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細雨景陽崗

作者: 曉風殘月0908

導讀和風細雨景陽崗 少年時看《水滸》,武松打虎的景陽崗,武大郎賣炊餅的陽谷縣,深深印在腦海中。近來電視劇風風雨雨鬧九州,加上《金崐瓶梅》的傳說,陽谷景陽崗一直令人神往。終於在初夏有了一次去山東聊城出差的機會,與同伴一說,同伴也十分向往,於是在星期日不顧綿綿細雨,乘車去了幾十裡外的陽谷縣。 陽谷城是座不大而挺普通的縣城,一下車就看見城中心� ...

和風細雨景陽崗 少年時看《水滸》,武松打虎的景陽崗,武大郎賣炊餅的陽谷縣,深深印在腦海中。近來電視劇風風雨雨鬧九州,加上《金崐瓶梅》的傳說,陽谷景陽崗一直令人神往。終於在初夏有了一次去山東聊城出差的機會,與同伴一說,同伴也十分向往,於是在星期日不顧綿綿細雨,乘車去了幾十裡外的陽谷縣。

陽谷城是座不大而挺普通的縣城,一下車就看見城中心十字路口旁的武松打虎的巨大雕像,形態栩栩如生,台基背書毛澤東提詞“陽谷縣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鄉。”

向西走上一段路,便是那座聞名於世的獅子樓,它坐落在兩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交叉路口西北部,是一座二層飛檐雕欄的古建築,樓下是大廳,有木樓梯通向樓上,樓上木雕窗戶緊閉,舊時熱鬧非凡的酒樓如今卻冷冷清清,雨越下越大,我們在傘下透過綿綿的雨幕環望四周,眼前浮現出武大郎沿街挑擔賣炊餅和武松怒打西門慶,從樓上躍下的情景。

告別獅子樓,一打聽才知原來景陽崗還在縣城以東十八公裡,既然到了這裡,不去一趟怕是終生遺憾,我倆討價還價花了二十元包了輛三輪摩托,一路顛波去了景陽崗。

景陽崗公園只不過是連在一起的兩座小山崗,高的那座有二三十米,矮的不到二十米,山坡上及周圍是一片片小樹林,並不似書中說的陰森恐怖,面積也不大。進了公園門向右一個小土坡上有座破舊的古廟,門上匾額上書“武松廟”三字,廟前有兩塊石碑,大的上寫“景陽崗”三個大字,背後碑文敘述了千年前的情景,另一塊小一點的石碑上寫著:“陽谷縣示:為景陽崗上,新有一只大蟲,傷害人命。現今杖限各鄉裡正並獵戶人等行捕未獲。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原來是當年的印信榜文。

離開廟往崗上走,淅瀝細雨依舊下個不停,微風吹過小樹林發出嘩嘩輕響,這裡游人稀少,如入幽寂之境,在雨中行走恍如進入空靈境界,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幻異感。我們一邊走一邊四下張望,幻想著密林中會不會竄出一只吊睛大蟲,然而卻意外地看見一只灰兔一閃之後躍入樹叢不見了。在林間小石子鋪成的蜿蜒小道上漫步別有一番情趣。登上山坡除腳下這兩個山崗外四周是煙雨蒙蒙中的一片片麥田,遠處是一座座濃蔭下的村落。很難理解這裡怎麼能虎狼出沒,也不明白武松為什麼不從山崗旁的田野繞過去,而非走這方圓只有幾百米的小山崗,回想碑文上書原來千年前這裡方圓數十裡是一片片亂山崗,松林密布,虎狼出沒,而千年的滄桑使這裡的山崗化為片片良田,歷史變遷使人難以置信而感嘆不已。

我們在綿綿細雨中找到了武松打虎處,這裡為於兩個山崗中間靠近矮山崗的半山腰上,一塊石碑旁臥著幾塊濕漉漉的大青石板,不知武松睡覺的是哪一塊,四周全是小樹林和灌木叢,如果沒有一座不高卻帶頂子的古碑上書武松打虎處,又有誰會想到這便是英雄名垂青史之處呢?

雨漸漸地小了,霧水迷蒙中樹林更加翠綠欲滴。走下山崗不遠處養著兩只無精打采的老虎,它們在虎房外的鐵籠裡來回走動,我衝靠近的一只老虎呲牙吼了一聲,老虎沒理我,而同伴一拉我胳膊,指著鐵籠上的一塊木牌,我們禁不住大笑起來,原來上書“不得恐嚇老虎,違者罰款。”笑後不禁為現在的老虎感到悲哀。

步出園門,對於景陽崗感到失望,現實與書中相差太遠,百感交集中回望山崗,又感到一些自豪,我必竟實實在在地站在千年前那些風流人物所生活的土地上了,千年前那些英雄豪傑早已化為塵土,世事滄桑,時過境遷,一切都化為烏有,只有史書和民間傳說來評價是非,使那些人物事跡留傳百世,永刻後人心間。而千年之後的人們又怎麼看待我們這一代人呢?換句話說,我們又給後人留下什麼可歌可泣的故事呢?坐在回來的車上,望著窗外田野中的斜風細雨,我不禁感慨萬分。


精選遊記: 聊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