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游記之後記

作者: sandy_xx

導讀2月1日 地點:昆明,天氣:陰冷晚上,西雙版納的導游把我們送到機場,我們得知我們原先訂的班機和後面的班機合為一架班機了,因此我們起飛的時間推遲了1個多小時,後來我才知道,前幾天從大理來版納的班機也是由於我們乘坐的較早的班機乘客較少而和較晚的班機合並了,所以當時我們的班機才推遲了那麼長時間,根本不是因為景洪的天氣原因。我想也是奇怪,我到達� ...

2月1日 地點:昆明,天氣:陰冷晚上,西雙版納的導游把我們送到機場,我們得知我們原先訂的班機和後面的班機合為一架班機了,因此我們起飛的時間推遲了1個多小時,後來我才知道,前幾天從大理來版納的班機也是由於我們乘坐的較早的班機乘客較少而和較晚的班機合並了,所以當時我們的班機才推遲了那麼長時間,根本不是因為景洪的天氣原因。我想也是奇怪,我到達景洪的時候那裡的天氣明明是晴空萬裡,怎麼會因為天氣原因推遲起飛呢?

將近11點我們降落在昆明巫家壩機場,一個星期前接待我們的昆明導游和司機再次迎接我們。這個時候我覺得昆明真是很冷了,大約不到10攝氏度了。這已經是在雲南的倒數第二天了,明天的行程不是很緊張的,因此我們終於可以不用那麼早起床了,一個星期以來我幾乎天天都是6點半起床夜裡1點之後睡覺的,由於路途非常顛簸我在車上也睡不著,飛機行程太短也不好睡覺,不過我覺得出來旅游就是要多看多玩的,老是睡覺多沒有意思啊。還好我一向是精力充沛的,雖然一直睡眠不足卻也是到哪裡都一樣的興致不減,在團隊裡面也總是被人稱贊成精力旺盛,還有人稱我是“許霞客”。

1.西山

在昆明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去參觀西山龍門,我要再次光臨世博園,之後我還打算親自去品嘗著名的過橋米線。

西山位於昆明市西郊15公裡,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等組成。它峰巒連綿40多公裡,海拔1900米至2350米。西山唐代稱為碧雞山;元明以來,稱太華山;因其在城西,群眾習慣稱它為西山。相傳古時有鳳凰停歇,風者不識,呼為碧雞,故也稱碧雞山。又因形狀像臥佛,也叫臥佛山。

聽人說登龍門觀日出,面對煙波浩淼的五百裡滇池,令人心曠神怡,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遐想。站在龍門上,居高臨下,滇池盡收眼底,滇池屬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稱。它在全國內陸淡水湖中排列為第六位,在雲南則是面積最大的湖泊。但是我此次來到西山看滇池,由於天氣陰暗幾乎很難看清楚滇池。不過這裡的對聯到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一對:“舉步艱危要把腳跟立穩;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更是提醒了我。著名人民音樂家聶耳的墓也在這裡。聶耳就是昆明人,在日本游泳的時候溺死,當時他只有23歲。

2.世博園

世界園藝博覽園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裡。博覽園占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占10%~15%。共有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分別在這裡建起了自己的專題展示園(台),國內許多省市區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區園林藝術的展示場所並為世界園藝博覽會贈送了有自己省份特色的紀念品,如甘肅就仿制了著名的文物馬踏飛燕贈送給世博園。世博園中有中國館,國際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竹園,茶園,樹木園等昆明世博園在99年世博會期間非常熱鬧,今天我們來這裡參觀確是非常冷清了,也是由於冬季的原因很多植物都不能在這裡生長了,這個時候來參觀3個小時是足夠走完整個世博園了。

雲南的旅游即將結束,我們的班機是夜間的,在登飛機之前我們去逛了昆明的西南文化街,這是一條步行街,晚上有夜市能夠吃小吃,還有很多小的雲南工藝品賣,我就買了幾個身著各個民族服裝的類似於美國芭比娃娃的中國娃娃,十幾元一個,非常漂亮可愛。我回到北京後在北京的華潤看到了這樣的娃娃竟然要45元一個呢!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內感到這也是中國西南一個經濟發達的現代化的城市,家家樓頂幾乎都有一個接收太陽能的接收板,這裡日照非常豐富,據說僅次於西班牙的馬德裡,白天太陽能接收板吸收了太陽能後可以儲存供居民晚上使用。

3.過橋米線

晚餐我們來到昆明最近很著名的新世界過橋城品嘗的過橋米線,這裡的過橋米線有6、10、20、30元等各個品種,一份就足夠吃飽了,來雲南這麼長時間我還就是最喜歡吃這個過橋米線了。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舊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日備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見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許時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侍,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從楊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

4.雲南十八怪

這是我在雲南的最後一餐,吃的我非常的滿意。我興致勃勃地回到酒店准備行李就要離開雲南了。在酒店等待的時候我特別記下了雲南十八怪,結果越記越多,原來雲南不止是十八怪,甚至有一百八十怪。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鬥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鬥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制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肴,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孃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孃,而把姑姑與孃孃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繡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繡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品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干,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閑,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杆。

雲南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裡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裡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像,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後記

2月2日 地點:北京,天氣:不是很冷,好像比昆明還暖和

我們乘坐的返回北京的班機又被推遲了,機場人員告訴我們要夜裡2點45分才能夠起飛,機場內全是在雲南旅游結束要返回北京的乘客,人人都很疲倦。我依然精神抖擻,回味著雲南之旅。當2月2日早上6點半我們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的時候,我們已經遠離雲南的自然風光和勤勞好客的少數民族朋友,再次走入繁忙的都市了。

此次雲南之旅令我回味無窮,領略了如此眾多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關鍵是在旅途中我感到心情舒暢,什麼電話、手機、電子郵件等等統統拋在腦後,雖然我回來竟然收到各種有用的沒有用的電子郵件168封;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我處理,結果我一直上班到除夕。

不過此行也有遺憾,好多美麗的自然風光沒有時間拍攝下來,如果是自助游就會有更多得時間了,那樣我一定要背個三腳架拍個夠;沒有能夠繼續登到玉龍雪山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在麗江古城的時間太短,沒有聽到納西古樂……我已經想好了我下次去雲南的路線:從北京直飛麗江,住一天後,上玉龍雪山,之後去瀘沽湖,香格裡拉,虎跳峽,如果有機會的話還希望能夠進入怒江大峽谷,然後經過大理回到昆明之後再回到北京。想的到是很好,不過生活中真是很少能有這樣排除萬難出來體會大自然的“空閑”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