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遊記列表



紅色情結:八閩大地的革命遺址圖譜(中)續一

【閩南的紅色印記】之二 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摘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之前,一直困擾著老毛的問題似乎一夜之間在回復林彪的元旦賀信中“整理”出了思緒和答案,尋找出了正確的前進方向——紅旗到底還能扛多久?這種具有代表性的悲觀情緒彌漫了整個“紅四軍”。 1931年元月,剛剛在“古田會議”重獲 ...

泉州小吃

在家時很不感冒的東西,可是一個人在外的時候,看到這些東西總是很“親切”,很“口水”。。。 1、回味無窮的蚵仔煎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公元一六六一年時,荷蘭軍隊占領台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台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也是閩南最具特色的餐桌美食。 說實話,現在泉州的蚵仔煎不是這樣的;而且,說實話,我從小就沒愛過這東西,有“蔥”耶!!~~拜托!~ 因 ...

紅色情結:磁灶本色

《磁灶本色》磁灶,是晉江南岸一方貧瘠的“紅土地”,遍地都是丘陵的赤色土壤裡,能夠種植的只有一些地瓜、花生之類的作物。所以自古以來,這裡的人們往往要另尋“出路”,“燒窯”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老祖宗們留給子孫的手藝。相傳,遇到收成不好的年頭,尚可混口飯吃。如今在磁灶鎮嶺畔的西北方向,考古學家們於一片廢棄的磁磚堆裡,發掘出了一處“古窯址”,證實了現在靠磁磚名揚天下的磁灶人,是古已有之的。 磁灶,在閩南語的叫法正好是普通話的“肥皂”讀音,而肥皂,我們讀作“剎文”(外來語,據說是肥皂原產地菲律賓的讀法)。在“農村承包責任制”的年代,“走投 ...

走馬觀花看泉州

2007年3月出差去大名鼎鼎的泉州,可惜只停一個整天,公務又緊,基本是酒店—會場兩點一線,心有不甘,於是犧牲午飯匆忙跑了趟開元寺。從北京出發時尚要穿棉衣,出了廈門機場,就已經濕氣撲面。一路高速,兩旁的花紅草綠,兩小時就到了泉州,深深深呼吸,舒服的空氣!後來,也聽到不少當地人誇贊家鄉,生為泉州人的自豪可見一斑。只可惜,看到的少,感到的也少,從地圖上抄些泉州概況吧!順便說一句,我買的這版“泉州市商貿交通旅游圖”的質量真讓人沒法兒誇,還是省地圖出版社出的呢,錯字連篇,一看全是“聯想”惹的禍,例如很好笑的“年平均日工資照達1900小時-2000小時”、“ ...

刺桐小札–至少還有摩托車

漂亮的金色飛簷下的泉州,大街小巷無處不有的摩托車大軍是一個不堪一提,但卻不能不提的另一大奇觀。 泉州人自備摩托用以上下班或代步的固然亦不少,但這個城市裏九成以上的摩托卻是用來載客賺錢的。想起泉州的摩的,我腦海裏總會躍然而生一個詞語:狼奔豺突。車站碼頭,鬧市荒郊,賓館酒肆,工廠學校,集貿市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風塵僕僕的摩的手在一隅靜伏,沒有生意的時候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單槍匹馬,以各種姿勢騎坐或倚靠在他們或新或舊的愛車上用各自方言聊家常或閉目養神, 夏秋溫度適宜時,不少車手甚至可以展示瑜伽身段躺在車身上覓一段甜美的午睡,但多數時候 ...

刺桐小饕札記

泉州的飲食, 是閩南城市畫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到中小城市往往都有一兩家眾口鑠金的推薦館子,泉州城裏要說名聞遐邇的單個食肆卻恐怕並不太容易,有人或會說食府,更有人會力推湘香館,理由是它一到夜晚翻不完的台子。但個人感覺與其說這兩家館子有名不如說其分別所在的六灌路與美食街有名。泉州的美食,零星也好,集成也罷,林林總總堪稱博雜,各家統治力都有限, 曆數甚難,因此只有略作枚舉:到了泉州的旅人,若是可以住上數日的,怕少有不知道美食街的。但在我印像中,美食街其實有些五方雜處的味道,鎮街之寶卻是近豐澤街路口幾家鋪子裏日夜在爐上燉著的薑母鴨。煤爐火不 ...

泉州東海--蟳埔半日游

蟳埔女、惠安女、梅州女,並稱閩南三大特色。 昨天去看了蟳埔女,從泉州打車20幾塊錢不到30塊錢,很快就到了。回來時乘蟳埔-泉州的公交車,每人3塊。一到蟳埔街頭,我們的眼睛就開始搜尋並不斷大驚小怪:啊。。快看,那邊一個帶花的!這邊。。這邊還有。呵呵。。。一副很不地道的外地人腔調。 蟳埔女很有特色,街上背娃挑擔賣東西的,幾乎都是花兒插滿頭。也巧,正好碰見一梳妝的,銅絲串起的一串串花兒,一層層和鑲金的梳子插到頭發上,還配以獨朵大花,好不復雜!開始以為有什麼重大隆重的事情,卻原來也是日常性的,像別人每日的化妝。 網上查到蟳埔女特點:圓髻插花,丁香 ...

泉州美食地圖

水煮活魚:“東街蜀園”,全芳花園對面的重慶小洞天,湖心後街在群盛後面有家四川人開的飯店,前阪頣香園(好吃又特便宜,一斤才6元,菜很貴)。 燒烤:人民影院那邊,文化宮後門,八一對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雞翅+香腸,西街燒烤。 龜苓膏:六灌路全芳面包對面的“徐其修涼茶”鋪,古法熬制的龜苓膏和廣東涼茶(有甜有苦)。龜苓膏很正宗,很Q,夏天降火冬天滋陰,熬夜、k歌或者火鍋後,吃龜苓膏很養身養顏。涼茶王的功效也很好。徐其修在廣東也很有名氣,好像塗門街麥當勞對面有個連鎖店。 雞爪:洪瀨的怡慶雞爪,在美食街,選料好,比較入味,不油膩。據說它們的配方像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