帶花”。有的人家還准備了一盞畫著董永抱子送七仙女升天圖的長圓形的“七娘媽燈”,點亮掛在檐口。供奉儀式後,大人們會把“糖粿”和糕點等,送些給親戚及鄰居好友。

“糖粿”是一種用糯米粉和適量的水搓成略小於乒乓球的圓丸,然後在中間用力捏成扁圓形的粿子,吃時用炒拌好的花生糖末,灑在上面。“糖粿”兩邊凹進去的部分,老人們說是孩子笑臉上的酒窩,還有一層意思在於祝願“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笑容滿面(也的新婚小夫妻也期盼明年生下的子女,臉上也會有酒窩)。

“七娘亭”則是仿古代的“乞巧樓”,紙扎糊制的,高一米左右。“亭”中除七座交椅外,還要放上尺子、剪刀、針線等“女紅”工具。以前是中山中路花巷(花巷並不賣花,是專營紙糊花圈及祭祀扎花用品的“一條街”)中才獨有的“專利”,現在一到節祭,街頭巷尾就隨處可見“七娘亭”、“七娘轎”的攤點。

讓我疑惑不解的是,在泉州“重迷信,拜鬼神”的氛圍中卻沒有“七娘媽”廟。經我向老人們詢查,才知道在東岳廟和天妃宮裡有附祀的神位。如果有想一睹“七仙女”仙容的游客就要記住去那兩地方瞅瞅!

三、台風與眼淚今年的“七夕節”剛好是“聖帕”台風來勢洶洶的日期,政府把這比去年“桑美”台風級數最高的超強台風的正面襲擊,做足了防抗准備。老百姓們也依然在為“七娘媽生”的到來,做好了准備。最終“聖帕”還是很識趣地為仙女讓了步,只留下綿綿細雨。先人們曾說,七夕若雨,必是“牛郎織女”依依不舍,揮淚而別。果不其然,見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也就沒有了長歌慟哭,只是潸潸的淚水。想想看,人世間有多少的無奈,能夠“將愛情進行到底”,“七娘媽”的眼淚之所以能夠讓人動情,為的只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堅持。我們又有多少人願意這樣“復幾許”的亙古等待呢?或許也只有神話故事裡的人吧!

……

【中元節俗】據《中國民俗》記載: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普施”和“普度”等。閩南、台灣一帶統稱“七月半”節,後來並“發展”成歷時三個月的“普度”祭節“陋習”。

在中國,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下元節。現在上元節,已被元宵燈節所替代,至今泉州仍保存有元宵節吃“上元丸”的節俗。而下元節則像六月初六的天貺節(天貺節相當於“天官賜福”的意思,現在泰山岱廟的正殿就叫做天貺殿。據說,在宋真宗年間,一年的六月初六,一部治國平天下的天書降落人間,故而將這天定做天貺節)一樣慢慢遺失,幾乎沒有了節日內容。我也只依稀記得以前聽老人說過,下元節,在閩南是“水官解厄”的節日,其他的也就沒有下文啦。

而“盂蘭盆”節的說法,則來源於印度的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思祖先而舉行的“盂蘭盆會”。佛經中的《盂蘭盆經》教旨,偶合中國“追先悼遠”的民俗風氣,於是倍加受到追捧普及。從南朝梁武帝開始在皇室中流行,後來像“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並一樣,相沿成“中元節”的主要祭祀禮儀。一開始也只是中國式的拜祖祭祀,後來增設了“盂蘭盆”節的素齋(以供僧用)、拜懺、放焰口、布田和放水旱燈等儀式。

在民間普遍流傳的“目蓮救母” 的故事,也是由《盂蘭盆經》演變而成的: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佛為其傳《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相傳,這一天要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稱“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像征著五谷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還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節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據說中元這天街上的所有店鋪全都要關門,讓道於鬼。並在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人唱人們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普度祭節】在閩南泉州有句時節的諺語叫做:不怕七月半鬼,盡驚七月大水。農歷七月氣候變幻莫測,台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過於頻繁。這句俗話也從側面說明了,閩南人防範自然災害的“科學觀”,並不是那麼“真正”地迷信。實際上閩南先人們,在“七月半”(中元節)祭祖的同時,也想起了那些“可憐”的“亡命他鄉”的孤魂們,而“設計”衍化出的一個節祭。這等“胸懷眾生”的“以鬼為本”,要我說吶,當可笑傲萬世的!

由於出自這麼一種心境,鬼又何怕哉?因此“鬼節”反倒在閩南演變成了一個熱鬧的節祭活動。“轟轟烈烈”的普度,前奏始於農歷六月的“豎旗”,又稱“起燈腳”。各境廟前或與鄰境交界處,豎一根高高的旗杆,上掛一盞大紅圓燈,頂端綴著一小紅旗。燈上寫著地名境界,如“盛賢鋪孝友境眾弟子公敬”,正楷大字寫著“喜敬陰公”。據說抗日戰爭期間,則大多寫著“陣亡將士”。——這就是“豎旗”和“普度燈”的形制,為防雨天,這燈外還要加上一塊鐵皮燈罩子;第二階段就是七月的正普,這正普的祭祀形制和古代犒賞將士的相近。這個月裡,家家戶戶都要置辦筵席,統一時辰來敬祭鬼神,爾後是熱鬧地招親引朋來吃酒宴。如果是遇到酒席多而來客少時,主人會央求客人多帶上些朋友來赴宴,或朋友中的朋友,有時連互不相識的過路人也被請入席,有點像少數民族地區的吃“長桌宴”一樣。除了宴席之外,境內的“長老”還要張羅請戲班演出,諸如梨園、高甲、打城戲及木偶。這些戲班往往“供不應求”,因為普度日哪個境內沒有演戲,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別的地方人就會說風涼話:戲歹嘉禮(即傀儡戲,又稱布袋戲)煞,三牲煮未熟,酒水澀無味,戲棚又搭歪。這一“普施”勝況,不但加大了各地的“市場內需”,也讓平時勤儉節約的閩南鋪張一回,大開“吃”戒。而且還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相關繁榮,像戲班雜耍、裝糕人(類似於“泥人張”,只是換成了能吃好玩的面人)、走街竄巷的“挑擔”人(相當於北方的賣貨郎)以及乞丐和流浪漢。他們都會緊記這三個月 “普施”時三十境地不同的日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首原是行乞之人起唱的“蓮花落”,流傳開來,成為了記敘“普度”的一種口頭“文化”(用閩南語唱起來,押韻順口)。抄錄整理如下:

初一百源、龍宮、大小希夷;初二後城,初三南岳,初四廣靈;初五水仙,初六妙因,初七通天;初八生韓、連墀、執節;初九五堡、奉聖,初十仁風;十一古榕、高桂,十二二郎、風春;十三竹仔橋,十四聖公,十五不動(祭祖);十六白耇廟,十七奇仕、華仕;十八奏魁、廣平王(崇陽);十九鳳池、宜春、新橋頭(浯江);二十中和、壺中、行春、桂香;廿一青龍、鳳閣;廿二籃橋、聚寶、紫雲、五顯、北山、河嶺;廿三義全,廿四靈慈、小泉澗、甲第、津頭埔;廿五鐵爐、蘆荻、五魁、應魁;廿六三尾、兩壇(桂壇、三仙壇)及富美;廿七真濟、龍會,廿八三朝和妙華;定應普未到(六月廿九),仕公普過頭(八月初二)。以上這些都是泉州的古地名,有些保留在現街巷之中,有的則只有流傳在人們的口語之列啦。不要說外地人看得一頭霧水,現在連正宗的閩南人也不“門清”了。不過“角落”依然是清晰的,就是乞丐之類的也少了,能唱這首“歌謠”的恐怕也沒人。反而是老輩人為了記住各自“鋪境”的日子,才保存了下來。

我也僅僅是為了紀念——“存在就是真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的民間“口頭記憶”罷了!往大的講(套用一句時髦的詞)——就是“宏揚”和“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是有點“上崗上線”了,哈哈……)

【後記】一天,曾經是街坊鄰居的阿婆遇到我,“相借問” 間(打招呼的意思),她顫顫悠悠地附耳道:“明天是‘普祀’日,你要來給阿婆請。”

上輩老人常把七月的“普度”,喚作“普祀”、“普施”。這句話的意思是,阿婆明天請我去吃“祭節”酒席。一看表情和姿態,則有點像搞“地下活動”的味道。原來老輩人依然對政府當年的“破除陳習陋規”記憶猶新,而“心有余悸”。不過即使是“文革”最嚴重時期,泉州人的這“封建迷信”也照樣“我行我素”。先是半公開,後是在政府的“大力打壓”下轉為“地下”或采用“游擊戰術”式地偷著舉辦。

“普度”是閩南、台灣一帶較為“流行”的民間習俗。據說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一直到廿九天的一個月裡,城裡城外分三十個“鋪境”(角落,泉州計有36鋪境)進行“普度”。七月十五這天稱“通普”(這天也稱“七月半”)。更古老、更傳統的說法,要從六月初一開始“豎旗”,七月“正普”,八月“重普”(也有叫“水普”),須歷時三個月。“普度”的是那些“無主”、“戰亡”和“客死他鄉”的孤魂野鬼,因此“七月半”在閩南又被稱作“鬼節”。“普度”一詞和“盂蘭盆節”一樣,均是跟佛教有關的,或者說是佛教教義的民俗化。

現在的“八榮八恥”中,依然和過去的“移風易俗”一樣,在以“崇尚科學為榮,愚昧無知為恥”中,還是把“封建迷信”列入“愚昧無知”的教育方向。現在的年輕人,也對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 “習以為常”啦,根本無法相像我們當年要冒著被“街政機關”抓捕的危險,去吃一頓“普度大餐”的“艱辛”。如今“普度”祭節也只有一些老人才會固守的“功課”。這一延續了幾百年的民間傳統,也開始瀕臨了“滅絕”的境地。

其實這位阿婆的“擔憂”是多余的,政府現階段的輿論導向是“不取諦,也不張揚”。今年七月十五這天,泉州電視台閩南語頻道,卻做了一期“普度”的節目,當中還呼吁民間成立一個“普度文化節”。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當下就有些“納悶”,後來看了一期央視四套播放的台灣熱鬧的“七月半”節目,才似有所悟……

2007年8月19日(農歷七月初七)、8月27日(農歷七月十五),2007年9月追記。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