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碎片-鼓浪嶼的閑散時光

作者: Sabrina.ly

導讀完整游記及大量照片版本請見我的博客:flowingimage.yculblog.com去鼓浪嶼島吹海風、曬太陽、拍老建築、發呆,所有一切飛往鼓浪嶼的理由,貌似已溶化在鼓浪嶼熾熱灼人火辣辣的陽光下,變成了支離的碎片,散在記憶幽深的隧道裡。10.1-10.4的鼓浪嶼之行,是放逐,是懶散,是卸下所有焦慮後的渾身輕松,是一場忘記時間流淌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走秀。那是個沒有時間概念的小� ...

完整游記及大量照片版本請見我的博客:flowingimage.yculblog.com去鼓浪嶼島吹海風、曬太陽、拍老建築、發呆,所有一切飛往鼓浪嶼的理由,貌似已溶化在鼓浪嶼熾熱灼人火辣辣的陽光下,變成了支離的碎片,散在記憶幽深的隧道裡。10.1-10.4的鼓浪嶼之行,是放逐,是懶散,是卸下所有焦慮後的渾身輕松,是一場忘記時間流淌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走秀。那是個沒有時間概念的小島,我的眼睛裡閃著那些美妙的情景,日出,日落,強烈的日光,海浪,鋼琴,美麗的老建築,樸實的島民…當飛機再次降落到上海虹橋機場的時候,我的心多少有些落寞,關於鼓浪嶼島的記憶,如隱匿在閃著金色光芒的陽光下一般,若隱若現,記憶開始了斷裂,卻緩緩地覺得出它的暖,嗅得到一股海腥味…Ⅰ 雲間意像1號的清晨,廈航的飛機穿行於軟綿綿霧氣朦朦的雲海之上,仿若親身走在北極皚皚的冰雪之間,眼中,只有兩種顏色,透明的藍,純潔的白。這眼中世界的顏色終究是講究的,天空和海洋一樣的湛藍,一樣的曠遠、透明、清澈。倚在窗邊,有一種衝動走出機艙門,用腳親自去踏踏那如棉絮的白茫茫的雲。或許天氣是太好了,山川、河流、梯田、建築群在遙遠的腳下,是這地球表面太渺小了,還是人類的眼光太渺小了?我開始理解,那些科幻片導演們潛在爆發力的根源。近處,太陽的倒影順著腳下河流的方向延伸,流向天邊,閃耀著刺傷眼的光芒,如一面鏡子般光滑。

Ⅱ 海中琴島曾經幻想,就那樣悠閑地,生活在海中小築之中,出門有一支小木船,可以順著海水流動的方向,飄蕩…在鼓浪嶼,我曾經幻想著的那種逍遙日子,即使最普通的島民們,也在不知不覺享受著。

上得島來,先是一陣嘈雜,那是輪渡邊游客們和旅行團們聚堆的地方,可你一轉身,拐進小巷子裡,就會發現,島上原來是可以那樣寧靜和祥和,四處傳來鋼琴的美妙聲音。這不是個普通的海島,雖然面積不大,卻充斥著藝術的氣息。據AIR夫婦所著《迷失鼓浪嶼——時間是用來浪費的》記錄,鼓浪嶼最繁華燦爛的年代是在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之後)至20世紀中葉(抗日戰爭之前),這百年來呈現了多少傳奇在這個不大的島上。”那麼一個1.78平方公裡的小島,居然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西班牙、荷蘭、丹麥、葡萄牙、奧地利、瑞典、挪威、比利時等國先後設了領事館。小小的島上彙聚著帶有濃郁故土氣息的建築以及操著各國口音的人。”因此,島上醫院、學校、教堂等等非常多,當年洋人在此繁衍擴建的過程中,給鼓浪嶼這個本不著光彩的小漁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那是一段殖民的歷史。而今,繁華落盡,老建築開始露出破敗的景像,當年占盡風光的人物業已故去,其子孫已難承祖業的榮耀,逐漸淡出。故此,鼓浪嶼島當年的傳奇與富饒,便讓這島留給後人足夠的空間,去懷舊,去溫習那曾經的繁華與滄桑。所以AIR會在文中不無痛惜地說,”鼓浪嶼是用來懷舊的,用來冥想的,用來,你在那些安靜的,花也、書也開得繁茂的巷弄和院落裡,用來對抗今日的嘈雜的,也用來對抗鼓浪嶼自己日漸的嘈雜——經歷過那樣的繁華之後,鼓浪嶼也顯露出了令人痛惜的平庸來。這平庸,是人的平庸,也是時代的平庸。”某入夜,穿過了多條小巷子後,來到了菽莊花園的面前。由於白天陽光太強烈,便決定夜游這個內藏鋼琴博物館的大園子。有時候,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現了另一種美妙。菽莊花園創建於1913年,進得園子,不得不以羨慕的神情仰慕著這園子主人曾經優雅、富裕的生活。據書籍介紹,這菽莊花園的主人叫做林菽莊(林爾嘉),甲午戰爭後隨父親從台灣來到鼓浪嶼,1905年出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兼廈門總商會總理,發起建設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共事業,還出任過鼓浪嶼工部局華人董事14年。1937年他離開鼓浪嶼,抗戰勝利後,攜四五六姨太回台,1951年病逝於台灣。這園子由補山園與藏海園組成,補山園有: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濤樓、小蘭亭;藏海園有: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夜晚隨意在這園子裡找個亭子坐一坐,都會聽到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林間鳥語、聽濤岸邊,便是這一番享受了。這園子依海而建,真可謂,久居其間,忘盡人間煩惱,只待與神仙為伴。這園子縱是美麗優雅萬分,而後建於園內的鋼琴博物館,便更是我心所緊的藝術聖地。鋼琴博物館是鼓浪嶼籍旅澳華人胡友義先生創辦的國內唯一的鋼琴博物館,館內陳列了他從澳大利亞運回鼓浪嶼的九十多架私人收藏古鋼琴。夜裡的鋼琴博物館,燈火通明,光線透過落地窗照耀著像征著藝術歷史的古董鋼琴們,那泛黃的古舊顏色,仿佛潛藏著多少跳躍的音符,暗夜流動。

我於是情不自禁地發了條短信,”傍晚的菽莊花園很寧靜,我就坐在鋼琴博物館外的池水邊,海風和池水流淌的聲音在耳邊,我仿佛感覺到那透明落地窗裡一架架鋼琴沉吟著入睡…”~~”優美傳神,令人向往”…

這的確是個美妙而懂得生活的小島。陽光、海水、細膩的沙灘、老建築、盛開的鮮花、鋼琴聲飄蕩在空氣中,猶如海風般輕輕拂過。在NAYA入住的第一天,一位看起來春風滿面的黃阿姨,手裡舉著一張照片對我熱情地打著招呼,那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小姑娘郵寄過來的照片,小姑娘的笑容很燦爛,芬達張著那張大臉也似乎在傻乎乎地笑。我說,黃阿姨,你笑得好開心喔,黃阿姨說,這裡的生活很悠閑,沒有什麼煩惱,所以每天都很開心。“晚上去聽場鋼琴音樂會吧,之後再去看一場露天電影。”按著黃阿姨的指點,我和fish沿著輪渡前面通往龍頭路商業街的小巷子找到了音樂廳,進去的時候一位不到四十歲的女人在陶醉地演奏著,之後又換了個小姑娘和一個小男孩。小姑娘彈的溫柔多情,小男孩的彈奏則強勁,講究高難的技巧。末了,那位身穿白衣裙的小姑娘貌似很緊張、羞澀,感謝詞說得有些不大流利,可越發感到她那淳淳的原汁原味感。她有一首曲子彈的是那般動人,輕輕閉上眼睛,隨著音符構成的旋律婉轉回蕩,我便入境了。走出音樂廳已經快8點鐘了,又順著路人的指點,找到了海天堂構放映露天電影的地方,居然很興奮地發現,國慶七天每天晚上一部赫本的片子,那晚正趕上《戰爭與和平》。赫本,這是個讓任何的言語形容都黯然失色的絕色女子,不僅因為她雙動人的眼睛,還因她那優雅的神態和氣質。坐在海天堂構這幢大宅院裡,和來自各地的旅人們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部赫本的老電影,雖然蚊子一直在耳邊叫喚著,總覺得這般景像是如此浪漫而懷舊的。那一瞬間,很感激鼓浪嶼。

除此外,鼓浪嶼是個流浪貓的天堂,這裡隨處可見曬太陽、散步著的貓咪,貓咪似乎是一個符號,代表著無以取代的悠閑。鼓浪嶼的沙灘很細膩,站在沙灘上,脫去鞋子,細沙按摩著腳心,癢癢地直想躺下來,深深把自己埋起。

Ⅲ NAYA的悠閑時光NAYA的每一個細節都散發著主人對生活深深的眷戀之情。如若說,是網絡讓我找到了NAYA,是搜索到的圖片讓我選擇了NAYA,那麼,現實中的NAYA並沒有讓我失望,它讓我在最炎熱的午後,仍可以優哉游哉地恣意享受生活的樂趣。

走進NAYA,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愛麗絲漫游仙境”。這裡的花花草草襯托著如童話世界一樣的環境,NAYA明星”張三瘋”、”芬達”時不時會從各種可能的地方懶散地散步出來,若心情甚好,還會擺出各種pose任你與它合影,若處其困意正濃之時,自是你萬般蹂躪它,它也會一副鄙視的神情,縮了縮露在外面的爪子,繼續眯起眼睛進入夢鄉,或許心中在想,這些粉絲們真是沒見過世面,也沒個分寸就擾了偶的美夢。芬達是一只肥嘟嘟的加菲貓,張三瘋已經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奶茶鋪產業,生意相當興隆。NAYA是個適合發呆的地方,正如一張留言箋上所寫,”我們自己下廚、喝咖啡、曬太陽、聊天、打牌、看碟片…就這樣度過了三天慵懶的時光,而記憶卻是那樣的美好。”自從fish發現了島上的菜場,我們便開始了天天海鮮、頓頓海鮮的親自下廚體驗,NAYA給房客提供了開放式自助廚房,旁邊便是可以多人聚餐的木頭長桌。我和fish在這裡做了好多頓海鮮餐,旁邊再放上本雜志順便瞟上一眼,閑情逸致也便如此。夜晚,我和fish也會在院子裡的長椅上坐下來,談天說地,就著那昏黃的台燈燈光,暢想著對未來的諸多期待。

NAYA夜晚的燈光有些曖昧,直讓人渾身的骨頭酥軟了,只想像那兩只明星貓一樣,懶懶地,躺在那邊,靜靜地聆聽著島上飄著的仙樂…fish說,是否芬達和張三瘋比我們幸福得多呢?它們每天衣食無憂,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閃光燈照耀和愛撫,它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無所顧忌,它們每天可以曬太陽、聽鋼琴音、吹海風,或許,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莫過於做一只NAYA的貓咪。

NAYA牆上的畫,傳神,陶醉,就如這裡的島民,陶醉在音樂的旋律中,即使貓咪、小鳥。我幾乎就在同時,感覺得到空氣裡一股和諧而靜謐的旋律,沉浸在那股情調之中,又怎堪上海那患得患失的忙碌生活呢… Ⅳ 老建築尋蹤

鼓浪嶼上的老建築,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得透徹的,和上海老建築一樣,需要時間去慢慢沉澱,若能在雨過彩虹現的午後,或是彩霞漫天的傍晚走一走巷子裡的老建築,平添了不少情趣。我們原本的廈門行逐漸演變成”迷失在鼓浪嶼”,拿起相機,漫無目的地穿行於鼓浪嶼的小巷子裡,蜿蜒回轉,一個個驚喜不斷。雖然相機不是專業級別的,拍出的片子沒有那麼好的色彩,又不通曉PS的技巧,但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以為,我是將一抹值得珍藏的時光收進了鏡頭裡的,定格在那一閃的瞬間。番婆樓。關於番婆樓,是有個孝子的故事的。菲律賓華僑許經權經商致富後,將其母接到菲律賓孝敬供養,但再舒服的日子,對於過慣了閩南生活的許母而言,仍是覺得不能適應,於是住了幾個月後許母便鬧著回晉江老家了。許經權於是回到福建,在鼓浪嶼島上建造了一幢氣派的大別墅供其母居住。現如今,那番婆樓被藤蔓纏繞著,別有一番歷史的滄桑感。Air夫婦的那本書裡,有一張許經權六女兒的照片,衣著考究,發式優雅,很顯三十年代上海灘大戶人家少奶奶妝扮,只是,為何我卻能在她的眼神裡捕捉到一股憂傷?於是,久久忘不了那幅照片。

海天堂構。在裡面看了一場赫本的露天電影,仿佛回到了故去的年代,那很容易就得到快樂的時代。後來看資料才知道,這裡原來還是黃磊《夜半歌聲》取景的地方,於是又增加了不少熟悉的感覺。黃榮遠堂。一段有點哀傷的傳說。這原是施光從經商致富後來到鼓浪嶼建的別墅,一次偶遇越南華僑黃仲訓,兩人下賭消遣,施拿這別墅下賭,黃則拿自己船隊下賭,結果施輸了,便將這別墅讓與了黃。遂改名黃榮遠堂。可惜的是,黃自那次之後回到越南,死於流亡。廖宅。提起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名字,足可以讓廖宅閃耀一番。當年廖家女兒廖翠鳳就是在這裡出嫁的,如果宅子也能復現當年情景的話,或許也是一段佳人美話了。船屋。某清晨,從龍頭路上去沿著蜿蜿蜒蜒的小巷子走過去,偶然發現了船屋。這別墅恰在一個三叉路口處,院子的兩道牆,延伸進了兩條小巷子。主人正在掃院子,當我們拿著相機想留影的時候,主人很熱情地和我們搭訕。原來,這裡也是一家庭旅館。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歷史風貌別墅,建築結構圖形如一艘輪船,故得名“船屋”。“為強化藝術效果,圍牆建成135度角的‘船舷’,加上圓形‘舷窗’,恰似乘風破浪的船頭。”若下次有機會來鼓浪嶼,可考慮嘗試住在這裡。(鼓聲路48號,電話:0592-5401352)

鼓浪嶼工藝美術學校。廈門隨處是藝術。當不知道已經穿行過多少個小巷子後,偶然發現了鼓浪嶼工藝美術學校(貌似是這個名字),被吸引是因為,在郁郁蔥蔥之間,幾尊石膏像聳立在雕欄桅杆之內,鋼琴聲總是在飄渺之間若遠尤近,流浪貓時不時從腳邊散步而過,這種閑然雅趣很讓人沉迷。

日本監獄。第一天上島,洗漱一番便開始了老建築探幽。完全的順著小巷子亂走,走到哪裡拍到哪裡。我和fish曾在一幢很寬大的別墅前停留,那院子看起來很幽深,院子裡落葉叢生,進得樓內,幽暗得看不清5米之內,一陣冷颼颼的陰郁感覺。我忽然大叫fish,拉著她跑了出來。後來,從Air夫婦的書中了解,這原來是日本占領鼓浪嶼後的辦公地點,那時候地下室關押了很多無辜的島民,他們有的受盡了侮辱,有的莫名死去,還有人在那地下監獄的牆上留下了悲憤的筆跡,至今仍存。難怪,一進去就一陣陰風嗖嗖讓人恐懼,而院子外面,卻還是艷陽高照,樹影斑駁。 鼓浪嶼的小巷子是喜歡給人驚奇的巷子,在路盡頭,總會不經意間出現讓你驚喜的一幕,於是,你便如獲至寶般地不停哢嚓。那些老建築如老態龍鐘的小腳老太,寂寞地站在街口,不用開口,便流露出滄桑的歷史感,那歷史的背後,是多少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

有時候閉上雙眼,默默回味著那些建築的韻味,怎就會讓人感覺到一股生命在湧動呢?或許是美麗鮮花與綠色植物的繁盛點綴著那些建築的緣故吧…

鼓浪嶼老建築列表:1.鹿礁路(下輪渡左轉)2號:海濱旅社 13-15號:八角樓(林氏府) 16號:原英國領事館 原西班牙領事館 24號:原日本領事館 34號:天主教堂 36-38號:許家園(小桃源) 第二醫院內:協和禮堂,建於1863年。 2.三明路26號:原美國領事館(華豐山莊) 3.中華路2號:原海關驗貨員公寓 5號:原荷蘭領事館 黃氏大厝 4.鼓新路27-29號:楊家園 43號:八卦樓—鼓浪嶼的標志建築,現廈門博物館 48號:船屋 57號:原彙豐銀行公館 60號:原理船廳公所 67號:宮保第 5.漳州路9號:原海關副稅務司公館 44號:廖家別墅—林語堂的新娘房 48號:廖家立人齋 58號:中國最健康的人-馬約翰故居 6.田尾路觀海園內:原丹麥大北公司 17號:觀海別墅-“印尼糖王”黃奕住故居 26號:樂群樓-原萬國俱樂部 7.安海路34號:西歐小築 36號:番婆樓-許經權建 38號:鑽石樓 69號:三一堂—建於1928年,美國歸正教派下的廈門 新 街、竹樹腳兩教堂和英國長老會派下的廈港堂合建,稱為三堂合一,為福建最大的教堂。 8.筆山路1-3號:原會審公堂 5號:林文慶別墅-廈大第一任校長 6號:觀彩樓 9號:亦足山莊 9.鼓聲路1號:了閑別墅-1928年建,弘一法師曾在此講經 10.晃岩路25號:黃家別墅-號稱中國第一別墅 11.永春路71號:瞰青別墅 73號:西林別墅(鄭成功紀念館) 12.旗山路7號:榕谷-李清泉別墅 13.雞山路16號:圃庵-殷承宗故居 14.泉州路99號:金瓜樓 15.復興路頭:白宅 16.福建路-近現代建築博覽: 海天堂構:5幢 18號:仰高別墅 24號:怡園 32號:黃榮遠堂 37號:陳國輝別墅 58號:葉清池別墅

Ⅴ 饕餮口福第一次去福建,於是興奮地嘗遍了攻略裡提及的福建特色小吃。麻糍:基本上每天都會到龍頭路口吃那個百年歷史的葉氏麻糍,第一次吃,覺得和南京路的涼糕區別不大,不過發現手裡的東西已經不見了的時候,匝巴匝巴嘴,發現要回味很久,於是折了回去,又買了來吃。這家生意好的一塌糊塗,fish說,估計這麻糍老太是可以住別墅了的。龍頭魚丸湯:魚丸是用鯊魚肉包起來的肉丸,所以味道鮮美,五元一碗。不喜歡裡面的肉餡,卻愛極那鯊魚肉,鮮得來。沙茶面:或許吃的不正宗,沒感覺。線糊:加了海鮮,所以非常鮮美,盛了好些碗來吃。黃則和花生湯:有一股花生味道,但喝太多會覺得有點甜嘻嘻。黃金香肉脯:隨手買了一袋,本想拿回來送人的,結果在回來的飛機上就消滅了一半,好吃好吃,又韌又香,可惜不能回去再買了。金門貢糖:在送人的過程中吃了兩顆,一般好吃,有點酥糖的感覺。台灣花粉子:在無比炎熱的某天下午,路邊一女人擺了個攤子讓大家免費品嘗,一小口花粉子水下咽,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好喝,遂買了來回家慢慢品味。(後發現,當時品嘗時可能裡面放了糖所以好喝,自己衝出來的實在是沒有味道,不過咀嚼泡開的花粉子是一種享受,哈)私家御餅屋:也就是傳說中的babycat,進門一只大白貓懶懶地趴在一只高腳凳上,任游人到處亂摸騷擾就是不亂陣腳,依舊我行我素閉著雙眼呼呼睡著。以至於,N多游客一進門都會問上一句:這是只真貓還是假的?店裡布置好精致,正如那個著名帖子《有一種幸福叫迷路》裡經過處理的照片一樣,只是,鏡頭後面的景像顏色黯淡了些。伊家的餡餅我吃起來,覺得就是我們的酥餅裡加了各種餡,綠茶的和黑豆沙的滿好吃。不過,我總是想不通這餡餅為何那麼出名,居然網上有人還要空寄。海鮮:這一次足足過了一把海鮮癮,所謂天天海鮮,頓頓海鮮,海鮮伴著朝陽升起,伴著落日循循。而且,沒有壞肚子的跡像。水果:嘗了四種以前未吃過的,西梅、連霧、釋迦、類似梨子的東西。相比較下,釋迦偶覺得最好吃,裡面是有果籽的,面面的,不過很好吃。說起連霧,其實就是一股水,不過湊巧的是,來之前看了本小說《女心理師》,其中有一個故事,女人收到丈夫辦公室主任送來的連霧,那連霧是不能放的,一定要趁新鮮吃,後來,那個辦公室主任成了她丈夫的新情人。我記得了這些。那個類似梨子的東西,抱歉我一直沒記住名字,是屬於非常不好吃的,fish邊艱難地啃著邊抱怨,這東西下次再不買了…當我懶洋洋躺在床上敲下如上文字時,窗外嘩嘩的聲音促使我起身拉起了窗簾,忽然間來臨的暴雨衝淡了窗外的綠色,白色的雨絲穿透空氣,急不可待地撲向那郁郁蔥蔥的植物森林,世界變得發白。我心滿意足地繼續躺下,倚靠著枕墊,繼續著我的碎片記憶…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