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悠閑之旅1

作者: 喜歡吃的小豬

導讀計劃了很久,終於找到一個空閑,得以完成心願。9月末的廈門還是有些熱的,32-34度的氣溫讓人一動就出汗。9月20日中午11點45的飛機,因為喜歡睡懶覺,又可以避開機場安檢的早高峰。星期六上午機場的人不多,花了半個小時就辦完了行李托運和安檢,早了45分鐘到達了候機廳。在不斷聽到其他航班延誤的不安心情下,終於等到我們航班准時登機的好消息。可惜飛機由於航空 ...

計劃了很久,終於找到一個空閑,得以完成心願。9月末的廈門還是有些熱的,32-34度的氣溫讓人一動就出汗。9月20日中午11點45的飛機,因為喜歡睡懶覺,又可以避開機場安檢的早高峰。星期六上午機場的人不多,花了半個小時就辦完了行李托運和安檢,早了45分鐘到達了候機廳。在不斷聽到其他航班延誤的不安心情下,終於等到我們航班准時登機的好消息。可惜飛機由於航空管制,又在停機坪等了半個小時。

1個半小時以後,飛機降落在高崎機場,很好玩的是這裡的下客區是直接從候機廳穿過的。拿好行李,已經是1點50多分了,在出口處看到了海上花園酒店的牌子,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賓館派來接機的服務員,他帶著我們兩人坐上了一輛面包車。後來知道他們等了50分鐘了。上車後服務員告訴司機盡量趕2點20輪渡碼頭的那班船。其實10分鐘一班的船,如果趕不上再等下一班時間也不長。不過路上挺順暢,所以當我們走進輪渡的時候,正好船靠岸了。10分鐘左右的擺渡船,我們就登上了久負盛名的鼓浪嶼。服務生聯系了下賓館,說電瓶車馬上就到,讓我們稍等片刻。我們借機認真地欣賞了一下對岸廈門的海濱風貌。(海上花園酒店的電瓶車每40分鐘一趟往返於碼頭和酒店之間,專門接送住店客人,但是如果其他人或者住店客人中途需要乘坐,那麼就要收40元的車費了,就按島上其他電瓶車一樣。正是由於有免費的接送服務,才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家酒店。這對於初到陌生城市的我來說非常方便。)電瓶車延鼓浪嶼環島路行駛,一路上可以欣賞島上風光。路上經過兩片沙灘,有很多人在戲水,可是發覺海水並不干淨,沙灘不細膩,所以打消了踩水的念頭。

到達酒店,拿到了1304號房間,入住手續很快辦理完畢。可惜酒店沒有電梯,需要自己走上樓。打開房門,房間設施還可以,除了地毯稍髒以外。正對走廊的是個大平台,我們就在平台邊上的第一間,有個小陽台,面海。我們邊上有陽台的依次是1306,1308,這幾間應該算是酒店位置比較好的房間。2號樓垂直於海岸線,3號樓縮在樹叢後面,景色都不如一號樓。從陽台上一眼就能看到日光岩。由於天氣較熱,我們決定在房間稍事休息後再出動。因為房間朝西,所以太陽還是蠻大的。5點過後,太陽西下,海面上金光閃閃,我們准備出門覓食了。

在房間裡拿了地圖,我們一路走過了人民體育場和馬約翰學堂以及鼓浪嶼音樂廳,來到了著名的龍頭路。鼓浪嶼音樂廳門口寫著每晚7點半有免費音樂會,不過LG沒有興趣。我們一路沿著龍頭路前行,發現這裡基本上就是個賣東西的地方,每家店賣的也無非是餡餅、魚干、貝殼飾品之類的。我們也的確發現了網友提出的一個路口四面都是龍頭路的困惑,後來研究地圖後搞明白了,鼓浪嶼上很多道路都是這樣的,兩橫一豎都是同一個路名,但繞來繞去很快就能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很容易的找到了著名的黃金莊肉松店和葉氏麻糍,還有汪記餡餅,葉氏麻糍就是路口的一個擺攤,另兩家在他的兩側10多米處吧。肉松店的老板的確讓大家試吃的爽快,所以大家也買的爽快,不虧本。4包50元的價格,每包200克,還送一個拎包,就是拿到手裡的東西沒有他放在外面的看起來那麼多。我們計劃先繞一圈,然後再決定吃什麼,所以東西暫時沒買。在靠近碼頭的地方,工行旁邊,看到了一家林記魚丸和一家原巷口魚丸,不記得是推薦的哪家,所以進了林記,吃了魚丸、石碼五香(炸豬頸肉)、海蠣煎、肉粽,感覺一般,他們都喜歡在盤子裡放點酸辣醬,有點像番茄醬的。回來的路上我們又看到了傳說中的張三瘋奶茶點和趙小姐的店咖啡店。感覺一般,個人認為純粹屬於商業炒作。怕LG沒吃飽,後來又回頭買了葉氏麻糍和汪記餡餅吃,感覺還都不錯的。

聽說晚上皓月園不用門票,所以我們沿碼頭的海邊小道一直走過去,不過路上在修,走起來不大方便。傳說中的萬國建築群由於天黑,所以也沒法去找了。皓月園門前也在修路,公園管理時間寫的是4-9月6:00——19:30,還有半個小時工作人員才下班,LG不高興等了,所以我們就沿後面的山路走回賓館。一路上要翻個小山坡,經過音樂學院的什麼鋼琴中心,還是有點累的,而且幾乎沒有路燈,一個人還真有點嚇絲絲的呢。(菽莊花園的管理時間也是4-9月6:00——19:30,之後能不能免費進入沒有去考證。日光岩早上5:30-7:00半價,其余時間全票,沒有時間免費。)


(陽台風景)



(夜晚的鄭成功像)



(從鼓浪嶼遠眺廈門的演武大橋)



(夕陽西下,海灘上游人如織)



(夕陽下的海面金光閃閃)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