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視冰雪,
一路向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以及實現夢想的機會。
——哈爾濱—漠河行2008.11
前陣子搬家整理書櫃時,發現小學畢業紀念冊上,“最向往的城市”一欄,稚嫩的筆跡清楚的寫著“哈爾濱”。時隔近20年,完成這個小小的心願已是小菜一碟的事了。於是,經過一周的准備,訂房訂票排行程,終於在23號下午抵達哈爾濱太平機場。氣溫相當暖和,不免小小失望了一下,完全沒有冰雪之城的感覺嘛~(因著我的小覷,結果第二天就被整得鼻涕狂彪,當然,這是後話了-_-)
乘機場巴士入市區,周邊奔跑著的是一輛輛"黑"車,黑A黑B~黑龍江~俺真的來了^O^先去火車站搞定往返漠河的火車票,接著去酒店CHECK IN,然後就直奔傳說中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被改稱為中央大街,後發展成為哈市最為繁華的商業街,據說是目前亞洲最長最大的步行街。可我感覺怎麼還是上海南京路長麼^^|||滿街的歐式建築,鱗次櫛比的大商廈,的確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聞名遐邇的馬迭爾大酒店俺奢侈不起,馬迭爾冷飲廳倒是吃了個遍^-^在零下10度咬冰棒的感覺超爽~冰糕的味道也相當正點,近乎小時候的湖州鐘牌冰磚,酸奶就似乎太酸了,本該加糖的說-.-臨走還要了一支冰糖葫蘆,總共花費才12個大洋。大街盡頭便是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夜晚的松花江風有點大,加上一肚子的冷飲,所以第一天的行程就此作罷。

(中央街夜景)
24號清晨,陽光燦爛。8點起床,直奔東北餃子王,結果不巧的很,中央店的這家正處休業整修狀態。怏怏而歸,在中央街轉了幾圈竟沒找著一家早點鋪,飢寒交迫間躲進一家商場,居然意外地發現,商場一樓全是各類熱乎乎的早點!這就是南北城市的差異麼?實在不敢想像銀泰一樓被饅頭燒餅油條豆漿占領的情形@@
解決早餐後,去酒店CHECK OUT,所幸7天可以免費存行李,於是便取了錢包相機,其它的統統寄存,這也就是導致接下來的一天被凍得難以添衣加褲的客觀因素-.-
哈市一日游,第一站,便是防洪紀念塔。紀念塔位於中央大街終點廣場,1957年洪水威脅哈爾濱市,水位超過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戰勝洪水襲擊,於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紀念。塔高22.5米,周邊20根7米高的羅馬式回廊連成弧形相襯。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圓管,記錄著98年那場特大洪水的水位線——120.89米,不知當時的中央街是怎樣的水漫金山?水漫中央街?

(防洪紀念塔)
防洪紀念塔背倚松花江,早晨的江風真不是蓋的,直吹到骨髓裡~~那個冷啊~~~俺被昨日的假像呼悠地放松緊惕,僅著一條棉毛褲啊~~蒼天啊~~~站在江堤上直哆哆~~江面已然結冰,狗拉爬的小販早早開工了,七八只狗狗趴在軍用墊上和主人一起候客,或許是周一吧,沒什麼生意。對岸便是太陽島,一則怕滑,二來寒風刺骨,在斯大林大街上轉了轉後俺決定放棄徒步松花江直達太陽島的宏偉征程,選擇——撤退-.-

(松花江上)
第二站,大名頂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典型的拜占庭風格建築。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的隨軍教堂,全木結構,占地面積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跡。
從紀念塔往回走再穿過兆麟公園和尚志大街,步行約15分鐘,抬頭便可見到教堂的洋蔥頭穹頂。或許是出行前對於此教堂的期望值太高,所以當真正實體展現在我面前時,並沒有想像中那種震憾的感覺。當然,也許是我已被凍得麻木了吧-.-因早晨陽光還沒照射過來,所以整個教堂一片陰郁,大門緊鎖(事後得知我以為的大門其實是後門-.-)實在是凍得不行了,匆匆抓了幾張相片便鑽入周邊的大商廈。

(清晨的索菲亞)
哈市的大商廈多得讓人找不著北,商廈裡暖氣供應相當充份。原就打算在哈市購買去漠河的防寒裝備,於是便開始收索大棉褲。不知是我沒找對方向還是怎的,並未見著有賣棉褲的,各家店內的商品和杭州並無多大區別。最後在一運動專櫃買了條衝鋒褲,可以穿在牛仔褲外,HOHO~ 不錯:)
據當地人介紹,參觀索菲亞的最佳時間是下午2點陽光普照或是夜間華燈初上。所以改變行程,此地下午再來,打車前往果戈裡大街。
原本是想去天主教堂,結果出租車大叔說那邊有人跳樓現在交通管制,暈。結果被扔在秋林。也罷,我原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去不去都無所謂,秋林就秋林吧。

(秋林)
如今的秋林商廈與別家百貨大樓如出一轍,只多了兩件東西,其一是特有的手扶樓梯,其二便是秋林.裡道斯紅腸,百年盛譽果真不假,邊上哈肉聯等等櫃台門可羅雀,裡道斯前卻人山人海,我也耍了一回痴,花了40分鐘排隊買了所謂正宗的裡道斯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