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遊記列表



8月南北疆、甘肅青海二十一天游-(8)夜困吐魯番

8月12、13日早上出門,烏市下起了小雨,風也很大,氣溫果然降了很多。按旅行社約定的時間,我們早上八點四十五分准點到達富麗華大酒店等侯。考慮到吐魯番一日游要到晚上十一點才能回來,而烏市現在住宿這麼緊張,就沒有退房,反正今天降溫了,再將就一晚吧。 等了一會,一位男導游拿著名單來到大堂,點好名後,把我們帶往碾子溝十字路口的商業銀行門口坐車,空調大巴,車況很好,也很干淨,只是我們上車時,只坐了一半游客,看來還要等。果然,又陸陸續續地從不同的地方來了不少游客,最煩這種東拼西湊而成的一日游了,如果不是吐魯番自助游乘車比較辛苦,當地景點又分散,游走很不方便,也包括幾天後去敦煌 ...

南疆游記(三)——熾熱陽光下的行走,吐魯番一日游

回到烏魯木齊,還有兩天時間。為了圖省力,在路邊的旅行社攤點上,登記了吐魯番一日游。 旅游城市的好處就是方便,第二天的上午就在人民劇場上車,奔吐魯番而去。導游雖然年輕,但已經在行業裡滾打了游些年頭了。照例旅游車要拉客去購物點的,但是她能輕輕巧巧地讓你感覺她也是很無奈而為之的事情。 第一個景點是自費的達阪城,已經沒有了歷史的感覺,只是在原地建了一個有幾棟房子的村落,而且房子裡面也都是出賣商品的店鋪。既來之,則兜之,看看也罷。隨後是交河故城,雖說喜歡的人可以說出一大堆當年絲綢之路的繁華,如今,卻只剩下一堆堆的土丘。行走在熾熱的陽光下, ...

來自夢與童話的世界——新疆游D14

D14:離開庫爾勒,我們前往全國最熱的地方——吐魯番。沿路的風沙越吹越大,後來小馬才告訴我們,現在正在刮沙塵暴。這個沙塵暴可真夠厲害的,整個公路都變成黃灰色一片,前方的路也看不清楚了。幸好只是刮了一會,隨著沙塵的遠去,天氣也開始越來越熱了。這種熱和廣州的濕熱不一樣,是熱地干干的,沒有一絲水分的干,熱地很難受。太陽白白地烤著地面,聽小馬說,地面溫度有的時候可以達五、六十度,已經煎雞蛋了。下午2點左右我們到達吐魯番,住在市中心的工會賓館,100元一個標間。吃完午飯後,我們驅車來到吐魯番的第一個景點——蘇公塔。門票30元,學生證打五折,這是一座 ...

來自夢與童話的世界——新疆游D15

D15:今天一早起床就前往火焰山,門票40元,學生證打五折。火焰山的景色有點向五彩城裡的山,只是火焰山更大就像屏障一樣,很長很寬,雖然我們一早到達,但是溫度已經很高了,火焰山風景區裡有一只吉尼斯記錄的溫度計,做成金箍棒的模樣,挺壯觀的,我們這時看到的溫度是34度,聽在場的導游解說,中午2點到下午5點是火焰山最熱的時候,地表溫度可以達到70度以上,真夠厲害的。風景區裡有很多當地的特產和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價錢比烏魯木齊要便宜,建議大家可以在此購買,不過記得要砍價哦!接著我們就趕往吐魯番最出名的景點——葡萄溝,門票60元,學生證打五折。 葡萄溝位於火 ...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我們新疆的最後一站是吐魯番,嘗到了昨天一日游做個“無腦人”的甜頭後,我們毅然決定投身於散客團的行列中,報名參加了第二天的吐魯番一日游。230元一人,小孩全價。8點多,一車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散客就從烏魯木齊出發了。一路都是高速公路,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車,偶爾對面飛馳而過的油罐車,像一台馬不停蹄的機床,轟隆隆地來,轟隆隆地過。大約開了1個小時,我們看到了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站-達阪城風力發電站。400多座幾十米高的風扇高高地聳立在公路的兩邊,像一個個巨人緩慢地揮舞著他們的手臂,3個扇頁以相同的速度不緊不慢地轉動著,一排排,一列列,井然有序。不遠 ...

新疆印像

新疆印像 因為工作出差.前不久,大約是7月底的時候到新疆去了一趟。雖然只有短短的的三天兩夜,但是就像在眼前打開了一個萬花筒,讓人目不暇接。對於那裡的風土人情有個粗略的認識,也糾正了我很多的以前臆想中的偏見。從何說起呢? 烏魯木齊是一個可愛的城市,完全沒有想像中的髒亂差。時差和東部沿海有4個小時。晚上10點鐘天空還是亮的,我們去土魯番回烏魯木齊的路上,經過大阪城的風力發電站時,大約晚上10點多的樣子,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數不清的白色風車在旋轉著,遠處的天山雪山上覆蓋著銀白色的雪,如詩如畫,讓人久久不願離開。 烏魯木齊的大巴扎附近的燒烤一條街 ...

絲綢之路+北疆行(3)——景點

1,烏魯木齊 作為新疆的省府,烏魯木齊是方圓幾百公裡的最大城市了。我們在這裡停留了兩個下午和兩個晚上,感覺這個地方還是挺大的一個城市,有新區和舊區之分。新區跟國內的很多大城市沒什麼不同,感覺比拉薩更現代一點。路上的汽車和廣州沒什麼不同,刀郎的《2002年那一場雪》中“停靠在8樓的二路汽車”的那個8樓已經不是什麼標志建築了,因為已經有了很多的高樓大廈。舊區好像更具有民族特色。新區是漢族人集中的地方,而舊區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的少數民族應該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還有哈薩克人和土瓦人等等。舊區著名的地方是二道橋和國際大巴扎,前者是多年以來的 ...

向西,向西(敦煌)

(三)去向敦煌 揮別雄關,一路荒涼。 那些邊塞詩人的傳世之作,頓時浮現在腦海。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導游說:陽關、玉門關仍在,只是早已不復當年的繁華。 我側耳傾聽,希望能聽到羌笛的余音,傳來的卻是同伴輕微的鼾聲。 那笛聲早已隨著歷史走遠了。 車窗外干旱貧瘠的沙土上,零星散布著一些相貌平庸的矮小植物。導游是介紹了名稱的,我忘記了。美女的名字總是過耳不忘,不那麼美女的人往往就看著臉熟不敢稱呼了。看來我的這個毛病也適用於植物。也許這是每個男人的通病吧。 這些生命力頑強的家伙,忍受著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