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記—在歷史中行走

作者: 藝慧

導讀深圳看到的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成果,上海看到的是中國百年歷史,北京看到的是明清兩代的輝煌,它們都找不到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沉澱,只有站在西安的古城牆上,聆聽著不遠處鐘樓傳來的悠然綿長的鐘聲,恍燃看到周朝士兵的身影、身穿甲胄的秦朝士兵的身影;進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其威武嚴整的軍陣、逼真的形態,氣勢磅礡的地下雄兵所震撼;走進陝西歷史博 ...

深圳看到的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成果,上海看到的是中國百年歷史,北京看到的是明清兩代的輝煌,它們都找不到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沉澱,只有站在西安的古城牆上,聆聽著不遠處鐘樓傳來的悠然綿長的鐘聲,恍燃看到周朝士兵的身影、身穿甲胄的秦朝士兵的身影;進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其威武嚴整的軍陣、逼真的形態,氣勢磅礡的地下雄兵所震撼;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就仿佛置身於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視乎正在同歷代先人進行著無聲的對話,感受歷史的輝煌壯麗。此時突然感受只有這裡才能看到中國歷史最完整的詮釋。這個屹立在八百裡秦川上的城市,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此建都或建立政權,歷時1100余年,其中,西周、秦、西漢、唐,是西安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皇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是中華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皇帝姓公孫,號軒轅氏,他統一了華夏民族,帶領人民制衣冠、造舟車、養桑蠶、建醫學、創文字等,同時規定了典章制度、宮廷禮儀、民族風俗的種種規範和體例,使中華民族在文化上也出現了統一的局面,從而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稱為“人文初祖”。軒轅廟和皇帝陵都建在橋山上,軒轅廟在山麓,黃帝陵則在山頂。進入軒轅廟,左側的巨柏便是黃帝手植柏,據傳說這顆有5000年樹齡的柏樹是當年皇帝親手種植。歷經五千年仍郁郁蔥蔥,高20余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北面的軒轅大殿高懸著“人文初祖”的匾額,殿中有巨幅皇帝石刻像,下立“軒轅皇帝之位”碑,兩側是文物展廳。在大殿西側有一株高大的古柏“掛甲柏”,樹干斑痕累累,縱橫成行,傳說是當年漢武帝遠征匈奴拜祭黃帝時在這株樹上掛過戰袍,留下的盔甲之痕所致,並因此得名。黃帝陵四周古柏成林,幽靜深邃,山頂立有下馬石,古代凡祭陵者,均須在此下馬,然後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後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雙龍”四字。



(黃帝陵)

黃河壺口瀑布奔騰澎湃,這裡黃河像一條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秦晉大峽谷之中的巨龍。流經壺口時,寬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成一束,從30多米落差的壺口飛流直下,奔瀉於十裡龍槽,形成特大型馬蹄狀瀑布群。在冬季更是另一番景像,壺口瀑布又換上了一派銀裝玉砌的景像,瀑布掛滿冰棱,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由於黃河壺口瀑布前的十裡龍槽已全面的封凍,不能走到龍槽拍攝美景,甚為遺憾。



(冬季的壺口瀑布)

歌曲“抬頭望見北鬥星,心中想念毛澤東,想念毛澤東。迷路時想你有方向,黑夜裡想你照路程。”激起我們對延安的向往,往延安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提到革命聖地延安,眼前就會出現一幅陝北的畫面,裡面會有黃土高原、會有窯洞、會有頭扎毛巾的老鄉,而且,一定會有——寶塔山。寶塔山在延安的市中心,太有特征了,坐車進延安時,一眼就可以看見,而且讓你能夠肯定那就是寶塔山。逛街時不經意間抬頭也能時時看見它。


(延安)王家坪在1937年到1947年期間,曾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紅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在這兒居住。舊址現為南、北兩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楊家嶺是中共中央領導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間的住處。當年這裡還曾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現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兩處可供參觀,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當年的住所。西安碑林博物館,始建於北宋哲宗年間(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碑林博物館又分為“碑林”和“石刻藝術”兩大部分。碑林現有7個大型陳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現展出的碑石達1000余方,其中多數是唐人所刻。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欣賞到篆、隸、草、真、行等多種書體,還有機會一睹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等書法家的親筆刻石,以及王羲之、蘇軾等名家的墨寶。碑林的可愛之處,就是幾百年來默默的保存著歷史,傳承著文明,不僅是西安的,陝西的,更是中國的!中國的書法本就是一門藝術,而古人將紙墨的漢字鐫刻到石碑上,使之永不磨滅,千古流傳的做法則更是奇思妙想。碑林內滿布的殿閣長廊,承載著千年文化的傳承。冰冷的石壁淫浸了多少前人墨香,歲月風塵又將其打磨如鏡,看著它們姿態各異,或娟秀工整,或飄逸灑脫,或狂放不羈。碑石無言卻可解語,那一時刻恍如時空凝結,萬物皆空。走出長廊,見不遠處的院落有一方空地上縱橫有序地碼放著一列列的石樁,遠看好似星羅密布的棋局。走到近處,才發現棋子是一色的細細長長,一人多高的樣子,唯有頂端的雕刻形態各異,或是麒麟獅獸,或是陶俑人物,我已認出這是拴馬樁,先且不論雕工是多麼精細,栩栩如生,單從這密密麻麻的數目上來看,就可想像當年門庭若市,門前車馬的熱鬧場景。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余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采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棱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等景點,風景秀麗。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必游之地。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著陝西出土文物精品37萬件,在這裡能看到從史前到清朝100多萬年的歷史文物,其中以青銅器、金銀玉器、陶俑、壁畫、銅鏡、陶瓷器、磚瓦建材和貨幣等最為典型。進入博物館大廳,迎面的巨幅照片向人們展現出奔騰咆哮的黃河和錦延無垠的黃土高原。昂首屹立在大廳中央的巨獅,造型雄偉,氣勢澎湃,氣魄之弘大,石刻之精美,堪稱“東方第一獅”。位於博物館中央上下兩層的陳列薈萃了陝西出土文物的精華,展品分史前、周、秦、漢、魏齊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像系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陝西古代歷史。站在展示大廳裡,視乎是一部凝固的史書在向人們訴說歲月的滄桑與激情。秦皇兵馬俑、漢代兵馬俑、歷代精美的青銅器、陶器、雕塑、生活用品、金玉藝術品等等,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會為這古老燦爛的文明傾倒。十三朝故都的西安,薈萃了多少能人巧匠的心機,集中了多少聰明才子的智慧,彙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才有今天的輝煌燦爛。徜徉在這座彙聚了千年文化和文明的聖殿,除了被古人的工藝和想像力深深折服,慨嘆古人的智慧和精巧之外,恐怕再沒有任何語言能描述此時此刻的激動心情。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之上,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和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園內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是首個“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主題公園。每當夜幕降臨,水面上上演著全球最大的水幕電影,仿佛夢回盛唐之絢爛光華。在五岳之中,華山以險著稱,其山以“奇拔峻秀”馳名中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峰組成,遠望形似蓮花直插雲霄。上山最便捷的方法是乘索道,只要10分鐘就能到達北峰。華山索道堪稱“亞洲第一索”,全長1550米,落差755米,從索道觀望五峰奇險,可盡覽無余。北峰是華山主峰中最低的,它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從北峰到其它諸峰首先經過的是擦耳崖,所謂"擦耳崖",據說古人上山經過這裡,階梯非常的窄,兩個人並排走,那裡面的那個人的耳朵基本上就擦著山崖了.現在的擦耳崖經過修善已經沒那麼險了。經過一個平台就可以看到蒼龍嶺了。蒼龍嶺是一條刃形山脊,因為山嶺呈蒼黑色,形似游龍而的名,是華山著名險道之一。相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這裡覽勝時,見到兩邊絕壁千尺,大驚失色,認為難以生還,於是寫了遺書投下山澗,縱聲痛哭。從此這裡就留下了“韓退之投書處”的勝景。海拔2090米的東峰是華山主峰之一,站在峰頂視野開闊,千山萬壑盡收眼底,感覺心頭特別的開闊和暢快。東峰另一險要之地----鷂子翻身,其路鑿於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於凌空,不見路徑。游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由於冰雪封路不能前往。


(鷂子翻身)

離開東峰趕往南峰,南峰海拔2160米,是華山最高峰,峰頂最高處就是華山極頂。在南峰絕頂舉目四顧,群山蒼茫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到華山壯麗雄奇的氣勢。南峰最險之處就是長空棧道,站在長空棧道舉目四顧,腳下是絕壁千韌,眾多的山峰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從南峰下山就到西峰,其實西峰就是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山峰西北絕崖千尺,異常陽剛挺拔。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華山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人文景觀豐富。山上到處都有名人題刻,文人墨客紛紛在此揮毫潑墨,使之與美麗的自然風光相映成趣。出了華山門,華山之旅就結束了,經過一天的努力,登上了華山五峰,雖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人們常說:“到北京看磚頭,到上海看人頭,到杭州看丫頭,到蘇州看橋頭,到河南看光頭,到陝西看墳頭”可見陝西的皇陵之多,其皇陵多達18座,分別是:乾陵、靖陵、建陵、昭陵、貞陵、崇陵、莊陵、端陵、獻陵、簡陵、元陵、章陵、定陵、豐陵、橋陵、景陵、光陵、秦陵。在中國歷史上,唯一可以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就是漢武帝劉徹了。他16歲即位,執政54年,是漢朝執政最久的皇帝。茂陵是漢武帝劉徹之墓,在它周圍陪葬的也是當時顯赫一時的人物,如名將衛青、冠軍侯霍去病等,整個茂陵陵區就包括了這座茂陵和眾多其他的陪葬墓。現將其中的陪葬墓----霍去病墓辟為博物館。冠軍侯墓前趴著的16件栩栩如生的石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雕藝術品。它們是根據整塊石頭的天然形狀,稍加琢磨而成的,可謂巧奪天工。最著名的就是“馬踏匈奴”,把馬的英武和匈奴將軍的恐懼表現得淋漓盡致,堪稱傑作。



(馬踏匈奴)

乾陵是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陵,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位帝王合葬的墓。陵前石階長570多米,寬11米。道兩側豎立著華表、翼馬、石獅、朱雀及文武官員雕像,另外還有與真人般大小的61賓王像,可惜頭部均被壞。在朱雀門外東西兩邊各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左為“述聖記碑”,碑高7.5米,共7節,故又稱為“七節碑”;右為武則天著名的“無字碑”。觀賞完陵園景點,順著司馬道行走,縱目四覽,看到乾陵坐落在梁山北峰,它以山為厥,南北主軸線長達4900米,周長40千米,南面兩座山峰東西對峙,就像一個仰臥的女人,頭枕梁山、腳踏渭河,氣勢雄偉,令人不由贊嘆這裡真是絕好的風水寶地。法門寺最知名的便是位於大雄寶殿後的真身寶塔,因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舍利”而轟動世界。法門寺地宮由磚砌的隧道及前、中、後三個靜室組成,全部用石頭砌成,頗為宏偉壯觀,是中國發現的最大的佛塔地宮。在法門寺右側珍寶閣存放寶塔地宮出土的大量唐代文物,仿唐式閣內收藏和陳列著300多件世界罕見的佛教珍品,有佛經、碑石、絲織品、瓷器、琉璃器、茶具、法器、金銀器等。其中最為珍貴的是陳放靈骨舍利的八重寶函,它是目前我國考古發掘最為精美華貴的舍利容器,為唐懿宗皇帝供奉。一提起華清池,大家到會想起絕色風流的楊貴妃,“春寒賜欲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白居易膾炙人口的《長恨歌》把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其實人們來這裡還會想到兩個顯赫的名字,蔣介石就是在這裡遭到東北軍張學良將軍的禁錮,史稱“西安事變”。這裡就有蔣介石當初住過的五間廳和被捕的兵諫亭。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地下雕塑群以其恢宏磅礡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震驚世界,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東方文化的輝煌。進入綜合陳列館,入口牆面上豎立著一卷展開的竹簡,將我們拉回到戰馬嘶嘯的秦代。其中的鎮館之寶是兩組形體較大的彩繪銅質車馬,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復雜、制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由800多片碎片修復而成的,工藝繁復,紋飾精美,既向我們真實展示了秦國兵強馬壯的開國盛世,同時又讓我們欣賞到了如此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連戰馬頭上飄飛的瓔珞都惟妙惟肖。它與兵馬俑交相輝映,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為研究秦代歷史、銅冶鑄技術和古代車制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步入最大的一號俑坑,站在參觀台上俯視整個坑道,心中豪氣大增,遙想當年,秦始皇領兵親征,沙場點將該是何等的氣蓋雲天,強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秦始皇用無情的鐵蹄印證歷史。再細看每一個陶俑的面部,這些陶俑不僅制作精美,栩栩如生,而且他們千人千面、表情各異,顯示古代的工匠是按照真人的面貌塑造。考古發掘工作還在繼續進行著,研究者的工具就擺放在一邊,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直面考古現場。坑道一角標識出當年發現現場的位置。誰都不曾想到,當初三個農民為挖水井而鑿下的一鋤頭居然就震驚了世界,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地下宮殿。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秦陵陵園東側1500米處。目前已發現三座,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並出土仿真人真馬大小的陶制兵馬俑8000件。陶俑神情生動,形像准確,軒昂;陶馬造型逼真,刻劃精致自然。兵馬俑是秦國強大軍隊的縮影,布局排列如家軍陣,氣勢凜然。兵馬俑陪葬坑均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地穴式坑道建築,像是一組模擬軍事隊列、旨在拱衛地下皇城的“御林軍”。從各坑的形制結構及其兵馬俑裝備情況判斷,一號坑像征由步兵和戰車組成的主體部隊,二號坑為步兵、騎兵和車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三號坑則是統領一號坑和二號坑的軍事指揮所。 秦始皇兵馬俑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與磅砣的氣勢令所有來參觀的人心動神搖,不能自己,獨一無二的群雕堪稱世界之最。難怪國際友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到中國而沒來西安,等於沒到中國;到西安而沒到兵馬俑,等於沒到西安”。走出激動人心的展示大廳,腦裡不斷湧現出一個念頭,為什麼陝西地域的形狀竟然烙上秦皇兵馬俑之跪射佣的圖形,這冥冥之中又像征著什麼呢?離開兵馬俑返回西安的路上,心中依然蕩漾著激動與自豪,偉大的祖先們留下的燦爛文明到如今依然煥發著無法遮蓋的神采,我們這些炎黃子孫都在為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在西安七天旅程的所見所聞卻使我難以成眠,西安,你是祖先鐫刻的碑林,凝結智慧也傳承著文明,在出土的青銅和陶瓷裡,有你斑駁豐繁的回憶,你的嘆息是那樣深沉悠長,你的文明延續了一代又一代。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