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遊記列表



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 沒有誰知道這次西藏行我的目的是什麼,只有我自己知道。 從一開始我就在做一個祈禱,直到我看見他。直到我用劇烈的心跳來贖回我向神許下的諾言。 我已經不記得我該用什麼來形容我見到他的那一刻時的情景,狂喜,興奮,歡呼,像個小孩子般的雀躍,同伴說我有點失態了。 當四座冰清玉潔的雪峰,在滿天烏雲掀起的一角中顯露時。當五彩的祥雲為直指藍天的戰矛做了瓔珞時。我認定這是為我而來的,而我,卻也只是為他而來。這是一個約會,前世今生。 這一路吃盡苦頭。從踏上高原起,就不怎麼來得輕松。 還在甘孜的時候就已經病過一次了,還好,那時候恢復的快,繼續了 ...

西藏的20天-行走在路上的美好

第一天 成都-新都橋(海拔3300) 成都難得的大晴天,中午13:00上路,140多公裡的高速,本以為一路下去400多公裡很快就到了,誰知道轉路上了柏油路,後面還有損壞嚴重的柏油路。晚上九點到達新都橋。 中間經過了瀘定,在河邊猜測半天當年紅軍是從哪邊打倒哪邊,結果我的猜測是正確的,從 有山的那邊打到這邊(現在的城市),因當時分不清楚東西南北。 經過康定,因為路過也是穿過城市走馬觀花。城市比想像中的繁榮,街上也算干淨整齊,有不少便宜的品牌在此開店。超出期望值。一直以為康定只有跑馬溜溜的山呢。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臉紅(還沒曬黑能看出紅) 晚上到了新都橋,黑黑的 ...

拉薩之旅

從北京乘火車進藏21:30正點從北京開車,23:50到達石家莊,次日凌晨6:00途徑三門峽,9:30抵達西安,隨後經寶雞和天水,寶雞到天水段是在秦嶺山脈,天水到蘭州就進入了六盤山脈。一路西行進入甘肅境內。你可見310國道伴隨你左右。開始我們就始終沿黃河而上。但滾滾的泥水使我們聯想到環境保護的重要。隨後停蘭州,19:05西寧,第三日晨6:35格爾木(海拔2829米),(後經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安多(海拔4702米),那曲到達終點拉薩(此時已是第三日的21:00) 沿途你盡可領略:母親河的雄偉,雪山秀峰的美麗,近距離接觸可可西裡保護區。 拉薩市內自助游 由於高原反應,一覺睡到第二天上午 ...

不為修來世只為和你相遇

很想逃離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從布拉格到瑞士到芬蘭,很偶然的選擇了西藏。一個廣州女孩邀請我同行川藏線,因為他們的車上還有個空座位,邀請我去補空。我出乎意料的答應了。 西藏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前幾次也因為種種原因錯過或放棄。我離去的地方一定要離天很近,有藍天,有白雲,有雪山。。。。。西藏一直是我想要離去的地方。 出發前慎重的寫下了:如果我走了,不許不開心,因為我很開心,留在了我想留的地方。包括密碼等。把信封交給一朋友保管,並告訴他等我回來還給我。 剛到新都橋就有人有高反了,晚上下雨了,很冷。不好的感覺始終散不去。路上出了車禍,當確認 ...

川藏線上的“艷遇”

2006年7月23日開始了計劃了很久的行走,我要去西藏!行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而我,只是想逃離現實,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什麼都不用想,每天想的只是明天我該到哪了。看過太多美麗的美景,行走,我覺得目的地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旅途中的人和事,風景只是一個背景,是一種襯托,而人和事將是永久的回憶,每次的行走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這次也不例外,但有些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我沒想到我這次的行走,會遇到這麼多男驢友,因為出發前,我曾在各論壇去貼帖子找旅伴,大都是女的回應,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所以我在網上還是找不伴,最後我跟同事,兩個女的一 ...

西藏林芝游

西藏林芝游是個不毛的荒涼之地,其實到過西藏的人也未必到過這美麗的“江南”——林芝。 林芝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北是念青唐古拉山,南是喜馬拉雅山東段,與印度、緬甸接壤,東是橫斷山。幅員廣大,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10月1日,我們從聖城拉薩出發,沿318國道向林芝進發。汽車駛過一片片一望無際的青稞地,翻越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站在山頂,極目遠眺,雪山連綿起伏,陽光下泛出刺眼的白光。寒風從遠處的雪山吹來,氣溫從涼爽的秋天一下子到了飄雪的冬日,叫人瑟瑟發抖。汽車沿公路盤蜒而下,眼前漸漸有了綠色,清澈歡快的尼羊河便與318國道相依相伴了。車窗前晃過一 ...

我和西藏的約會(十,雅江在左邊,山在右邊)

5.14 加查——朗縣——米林——林芝 三個人在加查縣城裡東逛逛,西看看,一直到10點才開始吃早飯。其實是早飯和午飯二合一了。出了縣城已經是將近11點了,經過一個村子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大群羊。趕羊的老羊倌一點沒有把羊群驅散為我們讓路的意思。而車裡的人此時的心情也像窗外的陽光一樣的明媚,也一點沒有要拼命按喇叭催促的意思。阿芬舉著DV,把半個身子都探出車外,跟隨著拍攝。車裡的音樂是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在羊群的帶領下,我們回家!這樣搖搖晃晃地跟隨了7、8公裡之後,進入一片相對開闊的地方。我們超越了羊群,從羊倌身邊經過的時候,老羊倌微笑著抬起手和我們 ...

九月藏行(三)—出藏及第三群驢友

一.驢友出場 此行領隊是王教授,說起這位王教授,來歷不小,中科院專門研究西藏及周邊地區的水生植物學家。每年都要來西藏,幾年下來對西藏已經了如指掌。他住在吉日,像一個自助旅行者一樣,皮膚黝黑,看上去身體倍棒,有一個專業相機。如果不是他數量極多份量極重的那些采摘的植物標本--(木框,用來吸潮的報紙,標本,每晚都要翻弄),他真的就是一個專業級的戶外好手。初見王教授我還以為年齡有五十了,慢慢的才發覺根本不是,估計在三十五到四十這個年齡段,十有八九婚也沒結。我在細節上猜測的,聽上去有點八卦,其實只是為了更好的描述一下我的驢友。脾氣有點兒古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