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遊記列表



踏著李白的足跡游:涇縣——太平湖——黃山旅游線路推薦

踏著李白的足跡游:涇縣——太平湖——黃山旅游線路推薦辨識李白謁臨“十裡桃花,萬家酒店”的遺跡,低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觀賞陳村大壩的雄偉,盡情於太平湖的萬頃碧波,再攀登神奇峻峭的黃山……涇縣——太平湖——黃山,名人名山名水,這條詩仙李白當年曾經游覽過的線路必將會給每一個游人暢懷放歌、憶古懷古、回歸自然的真切感受。 唐天寶年間,李白出游宣城各縣,在游了青陽九華山後來到涇縣,留下一首絕妙的《贈汪倫》,使涇縣桃花潭的美景人情令人千古傳頌。桃花潭畔今仍存有文閶閣、踏歌古岸、萬村古民居等景點。 李白離開桃花潭後,沿 ...

江南第一漂

人人都說江南好,江南有個第一漂。中國安徽省涇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作公司謹向天下朋友誠摯推出“江南第一漂”回歸自然休閑旅游熱線。“江南第一漂”在安徽省涇縣境內徽水河流域,地處中國著名風景區黃山和九華山之間(距黃山約60公裡,距九華山約80公裡),景區全長20多公裡,景區內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兩岸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層巒疊嶂,風光秀麗。 當您剛剛脫去城市的喧囂和困惑,穿過崇山峻嶺之間那條崎嶇幽深的山區公路,便來到了江南第一漂的源頭——小河口景區。登上當地村民精心制作的竹筏,您首先來到漂流的第一個景區,這是因霧多而得名的早霧水道。這裡是野鴨經 ...

徽水河之漂

從古老的徽州來到山水相連的涇縣,作一次長長的徽水河漂流,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尋找一份久違的激情。我們在導游黃小姐的引領下,上了一條26根大毛竹扎成的竹筏,竹篙一點,輕盈上路。大家紛紛脫去鞋襪,綰起褲管,讓清涼的溪水浸透腳背,滋潤心田。我試著用腳掌劃著清波,用手指點著綠水,看天上白雲悠悠地飄,水中白雲緩緩地流,聽水鳥唱歌,村姑搗衣,藍天、白雲、青山倒映水中,清晰無比。青山襯著綠水,綠水映著青山,好一幅絕妙無比的立體山水畫,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曠神怡。 然而最令人心儀的是筏行水中,導游黃小姐道來的神奇傳說故事。筏過了下三灣,很快來到了一段 ...

日破雲濤萬裡紅——江總書記在黃山市考察

新世紀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初夏的黃山。在黃山風景區的千峰萬壑中,早已是游人如織,氣像萬千;而在黃山市近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更是草木蔥蘢,生機勃勃。這是一個風光無限、景色迷人的季節,140多萬黃山兒女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日子。 5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和隨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曾慶紅以及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安徽省委書記王太華等省領導和中共黃山市委書記臧世凱等黃山市以及黃山風景區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黃山市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給正在全面推進旅游二次創業的黃山市廣大干部和群 ...

情漫黃山

上星期六晚上,剛躺下准備休息,電話鈴響起來了,原來是十多年未見面的兩位老同學文梅、小蘭,告訴我她們第二天一早到黃山,讓我陪她們上山,給她們當導游。我自然欣喜,而且覺得這是我責無旁貸的。 第二天一早,天下著蒙蒙的小雨,春天的黃山,雨水比較多,把五百裡黃山滋潤得鮮亮欲滴,雖說這給游山的人們帶來了一些不便,但卻增加了人們觀賞雲海、流泉、飛瀑的概率。 我在湯口接到她倆,便趨車直奔雲谷寺索道站。黃山南北的雲谷索道、玉屏索道、太平索道,構成了黃山景區內安全、便捷的空中立體交通網。黃山的景觀特點是前山雄偉,後山秀麗,我決定先讓她們感受黃山的秀 ...

野萍花漫游記(一生的情、一生的愛,黃山的緣)

這是一部自然形成的旅游文學作品,文中還反映了多位女子的風采。目錄 1、黃海的萍水相逢2、夢寐以求的交大 2、第一次獨闖天下4、想出國看看走走 5、享受我的青春6、都來喜愛這個國家 7、美夢成真的時刻8、九寨海子愛的眼淚 9、太湖明珠一片雲10、廈門的美麗風光 11、還有你的浪漫12、東北的山水田園 13、生命本該如此活躍14、到張家界玩了一趟 15、生活就要這樣多彩16、天柱山下嬌柔的沙 17、琴樓愛閣相思園18、臥虎藏龍翡翠谷 即將系列推出!!!(現節錄部分,以饗讀者) 一、黃海的萍水相逢 黃劍傑老師: 您好!黃山翡翠谷偶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您不光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 ...

徽州名人故居游

這裡是那麼多名人共同的家園 他們從這裡走出去 演出了一幕幕驚動世界的大戲 但在這裡是他們的人生大戲開始的地方 這裡是他們成長的——搖籃 徽州人傑地靈,代代名人輩出。在由黃山日報社等單位舉辦的“千年徽州傑出歷史人物”評選活動中,入選的30位歷史名人均可載入中國名人史冊。“徽州名人故居游”雖然尚未整體包裝閃亮登場,但它作為與徽州幽雅韻味相吻合的文化旅游的發展潛力,已經日益為人們所重視。 紅波曲曲探源頭 張曙(1909-1938年),一位與聶耳齊名的革命音樂家,周恩來同志當年在他的追悼會上親致悼詞時是這麼評價的:“張曙先生之可貴,在於他和聶耳同為文化戰 ...

湮沒的祠堂(一)

暮春時節的江南別有一番風味。嫵媚的花兒,濃綠的柳條,以及采茶姑娘漫山飄飛的歌聲,無不顯示江南的詩意和精致,也讓我一職既往為江南而感動。我從沒有去過江南。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直讓我夢繞了許多年了。閱讀古籍知道稍微有點詩意的文人似乎與江南都有不解之緣。或許,是由於這裡的山水柔弱委婉使得絢麗的詩文書畫和歌吹入雲的風花雪月有了淋漓盡致的揮灑空間吧!歷代文人薈萃和文化的沉積使得江南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強而有力的背景。所以我對江南的向往正是這種山水和文化的情緒使然。 終於,有幸隨科考隊去江南,而我們所考察的牯牛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