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西九日隨筆(四)

作者: anderdon

導讀2008-10-1 五台山一日游 宿五台山 早上6點起床,沒搞錯吧,又這麼早啊!日本人帶著他的法國女朋友先走了,因為他們要下午趕回太原去。我們6個人篤悠悠地打著太極就起床了。雨諾飛飛兩人要背著帳篷宿東台(五台山,因有五峰環繞,故名五台,東台是看日出的好去處),一大早就決定退了6人房,住4人房。還沒吃早飯,老板娘獅子大開口:說今天國慶節4人房要500元一間,� ...

2008-10-1 五台山一日游 宿五台山

早上6點起床,沒搞錯吧,又這麼早啊!日本人帶著他的法國女朋友先走了,因為他們要下午趕回太原去。我們6個人篤悠悠地打著太極就起床了。雨諾飛飛兩人要背著帳篷宿東台(五台山,因有五峰環繞,故名五台,東台是看日出的好去處),一大早就決定退了6人房,住4人房。還沒吃早飯,老板娘獅子大開口:說今天國慶節4人房要500元一間,還說我們昨天沒和她說好,想來個翻臉不認帳。嗓門還比較大,一副有侍無恐的樣子。千吃萬吃,虧不能吃。立即提出兩間房子都不要了,因為昨天晚上我就知道台懷鎮上空房子多的是,慌什麼。老板娘也急了,衝到我們房子裡來說了一大通理由:下面有其他客人,我不能給你們太低的價格,否則別人要說話的,等等諸如此類的理由。最後房錢以270元一間談妥了。出得賓館,在旁邊一家小飯店吃了早飯,油條挺粗壯,比江南那兒的寬一倍,不過比咱那邊短一節。

吃畢早餐,第一個目的地是黛螺頂。黛螺頂就在停車場旁邊,從我們住的旅店,才花了10分鐘時間到那兒。大螺頂其實是黛螺頂真正的名字,因為乾隆每次來都不能上去,所以龍顏大怒。黛螺頂上的主持就幫皇上說:你得春暖花開的時候來,您每次都下雪天來,所以封山上不去。皇帝聽後大悅,遂取名黛螺頂,意味春天滿眼綠色之意,即為“黛”。不過能等你走到山頂還是能發覺山上的牌坊上寫著“大螺頂”的字樣。上山有三條路,一條是索道;一條是馬走的,馬道;一條是人走的,人道,又稱為大智道,共1080個台階。路很窄,很多人都不是走上去的,而是三跪九拜上去的。而且有很多人沿路乞討的,人多的時候,不是太方便行走。早上五台山的溫度也不是太高,也就10度以下的樣子,不過等你爬完這1080個台階以後,估計你就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很多人走走歇歇的,氣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頂發現除了人就是人,倒胃口!此時旅游團也不多,但就已經把山頭站滿了。黛螺頂又名“小朝台”,供奉著五方文殊。如果游人沒有時間去五個台拜文殊的話,都會到黛螺頂上來拜拜的。俗有“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之說。正殿裡面的菩薩造像似乎剛塑金身不久,異常奪人眼球。寺廟不大,轉一圈,許個心願(香火可以在寺中自取,為了環保,請燒三支清香即可)出得大廟,很多人都會選擇馬道下山,因為那兒比較平坦,走起來不是太累。既然是馬道,和馬搶地盤,自然一路上遍地是馬糞來著,得捂著鼻子走。馬道旁即是索道入口,也可以索道下山,至少國慶節不能坐,搞不好剛排到隊,別人已經走到山底下了(索道來回:50元)蹦蹦跳跳下了山頭,一看時間都要11點了,下一目標是羅睺寺(注:停車場這邊就只有黛螺頂,其余寺廟都集中在橋的另一端)

黛螺頂簡介:

一 由來

黛螺頂位於台懷鎮東面清水河旁,距台懷鎮不遠。黛螺頂是一座小山峰的名稱,寺廟建在山頂上,所以被稱為“黛螺頂”。

黛螺頂亦名大螺頂,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頂庵。這處寺廟始建於時代成化年間(1465--1487),萬歷年間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大螺頂,寺內還有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的大螺頂碑記。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更名為黛螺頂

據說,乾隆來五台山,屢次欲凳台頂進香拜佛,皆被風雨所阻,乾隆對黛螺頂的青和尚說:“五年後我再來時,既要登台頂,還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辦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辦法: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丈文殊,即東台頂的聰明文殊、西台頂的獅子吼文殊、南台頂的智慧文殊、北台頂的無垢文殊、中台頂的孺童文殊,合塑於黛螺頂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稱五文殊殿),登黛螺頂等於登五個台頂,進正殿朝拜等於朝拜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乾隆於五十一年(1786)三月來此殿進香,朝拜五方文殊並親筆題詩,刻在黛螺頂碑記的背後,此後,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謁五座台頂,省去許多路程。但也有區別,登五座台頂朝拜文殊,你替我辦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辦法: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即東台頂的聰明文殊,西台頂的獅子吼文殊,南台頂的智慧文殊,北台頂的無垢文殊,中台頂的孺童文殊,合塑於黛螺頂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稱五文殊),登黛螺頂等於登五個台頂,進正殿朝拜等於朝拜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乾隆於五十一年(1786)三月來此殿進香,朝拜了五方文殊並親筆題詩,刻在黛螺頂碑記的背後。此後,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謁五座台頂,省去許多路程。但也有區別,登五座台頂朝拜文殊菩薩叫大朝台;登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則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之說。

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台價。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登頂之後就看到了黛螺頂的牌樓,石獅和山門了。黛螺頂坐東面西,寺宇不大,占地3000平方米,內有殿堂僧舍48間。中軸線上由西向東依次有天王殿、旃檁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寶殿。天王殿,面寬3間,單檐硬山頂,內塑四大天王。旃檁殿坐落在六角台基上,邊長為10米,上部為六角重檐攢尖頂,內供釋迦牟尼,即旃檁佛。五文殊殿,面寬5間,單檐歇山頂,四出廊,無鬥拱,內供五方文殊。大雄寶殿,面寬5間,19.2米,進深9.6米,單檐硬山頂,五脊六獸,前出廊,內供銅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帝釋天、大梵天、迦葉、阿難,兩山為十八羅漢彩塑。

二 具體路程及費用

登黛螺頂的山路有兩條,一條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條沿南端的山脊而上,兩條山路從山腳下分開,到山頂寺前交彙,如括弧形。北端的山路略緩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從南端山路上黛螺頂,在山腳下先經過善財洞。善財洞分上下兩院。上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岩洞內曾掘出文殊、彌勒、善財童子銅像三尊,系唐代遺物。寺因以名。下院建於清嘉慶年間。善財洞現存建築以下院為主,前有上下各三間的樓閣式建築,中有前接抱廈的大殿,後有面闊五間左右前三出廊的大殿。中軸線樓殿的兩側,配以廂房,布局顯得平整。上院地勢陡窄,岩壁上砌數丈高的院台基,上築紅圍牆,像是黛螺頂的一條裙帶。上院建有主供善財童子的大殿,殿左側有岩洞,即為掘出善財等三尊銅像的原址。仁立觀望,俯仰之間,風景迥異。菩薩頂、塔院諸寺,紅牆碧瓦,翹檐飛甍,輝煌壯麗;黛螺頂翠色參天,白雲輕撫,溢光流彩。

羅睺寺是一個神秘的黃教寺院,位列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但奇怪的是人去的不多,裡面最大的特色是“花開現佛”,其實就是一個機械結構的東西,在人工操作下,會產生那種觀音從蓮花中誕生的場景,不過這種表演得逢重大節日才會有,平日裡大家只能看看啦。此時臨近中午,有很多住寺裡的人在食堂吃飯,不過不對外供應素齋的。

羅睺寺簡介:

羅睺寺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東隅。

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羅睺寺創建於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

羅睺寺高牆大院,院內有卵石小徑,幽深古老。門前有一對雕刻精致、造型粗獷的唐刻石獅,是五台山地區罕見的珍品。寺內現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經閣、廂房、配殿、廊屋和禪院。

羅睺寺後殿中心裝有遠近聞名的“開花現佛”,那是一套木構裝置系統的圓形佛壇,壇上中心裝有一朵三米多高的蓮花,四尊佛像坐於蓮花瓣中,地下圓盤轉動,操縱花瓣開合,花瓣中四尊坐佛隨花瓣之開合而或隱或顯,故取名叫“開花現佛”,成為寺內一大奇觀。

羅睺寺在塔院寺東。據佛教經典記載,釋伽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兒子取名羅睺羅。後來,羅睺羅15歲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羅睺寺就是為紀念釋迦牟尼的兒子而建的。

羅睺寺占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計有殿堂樓房110余間。門旁有石獅子一對系唐代遺物。五台山中心區的唐代的石雕臥獅僅此一處。山門左側丈余高的藏式磚塔,叫文殊塔,塔上雕有文殊像。羅睺寺殿宇內的主要塑像,有明顯的喇嘛教風格。山門內的第一座是天王殿,四尊天王塑像,是按喇嘛教《度量經》的規定塑的,和其它青廟(和尚廟)大殿的四大天王形像略有不同。

第二座殿叫文殊殿,殿內的文殊菩薩塑像和別的青廟裡的更不同。文殊菩薩騎坐的獅子臥在蓮台上,文殊菩薩面色是白的,而不是金色的,肩膀兩邊還添了伸出的肩花,肩花上一邊放著智慧劍,一邊放著經書。這是喇嘛廟文殊菩薩塑像的典型特征。第三座大佛殿裡供有四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人間婆娑世界的三世佛以及八大供養菩薩。

羅睺寺最吸引人的景觀是“開花現佛”,在寺院的最後一座大殿裡。殿中央有一木制彩繪大蓮花。蓮花莖部下方連著一個大圓盤,平時,蓮瓣緊合,當蓮台轉動時,蓮瓣便在空中徐徐綻開,四尊阿彌陀佛像慢慢現了出來,世稱“開花現佛”。

相傳釋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其子名為羅睺羅,並於15歲時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本寺就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

出了羅睺寺,5分鐘內就能走到顯通寺—五台山第一大寺。顯通寺的特點是無梁殿和銅殿,在最後一個大殿中,則放著一張文殊菩薩發怒的相片。據說當年林彪到五台山來興風作浪,大肆毀壞寺廟,此時菩薩顯靈,於天間探出頭來,作怒目狀,後被一記者抓拍,於文化大革命後公諸於世。無梁殿的結構時不算什麼稀奇的工藝,南京的靈谷寺也是使用這種技術建造的,只是年代久遠了,保存下來不多,再加上這種技術失傳了,故黎孟波覺得十分珍貴。因為現在是旅游團吃飯的時間,寺裡面人很少,給大家帶來了難得的清淨與享受,在這份鬧中取靜,與世無爭的地方自然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顯通寺簡介:

顯通寺位於五台山內台懷鎮北側。寺內的七處九會殿,是明代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時,神宗命妙峰法師用磨磚砌成的一座華嚴道場。寺宇規模宏大,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寺之歷史甚古。東漢永平年間(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靈鷲寺,後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園寺。唐太宗時重修,名華嚴寺。名太祖朱元璋重修後賜額“大顯通寺”。後來歷經擴建修葺,形成今日規模。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宇面積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余間,中軸線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為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殿。這些殿宇皆造型略異,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觀音殿,又名南殿。殿內,中間供著觀音菩薩像,左右供著文殊和普賢菩薩像,所以又稱三大主殿。殿內兩側放滿了經架,架上置有各種經書,所以又稱藏經殿。過去,救助水陸眾生的大法會——水陸道場也設在這裡,所以又叫水陸殿。大文殊殿,是顯通令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各寺廟均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自然顯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顯通寺的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是顯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內供著三世佛像:中為釋迦牟尼佛,西為阿彌陀佛,東為藥師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像;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

大文殊殿,是顯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於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結構建築。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各寺廟均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自然顯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顯通寺的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是顯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內供著三世佛像:中為釋迦牟尼佛,西為阿彌陀佛,東為藥師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像;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

文殊殿前,有兩座八角碑亭,碑亭裡各立一通漢白玉石碑,石碑高不足八尺,寬二尺半,立於康熙四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左邊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御筆。右邊的碑上沒有字,人稱“無字碑”。立碑是為了刻字記事,這一通碑上為何就無字呢?傳說蓋碑亭的地方,原是兩個圓形的水池,池裡的水清澈如鏡。有一年,康熙皇帝朝台,巡游顯通寺,來到文殊殿前。他抬頭一望,只見絢爛的菩薩頂端端正正坐落在靈鷲峰下,好像一條英武的龍,昂著頭高臥在那裡。一座牌樓正是龍頭,兩根幡杆正是龍角,一百零八層台階從牌樓上延伸下來,正是龍吐出了舌頭。康熙越看越像,越看越怕:這是出真龍天子的地方呀,難道我大清的江山要讓別人奪去嗎?於是,他想找些人言依據,來證實菩薩頂不是一條龍,或是一條死龍,那就放心了。顯通寺住持和尚奉命接駕,時刻不離左右。他聽到皇帝在念叨菩薩頂便湊上去說:“啟奉萬歲,那靈鷲峰是一條龍,菩薩頂的牌樓,正好在龍頭上。”康熙最怕說的話,終於被住持說了出來。不過,他還是不露神色,顯出不太在意的樣子,仔仔細細看了菩薩頂一會兒,像是發現了什麼奧秘,竟忘記了自己的尊嚴,掉轉頭來對住持說:“靈鷲峰是條龍,但不是條活龍,你看,它沒有眼睛。”本來,康熙想讓住持接住他的話茬,也說一句“這條龍沒有眼睛。”可那住持有巴結皇上的心思,卻沒猜測到皇上的本意,只是一個心眼兒把他所知道的統統告訴皇上:“啟奏皇上,我主有所不知,這龍是有眼睛的。每日午牌時分,太陽照到這兩個池上,那菩薩頂的木牌樓兩側就會出現兩個圓形的光環。”這一來,康熙再也忍不住,發了雷霆,“龍長了眼睛,不會飛走嗎?龍飛走了,五台山的靈氣還會有嗎?這兩個水池,你給我填平,上面再立兩通石碑壓住!”不久,水池填平,石碑立了起來。住持請康熙寫碑文,康熙欣然命筆寫了一篇,住持請工匠把碑文拓刻在左邊那通石碑上。

大佛殿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系木結構建築。大雄寶殿,是舉辦盛大佛事活動的場所。此殿占地一畝二分,高大肅穆。殿內正前方的橫梁上,高懸康熙御筆“真如權應”木匾,下面條幅橫懸,兩旁錦幡垂掛。殿台上,並列主佛三尊,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東面是藥師佛,西面是阿彌陀佛,殿牆兩側是十八羅漢,均為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寬敞,經案上佛燈高照,寶鼎焚香,擺著各色供果,敬有美麗鮮花。東面的經案頭,還擺著鼓、磬、鐺、木魚等佛家樂器。不僅本寺僧人在這座殿內做早晚功課,每逢大的佛事活動日,由五台山佛教協會主持,各寺廟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彙集到這裡舉行禮佛儀式。

中軸線上的第四座殿堂為純磚結構的無量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總高20.3米因殿內供大光明無量佛(毗盧佛)大銅像,取佛法無量之意,故稱為“無量殿”。又因為建築全部用青磚砌壘雕刻而成,俗稱“無梁殿”。正面每層七個拱洞門,檐下用磚雕刻成鬥拱椽飛等構件。中部三件為枕頭券,兩邊廂為橫向豎券,左右山牆為拱腳,各間之間用券拱式門洞聯絡,頂部為穹窿頂。上部藻井鏤刻富。無量殿規模宏大結構嚴謹雕刻精湛,為五台山明代磚結構建築的傑出代表。因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講解《華嚴經》,在七個地方講了九次才講完。為紀念佛祖的這項佛事活動,殿前正面每層都辟有七個閣洞。殿內正中供奉著盧舍那佛,背後供著彌勒佛。

千缽文殊銅像,供奉在千缽文殊殿內。這尊銅像,造型奇特,上疊五個頭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兩只捧著一個金缽,缽內坐著釋迦牟尼佛,背後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個金缽,每個缽內都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尊銅像又被叫做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像。這尊像金光燦爛,鑄於明代,全國少有。

銅殿是全國罕見的文物。該殿高8.3米,寬4.7米,深4.5米,是明萬歷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用銅十萬斤鑄成的。殿平面見方,寬九尺深八尺高兩丈有余。外觀兩層,實則為一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鼓形。殿身上層四面各雕隔扇六頁,下面四面各置隔扇八扇,殿內四壁上鑄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號稱萬佛,室內中央供奉著高三尺的銅像。殿內四壁均為小的銅像佛,很是壯觀。銅殿的每面每頁隔扇由一個省布施鑄造,其文詩之美工藝之精,確實是讓人震驚。銅殿柱 額 枋和隔扇上下皆鑄有各種彩畫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的精致。夜幕之中,月桂樹下,一只玉兔昂首豎耳,目不轉睛眺望,胡須似動非動,十分機警。蓮下仙鶴圖中,一朵蓮花正在盛開,另一朵已結蓮子,花上撲蝶,傾聽款款飛來,荷葉下一只仙鶴雙腳入水,嘴裡還叼著一條小魚。這一幅鑄畫,不僅精細入微還遇靜於動。據《清涼山志》記載,銅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師與明朝萬歷年間,集全國十三省布施,用十萬斤銅鑄成。妙峰法師曾鑄三座銅殿,一在南京,一在峨眉,一在五台山。前兩已失,顯通寺的這座,是僅存的一例。這座銅殿優美的造型,完美的結構,生動的圖案,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技藝。銅殿前原有銅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現僅留下兩座,八面十三層,玲瓏秀麗,引人注目。

華嚴經字塔陳列在藏經樓內。這座字塔是用蠅頭小楷字組成的。在長一丈八尺,寬六尺的黃綾和白綾上,寫有《華嚴經》八十卷,六十萬零四十三字。這是清朝康熙帝年間蘇州許德心用四年時間設計、八年時間書寫完成的作品,確實珍貴。

出了顯通寺,就是塔院寺,塔院寺以前就是顯通寺的後院,後來分拆開來了,獨立為寺。整個寺院以白塔為中心,看著這個大白塔,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如何建造的,是空心還是實心的,一大串問題如泉湧一般。塔院寺—— 一個你能在五台山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寺院,大大的白塔就是五台山的像征。

塔院寺簡介: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南側。這裡,原是五台山顯通寺的塔院。明代時,重修舍利塔,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

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志,寺廟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從產便簡稱其為舍利塔,或者習慣地稱這為五台山白塔。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台山群寺簇擁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當做五台山的標志。舍利塔,外形為藏式,高50米,塔基為正方形。建塔時,磚縫全部用米漿、石灰攪攔後砌築而成。塔面呈白色,舉目爺觀,高高鑽入雲天,白塔形如藻瓶,塔利、露盤、寶珠,都是用銅鑄成的精致裝飾品。白塔上,風磨銅寶瓶高1丈6尺,復盤7尺,系以垂帶,懸以銅鈴,風吹鈴動,252個銅鈴叮當作響,清脆悅耳,回蕩在台懷上空。白塔下層,建塔殿三間,內有三大士銅像,瓷質濟公和尚塑像,木雕劉海戲金蟾像。白塔旁,東面還有一座小塔,取名為文殊發塔。這座塔高約兩丈,雕飾精致,小巧玲瓏。

塔院寺內,還有大雄寶殿五間,藏經閣位於大雄寶殿後,白塔位於大雄寶殿和藏經閣之間,塔周圍,有廊房圍繞。塔院寺東部,有布局完整的禪院。塔院寺門前,有三門木牌坊一座。這一木牌坊鬥拱雕工精美,頂飾典雅興,大方。所有木制構件都經過精工雕飾,用工精細,是明代留給塔院寺的珍貴木雕作品。1948年4月,毛澤東、周恩來、信任地弼時東渡黃河前往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經過五台山時,曾在塔院寺方丈院寺方丈院內住過。

塔院寺之後是五爺廟,五爺是龍王第五個兒子,據說在這裡許願最靈,每年五台山有活動,都得從五爺廟開始,而且香火極旺(五台山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會塞給你護身符等東西,千萬別拿,拿了她還得問你要錢,在五爺廟裡居然遇到了一個人被同一個人連送兩個護身符的奇怪景像)五爺廟門口是一汪池水,很清澈,這是我到山西以後,第二次體會到水的美麗(第一次是在太原去大同的並州運業的大巴上,還記得嗎?)甘冽與清純,供游人小憩。從五爺廟走到菩薩頂正門也要20-30分鐘路程,叫了輛黑車,30元,從菩薩頂的後門入,旅行團也是走菩薩頂後門的。

五爺廟簡介:

五爺廟位於山西五台山風景區萬佛閣,面積雖然不大,占地僅2000平方米,殿樓堂舍也只有20多間,但因為內有五爺廟而名播遠近,香客盈門。

萬佛閣創建於明代,現在建築多為清代重修後的遺存。主建築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龍王殿,三是古戲台

據民間傳說,龍王弟兄五人,這是其中的老五,故稱五爺。按一般慣例,龍王不居佛寺,當地龍傳說五台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故在閣西建殿祀之。據說,佛、菩薩本來是為看戲的,可是五爺喜歡看戲,故在龍王殿對面修建一座戲台,這是五台山一座唯的戲台,專門給五爺唱戲。

傳說,這座龍王殿建於清代,到了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五爺既嫌殿小又嫌殿舊,於是在同一天的夜裡,給塔院寺方丈和尚和當地甲長托了一個內容完全一至和的夢,夢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鍍 金身。否則,五爺震怒,降災四方”。 現今這座龍王殿,是五爺托夢後重建的,由原來的卷棚頂 (我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種,即前後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弧形曲面),改建為重檐歇山頂;? 殿三楹,由於地盤較小無法擴建五檐,但為了滿足五爺要求,只好在殿前加建一個套殿,算是擴大殿宇 ;為了討好五爺,並在柱礎、雀頂、欄額、鬥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龍、鳳、獅、麒麟、花卉、人物等 圖案剔透鏤刻而成,富麗堂煌,大放異彩。 由於五龍王特別愛看戲,所以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使他及時賜雨,保證歲歲給百姓喜降豐年。

門口有黑車甲,價格談攏,很寬敞,但黑車甲裝了我們6個人之後就有點擠了,蹦啊蹦的,蹦到了山頭,路上還遭遇了堵車之苦。走下車,發覺我腿麻了,走兩步,再走兩步,活血化瘀一下,慢慢才感覺舒坦了。進入山門,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康熙和那拉氏來玩五台山的時候,住的行宮而已,還有兩口千人鍋(少林寺等喝多地方都有的),唯一的印像是:人多。山頂上似乎是導游團的最愛,而且還是那種人越聚越多的那種。一眼望去都是人,沒有任何能拍照的地方。導游說從菩薩頂能看見東台。菩薩頂

屬於遼代建築,古時少數民族,尊太陽為神,故建築是面朝東方太陽神,尾朝西方,與現代人喜歡的南北走向的房子是有很大區別的。正門前有108級台階,代表108種煩惱,走一遍能消除煩惱,開心每一天。

菩薩頂簡介:

山西省五台山中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北側靈鷲峰上。據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即文殊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此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以後,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台山,遂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數次朝拜五台山,住宿於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並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撫、大同總兵、代州道台等,均須向大喇嘛進貢。

全寺占地四十五畝,順山就勢而築殿宇,布局嚴謹。寺前有石階一0八級。山門內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等建築。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蓋。又,寺內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東禪院碑亭內,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寬一公尺,上刻漢、滿、蒙、藏四種文字。

出了人滿為患的菩薩頂,司機把我們送回了賓館,給了錢,司機又饒有興致地送帳篷團上東台了(從停車場上東台為100元,在這裡和雨諾飛飛分道揚鑣)卸下行裝,休整片刻,msn:suiyunzhuiyue66@hotmail.com閑不住的同伴們作最後的垂死掙扎,去停車場攔了輛車,向殊像寺和南山寺衝去,來回30元(噢,很劃算的)此時已經是下午四點有余。映著太陽的余暉,到了殊像寺,沒想到都四點多了,停車場內還有好多車子,這個廟就是不一樣。殊像寺供奉著五台山最大一尊文殊像,而且我可以告訴你,無論你在大殿如何看文殊菩薩,你都是看不全的,只有當你跪下,誠心誠意地朝天膜拜,才能一睹文殊菩薩的尊榮。騎在高大的狻猊之上,那樣的慈祥,那樣的和藹,那樣的親切。殊像寺門口有個“望佛停”,能看見對面山頭的臥佛,我是沒看見,也許有緣人能看到。

殊像寺簡介:

殊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普陀宗乘之廟西面,獅子溝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歷陪皇太後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進香,見文殊妙相莊嚴,令人起敬,“默識其像以歸”。佛經中釋迦有“東方主尊菩薩是文殊,有時現比丘像,有時現國王像”預言。而“文殊”又譯“曼殊”,“曼殊”與“滿洲”音近,所以西藏達賴喇嘛進丹書時,稱清朝皇帝為“曼殊師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獅子溝傳言;進而有人就附會說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薩轉世。乾隆和太後對此不加可否,任說其說。回到京師,太後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樣雕刻石像供於香山寶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歷特命內務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規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廟。殊像寺落成時,乾隆參加瞻禮,並作詩道:“殊像全規台廟模,撰辰慶落禮曼殊。金經蒙古猶常有,寶帙皇朝可獨無?譯以國書宣白業,習之修士翊浮圖。雖然名實期相稱,師利應嗤謂是乎。”該廟喇嘛皆為滿族,故清廷稱此廟為家廟。

殊像寺為典型漢式寺廟,東西l15米,南北約200米,占地面積2.7公頃。采用庭園布局手法,大規模疊砌假山,散植松樹,創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山門面南,面闊三楹,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內供護法神哼、哈二將。山門前左右置石獅一對,兩側設腰門。過門殿兩側擺鐘、鼓樓,均為面闊三楹,進深一間,單檐歇山。山門正北為天王殿,面闊五楹,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前後格封木壁板,中三間設歡門,稍間開歡窗,殿兩側置腰牆,界以一進院落,腰牆辟腰門與二進相通。天王殿北兩側為東、西配殿,東殿名饌香室,西殿名演梵堂。天王殿正北地勢增高,上多級大石階可登達月台,月台北起主殿會乘殿,面闊七楹,進深五間,重檐黃琉璃歇山頂,下檐施五踩單翹單昂鬥拱,上檐施七踩單翹重昂鬥拱。前後明、次間設菱花隔扇門,前檐梢盡問設檻窗,後封實牆。殿內奉主尊文殊菩薩(騎獅),兩側有觀音(騎 )、普賢(騎像)。供桌前東西各置萬壽塔,八角三層楠木,吡秸桑?剿?詮╬紙鶩?飾蘗渴俜?08樽。今壽塔猶存,鎦金銅佛在姜桂題任熱河都統時期被盜。兩側牆壁置經櫥,藏滿文大藏經三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劫運一部,現存東京;一部流落西歐,現存巴黎圖書館;一部下落不明。殿內橫匾“會通三際”,條幅“發心為眾生緣深入善權菩薩果,現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會乘殿前東、西兩側有配殿,東為指峰,西為面月。會乘殿北,順勢置假山,壘石穿洞,潛岩渡橋,溝壑縱橫,曲徑幽深,是五台山的縮影。假山如朵朵祥雲,載運一座高閣,名寶相閣,又名淨名普現,重檐八角,黃琉璃瓦頂綠剪邊,正東、西、南、北四面設門,四斜面設檻窗。閣內石制須彌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薩騎獅像,傳說是按乾隆容貌塑造。兩側有兩個力士像,各高3米。閣內橫額“淨名普現”。條幅“佛說是本師宏宣像教,天開此初地示現獅峰”。寶相閣前東、西有配殿各三間,東為雲來,西為淨雪。登上第二層假山,正北有樓名清涼樓,又名相合台懷,兩層,每層九間,樓內供文殊。一樓門額“妙五福德”。樓內條幅“地分台麓示居國,座挹錘峰供養雲”。清涼樓前兩側有配殿,面闊五楹,東曰吉輝,西曰慧喜,慧喜殿西有六角亭。淨雪殿西有一小院,正室三間,名香林室,室後設月門。室前東有方亭一座,西有小樓名倚雲樓,兩層。皇帝到殊像寺上香時,皇後在此梳妝,故又名梳妝樓。

南山寺離停車長很遠,要開上幾公裡的,路上汽車還要跋山涉水的,趟過小溪,躍上小山,好一會才停了下來。反正殊像寺是我五台山的終點,其余寺廟我都是“陪太子讀書”啦。南山寺很清幽,司機說:這裡雖然是大寺廟,但是旅行社只去回扣高的寺廟,不免使得名剎有點落寞了。南山寺的特色是:那拉氏題寫的“真如自在”的牌匾,這玩意估計是真貨。一般人家都把牌匾放在正門入口處,人一進門便能看見。這塊牌匾很特別,放在正門的上方,進門以後,人得轉身,仰起脖子才能看到,總之有點不想讓外人看見的意思,或者是處於保護的目的吧。寺院很大,但主殿什麼都很小,也許和建於山間有關吧。回到停車場,往塔院寺方向,過橋,左轉第一家飯店,人很多,菜可不便宜,辣手!一小碗米飯5元,點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菜,200元一桌人,也不知道吃了點什麼東西,反正是不能在景點裡面大吃大喝的。

南山寺簡介:

南山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一座大寺,始建於元代,整個寺院共有7層,分為三大部分,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

南山寺北距台懷約2公裡,依山勢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窯房300余間,占地6公頃,規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懸於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偉氣勢。南山寺整個建築群由七層三大部分組成,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上三層叫做佑國寺,中間一層稱作善德堂。該寺創建於元代,當時叫“大萬聖佑國寺”。清光緒年間再行修建,稱為極樂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濟和尚募得巨資,將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體,稱為南山寺,連續施工23年,終於形成今天的規模。

南山寺引人入勝之處是它的氣魄、石雕和泥塑。我們沿登山古道盤桓而上,未入山門已被古剎的氣勢所折服。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這一影壁是最大的,寬17.3米,高約8米,石砌底座,細磨青磚築壁身,中嵌漢白玉石雕,多有題詞和對聯,頂部壁檐有磚雕。轉過影壁便是氣魄雄偉的108級石階和白牌樓。108級台階在五台山不只一處,但比較而言,菩薩頂的台階是以陡峭著稱,而南山寺的台階則以宏偉寬大聞名。台階分三段,每段36級,直抵盡頭的牌樓。南山寺的這座牌樓同樣以氣勢取勝。這座牌樓寬達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樓頭,中間大而高,兩旁稍低矮,比例勻稱,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構更使牌樓氣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額更令人玩味。牌樓之後的大鐘樓兼作山門,下面是方台石券門洞,上面是兩層木樓,高大而穩健,我們可以順門洞兩側小洞的28級台階登上木樓,樓上四周圍以石欄,圍欄上刻各種花草樹木,雕工純熟。憑欄遠望,清水河谷的風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盡收眼底。

從大鐘樓左側穿過一座小院便進入大雄寶殿所在四合大院,這裡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繪一新的大雄寶殿內有精美塑像和雕像。大殿主供釋迦牟尼佛,兩旁站立者為阿南和迦葉兩大弟子。佛壇前正中是文殊騎獅石像,右側為木雕普賢菩薩,左邊為石雕送子觀音,殿兩壁是十八羅漢。該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廟中頗有名氣。特別是送子觀音,一個白胖胖的小孩,天真無邪,活潑可愛,慈愛的觀音左手抱護小孩,右手撫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親切。另外,腳踏蓮花,臂有十八,身後跟著兩頭活蹦亂跳的小像的普賢造像亦相當精美。而十八羅漢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給人印像同樣很深。出大雄殿,從左側拾階而上,穿過善德堂,便來到最上三層的佑國寺。這裡可說是石雕的海洋,幾乎是無石不雕。一進院共有石刻圖案316幅,以“穆桂英掛帥”、“天女散花”、“蘇武牧羊”等最為人們熟悉;二進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擇鄰”、“太公釣魚”的故事等;三進院共294幅,有“三顧茅廬”、“孫悟空、豬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個佑國寺石刻圖案近千幅,內容之豐,數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稱全山一絕。

花費:住宿70,早飯8,羅睺寺4,顯通寺8,玉米2,塔院寺5,菩薩頂8,菩薩頂車費7.5,南山寺4,殊像寺免費,南山殊像寺車費10,羊肉串3,晚飯50,共179.3元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