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的緩慢人生——烏鎮游記

作者: 沈采菱

導讀去烏鎮是我一直的心願,尤其在看了似水年華之後。因為這是我以前BBS上的網名。感覺真是和我有緣呵。那種流年、那種過往,不可思議的緣分,真的能在一個小鎮裡發生嗎? 坐夜班火車到嘉興,半路都在睡,靠著一個溫暖的肩膀。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神情。 一列火車就是一部人生一樣。 到嘉興後坐大巴去烏鎮,天氣晴好,一路上神情雀躍,不僅僅因為風景 ...

去烏鎮是我一直的心願,尤其在看了似水年華之後。因為這是我以前BBS上的網名。感覺真是和我有緣呵。那種流年、那種過往,不可思議的緣分,真的能在一個小鎮裡發生嗎?



坐夜班火車到嘉興,半路都在睡,靠著一個溫暖的肩膀。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神情。

一列火車就是一部人生一樣。

到嘉興後坐大巴去烏鎮,天氣晴好,一路上神情雀躍,不僅僅因為風景。

到達烏鎮,我的心情安靜下來---我去過無數個江南小鎮,同裡,周莊,西塘,盛澤,還有皖南的西遞、宏,有點大同小異。明亮的陽光,清涼的河水,狹窄的老街,風情的茶樓,白發的老人,這一切都讓我迷戀。烏鎮獨是不同的,那一種幽暗你無法表達。

我剛一踏上這塊土地,就感覺到了烏鎮與別的江南小鎮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幽暗。如果我告訴你,幽暗是烏鎮的底色,你會相信嗎?

“水鄉,我看見的是時間與人生的緩慢幽暗。”

這就是烏鎮,寵辱不驚的烏鎮,大氣的烏鎮。

時間走到烏鎮這個地方,忽然不想走了,它任性地停在逢源橋雙橋上,看風景去了。而人生呢,也在緩慢與幽暗之中徐徐展開。

藏青色衣褲的老人,坐在一張高背的暗紅色木椅上,頭一衝一衝地打瞌睡。這樣的情景,在烏鎮老街上隨處可見。烏鎮的詩意氛圍是這樣傳達的:街直牆高,銅環鐵門,排門內三尺櫃台上的零食玻璃瓶的閃光。

中午按朋友的介紹點了梅菜干燒肉,紅彤彤的五花肉,用筷子夾起來仍顫顫巍巍,丟在嘴裡無須怎麼咀嚼,便化做濃濃的肉香和滑膩,實在是美味。要的米酒,喝下去酸甜酸甜,醇厚得很,我喝了四兩,下樓時腳步稍晃,那種微醺感覺實在是很舒服。



烏鎮千年以上的古跡一共有三處:潭家灣遺址,昭明讀書館,唐代銀杏。都要去看看的。

潭家灣遺址,大約7000年前,烏鎮最早的先民就生活在這塊地土上了。天色已晚,朦朧之中,在小河與電影院之間聞到一縷昭明太子讀書的幽暗氣息,那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啊,是否白衣勝雪?風流無雙?

唐代銀杏找到了,當真是棵很粗大的樹,聽說唐代銀杏和一位名叫烏贊的將軍有關,可惜說明牌上沒有提及。

烏贊將軍,可是“美人贈我烏錐馬,我贈美人金縷衣”一樣的兒女情長呢?這些不得而知的歷史,真的只有這無言的古樹才能見證了。



白天的東大街,藍印花布呵天而下,遮蔽了熾熱的陽光,在藍色的幽暗之下,心是一碗已經涼透的開水;"巧手婆婆民間藝術展",是烏鎮的一些祖傳工藝,編草鞋,繡花,做杭白菊,翻絲棉棉襖,手工做的紙傘。房子的一半延伸到河裡,木格子窗撐開在那裡。

一窗之隔,河道是明亮且流動的;逢源橋邊上的香山堂,精深空曠的房子是幽暗,老式木頭招牌是幽暗,吊在店堂裡的三角中藥包也逃不脫幽暗。

待我們晚上走過東大街,那昏昏的燈光,那隱隱約約的戲文,河水默默流動的潺潺,我們的言語都是多余的,相視一笑,就了然於胸。


兩天的旅程何其短暫,而最後只有離開。離開是為了更好地思念。離開烏鎮之後,或許你會更想它,就像我一樣坐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心平氣和地表達對於烏鎮的依戀之情。鋼筋水泥裡的留戀,莫不如此。


精選遊記: 烏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