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瓦屋山

作者: yhb67795

導讀游瓦屋山這是在冬天,在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們五人在天王辦完事後,有人提議說,走,上瓦屋山玩玩。眾人一片附和。因為瓦屋山近幾年聲名漸起,被譽為“句容的九寨溝”。 瓦屋山在袁巷鎮的東南,同溧陽交界,也是鎮江常州兩市的一個分界嶺,因山體狀若瓦屋,故稱瓦屋山。在我們鎮江來講,那裡可稱上“深山老嶺”,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也就保存下了幾近原始的自 ...

游瓦屋山這是在冬天,在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們五人在天王辦完事後,有人提議說,走,上瓦屋山玩玩。眾人一片附和。因為瓦屋山近幾年聲名漸起,被譽為“句容的九寨溝”。

瓦屋山在袁巷鎮的東南,同溧陽交界,也是鎮江常州兩市的一個分界嶺,因山體狀若瓦屋,故稱瓦屋山。在我們鎮江來講,那裡可稱上“深山老嶺”,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也就保存下了幾近原始的自然植被,風光秀美,令人陶醉 。近兩年,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我市將瓦屋山納入有機農業圈,修建了一條公路,沿著瓦屋山腳,穿過山谷,蜿蜒向北,直至茅山。這條公路的貫通,使進出瓦屋山十分便捷 了。

我們的車子就順著這條路進山了。一條寬闊的鋪著細石子的公路繞著高低丘陵,在翠竹青松間逶迤穿行。車窗外的美景紛紛疊 現,真是步移景換,一路攬勝。一會兒在幽谷,翠竹挺 拔,盡顯綽約風姿;一會兒在山梁,雜樹的枝丫縱橫,在遠處錯落寒山的映襯下,仿佛是宋人的山水畫展現在眼前;一會兒在山腰,只見前方是高懸的天空,路邊兀立著幾株老樹,一種高遠神秘的意境誘惑著你前行。。。。。。

前行,前行。一片水域映入眼簾。這是上杆水庫。水面並不大,但夾在兩山之間,含著青山,映著藍天,水色澄清,山色明媚,也別有風情。風從水面拂過,清新的山風攜著甘冽的水氣,沁人肺腑,直叫人張開大嘴,盡情地多吸幾口。

車在長約兩公裡的山谷行進,兩邊是直指雲霄的大山,海拔都在300米以上,這種高度在我們長江中下游平原上就顯得很突兀了,這種“異軍突起”也就構成了平原上獨特的風景。秀峰相連,風光迷人。不見人煙,遠離滾滾紅塵。山上除了常見的松樹、杉樹,還有毛竹、櫸樹,香樟、槭樹。若是在春夏秋三季,多種色彩輝映,斑斕繽紛,清朗明麗,宛若童話仙境。藍天,白雲,森林,草地,一切都繁茂而明朗,純淨而嫵媚,無怪乎人們稱之為“句容的九寨溝”。現在雖然是蕭瑟的冬天,但蒼松青黛,勁竹碧綠,在衰草連天的底色上,仍顯得綠意蔥蘢,讓人觸摸到大山蓬勃的生命。

突然,我們眼前一亮。在山谷中還有一個小山村,屋舍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村邊就是依著山勢修築的梯田, 山泉水順著田溝淙淙流過,從公路下的石板橋穿過,真有點“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村前還有一大片香樟林,有幾百棵,高大挺拔,枝葉繁茂,蓊蓊郁郁,散發的香氣彌漫山谷。現在都市裡花著巨資移植香樟,美化環境,而這兒的山裡人早就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賜,真讓人艷羨不已。

出了山谷,進了溧陽地界。車子爬上盤山公路,直抵瓦屋山巔的一座寺廟――寶藏禪寺。這座寺廟始建於唐朝,鼎盛時有九十九間,在全國算不上名剎,但在本地也算上一處名勝。歷經戰火和文革劫難,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成一片廢墟。現在正在修復,據說主要是靠民間力量修建的,因此殿宇並不宏偉。什麼法像森嚴,金碧輝煌,在此都找不到感覺 ,一切都是正在起步的模樣。我們進去不用買門票,只要花幾塊錢買把香供奉在菩薩前即可。香火並不盛,廟中顯得冷落。我們一行是唯一的游客。五六個剃著光頭的年輕和尚在誦經,朗朗有聲,並不為冷清而放松他們的功課。

下山了。這時大家驚呼起來。說是有在飛機上鳥瞰大地的感覺,我們在海拔350米的瓦屋山頂向下俯視,只見山下林木蔥籠,公路似練,田疇如盤,尤其是大大小小的水庫,在陽光下靜靜地臥著,像一塊塊碧玉嵌在江南的丘陵地上。。。。。。遼闊又明媚,妖嬈又壯觀,真讓人心曠神怡,禁不住從內心發出贊嘆:風景如畫,江山如此多嬌!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