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間是: 2008-10-03. 14:20 .
我沿著慕陵西側院牆外的小路向北走,到陵後的砂山上看看慕陵。
20分鐘後,我站在慕陵後面的靠山上。
美麗的景色呈現在我眼前:

(鳥瞰慕陵)
站在慕陵後面的靠山上向南望,遠處是西華蓋山。
向西望,陽光照耀下可見一座高大的四阿頂黃琉璃瓦建築。
那不是清皇陵,是國朝權貴建的陽宅。
東面偏北的遠處可見一紅牆黃瓦蓋頂的院落————慕東陵。
慕陵始建於1831年(道光十一年),1836年(道光十六年)竣工。
內葬宣宗道光帝、孝穆成皇後鈕枯祿氏、孝慎成皇後佟佳氏、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鹹豐帝的生母)。
南面近處就是慕陵:

(鳥瞰慕陵)

(鳥瞰慕陵)

(鳥瞰慕陵)
其隆恩殿、東西配殿三座建築木構架均采用珍貴的金絲楠木做成。
殿內外均不施彩繪,而以楠木本色為基調,其天花、群板、絛環板、雀替等處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條雲龍、游龍和蟠龍。
僅隆恩殿內就有木雕龍714條。
三殿共有木雕龍1318條。
成為清代帝王陵寢中獨具風格的藝術珍品。
隆恩殿平面略近方形,中央明間與東西兩側問之間各施隔扇,外繞走廊,這在清代九座帝王陵寢中是獨一無二的。

(鳥瞰石牌坊)
隆恩殿後增設玉帶河一道,石橋三座,卡子牆中央建石級,其上改一般的琉璃門為石牌坊一座及石欄杆。
其北方台上直接建圓形寶頂,無二柱門及方城明樓。
圍牆采用磨磚對縫的手法砌築,
“磨磚對縫”為中國古建築中的一種高級建築工藝。
即將毛磚砍磨成邊直角正的長方形等,砌築成牆時,磚與磚之間干擺灌漿,牆面不掛灰、不塗紅,整個牆面光滑平整,嚴絲合縫。
牆頂覆黃色琉璃瓦,頗為素雅。
清陵羅鍋牆一般為半圓形,惟此陵用弧線。
我在山頂坐下,慢慢地欣賞慕陵景色,久久地不願離開........
已經坐了30分鐘,時間是:15:10 .
我所在的小山頂與慕東陵隔著一道山溝。
遠處可隱約看到有一條公路通向慕東陵。
我沒有從山頂直插過去。(後來證明是錯誤的).
我由原路返回到環陵公路上的慕陵道口。
下一站是慕東陵。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