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塔門門後有一片開闊地,兩邊是瑪尼堆和許多的經筒。
經筒是藏傳佛教信徒祈禱常用的法器,外刻經文,內裝經書一卷,轉動時必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念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這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是所有佛教經典的根源,轉一圈經筒,念一遍箴言就相當於頌讀了一遍經書。
開闊地東西兩側圍牆上辟有東山門和西山門:

(西面的山門)
穿過五塔門,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五彩繽紛的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
牌樓十分艷麗,又顯得威嚴。

(中樓南面匾額:普門應現)
琉璃牌坊中樓前額“普門應現”,意為觀音顯現普渡眾生之門。
兩邊樓的坊額是琉璃制作的“二龍戲珠”:

(邊樓的坊額是琉璃制作的“二龍戲珠”)
坐在長椅上吃自帶的午飯,補充水份,在近處觀賞琉璃牌坊。
皇帝設立碑制銘文規定:到普陀宗乘之廟參拜的官員等,只許王公、台吉和喇嘛可以通過琉璃牌樓登上大紅台,其余官員不論品級大小,一律“在琉璃牌坊瞻仰”,就是一二品大員也只能到此留步,仰視大紅台,不得逾越。
這樣的制度已成為過去,今天,游人可乘興直抵大紅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