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黃昏

作者: 麗江梵人

導讀麗江的黃昏同樣的比其他地方要來得稍晚一些,在北方的城市,秋冬時節,五點鐘基本上都天黑了,但在麗江,一般要七點半才會完全天黑。也許正因為這種獨特的氣候,更讓麗江的夜顯得更長,更適合干些白天不能干的事,在夜幕的掩護下,游蕩在各處的人開始蠢蠢欲動,無數的人間喜劇在夜幕下拉開了序幕。我的窗口正對著麗水金沙劇院,晚上七點來鐘出來,天還是亮的 ...

麗江的黃昏同樣的比其他地方要來得稍晚一些,在北方的城市,秋冬時節,五點鐘基本上都天黑了,但在麗江,一般要七點半才會完全天黑。也許正因為這種獨特的氣候,更讓麗江的夜顯得更長,更適合干些白天不能干的事,在夜幕的掩護下,游蕩在各處的人開始蠢蠢欲動,無數的人間喜劇在夜幕下拉開了序幕。我的窗口正對著麗水金沙劇院,晚上七點來鐘出來,天還是亮的,劇院門口已經有許多等著看表演的,在麗江,有三個眾所周知的劇場,是所有來麗江有音樂修養或者有身份的必須看的節目,一個是在雪山上張藝謀張大導演策劃的印像麗江,一個是深圳某公司與麗江劇院合資的這個麗水金沙,還有一個就是麗江聞人宣科老先生主創的被洋大人稱為天籟之音的納西古樂。張大導的印像麗江跟北京奧運會構思完全一樣,看過奧運會的同志基本上可以想像得出這個節目的內容和場景,該節目是白天看,票價好像二百來塊吧,麗水金沙一般是體制內的同志到麗江的必看節目了,表演的也是民族歷史風俗,與前者類似,至於宣科老先生,是麗江的一張名片了,他把民間辦某些事情時吹奏的曲調整理編排,讓洋人聽了驚世駭俗之感,這個應該是高雅之人及專家晚飯後的節目了,俗人我建議不如把這一百多塊拿到黃山街那些工藝品小店裡買上些梳子、頭巾、茶葉、銀飾之類的東西回家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同僚更有意義。作為散客自掏腰包的,上了雪山坐在山風下,運氣好可能還會飄點雨雪,露天下看著雪山天幕下穿著各色服裝的遠古山民牽驢挑擔飲酒高歌的場面是上選。

麗水金沙劇場前面是個廣場,廣場前面有尊毛主席的雕塑,當年大地震的時候據說此處絲毫未損,霞光下,穿著民族服裝的人圍著老人家唱啊跳啊,他伸出巨手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揮舞,背後是蔥郁的像山,這時正下著細雨,天下風雲際會,一堵紅牆上寫著毛體的一首滿江紅,此情此景,令人浮現聯篇。

紅太陽廣場朝前幾十米便是古城入口,標志性的大水車在清澈的溪水衝激下不分晝夜地轉動,在這裡水分二股,路分三條,黃昏時分,雖然天還亮著,店鋪已大多亮起了燈,大水車前的廣場早已在載歌載舞,游客可以自由上去與當地人手拉著手圍著一圈和著節拍歡快自由地跳動,更多的則是手拿相機搜尋著目標,二股水路之間便是最吸引青年人的酒吧街,彩燈初上,早已坐滿了靚男淑女,門口那些招攬生意的摩梭小妹隨著音樂蝙蝙起舞,時而有時尚的美女匆匆而入,更有單身的男女背著大包迷茫地觀望巡行。

從大水車隨水流而走,整條酒吧街長三五百米許,最頭上便是著名的櫻花屋酒吧,傳說中的茶馬古道的起點就在這裡小廣場,又稱四方街,其實就是個幾百平的小空地,在細雨中,游客的興致不受影響,小小的空地擠滿了各式游客,昏黃閃爍的燈光下,催人心地的樂曲中,多少欲望在慢慢的彭脹。站在四方街上,看著人群從街角的小巷裡不斷的湧來,又漸漸地向夜幕下的酒吧、食鋪、小街流去,仿佛站在時間的河流,目睹著歷史的畫卷在移動,而自已則是一個旁觀者,一個過客。

天已經完全黑了,燈也顯得更亮,在人流的湧動中,我鑽進了牌坊街,二美女正擺著POS在拍照,我目不旁視地擦肩而過,沿著被雨水衝得閃亮的石板路往上走,只有二邊客棧的紅燈籠照著我的孤單的身影,酒吧街的鼓樂敲擊聲離我越來越遠。

穿過獅子山旁的操場不遠就是文昌宮,在夜色下,整個麗江古城盡收眼底。在蒼茫的天底下,在群山的環抱中,整個古城錯落有致連成一片,條條燈火猶如天上的星星一樣星如棋布,站在文昌宮門口的高台上俯視麗江古城,耳邊傳來連綿不息的鼓樂之聲,似乎時光逆轉,突然來到一個遠古狩獵時代的村寨,看到山民正圍著篝火分享勞動的歡樂。

夜色更濃了,雨下得正大,鼓樂也敲得更緊,獅子山下,麗江古城沉浸在神秘的籠罩之中。


(黑龍潭夜景)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