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遊記列表



【洛帶·深冬】

【洛帶·深冬】洛帶,深冬 經歷疲勞的行程,到達古鎮已是深夜,在車夫的引導下,到達古鎮。古鎮的夜成為寧靜,晚上十點已是街巷空然,透過木格窗灑到石階的些許燈光提醒著我古鎮的作息,間許奔跑的頑童的喧囂驚起唱路邊人家的聲聲狗吠,輾轉幾許才到住宿處東山別院。 東山別院位於古鎮廣州會館的對面,大堂現代氣息的擺設和後堂廂房的古樸形成對比,過道上掛的古鎮的照片讓我不禁對次日的行程充滿發奇。老板很熱情,安排我們進客房後就和我們拉起家常,聊起掛在牆上的字畫和古鎮的風土人情。收拾收下已是凌晨,帶著疲勞在古典的大花床上睡去。 次日起床,依老板所言,決定先 ...

悠游-黃龍溪的柔軟時光

黃龍溪,成都邊上的又一個古鎮,從舊時走來,清麗婉約至如今。知曉它,還是在多年以前,剛學開車時的匆匆路過。那以後,腦海中的小鎮就只留那模糊的街道和一棵茂盛的榕樹,直到今天,又來到了這裡。青石板的地,細雨菲菲落無痕。游人三兩,正是自己喜歡的清淡。瓦房的魚鱗青疊至遠處,嵌入淡淡月藍的天。還有紅艷艷的燈籠,似從天邊垂著下來。和著兩旁店鋪的雜貨,五顏六色地,渲染著微濕的空氣。 背著相機,悠悠地閑散在安靜的空間。牆角的石墩、滴水的屋檐、大大的瓦缸、裊裊的清茶。。。靜靜地折射著那悠遠的時光。 一扇不起眼的門,一座不易發現的小院,將自己吸引了 ...

【成都印像】文化休閑院落商街——文殊坊(下)

文殊坊,用中國特殊的建築文化符號——川西傳統民居,形成特色商業院落,它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共同載體。憑借其深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徹底顛覆傳統的商業街形態,成為體驗商業時代發展的一個前沿性創造——院落商街。據巷子口的宣傳資料欄介紹,文殊坊是成都市政府規劃的三大歷史文化保護片區之一、六大旅游休閑商業區之一,是以佛禪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以川西街院建築為載體的,充分體現老成都人文歷史精髓的都市文化休閑旅游勝地。文殊坊有別於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豫園、昆山的周莊,就是與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純”歷史文化旅游景點也有不同 ...

雙飛天府之國--我們的成都2日游

早早就在計劃著此次出行的何老大是這麼對小麥說的:去成都吧,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為了孔亮火鍋,就一定要去試一試!小麥最後是被誘惑了。。。12.5晚,一頓肯肯下肚,我們一行五人坐上前往成都的飛機。飛機晚點,大家還以為到達後沒法進行預定的宵夜行動,高興的是,我們入住的快捷酒店門前就有好多小攤。望著一堆吃的,小麥想,都好晚了吧,應該早點休息才是。何老大特堅定的發話,放開肚子吃,不然對不起咱的機票錢!一邊的波仔開口了,好像怎麼吃也吃不回這票錢吧。不管了,邱邱BOSS想了一路的抄手啊,趕緊點幾份;還有現做的米酒湯圓和香香的燒烤。吃吃喝喝間 ...

【成都印像】川西民居街院建築——文殊坊(上)

12月中旬,路過成都,一看時間還早,離開車時間還有足足兩個小時,於是就選了個近的地方——文殊院。沒想到,一進文殊院的巷子口,便被其變化所吸引。文殊院外有個文殊坊,與千年古寺文殊院一牆之隔。文殊坊“成都廟街”處在文殊院街、五岳宮街上。一路逛來,文殊坊以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築為紐帶,以九街十廟的規模和“街、院、巷”的建築空間格局,青磚黑瓦,雕梁畫棟,朱紅大門,布滿青苔的水缸,花團簇擁的門鬥,坡屋頂房檐上的滴水瓦當,青石砌的地板,雕花的窗欞,黑色的楠木柱……。文殊坊的建築為兩進式院落、三圍式院落以及四合院。在原有建築的地基上,按照原來的風格 ...

偷享安逸、巴適的日子——川行散記

前言 休年假,15天,加上前後的周六、周日,居然可以連著休23天——Oh,My God!這得要好好規劃一下的,我可不想整天價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的,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呢,嗯!還是要出門轉轉的。在先後否決了江蘇、河南、海南和雲南之後,最後,敲定了去四川。 之所以選擇四川,還是因了九寨溝。16年前,在我有機會第一次去四川時,就因為季節問題(時為4月初)而錯過了九寨。03年再去,又因為要遷就他人,而重復了成都、樂山和峨眉山之行。這次,是無論如何再也不能錯過了。時機也剛好,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人不是很多。也算是支持一回四川的旅游業吧。上網查詢後,得 ...

成都40天

還是06年的11月去成都的,總體來說,真的體驗什麼是去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很休閑,有很多美食,氣候宜人。 我是很愛吃小吃的,所以,在磨子橋大學附近的小吃還是很不錯的。 還有路邊小攤的葉兒耙,有甜鹹兩種選擇哦。 但是玉林的串串香就建議大家量力而行了,味道還成,就是吃過之後腸胃有些受不了。 春熙路的店面很多,美食,服飾都有得買。 甜點推薦“Bread Talk",甜而不膩。 當然,火鍋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啦。 如今的地震,讓成都的經濟等各方面的損失不小,但是城市真的很不錯,希望再次崛起! ...

丞相祠堂何處尋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這首懷古佳句,讓我對諸葛先生的祠堂神往了足有10年。為此,特意去了南陽諸葛廬,略微找到了些許當年羽扇綸巾的一代名相的影子,而因蜀道難,卻始終卻無法入川,一睹其治下的蜀地蜀民蜀風蜀韻。 是年冬,終於有機會小住成都,去領略武侯祠的風采。遠遠望去,一座威嚴、簡碩的漢代建築,給人心悅誠服的感受。進的大門,松柏森嚴,遍布名人濃墨重彩。而尤以康乾墨寶居正而懸。左右樓台亭閣,橋廊卵道,錯落有致、疏密大方,頗顯蜀漢特色。而三義廟前的巨石“喜神方”,卻令人頗難領會其意,後打探錦裡的商戶,說是吉祥之意。因行程緊湊,未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