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碧之旅——沒有杜鵑花的七月中甸

作者: nooman

導讀翠碧之旅——沒有杜鵑花的七月中甸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在去打聽宣科老人的病是否好了的時候,看到漂亮的售票員面前貼了一張“五位北京朋友去中甸、十二座豐田海獅面包車”的貼士,於是要求加入。 古樂開始之前,在“蒙自過橋米線”見到了一對夫婦,女士撐著傘正跟人嘰哩咕嚕地說著人數啊、吃飯啊、車費啊等等問題,我們沒有多想也沒有更多地打聽去香格裡拉的 ...

翠碧之旅——沒有杜鵑花的七月中甸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在去打聽宣科老人的病是否好了的時候,看到漂亮的售票員面前貼了一張“五位北京朋友去中甸、十二座豐田海獅面包車”的貼士,於是要求加入。

古樂開始之前,在“蒙自過橋米線”見到了一對夫婦,女士撐著傘正跟人嘰哩咕嚕地說著人數啊、吃飯啊、車費啊等等問題,我們沒有多想也沒有更多地打聽去香格裡拉的細節,我就急急地拽著男朋友跑進已經坐滿人的會場等待宣科,事後才知道人家一大幫人在那裡談判了近二個小時呢!允許我介紹:那位北京來的女士後來成為我們中甸之行的“團長”,再後來她們一家和我們成了好朋友並在古城裡共同渡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另外還有一對來自南京的情侶和一位已經移民加拿大現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

翌日清晨八點,陽光還沒有真正展露,我們背起行囊開始朝著滇西北最終的旅行目的地出發。雖然已經改為“香格裡拉”,我還是習慣叫她中甸,總覺得像搶注冊商標一樣地命名對中甸而言並未見得是件好事,還是模糊一些,讓人們心裡永遠留著懸疑,去想像去探尋自己夢中的香格裡拉吧。

中甸是迪慶州的首府,在古代就是茶馬古道連接內地與西藏、印度的重要驛站。然而,去中甸的路況並不好,後來聽說我們回來沒幾天中甸的路就塌方斷掉了。

旅行的過程有時比結果更加美好

滇西北總讓人神怡,無論走到哪裡都有鮮亮迷人的景色出現,窗外浮雲妖嬈浪漫地變換形態,與陽光山影做著虛虛實實的游戲,路邊有踽踽獨行的鬼佬,插著美國與加拿大國旗的吉普車與我們賽跑,身旁還有旅人的坦誠笑容。世界這麼大,可以同車而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夠相互照顧、享受美景、感悟人生正是旅行的快樂。

長江第一灣沒有圖片上的壯觀,從我們的角度並不能看出氣勢,但能夠稍稍地休息一下,也可以緩解我前後兩位受著暈車之苦的“驢友”。

上虎跳峽水流也算湍急,野性十足的金沙江怦然飛濺起一人多高的黃白浪花,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幾乎弄了我一個“落湯雞”,引來四周一片尖叫。天氣很好,清風拂面,峽谷兩側的山體也不斷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從黃土到紅土到雪白的大理石,來回走了兩個小時的棧道,我們仿佛穿行在石縫中間,看著腳下奔流的金沙江及大大小小的漩渦,自有許多難以言傳的樂趣。

今日涉筆成趣,想起那時我們同北京夫婦倆談論回來之後是否會寫下游記,我說如果寫了一定會發表在“ctrip”,如果發表了你們一定知道是我們寫的,因為那裡面會藏著只有我們幾個知道的細節。現在,你們看見了嗎?

中午午餐的地方,屋裡掛了許多葫蘆和照片,還有前面旅人的留言,頗有些看頭。房前有一片菜園,種了一些果蔬之類,加籍港人發現了當地的“科學種田法”。他們把剛剛長出的嫩葫蘆放在各式各樣的可樂瓶裡,讓它們繼續長,之後成熟的葫蘆就變成了“百事可樂葫蘆”或“可口可樂葫蘆”!!“科學種田法”竟然種出了讓人哭笑不得的畸形結果,我突然聯想到了滇西北如今還這樣自然的風光,實在應該加倍地保護。

我們顛簸搖晃著翻山越嶺,盤山路讓昏睡的人東一下西一下地撞在窗玻璃上。忽兒幾點雨忽兒一片晴天,流水永遠不歇,崇山峻嶺仿佛沒有止境。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到了中甸。天空湛藍,牛羊成群,黃的、藍的、紫的小花開滿了草原,可這還不是最好的季節,我們瘋狂地想像著五月那杜鵑盛放、山花爛漫的中甸會是怎樣的風情萬種!由於碧塔海離中甸還有六十多公裡的路程,住宿與餐飲都比較困難,當天下午我們只去了納帕海和噶丹松贊林寺。

由於事先的“study”做得不夠好,沒有注意到納帕海是個季節性的湖泊,在接近她的那一刻我的呼吸都快停止了,納帕海居然沒有水!!七月的納帕海不是海,是一片花海草甸與青稞織成的綠毯,是這些不緊不慢的食草動物的天堂,只有等到秋冬以後,她才名符其實地為越冬水鳥的棲息地,翻飛著不同類型的美麗天使。我們騎著馬緩緩地行走在風景如畫的草原上,性情頑皮的放馬人突然把韁繩扔給我,要我自己控制,嚇得我一陣尖叫:牽著它,否則我不給你錢啊!!而北京夫婦的小女兒由她老爸帶著,著實過了一把騎馬的癮。回來時草原上風很大,男朋友拉著我的手逆風而行,而比我更膽大的女孩子卻騎著馬跑了起來。

離納帕海不遠的地方,噶丹·松贊林寺依山而建,被稱作“小布達拉宮”,由五世達賴賜名,是雲南藏傳佛教的首要寺廟,值得一看。原本它是也是面湖的,由於季節原因,現在眼前是一片綠草,好似針織的細膩薄被。如果你去過西藏或去過九寨溝,那麼松贊林寺也與所有藏傳佛教的寺廟一樣,所有的規則、所有的神秘氣氛別無二致,只是它的中路有許多級筆直稍陡的台階,緩緩地爬上去你才能到達大殿一覽全景。我們也自然地融入那樣的氛圍,不敢高聲說話、不戴帽子、不戴有色眼鏡,靜靜地燃幾柱清香祈禱平安幸福。回頭再看時,暮色中的松贊林寺在群山環抱中顯得格外神秘莊嚴。

晚上找個干淨的地方著實費了一番周折,從選址到討價還價花了不少時間,還好有個管事的“團長”領著大伙殺進殺出,終於找到了可以睡覺的地方。放了東西出來已是飢腸轆轆,在平均海拔都有3000多米的中甸,我們八個開始覓食。找到一個叫做“快活林”的川菜館,吃掉了一大鍋雞、蔬菜,由於海拔高面條無法煮熟,服務員端上來的米飯顯得異常可口,那是我在雲南吃到的最香的米飯。

碧塔海之行始於第二天八點半,青山被籠罩在霧氣裡,若隱若現,路邊的松樹枝上掛滿了長長的青綠色的網狀覆蓋物,清晨剛喝的酥油茶還在胃裡翻騰,我們的面包車又在群山裡孤獨地穿行,新一輪的顛簸開始了。大約二小時之後,一片青翠的山林卷著輕紗薄霧撲面而來,我禁不住神魂蕩漾。

我們下了車需要步行約三公裡,那是片遮天閉日的古樹林,裡面濕潤異常,木板搭的路面十分滑,我們小心緩行,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不少人走上兩三步也累啊。但碧塔海植被豐富,絕不給人氧氣稀薄的感覺,只要你不劇烈運動,新鮮的高山空氣、清爽的綠色視野和無可比擬的好心情——一切都在你掌握之中。

大家仿佛走在氧吧裡,遠遠地聽見有清亮的嗓音映山映水般地繞著松枝飄過來,那是個當地男子飛快地踏過潮濕的木階,他邊走邊唱,絕美的感受浸入了心窩。這寂靜的山林除了令人驚艷之外,還能煥發人們放聲高歌的激情。

不多久,一大片松軟碧綠的草甸映入眼簾,點綴著無數高原上藍色的勿忘我,已走出林區,這裡的木板不再潮濕,竟有人索性坐下來遠遠地望著碧塔海裡突兀而出的綠色島嶼,眼裡跳動著湖水粼粼的波光,久久地、安靜地享受人生。

沒有落花、醉魚和老熊傳說的碧塔海,宛若養在深閨的青翠美玉,水木清華。我們八個人在碧塔海裡泛舟,兩條船比賽(北京媽媽很厲害!),享受著一會落幾滴雨水一會又現出暖陽的善變天氣,任時間在我們身邊靜靜流淌。

高山上的湖水,好似掛在地球表面的一滴眼淚,令人憐愛又震撼。

回去的路途,已經有些模糊了,只有快樂的感覺還留在記憶裡,仿佛還有高山上新鮮的犛牛奶和烤羊肉的回味,還有“快活林”炒空心菜的味道。

回到麗江,除了加籍港人外,南京的情侶和北京的一家人幾乎同我們住在了一起,大家都傍著同一泓水,可愛的民居裡,隔壁家的聲音清晰可辨。我愛聽北京媽媽用純正的京腔同老公說話,“趕快刷牙,人等著你呢!”,就好像聽見《編輯部的故事》裡叫“李冬寶”似的,有意思極了。

旅游小貼士:

1、 在五月去中甸,可以看到漫山遍野杜鵑花的盛放,草原和碧塔海都色彩艷麗。

2、 從麗江到中甸包面包車(二天)大約需要700元,夏利車大約500—600元左右,所以多約上幾個人同往,精神物質都能得到滿足。

3、 中甸吃住比麗江都差很多,賓館每晚標准間80元左右,吃東西的地方很少,只有一條街的館子算是“林立”(也就是有幾間挨在一起可以選擇一下),那家“快活林川菜”確實不錯。

4、 中甸較麗江海拔高,要注意高山反應,注意休息、保暖、遠離酒精。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