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故城----活在歷史陰影中的殘垣斷壁

作者: 望鄉(dina)

導讀如果靜靜地橫臥在吐魯番盆地火焰山以南,艾丁湖北岸的高昌故城可以走上大學的講堂,它講述的鮮活歷史故事一定讓許多抱殘守缺的學者專家汗顏。如果用幾句精練的主題詞來概述這座當年赫赫有名的軍事要塞誕生的復雜背景,它可能會這樣告訴你——一段蕩氣回腸的英雄美人佳話;一首裙帶關系鑄造出的敗軍之將的悲歌;一曲天馬神話引出無數浮浪子弟困守孤城;一個帝� ...

如果靜靜地橫臥在吐魯番盆地火焰山以南,艾丁湖北岸的高昌故城可以走上大學的講堂,它講述的鮮活歷史故事一定讓許多抱殘守缺的學者專家汗顏。如果用幾句精練的主題詞來概述這座當年赫赫有名的軍事要塞誕生的復雜背景,它可能會這樣告訴你——一段蕩氣回腸的英雄美人佳話;一首裙帶關系鑄造出的敗軍之將的悲歌;一曲天馬神話引出無數浮浪子弟困守孤城;一個帝王的野心和欲望最終淹沒了無數風流人物。 好色成性的漢武帝愛上曾為娼女的李夫人,李女的二哥李延年扮演了出色的經紀人角色。能歌善舞的李延年先生,有一次在為武帝舞蹈時唱曰:“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劉徹問:果真有如此絕代佳人?劉的姐姐平陽公主說:李的妹妹就是。遂入宮,稱李夫人。由此,雙方完成了一筆重量級的交易:李家。因其妹受寵,大哥李廣利後來被封為海西侯,成為武帝後期獨擋一面的軍事將領。二哥李延年被封做協律都尉,負責樂府的管理工作,顯赫一時。劉家。皇帝得到一往情深的嬌妻。後來李夫人早逝,武帝日夜想念,“秋氣潛以凄淚兮,桂枝落而銷亡。”又專門找來方士為她招魂,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史稱“帝思李夫人不輟,乃作靈夢台,歲時祀焉。” 和具備“傾城傾國”容貌的李夫人相比,大哥李廣利實在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硬件來給漢武帝提供進一步加官進爵的借口,於是,便把西征大宛,為帝國搶奪汗血馬的美差給了自己放心的大舅哥。大概是堅信“後門來的未必是壞人”的原則吧,武帝在一系列對西域的戰爭中,多次走了大小舅哥路線,沒想到前面衛青、霍去病都不負帝望(注意:不是眾望),而被稱為貳師將軍的李廣利,則一再損兵折將。史稱,“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廣利奉詔率郡國惡少數萬人至大宛貳師城取善馬,故號「貳師將軍」。所過之西域各小國皆堅守,不供給糧食。只有攻下的才獲得糧食。至郁威城,被殺傷甚多,不得已引軍還。往來二年,士卒生還至敦煌者不過十分之一二。武帝大怒,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 最初的高昌故城正是由這批前有強敵、後無退路的敗軍在高山戈壁之間壘成,而這伙敗軍的主體是當年內地充軍的撥皮無賴,主將是一個靠妹妹漂亮臉蛋和弟弟唱小曲當男寵的功夫爬上來的草包將軍,這樣講,不算是爆劉徹老兒的猛料吧? 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馬”的漢武帝決不能善罷甘休。他調兵遣將,傾城傾國。要人給人,要槍給槍-------太初三年,武帝征發步、騎兵6萬,並隨軍組織了一支計有牛10萬頭、馬3萬匹,驢、駱駝數以萬計,糧草、弓弩不計其數的龐大輜重隊伍致敦煌,命頭一次鬧得灰頭土臉的李廣利再次率軍出征。同時,以戍卒18萬屯駐酒泉至敦煌作為後援。李廣利分兵從南、北兩條通路進軍,西域各國皆被震懾,漢軍所到之處,紛紛出城相迎,提供糧草。靠的是人海戰術加糧草充足,硬是活生生搶回了他心儀已久的天馬。 兩次西征大宛,天馬只是個興師問罪的由頭,主打產品是大漢朝的勢力穩固擴張到西域疆土,副產品是“武帝封廣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戶。”其邊際成本是,西征十多萬漢軍回到玉門關的僅萬余人。至於和曠世庸才李廣利加官進爵形成鮮明對照的蓋世英才李廣的自刎、李敢的冤死、李陵的敗降,那當然不是帝王的興趣所在,充其量不過是帝國龐大戰爭工具的某種正常損耗而已。“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句20世紀末才流行的民間俗語原來早就有了漢朝版本。後來的宋朝人司馬光看出了問題,他指出:劉徹“使廣利將兵伐宛,其意以為非有功不侯,不欲負高帝之約也。夫軍旅大事,國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為不擇賢愚而授之,欲僥幸咫尺之功,藉以為名而私其所愛,不若無功而侯之為愈也”。 大宛之戰後十年,由一首《佳人曲》開啟的悲喜劇終於步入尾聲。屢敗屢戰的被司馬遷在《史記》中直呼為“故倡也”的李廣利奉命率七萬騎出五原攻匈奴,兵敗投降,翌年被讒言所誣,為單於所殺。在他之前,二哥李延年、三哥李季也走向梟雄末路。“延年弟季與中人亂,出入驕恣。及李夫人卒後,其愛弛,上遂誅延年兄弟宗族”;“兄弟皆坐奸,族”。至此,和早期高昌故城有關的全部正反派人物集體退場謝幕,只剩下那個老年昏聵、形單影只的獨夫主角。對這前後的血雨腥風,柏楊先生的《皇後之死》有著極為精彩的描述。 新疆行隨感錄系列之四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