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醋、醬菜、爛膏藥(鎮江二日超值游,雜記一)

作者: lu6qi7

導讀前 言這次年級部分同學聚游,我是倡議人,但差點因為我在國內的行程的變更而流產。 鎮江絕不是我的首選,因為對我而言,鎮江就只是七個字而已:“米醋、醬菜、爛膏藥”。有什麼值得一游值得一看的?既然定在鎮江,那就鎮江啦。客隨主便,不就圖個相聚歡嗎。第一天 4月18號 多雲4月18日下午與參加聚游的同學們一起乘上動車D426,開始了鎮江二天的團游。地陪W小姐在鎮� ...

前 言這次年級部分同學聚游,我是倡議人,但差點因為我在國內的行程的變更而流產。

鎮江絕不是我的首選,因為對我而言,鎮江就只是七個字而已:“米醋、醬菜、爛膏藥”。有什麼值得一游值得一看的?既然定在鎮江,那就鎮江啦。客隨主便,不就圖個相聚歡嗎。第一天 4月18號 多雲4月18日下午與參加聚游的同學們一起乘上動車D426,開始了鎮江二天的團游。地陪W小姐在鎮江車站一接上我們,就乘車直奔位於鎮江南山風景區的“碧榆園” [地址: 鎮江竹林路88號,電話:(511) 443-0888]。(一). “美國佬” 享盡實惠發房卡時,有人無意間相問,“誰是美國佬?”“美國佬”就因此成了我在鎮江的第一個大號 (第二天中午又被取了另一個新外號)。都這把年記了,碰在一起還是童趣十足,真是沒治。“美國佬”倒也沒被白叫,意想不到的“實惠”多多。例如,開路了,“讓美國老爺先走”(好像是電影“打擊侵略者”裡的一句台詞吧)。上車,讓“美國佬”先上。上桌,請“美國佬”坐“上賓席”。上菜,“美國佬”總是第一個被上到,一圈轉下來,我已經吃完這盤了,我的下家還才送上口…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在這次的校友聚游團裡數我的年齡最小,學兄學姐都謙讓、照顧我這個小學弟。既然有這麼多的優惠、實惠,我也就落得 “依小賣小” 地 “佬” 它一 “佬” 了。(二). 南山招隱寺景區在碧榆園後稍事安頓後,就直接去了南山招隱寺風景區。導游MM講得詳細,吾等聽得認真。步從景移,心隨景展,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招隱,原名獸窟山,山上許多的景點與多位歷史名人有關。其中有戴颙、蕭統、米芾等三人。戴颙(公元377~441,字仲若)是南朝劉宋時的大藝術家。他多次婉拒南朝宋武帝劉裕之邀、拒招入仕,隱居於此山。是故後人將獸窟山改名為招隱山,又名戴公山。戴颙在音樂上的造詣很高,畢生創作了18部曲譜。代表作有“游弦”、“廣陵”、“止息”,流傳甚廣。戴死後,其女矢志不嫁,舍宅為寺,遂名招隱寺。招隱寺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32),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唐宋以來,寺廟幾經興廢。太平天國時期毀於戰火。清同治、光緒年間重建。抗戰期間復遭日軍毀壞。現在經過近20年的整修重建,基本恢復了原貌。 “聽鸝山房”是後人為紀念對黃鸝情鐘一生的戴颙而建造的。招隱山飛禽眾多,尤以黃鸝聞世。戴颙所研制的桐木琴取名為“鸧鹒”(黃鸝)奏出的樂聲婉轉如黃鸝之啼鳴。戴颙喜歡“攜雙柑鬥酒”“往聽黃鸝聲”。這就是《千家詩》、《幼學注解》等書中記載的“戴颙鬥酒雙柑聽鸝聲”典故的由來。



(照片1 南山招隱景區-1。左上: 昭華樓,右上: 增華閣,左下: 玉芯亭,右下: 選亭。)

蕭統(公元500~531,字德施),是南朝太子,梁武帝長子。聰慧好學,相傳20歲起定居招隱山十一年,與當時的文學名流一起編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文選》,世稱《昭明文選》,對後世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書成後,心力惟悴的蕭統雙目失明,病逝於建康(今南京),年僅31歲,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

招隱景區內的“讀書台”和“增華閣”是蕭統的起居場所和編著《文選》的地方。傳說中與蕭統有關的景點還有一泉與一亭,“虎跑泉”與“萬古常清亭”。相傳昭明太子初來招隱山時,飲水十分困難。有一天太子在山坡上漫步,突然間風聲乍起,林間竄出一只斑斕猛虎。太子大吃一驚,急忙抽身躲避。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虎縱身撲過來落在太子腳邊,前爪一陣猛刨留下一個深坑復又咆哮而去。剎那間坑內便有清泉汩汩湧出。太子大喜,遂名之曰“虎跑泉”。現泉眼在方池井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為明崇禎年間鎮江知府程峋所書。泉上方有一亭供游人休憩。明嘉靖年間虎跑泉被改名為“萬古長清池”,故此亭又被改稱為 “萬古長清亭”。泉池裡沉有為數不多的硬幣。我也隨興許了個願,拋下一枚一元硬幣。這是我在第一天的唯一的一次現金消費。鎮江“虎跑泉”的名氣比起杭州那個“虎跑泉”要差遠了。想必杭州“虎跑”是借了“天堂”的威名,享盡地利之勢,而鎮江“虎跑”只能是 “落難平陽”啦。


(照片2 南山招隱景區-2。左上: 萬古常清亭,右上: 虎跑泉,)

玉芯亭在增華閣東南,呈六角形。玉蕊花世所罕見,與瓊花同樣稀貴。在唐代只有皇帝御花園和翰林院才允許種植,開放時有如瑤林瓊樹,因此有仙女下凡游賞等神話傳說。據《太平寰宇記》、《群芳備祖》等古籍記載,玉蕊花始產於招隱山,後為唐明皇之女唐昌公主移植深宮,朝野視之為國寶。唐朝宰相李德裕任潤州刺史時,常來招隱寺玉蕊花下飲酒,並特為觀花建了這座玉蕊亭。

世居太原、後遷襄陽、戀居潤州(鎮江)、歿於淮陰、歸葬鎮江的米芾(1051~1107),是北宋書畫家,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法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所畫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國畫壇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徽宗時招他為書畫博士,任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舉止“顛狂”,人稱“米顛”。“五州煙雨南宮筆,千裡江山北固詩”是後人對米芾的懷念和贊揚。 米芾欣賞鎮江美景,先後營造了三處住宅,北固山下山水如畫的“海岳庵”、千秋橋畔有垂蔭一畝的“西山書院”、南效鶴林寺旁有題為“城市山林”的精舍,留下了墨寶“城市山林”贊頌南山。招隱景區山巒起伏、林木蔥蘢、泉水清淙,風光景色秀美、人文背景醇厚,既令游人陶醉,又使慕者深思。歷朝歷代的隱士難以數計,真正忍得住孤寂徹底隱姓埋名的也難計其數。做人難,做隱士更難,做名隱士難上加難。倒是他們當年的所謂修心養身的隱居處,在身後都成了勝景名地了。君以為然否?(三). 南山文宛風景點接下來游覽了南山風景區的另一景點,“文宛園”。一過“文宛亭”,迎面就是一屏體積巨大的原塊太湖石。太湖石講究瘦漏皺透色(這最後一個的“色”字,是我加進去的)。江南有二塊太湖石最孚盛名,“美國佬”認為鎮江文宛這塊理該自行搶封為“天下第三石”。“天下第三石”難道不比“億年乾坤石”更吸引人心嗎? 這年頭,不自行加封,要等別人來賞封,不是守株待兔了嗎?


(照片3 南山文宛景點-1。左上: 文宛亭,右上: 天下第三石,左下: 文心閣,右下: 園景。)

占地4公頃的文宛園內有一牡丹園區,雖無絕品佳種,但為文宛增添春色。

參觀文宛時不要錯過數株超高齡的紫薇,其中的一株據說已逾千年。追隨孫中山致力於推翻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的民國先烈、廣州辛亥起義總指揮趙百先上將軍的墓地,青桐筆立、蒼松翠柏、濃蔭如蓋、莊嚴肅穆,是游文宛時值得一到之處。 文宛園內有二棟主題建築,“文心閣”和“學林軒”。前者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及其文學理論巨著《文心雕龍》而建的。“文心閣”是二層歇山清式建築,清雅樸實,總領全苑,與雕龍池、知音亭相得益彰。可惜,它關著,吾等只能遠望仰觀。要不是熱情的導游MM(就是帶我們游覽招隱景區的那位)叫開了門,我們也只能止步在 “學林軒”門外興嘆。看過學林軒就知道,不到學林軒,真不算到過文宛,還很可能不能自封自己完整地了解鎮江的人文歷史。學林軒是喻示學人如林、垂範後世、代代有繼之意。學林軒當門塑立著劉勰銅像。軒內共分文學、藝術、科技、文化和對外交流5個館,分門別類地陳列著鎮江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跡。這些名人中,有的是地道的鎮江人士;有的是在鎮江居住了相當長時間、以鎮江為第二故鄉的客籍人士;還有幾位是歷史上與鎮江有著不解之緣、為鎮江的歷史文化發展作出過傑出貢獻的外國名人。


(照片4 文宛景點-2。左上: 千年紫薇,右上: 趙百先之墓,左下: 導游叫門,右下: 水)

“文宛園”內最容易錯過、又最不容錯過的是露天安放在草地上的一塊黑色的大石。石上刻有“政阜民暇”四個大字。

石頭是滿不起眼的。上面的紅色的字刻也已褪色,更不起眼。它被多數游人所忽視,似乎是必然的,很少會有人想到與它一起合個影吧 ?今天我們在南山風景區所看到、所感覺到的一切,就是當年鎮江市的主要領導人和他的班子在大力發展工農業的同時,將修復歷史文物建築與拓展風景點有機結合的不懈努力的結果。眼前的文宛景區就是他們的政績之一。這些恢復並拓展的景區留給我們今人及後人的何至只是幾處游覽的去處,而是對中華民族數千年輝煌文化和文明的尊重和傳承,“代代有繼”。 這樣的政績無愧於“獨步當時、流聲後代”的。不能將我們民族的文化和文明斷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唯有“政阜”,才得“民暇”,方稱“和諧”。鎮江南山景區是這樣,句容茅山老子巨像是這樣,放眼全國各地,同樣也是如此。當年鎮江的主政者配享 “政阜民暇” 四個大字。君以為然否?(四). 歡宴碧榆園在南山景區邊走邊看、邊說變笑的“美國佬”,一坐上餐桌,方知飢腸難忍。是晚我竟接二連三地開創了自己平生三項第一次的記錄,可稱空前又絕後。依發生的時間順序計,分別是:(1).平生第一次吃到河豚魚。河豚魚要吃雄不吃雌。為了證明上桌的是雄的,裝盤時要將它腹內的白色的雄性分泌物翻出體外,翻出體外的雄性分泌物還必須與魚體相連,否則,又難以證明了不是? 這就考見紅案白板師傅的功力了。以前一直聽人說,“拼死吃河豚”。今晚,我們可是個個有滋有味地將自己盤子裡的一整條人工飼養的河豚魚吃得個精光直吃到盤底朝天為至。誰也沒有顯露出一點“赴難就義”的表情,事後也沒聽聞有人先寫好遺書請公證處公證後再舉筷的。河豚魚雖沒吃死我,但也夠嚇怕我的。因為,吃河豚魚肯定是大大地超過了接待標准。鎮江方面必定是弄錯了。全陪的W小姐不陪晚餐,我也就無從問去。明天我要補多少現金啊? 千萬千不要因為補不夠錢而將我扣在鎮江,三天後我就要回美國的啊。(2).平生第一次吃到鍋蓋面。煮鍋蓋面的鍋子的直徑大於鍋蓋,以至於鍋蓋是在面湯裡壓著面條一起在鍋中滾煮的。鍋蓋與面條同煮於一鍋的“鍋蓋面”也因此是鎮江的三怪之一 (另兩怪是“肴肉不當菜”和“香醋擺不壞”)。我這張苯嘴實在吃不出與鍋蓋同煮的湯面在滋味上有勝過其它地方特色風味湯面的地方,真不想恭維它,以後也不會再特地去品賞它(第二天早餐,又是吃鍋蓋面)。要論鎮江特色地方小吃,我竭力推薦皮薄、湯多、餡飽、味鮮的 “蟹粉湯包”。我突發異想。我們老是吃“鍋蓋面”的面,也應該吃吃“鍋蓋面”的鍋蓋啊。也許,有那一天,我們應該咬一口嘗嘗這片經年累月和面一起滾煮的鍋蓋是什麼滋味。


(照片5 碧榆園。左上: 南山石坊,右上: 碧榆園,左下: 碧榆園的紅燒河豚魚,右下: 鍋蓋面。)

(3).平生第一次唱卡拉OK。說定晚上八點集合去娛樂廳休息放松的,吃完晚飯已是7:50。趕緊回房洗了個澡,這就害得大家干等。在一片聲討“美國佬”的“公憤”中,我被“罰”唱二首。放開了嗓門干嚎的我倒也唱得字正腔圓的,用的自然是“原生態”唱法。今後哪一年,如果中央電視台舉辦中老年歌手“原生態”唱法大賽,我一定報名參賽。論“原生態”的唱功,我怕誰啊,我肯定能打進最後的決賽。怕只怕余秋雨老師的文化題。要是他問我劉勰的《文心雕龍》寫成於哪一年?除了“游弦”、“廣陵”、“止息”三曲外,你能講出戴颙譜的任何一首曲子的曲名嗎?我國歷史上的煉丹師其實就是西方所稱的化學家,我國的煉丹師最早煉出的金屬是什麼?舉凡種種,余秋雨老師隨口一問,就夠我掛在台上木呆三十秒、逃到台下窮學一輩子啦!這次回國後的第三天,有人送我一本書,《借我一生》。這是余老師獻給父輩和同代的心血之作。前幾天我才認認真真地遂頁讀完此書。我很為余老師可惜。倒不是為了他那坎坷的前半生,而是為了他的前不久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為了他倒底還是沒當成一位隱士。余老師名震四海,卻求隱無門。這不,中央電視台還硬是把他從浙江海邊一處隱居地給拉了出來,把他當趙公大元帥供在節目中,對參賽歌手、評委及憶萬電視觀眾“普及”(甚至應該說成是“啟蒙”)文化知識。傳承了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傳到了我們這幾代,60後、70後、80後、90後…,怎麼會落到要余老師這樣的大師來啟蒙來普及的地步呢?這是我們全民族的“福”還是“缺”?大名人當真隱士,比登天還難。我極為尊重的余秋雨老師,請與尊夫人一起試住鎮江南山招隱寺如何?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