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山人的江西省鉛山縣河口古鎮之旅

作者: wxy722

導讀早晨,陪著父母吃完家鄉特有的豬肝粉,一行來到了明清古街。顧名思義,這是一條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寶貝,但很遺憾,當地政府沒有很好的規劃、管理和開發,加之住戶也沒有應有的意識,導致有些房子已經拆掉,變身成了水泥樓房,整個街道失色不少。每次山人回家漫步在此,都有一種痛心的感覺。回頭看看婺源和同裡等地,你可以發現觀念的落後是多麼的可怕和可惡 ...

早晨,陪著父母吃完家鄉特有的豬肝粉,一行來到了明清古街。顧名思義,這是一條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寶貝,但很遺憾,當地政府沒有很好的規劃、管理和開發,加之住戶也沒有應有的意識,導致有些房子已經拆掉,變身成了水泥樓房,整個街道失色不少。每次山人回家漫步在此,都有一種痛心的感覺。回頭看看婺源和同裡等地,你可以發現觀念的落後是多麼的可怕和可惡!

明清古街由東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築,舊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長約2.5公裡,寬6米。沿街基本都是木制的房子,一般都是2層樓,這種房子底層很高,所以夏天非常涼快,裡面的窗戶一般都是雕花的,有些保管較好的住戶家裡的床也是雕花的,這些帶有古樸味道的東西會令你想起很多以前書本上或者老人口述的東西。房子群和房子群之間都有一道狹窄的常常的弄堂,走在裡面很清靜,有種探幽的感覺。整個古街的道路都是長條青、麻石鋪砌而成,布滿車轍,這可是當年獨輪車壓下的深深痕跡。透過這個可以浮想當年身為江西四大古鎮之一的河口鎮的繁華和熱鬧,可以令你回想起當年“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楊,舟楫夜泊,繞岸燈輝”之盛。

除去明清古街,浮橋是河口的另一道亮麗的獨特風景線。這座橫亙在信江兩岸的浮橋,原本全是由木船連接而成,但由於南方雨水較多,經常會生霉腐爛,所以近來改成了鐵制的船只相連,上面用木板鋪蓋。走在浮橋上,江風徐徐,很是舒服。浮橋的左前方是“九獅山”,顧名思義,就是九座貌似獅子的石山,又稱龍門。山下江水深不可測,據說從這裡可以直達龍宮,故名“龍門第一關”,現鐫刻在峭壁上的“龍門第一關”五個大字仍清晰可見。關於九獅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原本這九頭獅子在河口為非作歹,後來神仙伸出了救援之手,金雞一叫(河口還有個金雞山),九獅成山,它們都乖乖坐落在信江旁,衷心耿耿守護著河口百姓。步過浮橋,展現在眼前的是炮台山,這裡當年是方志敏浴血奮戰的地方,所以還有個方志敏洞。站在炮台山頂,河口鎮的風光一覽無遺,美不勝收。從後山下去,便到了天乳寺,這是一座具有將近500年歷史的古剎了,依山傍水而建。寺邊有一天然水池,上書“天乳池”,相傳為康熙手跡。它門臨信江,有石階盤曲而上,古寺修竹,樹木掩映.每當傍晚,夕陽西下,山水交映,晚霞飛紅,如在詩情畫意中……

山人感覺:由於保護不周的緣故,很多古跡遭到了破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河口尚存的古跡還是比較多的。漫步在古街的弄堂和老房子中,會有懷舊的情懷湧起。很多的門窗和雕梁畫棟都絕對屬於古董級了,這裡絕對是退休後的養老寶地,因為山清水秀。河口的小吃同樣會令人留連忘返,代表之一是燒餅,這個不同於北方的燒餅,裡面有肉餡,貼在爐壁烤熟,價錢從3-30元不等,古鎮唯有一家是正宗和祖傳的,據說別人出價60萬也沒賣。代表之二是燈盞馃,形似燈盞,裡面盛滿了各種餡料,比如肉絲、香菇、豆芽等等,用籠屜蒸熟,令你口水連連。代表之三就是米粉了,既有湯粉,也有炒粉,還有干拌粉,這些都是家鄉人回老家第一時間想吃的好東東。河口的炒菜也是相當可口,以辣見長。代表性的菜品有雄魚頭(胖頭魚)燒豆腐、墨魚燉老鴨、酸辣水筍、紅燒青蛙、炒田螺……

在河口,你既可以住宿在信江邊的新型商務酒店,聆聽江水流淌和享受江風徐徐,也可以住宿在明清古街的老房子中,細細回味歷史的悠長。此外,你可以河口為根據地或者中轉站,每天搭乘巴士或者包車前往其他的鄉鎮體會歷史和當下的迥異風格。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