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川隨筆9

作者: wq3

導讀D2110月3日石渠 — 新寨瑪尼堆 — 玉樹 修好剎車,一路無語,繼續邊走邊看那些熟悉了不能再熟悉的高原景色。 看過了巴格瑪尼牆、松格瑪尼城的瑪尼石刻,再看新寨瑪尼堆,真是索然無味,徒有數量而已。 又回到了玉樹,下午休整。晚上在玉樹賓館對面的小圓門清真餐廳吃的飯,味道鮮美,贊一個。玉樹雖然是州府所在地,但要找一個菜燒的好的地方,到也不容易。 尋� ...

D2110月3日石渠 — 新寨瑪尼堆 — 玉樹

修好剎車,一路無語,繼續邊走邊看那些熟悉了不能再熟悉的高原景色。

看過了巴格瑪尼牆、松格瑪尼城的瑪尼石刻,再看新寨瑪尼堆,真是索然無味,徒有數量而已。

又回到了玉樹,下午休整。晚上在玉樹賓館對面的小圓門清真餐廳吃的飯,味道鮮美,贊一個。玉樹雖然是州府所在地,但要找一個菜燒的好的地方,到也不容易。

尋找餐廳時,看到有一條路上滿地的碎玻璃。司機介紹說下午的時候四輛來自循化的卡車中的三輛被砸了。起因是這些來自循化的人到玉樹收購藏民的羊,收好後當場就宰殺了幾頭羊,在羊還沒有完全斷氣的時候就將其掛在了車廂的欄板上,藏民看到羊在痛苦的掙扎,就上前理論說,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它們。循化人不服氣,雙方就打了起來,只有沒有掛羊的那輛車沒有被砸。

(馬麗華曾在她的書裡寫道:(西藏)西部屠宰法是用大針從背部刺入內髒,盡量讓羊子減少痛苦;(西藏)中部牧區則用繩子纏綁羊嘴,讓它窒息而死。牧人們認為動刀宰殺是不可取的殘酷行為。)

D2210月4日玉樹周邊

今天其他七位去了雜多,我們三個在俱樂部老總的陪同下在玉樹周邊逛逛。

清早出門後沿通天河直奔勒巴溝。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進藏時曾經穿越過這條溝,並命工匠在溝內刻下佛教岩畫。為紀念文成公主進藏,附近的藏族群眾又在散布在溝中和峭壁上的大大小小的石頭上刻上六字真言或經文,以表達對文成公主的敬仰,並寄托祝福、祈禱吉祥。

在老總的指點下我們看了三處岩畫,一處是在溝口的地方,一處是在沿溝口上行一公裡左右跨過小溪對岸的岩壁上,第三處是在繼續上行至古塔的岔路邊的經幡後面。這些岩畫都帶有濃厚的唐代佛教造型藝術風格,人物、動物造型豐滿圓潤。而溝中那些刻有六字真言和經文的嘛尼石隨處可見。進得溝來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散布在溝中各處的石刻瑪尼石讓你不知道該從哪裡看起,視線所及之處,皆是刻石。只見那些石刻,有的坦示在路邊坡上,有的浸沒在溪流之中,有的掩映在草叢之間,還有的高懸在二、三十米高的峭壁之上,石刻之精美刀法之深厚風格式樣之多,讓人贊嘆不已,是我所看到過的功力最深藝術水准最高形式最豐富的石刻真言和經文。興奮得一路上大呼小叫,上山跨溪,拍照不斷。

在沿山路走向古塔時,路上遇見了六只灰色的藏馬雞,旁若無人地穿過山路隱沒在森林的深處,跚跚而行的姿態令人忍俊不禁。走到古塔旁邊然後回轉身看向對面,才知道為什麼它會矗立在那裡才知道這裡的風景有多美,從這個角度才是觀看這個小小山坳的最美的視角。一剎那又感受到了同藏民心心相映的那種快樂。在藏地,一般會在風景最美或山口的地方掛上經幡,旅行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剛在心裡贊嘆說這個地方真美啊!抬頭就看到了經幡,快樂和幸福感立刻湧上心頭,原來——對美的感受是相同的。

原路返回後,本來想順路去當卡寺的。但因為該寺管理嚴格,一般不接待外人來訪,而我們所聯絡的師傅,有事去了玉樹,決定先回玉樹接上師傅,然後一起去文成公主廟和禪古寺,再將師傅送回當卡寺。

接了尼嘎師傅吃完了午飯直奔文成公主廟。在文成公主廟裡領受了紅色的布條,尼嘎師傅幫我把它系在了脖子上,如同紅領巾般。在八邦寺從活佛那裡領受的是紅色的細毛線繩,在嘎拖寺的喇嘛那裡領受的是綠色的細毛線繩。這分別都代表什麼含義呢?為什麼不同的地方給了我不同的東西呢?匆忙間忘記向尼嘎師傅問這個問題了。不知道在這裡有誰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文成公主廟出來後,尼嘎師傅說帶我們去輪回洞。輪回洞?是什麼?到了就知道了!師傅賣了個關子。下車走進一個用鐵絲網圍起來的院子後徑直向岩壁走去。近前一看,原來在半人高的地方有兩個相鄰的洞口,就像是牛頭上的牛鼻孔,兩個洞口都只有臉盤大小,我都懷疑頭進的去身體進不去,進去後在裡面如何轉身調頭呢?難以想像。但尼嘎師傅卻要我們從左邊的洞鑽進去從右邊的洞鑽出來。可——能——嗎——!——?回答是肯定的。

關於這個洞有一個說法,如果今生做的壞事太多,是無法從左邊的洞鑽進去從右邊的洞鑽出來的。還有一說,即體驗一遭輪回生死。

鼓足了勇氣,在尼嘎師傅的托舉下將頭身子伸進洞中(從外面看如同被蟒蛇吞進肚中),在黑黑的洞穴中不斷地蠕動上半身努力地將腿腳也筆筆直地弄進洞裡。洞裡比洞口大了兩圈,深不可測,但身體仍然不能蜷縮,腿部也不能彎曲,只能像魚一樣地擺動頭腳,用腰腹的力量將自己完全拉進洞裡。接下來的難度太高了,要在洞中將身體調個頭,將身體折彎180度,頭先從右邊的洞口伸出。一開始沒有經驗努力了半天就是彎不了這個180度的彎,好不容易頭伸了出去,但下半身無論如何轉不過來,進退不得,一霎那感到了窒息,嚇壞了!!!終於退了回去,終於找到了竅門:將臀部盡量往上拉往洞壁的斜上方靠,腰腹離兩個洞口之間的隔斷越遠越好,終於、終於頭又從右邊的洞口伸了出去,天哪!怎麼沒有人告訴我右邊的洞口連肩寬都沒有呢!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盡力地縮起肩膀,腰腹用力,如嬰兒投生般擠了出去,胸部和臀部經過洞口時感到了明顯的擠壓,好像要將身體內所有的污穢如同擠牙膏般擠壓出來。在臀部出來之後,尼嘎師傅先是托著我的上半身然後將我整個人從洞中抱了出來。

如何從母腹中出來,是沒有記憶的。但今天輪回洞的經歷卻讓我重溫了自己出生的過程,感謝因為大自然的造化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終生不會忘記。

提醒:雖然我們中1米83的大個子也鑽進鑽出了這個輪回洞,但鑽這個洞還是有一定危險的,不要勉強,不行就中途放棄,鑽的過程中一定要冷靜。

帶著奇異的感受離開輪回洞上了禪古寺。禪古寺歷史悠久,據傳公元十二世紀,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 ·卻吉扎巴曾來禪古寺活動。該寺共有寺四個活佛系統,現任活佛之一是十七世噶瑪巴的老師。大經堂內辟有寧瑪、噶舉、薩迦和格魯四大教派的佛殿,供奉著各自的開派宗師或傳承上師,是藏地唯一供奉了漢傳和藏傳佛教裡面所有教派本尊佛的寺院,也是我此行看到的最富麗堂皇的大經堂。

寺院牆壁上的壁畫異常精美,張弛有道、色調熱烈、造型生動、構圖飽滿、畫工精細。以蓮花生大師壁畫為例,畫面上的蓮花生大師站姿優雅,皮膚白淨微顯紅色,耳垂金鈴,頭發卷曲,雙目黑長,下巴向外突出,胡須卷曲,左手執瓶右手執杖,頭戴蓮帽,身披錦袍外罩法衣,周圍被各色人物所環繞。還有一幅戰場圖,人物繁復,氣氛濃烈,刻畫逼真,以寫實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主人公率眾剿滅邪惡之人的戰場圖景。

感到遺憾的是,山門兩側的壁畫因為牆皮的剝落已經開始不完整,太可惜了!藝術造詣這麼高的壁畫為什麼不出明信片或畫冊呢?

一路贊嘆著議論著不知不覺地就開上了當卡寺。當卡寺上有三個天葬台。最上面的是供喇嘛和覺母們使用的,中間的是供俗人正常死亡使用的,最下面的火葬台是供交通事故死亡或仇殺非正常死亡的俗人使用的。火葬台旁邊已經堆滿了木柴,本來今天是有火葬的,但是人還沒有送來,已經下午四點了,看來要改到第二天了,只能以後有機會再觀看了。

尼嘎師傅特意將我們引進當卡寺的密室,指著一塊黑黝黝的石頭(約長30cm高20cm厚20cm,不是很規則)對我們說,這是發財石,抱一抱,把它舉起來。說完了,雙手拿過石頭就把它往我手上一送。好重!雙手接過石頭的一剎那,雙腿就彎了下去,弓著身子將石頭抱在了肚子上,使足了力氣才站了起來,將石頭托在下巴前就再也舉不上去了。體積不大,比重卻很大,感嘆真是塊奇石,說不定是天外來的隕石呢。

每次出行都會留意發展一位需要捐助的對像,但並不強求,有合適的最好,沒有也不刻意尋找。這次碰到了尼嘎師傅,真是一大收獲。尼嘎師傅就是當卡寺附近勒巴溝裡的人,家境貧寒,在好心人的幫助之下,上了學讀書識了字。受人恩惠,也要以同樣的心幫助別人,因此他資助了27個學生,盡自己所能給他們提供學習用品。同時還收養了兩個被父母遺棄的姐弟。一直都認為細節決定品質,因此非常注意觀察待人接物的細節。我們在鑽輪回洞的時候,同伴將手表脫下隨手放在石頭上,尼嘎師傅看到後,將表的正面朝上,擼平仔細地重新放放好。可見其心地細致善良。能夠結識到尼嘎師傅是我們今天的最大收獲,此行又發現了一位溫良可靠的人,今後完全可以放心地通過他資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精選遊記: 玉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