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游記

作者: bugis

導讀浙 西 天 池 之 行浙西天池位於浙皖毗鄰的群山峻嶺之中,海拔1200米以上,屬於天目山系。民國明代縣志記載,浙西天池“固民物秀衍之宗也”。千頃山雄峙在浙江與寧國交界的群山峻嶺之中,峰巒起伏,連綿數十裡,氣勢雄偉壯闊。山間景色宜人,風光猗旖旎,充滿著無限的神秘,令人神往,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攬勝。 初冬時節,懷著對浙西天池的向往,背著包裹來到千 ...

浙 西 天 池 之 行浙西天池位於浙皖毗鄰的群山峻嶺之中,海拔1200米以上,屬於天目山系。民國明代縣志記載,浙西天池“固民物秀衍之宗也”。千頃山雄峙在浙江與寧國交界的群山峻嶺之中,峰巒起伏,連綿數十裡,氣勢雄偉壯闊。山間景色宜人,風光猗旖旎,充滿著無限的神秘,令人神往,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攬勝。

初冬時節,懷著對浙西天池的向往,背著包裹來到千頃山。

清晨,八名隊員身背干糧炊具,從銀峰大塔村踏上進山的古石板道。山邊房錯落有致,橋下溪緊緊簇擁在一起,大塔村民說是“百世紀留下的活化石”。

石道板,北起大塔村,南至昌化龍井橋,全長30多華裡,據說是南宋防守京城(現在杭州)修築的。彎彎曲曲的古道,兩邊怪石奇松,溪水傾瀉,滿山杉木,油茶林,青紅道融,一個美的世界,令人賞心悅目。半山腰有個人工壘成的石洞,據說是南宋的哨兵亭,今天雖時過千年,但古亭雄風猶存。 經過兩個小時的重山復嶺,終於十一時許到達塘嶺。

塘嶺傳說嶺上有個千畝畈,白牛塘和古廟。廟前有片割了即長的韭菜,梅花鹿見人就圍著轉的神話。古廟於20世紀70年代拆除,只留下一棵參天的枯木古樹;白牛塘不見了,映在我們面前的是座天池。池面約千余同,池水深不見底,池中三座小山,山色湖光道織一起,真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湖邊坪綠茸,垂柳野草隨風搖曳,沒有一點秋意。

中午同狩獵老人共進別有風味的午餐。主人詳細介紹了塘嶺變遷,說塘嶺天池如仙境:“天上藍天白雲,腳下天池水清,身邊群鹿相連,非仙境勝仙境”。

午飯後,帶著老人送的鹹菜和饅頭,按照老人的指點,向瘌痢尖跋涉。瘌痢山海拔1363米,是寧國境內第二高峰。瘌痢山是座光山,氣候稍冷,山頂變白,故名“瘌痢”。山下遍野荊棘,從中楓葉、山楂分外紅艷,令人繁石怪狀,似大像如臥虎,千姿百態。站在山頂眺望,東邊是藏龍臥虎的群山嶺,南面是一望無際和大平溪,西面是塘嶺的小天池,北面是寧國的河瀝溪,真是“天目連天橫,勢拔五掩赤城”。傳說當年薛仁貴把一匹寶馬和一只寶劍在瘌痢山,後來劍化為鐘玉石,馬變為梅花鹿。山上盛產珍貴藥材,野百術比東北人參還名貴。幾位挖藥材的村姑,對我們的到來感到驚訝,並說此去老嶺翻九山七嶺,既無路又處歇腳,要大家下山住宿再走。

我們告別了村姑,按照既定目標趕路。夕陽西下,暮色近臨,大家加快步伐,穿荊棘過草棵,重嶺復坡,爬上毛山頂,在一片大森林中安營扎寨。經過半小時的緊張勞動,用松枝搭起茅棚,燒了一堆篝火,下山裝來泉水,夜宿工作一切就緒。大家圍著篝火席地而坐,歡歌笑起饅頭,一片榨菜一口糊饅,吃得津津有味。夜漸深了,四人值班,四人睡覺,交叉休息。值班的圍著篝火,故事一個接一個,萬家西泉仙人洞的傳說特別引人入宰。仙人洞就在茅山頂北面,洞分干洞、水洞、鬼洞,洞口相當大,能容下二三百人。只要爬過洞頸,裡面就別有洞天,仙人田、仙人像、仙人腳印以及巴掌路,據說,不久有一個學生不慎掉了下去,老師喊民幾十分鐘後,忽然聽到下面的應聲,這個學生從石壁縫裡爬了十分鐘才上來。仙人洞到底有多深,至今無一位探險者探出結果。傳說,曾有一位游僧向洞中仙人借了一支蠟燭,從洞口走到杭州還未點完,剩下的半截留在杭州某個洞的出口處。

棚內枕木褥草地為床,棚外松濤水像浪拍岸石,發出陣陣回聲。正是 “猿聲斷續驚殘夢,醒來不覺秋夜長”。

天亮了,大家高唱“你牽著馬,我挑著擔,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正當情緒高昂時,我們迷途了,茂密的樹林中連野豬走的路出找不到。焦急中,志同向山下打了個口哨,意外地聽到山下有回音,沿著余音,我們走出密林,來到一個山棚,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棚中住著兩位獵人、兩位護林員,我們借用他們的灶具燒了開水,吃了方便面。早飯後,在護林員帶領下,過了小平溪,爬上黃陽嶺,翻過白石岸,橫穿西塘嶺,再翻兩個無名崗,終於十時許來到稻場坪右山頂,往下看:一條山衝,足有十華裡長,三華裡寬,真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險要,這就是海拔1200米的老嶺。六十年代,華東軍區曾在此住過防空部隊一個營,老嶺險道通昌化,主峰像把利箭刺向藍天,險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劈一般,雄偉壯觀,令人留連忘返,美不勝言。

中午12時,我們離開老嶺,沿著彎曲的十五裡古道來到老山腳。回首浙西天池,思緒萬千。浙西天池這片神秘和處女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擁有開發價值很高的旅游資源,沉睡的浙西天池,不該再沉睡了,讓春風吹醒她,讓她成為天然公園,媲美黃山。

一民等

2002年3月重游浙西天池,此時的天池以被合理地開發為生態旅游風景區。

附:浙西天池網站: http://www.china-trave.com

游 千 頃 山

欲為龍池游,束裝戒蓐食。

雞鳴天未曙,呼兒蠟雙屐。

縈回溯寒溪,確螢度亂石。

迢迢萬丈嶺,宛轉蒼龍脊。

山高吐朝氣,恍不辯咫尺。

俯聽雷雨聲,仰逐猿猱跡。

委蛇度花塢,淨綠草可席。

喜如出籠檻,身輕鳥飛擲。

不辭雙足繭,遠探蛟龍窟。

傳聞此山巔,舊有滄海色。

迎來三十年,潭湫變枯荻。

至今應江潮,尚有鷗鷺集。

至理竟未解,對之空太息。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