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亭林、品熝灶面

作者: 單飛的日子

導讀自從正月初一從千燈返回時意外錯過了熝灶面,就一直想再去趟昆山,順便到亭林公園看看。可是雖說昆山離上海很近,這一想法卻從看雪景,推遲到賞瓊花,最後變成了看並蒂蓮。上周五晚忽聞天氣預報次日最高溫度才33度,難得的“涼快”,臨時決定周六去昆山。因臨時決定,也沒提前買票,想著上海到昆山的列車極多,應該可以隨到隨走。誰知周六早上大約9點半到上海� ...

自從正月初一從千燈返回時意外錯過了熝灶面,就一直想再去趟昆山,順便到亭林公園看看。可是雖說昆山離上海很近,這一想法卻從看雪景,推遲到賞瓊花,最後變成了看並蒂蓮。上周五晚忽聞天氣預報次日最高溫度才33度,難得的“涼快”,臨時決定周六去昆山。因臨時決定,也沒提前買票,想著上海到昆山的列車極多,應該可以隨到隨走。誰知周六早上大約9點半到上海站,買票時卻被告知最早一班是11點零五的,之前的都已售完了。因為不習慣坐汽車,只好在火車站附近瞎逛了一個多小時。看來出游提前准備太重要了,查了下火車時刻發現,即使不提前買票至少應該趕在8點前後到火車站,那段時間的車次多些。火車二十幾分鐘就到了昆山,出站坐1路在熝灶館下,直奔此行主題之一:熝灶面。吃面在一樓,二樓有炒菜,我一個人自然在一樓。雖然之前已經了解到9點後熝灶館不提供單澆面,但是面對現實時仍是小小地氣憤了一把,誰都知道熝灶面主要是面好吃,這種做法明顯是想多賺外來游客的銀子。算了,天熱少動氣,點了雙澆。介紹一下價格:雙澆15元,三澆16元,四澆18元,現在可選的四個澆頭是熏魚、鹵鴨、牛肉和炒素。記得在一篇介紹文章裡提到,正宗的熝灶面紅湯是用汆爆魚的紅油加上做青魚的其他部分和香料一起熬成,傳統的澆頭就是熏魚,而且講究的是熱湯、熱面、熱魚,於是我點了熏魚、鹵鴨(本想吃熝鴨,但這裡沒有)。盡管正是飯點,人卻不太多。面很快上來了,澆頭是另放在一個小碟子上的:半片熏魚、一塊鹹鴨。先看面,很細,整整齊齊地碼在紅湯裡;湊近一聞,有股淡淡的香味;入口,不錯面軟而有彈性,帶著湯的鮮香味,稍欠缺的是面在碗裡有點“定型”了。可當嘗試澆頭時,我太失望了,怎麼像是從冷藏櫃裡拿出來的?該不是因為師傅一大早就把所有澆頭做好,怕天熱而放進低溫櫃保鮮吧。最後我是把魚和鴨子放進湯裡溫熱後吃的,那樣味道好些,但我總覺得這百年老店不太注重那塊金字招牌,而且不知是因澆頭在湯裡攪拌還是面本身的緣故,吃到後半碗面都斷了:(面足湯飽,雖有少許不足,半年的願望已實現,下一站就是亭林公園了。從熝灶館出門,沿街走沒幾分鐘,就看到了“玉出昆岡”的牌樓。這裡有個小型廣場,大幅的海報告訴我正在舉行荷花節,穿過廣場就是售票處,20元門票。進門,首先看到的是兩排姿態各異的荷花,每種都有個美麗的名字,一邊賞花一邊信步過橋來到游客中心。這裡可以坐電瓶車(5元),但既然是逛公園麼,自然要用雙腳。這裡還有一幅詳細的公園地圖,馬上喀嚓下來供隨時查看(門票後面沒有地圖),邊上還詳細列有游覽路線。現將三條推薦路線摘抄下來,供大家參考:A線:玉峰佳處—瓊花王(顧鼎臣祠堂)—並蒂蓮池—昆石館(劉過墓)—遂園(家山軒、梅花墩)—西山風景區(玉峰古文化遺址)—昆曲博物館(盆景園、古銀杏樹)—顧炎武紀念館B線:西山風景區(玉峰古文化遺址)—昆曲博物館(盆景園、古銀杏樹)—顧炎武紀念館—玉宇瓊台(一覽亭、玉泉井、抱玉洞、文筆峰)—遂園(家山軒、梅花墩)—昆石館(劉過墓)—並蒂蓮池—瓊花王(顧鼎臣祠堂)—玉峰佳處C線:玉峰佳處—瓊花王(顧鼎臣祠堂)—顧炎武紀念館—昆曲博物館(盆景園、古銀杏樹)—西山風景區(玉峰古文化遺址)—遂園(家山軒、梅花墩)—玉宇瓊台(一覽亭、玉泉井、抱玉洞、文筆峰)—昆石館(劉過墓)—並蒂蓮池A線不上馬鞍山,B、C線其實差不多。我沒有按照上面任一路線走,不是覺得線路不好,一方面是因為在相機裡看地圖有點沒方向,不過這張地圖也有點讓人找不著北,有些並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景點看著就像在隔壁;另一方面公園的標識做得太不明顯了,很多景點走到跟前都不知道是哪個。好在公園裡的路很好走,順路走,地面的景點基本都不會錯過,在夏日的午後能步行於綠蔭之下也算是不錯的享受。我從玉峰佳處即游客中心開始,沿右邊的一條小路走下去,就看那株300多年的瓊花王了,在其右後側幾步遠處就是同時種下的廣玉蘭,花期已過,花開時的“燕瘦環肥”只能想像了。(如走左邊的路,就可以一路見到顧鼎臣祠堂、顧炎武像和紀念館了,上面的線路所示會讓人誤解顧鼎臣祠堂和瓊花王是一個地方,其實兩者只能說是處於同一區域,相隔有幾十米吧,但初來乍到者較難從一處望到另一處。顧鼎臣是明代的三朝元老,發起建築昆山磚城,使昆山人憑此擊退倭寇)從滿樹蔥翠的瓊花王邊走過,過小橋,順小河一路走,快到盡頭時,忽現一大片荷葉,古蓮池!忙細細看來:居然沒有一朵荷花,甚至連花苞也沒有,就那麼一片綠色。剛要失望,抬頭見路對面還有一方形蓮池,對照地圖,那裡才是真正的古蓮池。古蓮池裡的並蒂蓮相傳是元代名士顧阿瑛所植,原在正儀鎮東亭,1950年移植到亭林公園。並蒂蓮是千瓣蓮栽培時的偶發現像,該性狀不是固定遺傳,因而尤其珍貴。千瓣蓮與其它種類的荷花最大的區別是花瓣薄而密集,盛開時層層迭迭,85年公園曾記數最多的一朵花有2600多枚花瓣,名副其實啊。因花瓣眾多,而使花頭沉重,花梗易折斷,所以每一支花都有竹竿支撐。可惜這次我來得時間偏早了,池中的蓮花或含苞待放或花蕾剛成,估計一、二周後可見到花開盛景。在古蓮池邊徘徊良久,僅找到一支並蒂的花苞,非常神奇,讓我興奮不已。也許過陣子,會有更多的並蒂蓮出現。蓮池之後的小院就是昆石館,昆石也是亭林公園的三寶之一,那兩塊最大的昆石春雲出岫和秋水橫波現在已被收藏入室內,用玻璃罩保護起來了。從館內介紹得知,昆石是和太湖石、靈璧石、英石齊名的中國四大名石之一,就產於館側的馬鞍山中,但現在幾乎已絕跡了。昆石一般都很小巧(僅幾十釐米高),所以一人多高的“春雲出岫”和“秋水橫波”尤顯珍貴。不過參觀後,我更喜愛那些僅能置於案頭的昆石,每件都如晶似玉,玲瓏剔透,造型別致,難怪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競相收藏。出昆石館信步而行,過玉樨雙亭就是上山路了。石板鋪路,登山變得很輕松,在半山的林跡亭吹了會兒風,然後一路上到玉宇瓊台,台上是個俯瞰公園和昆山的好地方。下瓊台,繼續上坡路,遠遠望見妙峰塔(開始還以為這裡就是文筆峰,這裡有條下山路,可以直接到昆曲館),走近塔有發現上面還有一覽亭,到了一覽亭才算是本段山坡的頂了,這一路爬山還真有趣,從瓊台開始我就以為已經登頂了,因每一處有俯瞰下面的開闊感覺。實際上一覽亭也不是馬鞍山的最高處,這是我後來發現的,最高處應該是文筆峰那兒,但是一覽亭這裡似乎沒有可以繼續往上的路了。於是隨便看了看附近的抱玉洞和玉泉井(有百米深呢!),就沿著一條汽車道下山了。從此下山應該說不是最好的選擇,比上山的路長多了,而且風景乏善可陳。最搞笑的是走到山腳,有塊路標上顯示上山可到棲霞洞、文筆峰、老人峰(惟獨沒有一覽亭等我明明經過的景點),可我一路下來並沒見到什麼岔路和指示牌呀。下山後就到環城河邊,因為實在沒方向了,隨便就朝右邊走。經過櫻花園(不是花期,滿眼綠色的樹)、保國亭、碑廊、遂園(可能是)、劉過墓,發覺自己又走回了古蓮池,繞著馬鞍山轉了半圈。再次走過前面上山的路口,來到顧炎武紀念館,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讓我仔仔細細了解了這位先賢的生平事跡。紀念館斜對面的昆曲博物館也很有意思,有對昆曲發展的介紹,還可收聽有名劇目的片段,館內有座大戲台,兩側是茶座,看來這裡不僅僅是個博物館,也是昆曲愛好者的聚會地,可惜時間已經不早,我只能匆匆帶過。出昆曲博物館對面也是一個上山的路口“玉峰山門”,看情形這裡是“最正宗”的登山起點:)山門後不遠處有株千年銀杏和一眼龍泉。我沒再上山,繼續沿山腳游覽,走過龍亭橋、盆景園、千蛇洞(怎麼看著像是嘩眾取寵的現代人工景點?沒進),就見祖衝之像,隔著主干道對面是落星潭(就一個小水潭中間有塊大石頭,瞎揣測一下是否是個隕石坑?唉,公園除了幾個館和蓮池外對其他各景點幾乎沒有任何介紹,看得人雲裡霧裡的)。祖衝之像的後面是翠微閣,太晚了沒上,回來研究地圖後發現這後面應該有條可以通向文筆峰的,有時間真要走一走。後面又進了一座在建的寺廟,大概是地圖上的地下神殿吧,在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文筆峰頂樹著的那支“筆”,想著那位樹筆的狀元不禁莞爾,此人當年一定得意非凡,居然想出這麼一個紀念的方法,倒也流芳百世了。出寺又見大片荷花,估計這裡已經是游覽路線上所指的西山風景區了。很開闊的湖面,我只在一角略走走,我的行程在最終看到了一朵盛開的荷花結束。返回東大門出園時都五點了,中午的熝灶面已消耗殆盡,記起就曾有人推薦熝灶館附近柴王弄的糊塗酒樓,據稱尤盛於百年熝灶館,自然是要實地考察一番。柴王弄很好找,就在熝灶館邊上,但我沒有找到糊塗酒樓,只有“難得糊塗酒家”,問了當地人說就這家。點了蟮絲面8元(這裡的價格是非蟮絲的單澆7元,雙澆12元),老板說他們的不是熝灶面,但是面湯也是醬油色的,和我家附近的湯面都是白湯不同。嘗後感:同樣的細面,軟而有彈性,但比熝灶館的更有韌性,吃完了也沒斷,湯頭麼我覺得還是熝灶館的好些,不知是否太晚了的原因,記得攻略上說要上午的好。澆頭也是冷的,沒特色。聽說昆山還有兩處出名的面,今天是既沒時間也沒肚子了,不得不放棄。那兩處地方還是寫下供有興趣的朋友一探究竟:一是人民路昆山賓館附近的鹿城飯店(我兩次坐車經過人民路都沒看見),另一是中山路上的天香館。坐1路回到火車站,5點40,如意算盤是買6點11分的D435返滬。可車票一如早上的緊張,只有7點38分的D475了(再次批評了下自己准備工作不充分,連昆山汽車站在哪兒也不知道,否則坐汽車應該可以更快點)。也好也好,一個半小時正好讓我逛逛熱鬧人民路,順便捎了一只包回家,呵呵,時間沒浪費。當我回家看照片時,發現亭林公園我只走了七成左右,看來明年還可借賞瓊花之名和友人再游一次,而且春花爛漫的亭林必定更有其迷人之處。



(並蒂蓮)



(公園地圖)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