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行(一)

作者: 曠野閑雲

導讀杭州、西湖以及江南水鄉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那裡景致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想來都不免令人悠然神往。七月十七日,我們全家決定前往杭州。早上六點鐘出發,經過一個上午的行程,午後兩點就到了杭州。放下行囊後,打聽到原來此地距西湖只須五分鐘路程,既然這麼近,那就馬上出發吧。 天氣有點悶熱,我們一邊欣賞街景,一邊慢慢往西湖方向走去。這邊� ...

杭州、西湖以及江南水鄉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那裡景致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想來都不免令人悠然神往。七月十七日,我們全家決定前往杭州。早上六點鐘出發,經過一個上午的行程,午後兩點就到了杭州。放下行囊後,打聽到原來此地距西湖只須五分鐘路程,既然這麼近,那就馬上出發吧。

天氣有點悶熱,我們一邊欣賞街景,一邊慢慢往西湖方向走去。這邊游人很多,到處都能看到像我們一樣背著背包漫步的人。杭州的街景新舊並存,新城區生氣勃勃,舊街上古意盎然。走了不到十分鐘,果不其然,我們已經站在西湖邊上了,西湖邊豎立著一塊巨石,上面書著“杭州西湖”四個大字。不少人在旁邊等著要與石頭合影,我們也不能免俗,過去拍了一張,大概有某某人到此一游之意。

站在湖邊,不免心潮起伏,這就是那承載著千年歷史而風光依舊的西湖嗎,她曾使唐朝詩人白居易“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而詩人對杭州的眷戀是“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曾使宋朝太守蘇東坡為其疏通湖道、拓寬湖面、築起蘇堤,並在湖上吟詠泛舟,曾使南宋王朝在此“直把杭州作汴州”。古往今來,多少人來此尋求歷史的遺跡,領略風光的旖旎。我也願做西湖上空的一絲清風,隨處飛越此一地春夏秋冬。西湖湖面寬廣,煙波渺渺,極目望去,遠山如黛,保俶塔隱隱可見。湖邊多荷花,花因湖美,湖因花而增色。湖水是沉綠的,渾厚,凝重,仿佛浸入了太多古代文人的詩情以及古代歌女的脂粉,那份厚重隨風輕輕蕩漾開去。我們走到售票亭買過票,打算坐船游湖,線路是:湖心亭—三潭印月—蘇堤—花港觀魚。

盡管天氣熱,可游湖的人興致不減。西湖的游船就像舊時的畫舫,倒也別致,襯托湖的典藏的歷史意味。特意選了個船尾的位置,放眼觀湖面。三三兩兩的游船,稀稀疏疏的往來。這種天氣游湖或許不太能靜靜的欣賞到西湖更多的美,湖水似乎在散發著熱氣,蒸騰而上。若是個微雨的時節,大概能領略一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韻味。不過不能強求,這時候吟一吟“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類的詩句倒也相宜。很快到了湖心亭,這裡多古色古香的亭台,大概要以亭為勝景吧,清人許承祖有贊《湖心亭》詩: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此詩很能表現小亭的位置及觀景的效果。島上的樹的確是古的,大榕樹隨處可見。

第二站是三潭印月,這也是湖上一小島,這裡要比湖心亭島大一些,上面綠意更濃一些。據說島中心本是一個大潭,後以小徑分隔成三個小潭,底下可以相通,與西湖同樣暢通,也是由蘇東坡所建。若是月夜,站在潭中間的小徑上,可從三個潭中各看到一個月亮,此謂之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有建亭,但裡面錄得是清朝年間的官員李衛的畫像及生平。他可能是三潭印月建設的後來者,不過記得不確切。在島上可以看到雷鋒塔矗立於西面的山上,比保俶塔更加的雄偉。

從三潭印月出來,就來到花港觀魚。這一帶柳樹成陰,一路沿湖岸漫步,在這裡看西湖是更加寧靜,幽然。這裡還有一塊鏤空的林徽音的平面全身雕像,帶有她的神韻。她出生於杭州,是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建築學者中女子之第一位,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及新中國建國初期,她與梁思成先生一起探索中國建築的歷史及未來,影響深遠。漸行漸遠,常常碰上同路游人中多有以白話交談者,令人疑心自己是否還處於粵地,可見廣東人中愛西湖者可謂比比皆是。

花港觀魚在蘇堤的中段,從中出來,便是蘇堤,蘇堤是蘇東坡在杭州的政績之一,與其名字一起為千古留傳。我們往南走,蘇堤兩旁濃蔭密布,那些樹木高大繁茂,遮天蔽日,簡直是最好的遮陽傘,因此,暑熱為之一去。西湖的歷史,在這些巨樹身上也可見一斑,東莞是走不到這種林蔭道的,別處也未必有吧。從南門出來的路口,有一座蘇東坡雕像,高大無比,我可是蘇迷,必須去拍照留念一下。不過後來發現,那張照片並不清晰,真白費了表情。因為孩子們累了,連蘇東坡紀念館也沒去,遺憾得很!

我們在馬路對面坐上計程車回到酒店門口,走過斜對面一家餐館吃了飯。巧了,這餐館竟然叫“戴記”,似乎有種他鄉遇故人之感,平添了幾分親切,飯菜口味也不錯,真不枉我們的一番心思。今天的所觀只是西湖一角,我們決定明天再次暢游西湖。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