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記游

作者: 民牛

導讀湘西記游 湘西,在大文豪沈從文的筆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她的神秘在於過去很少有人涉足。 我耐不住休閑的寂寞。一個深秋的日子,竟孤單一人趕赴長沙,探訪早已向往的古韻味極濃的湘西。從長沙乘火車抵湘西首府――吉首,再坐汽車直達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古城。 夜幕降臨,終於到了鳳凰。一到館舍,來不及休息,即刻奔向街市。狹窄的街道上充滿了外地來客� ...

湘西記游

湘西,在大文豪沈從文的筆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她的神秘在於過去很少有人涉足。

我耐不住休閑的寂寞。一個深秋的日子,竟孤單一人趕赴長沙,探訪早已向往的古韻味極濃的湘西。從長沙乘火車抵湘西首府――吉首,再坐汽車直達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古城。

夜幕降臨,終於到了鳳凰。一到館舍,來不及休息,即刻奔向街市。狹窄的街道上充滿了外地來客。隨著人流不知不覺到了著名的景點古代紅橋。突然,眼前一亮,兩岸臨河的樓上,家家戶戶都高懸著紅燈籠,把江面映得通紅通紅。遠處水面上閃爍著一大片移動的燈火,像是一個初夏夜晚的天空布滿了亮晶晶地星星,好不熱鬧。為探究竟,我沿著岸邊向上游走去。北門口河邊,空隙之地,到處擺著地攤,卻清一色地賣荷花燈。這荷花燈其實是用紅紙扎成的一朵荷花,紙花上面放一張簡易蠟燭燈,大、小不等,大的可賣二十元一個,小的可賣三、五元一個。原來河面上放的全是這些紙荷花燈,翻過一道滾水壩後,這些紙花就俏然消失在水中。我不解其意,隨便問了一位小攤主,攤主答曰:這是當地的一種習俗,叫“放荷花燈”,她能將你內心美好的心願和對遠方親人的祝福,通過“放燈”這一形式來表達。近幾年,外地來此觀光的游人覺得這“放荷花燈”很有意思,於是和當地人一道玩起這一民間趣事來了。

早晨,水汽籠罩下的古城,早已人聲喧嘩。我獨自一人來到江邊。來往匆忙的行人,走在用料石墊成的“石橋”上,連走帶跨的過了河。當地人叫這“石橋”為跳岩。其實就是在山溪中經常看到的用鵝卵石堆出水面,讓過溪的人不用脫鞋,高一腳低一腳地橫跨過去的那種“溪水石路”。這“石橋”長不過五十米,全部用清一色經過加工過的方塊石建成。石寬約五十公分,長約六十公分,每隔三十公分擺上一塊,一直擺到河對岸。人在石上走,水在腳下流。遇上對面來人,兩人都要側著身子,面對面地互讓。稍一不慎,極有可能掉入水中。我想,鳳凰的先人們設計這種跳岩時,大概沒有想到,這跳岩後來成為既能解決人們過河的交通問題,又能用來鍛煉身體,真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江邊,兩岸幾百米長的房子也很奇特。多數房子高約三層,前半臨街,後半臨水。靠水的這半邊,用多根木頭在水中支撐,形成水中吊腳樓。遠遠地望去,樓在水中,水在樓下。據說漲水時坐在樓上看書,雙腳還可以擺在水中浸泡。成為最能吸引外地游客的鳳凰一絕――吊腳樓群。過去這些功能單一的奇特的住宅樓,隨著旅游市場的開發,現在得到充分利用,變成了身價極高的門面房。每到晚上,兩岸吊腳樓上的茶室、飯館、酒店、雜貨鋪等,生意特別興隆。茗茶、喝酒、吃飯、購紀念品的人,擠滿了各個店堂。猜拳行令聲、放喉高唱聲、購物討價還價聲交彙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鳳凰夜景。

晌午剛過,在導游的安排下,人們紛紛登船游沱江。說她是江,其實是山溪,水深不到一米。船很小,一般能坐七、八個人。船工在後艙用竹篙撐著,慢慢前行。客人在船上觀看兩岸山水民俗風光。江水碧綠,兩岸矗立地房屋倒映在水中,在遠方青山的陪襯下,活現現地是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畫。船行東關門白塔處,一陣清脆、幽揚的土家族歌聲,從一艘古色古香地船艙內傳出,回蕩在江面上空。很久很久余音仍在耳邊縈繞。原來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的少男少女們在歡快的對著山歌。一種鄉情味極濃的愜意感從人的心靈深處爆發出來,那是一種無名、難忘的感覺,永久地烙印在你的腦海裡。

蕪湖縣交通局:趙學梅 


精選遊記: 吉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