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遊記列表



成都印像(十五)春聯

華人過年有許多的風俗,如吃年夜飯、守歲、放爆竹驅邪、掛燈籠、舞龍燈等等,但還有一項在中國南北各地都很盛行的風俗----貼春聯,卻與成都有著很深的淵源。 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末代皇帝孟昶過春節,命人寫吉言,眾人寫的均不如意,他便親自操筆,寫下“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幅對聯。 成都武侯祠還有一幅著名的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由清代時任四川代理鹽茶道使趙藩所作。1958年毛澤東到武侯祠參觀時,在欣賞諸聯作時,對趙藩這副對聯看得最仔細,並要求將全部的武侯祠對聯都收集 ...

成都印像(六)昭覺寺

成都多寺院,遠有峨眉山,樂山大佛。峨眉山與九華山、普陀山、五台山齊名,同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乃普賢菩薩之道場;樂山大佛則是天下第一大佛。 ­ 成都近郊的新都縣有寶光寺,塑有五百羅漢,體態各異,栩栩如生。成都市內有昭覺寺、文殊院、大慈寺,香火最旺的當數昭覺寺與文殊院。 ­昭覺寺去的次數多點,因它地處市區東北方向,離家較近。一般去那裡,並不燒香拜佛,只是看看對聯,淘淘書籍,因為我知道,佛是不需要拜的,他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 “佛”的全稱是“佛陀”,是梵語音譯而來,意譯是“覺悟的人”,他不是天上的神,可以掌管人的命運。人只要覺悟了,就是 ...

成都印像(七)女人

成都女人和天下女人許多一樣的地方,這裡就不說了,因為近幾天,正在看張愛玲的散文,其中有一篇“談女人”,寫的太好,我自然就不敢再多嘴了,所以,就撿成都女人有特質的地方擺擺。[注:擺擺是講一講的意思] ­ 成都出漂亮的女人,這是中國男人都知道的了,其實漂亮女人哪都有,只不過成都女人得益於溫潤的氣候,愈發顯的水靈罷。成都屬盆地氣候,陰多晴少,空氣濕潤,自古有蜀犬吠日之說,意思是狗都沒見過太陽,一見太陽出來便狂叫不止。因此,成都女人的皮膚就顯得特別白皙、細嫩,為漂亮又添上一分水靈,像嬌艷花朵多了露珠的點綴,折射出更多的光彩。 ­ 成都女人除了漂亮還美 ...

成都印像(八)春熙路

如果說城市是一篇樂章,人像跳動的音符,那街道就是五線譜。 ­成都的春熙路是一條商業的街,也是一條文化的街,更是一條女人的街。 ­商業的街,因它處在成都市最繁華的中心區域,商鋪林立,人流如織,伊藤洋華堂、太平洋百貨、摩爾百盛、王府井等幾個大的商場連成一線,首尾呼應,它們之間便是各類時尚的精品店,星羅密布。 ­ 文化的街,則是它的街名,早年春熙路只是一條窄街小巷。那時的商業中心分兩處:一處是東大街,另一處便是勸業場,即現在的商業場。1924年,為讓兩個商業中心貫通起來,時任四川督理的軍閥楊森著手拓建春熙路。為給這條路取個好名,楊森專門請來 ...

成都印像(九)安順廊橋

成都的府河、南河像一條水晶項鏈圍繞著這座古老的、卻又現代的城市,高山上的積雪融化後,彙涓涓細流為大河,經都江堰水利工程,撥入成都,緩緩的穿過這座城市的市區,像女人的臂彎,親昵得攀著她的戀人,夜晚,城市就枕著她的臂彎入眠,清晨,城市又在她的波光粼粼中,迎來第一道晨曦。­ 有河自然有橋,成都清末有橋200余座,全城以橋命名的街道都有四五十條,既有拱橋、也有平橋,還有不少是廊橋,就原料來看,則石橋、木橋、竹橋、鐵橋應有盡有。這些橋,大都已不存,或已變成平坦寬闊的鋼筋水泥大橋,成了道路的附庸,少了橋的風韻。­ 府河與南河交彙處,距合江亭不 ...

成都印像(十)郫縣望叢祠與杜鵑鳥杜鵑花

郫縣在成都西北方向23公裡,建有望叢祠,供奉古蜀王望帝與叢帝。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末年,望帝杜宇在郫縣建立了蜀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首都杜鵑城。現在還有泥土結構的城垣遺址。相傳望帝杜宇教民農耕,因此古時候四川人把杜宇視為農神,春耕要先祭杜宇。杜宇晚年,成都平原洪水為患。 杜宇的丞相鱉靈 “決玉壘山以除水害”(玉壘山即現在都江堰寶瓶口那座山)。杜宇看到鱉相治水有功,百姓安居樂業,把帝位禪讓給鱉靈,退隱西山,望帝杜宇死後便化作杜鵑鳥,日夜啼叫,催春降福,這種鳥叫聲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鳥,說那是杜宇在催促人們春耕了。杜鵑鳥叫聲又似“不 ...

成都印像(一)名稱的來歷

成都古時舊址在郫縣附近,因該處潮濕,公元前四世紀,蜀王開明五世遷蜀都城至此,取周太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馳名天下,在城西南築有錦官城,故成都又有“錦官城”、“錦城”之稱。五代後蜀王孟昶時,在城牆上遍植芙蓉,使成都“四十裡為錦繡”,故成都還有“芙蓉城”、“蓉城”之稱。 ­ 成都還有一個別名“龜城”,卻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公元前311年,張儀對成都按秦都鹹陽建制進行大規模修建,築城牆,即築即塌,反復折騰,後有仙人給負責築城將官托夢,次日有龜出現,讓他命人沿烏龜爬行的路線築城牆即可,果然成功應驗, ...

成都印像(二)三星堆與二郎神

成都以北38公裡處,有國家AAAA級景區三星堆古遺址文化旅游區,該遺址所代表的文明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存有青銅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貴文物,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該文明充滿神秘性,但最讓世人遐想的是雙目異常突出的青銅面具,考古界學術界目前都沒有確切的解釋,甚至還有人猜測其與外星文明存在某種聯系。但我卻有自己的解讀,所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因本人才疏學淺,請勿見笑哦。 為了說清楚這三星堆的青銅面具,我要先說說中國神話裡的一個重要人物----二郎神,二郎神的形像就是以古蜀人的形像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