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虎跳峽

作者: parthenon

導讀一直以來對麗江十分向往,直到最近趕在5.12前自助去了一次,與其說了卻心願,不如說是情定麗江——因為此生絕不可能只去一次! 六天的行程,本來決定回來要大書特書一番的,可惜的是回來後接連受到利空打擊——先是記錄全程的DV經不住玉龍雪山的高原反應壞了硬盤,數據丟失且無法修復;緊接著是四川發生5.12八級地震不僅強烈地吸引了我的眼球,還大大地賺取了我 ...

一直以來對麗江十分向往,直到最近趕在5.12前自助去了一次,與其說了卻心願,不如說是情定麗江——因為此生絕不可能只去一次!

六天的行程,本來決定回來要大書特書一番的,可惜的是回來後接連受到利空打擊——先是記錄全程的DV經不住玉龍雪山的高原反應壞了硬盤,數據丟失且無法修復;緊接著是四川發生5.12八級地震不僅強烈地吸引了我的眼球,還大大地賺取了我的同情心,關鍵的關鍵還在於,讓我更加後怕自己“徒步”虎跳峽的壯舉。

停頓了一下,思索著自己是否應從最精彩的行程開始。

在雨季沒有來臨之前,我一激動,就在到達麗江的第2天報名當地的麗江旅行社組織的“虎跳峽徒步2日游”,心想著前兩日來的風和日麗,盤算著在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出發我的探險之旅。

老實說,在昆明機場逗留中轉的時候就發現了一本精彩的小書——《麗江柔軟時光》。最先看到的就是虎跳峽的行程,上虎跳沒有什麼好看的,旅游大巴一到,眾游客下車拍照,完事。而真正出名的是中虎跳,尤以從中虎跳至下虎跳的徒步美景和歷險征服眾國內外背包客——原始、驚險、壯麗等等的形容詞都不為過。據說這條徒步路線號稱中國十大徒步路線之一。兩個字:心動。

定完行程回到客棧,看到天空漸漸聚集的烏雲,我開始有點擔心。打開電視機忙收看當地的天氣預報:麗江古城,中雨;玉龍雪山,中雨;拉市海,中雨;黑龍潭,中雨……虎跳峽,中雨。天,真的中頭彩了!要雨天徒步虎跳!心情開始忐忑,我可不是來冒險的,度假可不值得賠上身家性命啊!可是錢已經交到旅行社手裡了啊。我忙打電話給旅行社,“明天下雨,還發團嗎?”

“發的。”

“那我可以改天嗎?”

“不可以。”

“下雨徒步會不會很危險啊?”

“不會的。”

(遲疑)“那到目前為止,有多少人報名這條路線?”

“我們這個網點就你們兩個,不過還有其他網點的,具體的你明天就知道了。”

不用再問了,錢是交了,不去是行的,但退不回來了,那就去吧。

晚上,我越想越後悔,越想越害怕,畢竟自己不是單身,可以丟下一切冒險。

打開房門,看到樓下的廳門裡,老板娘卓瑪正和她的侄女在看電視聊天,於是“蹬蹬蹬”三步並作兩步跑下樓去和她們嘮嘮嗑,當然主要目的還是為我第二天的行程啦。

聽說我第二天要去虎跳,還是徒步,這位藏族老板娘也有些吃驚,說她經營這家“得月客棧”也有七八年了,以前只有老外才選擇徒步虎跳,中國人幾乎沒有,倒是最近兩年中國人開始多了起來,但相比較而言也是不多的,特別是像我這種從大城市來的居然還去徒步!?她第一個反應是:“你走得動嗎?”

我說我不關心這個,我只關心安全,據說虎跳峽的路沒怎麼開發,而且飛石很多,有老外被天上來物擊中頭部斃命的。她告訴我現在雨季還沒開始,不過如果下了一個星期的雨就肯定不能去,會滑石,有危險,像明天,天氣預報雖然說中雨,但山裡不一定會下,下雨也不一定會很大,應該不會很危險。

我又問她,“有沒有去過虎跳峽?”她說,“前兩年去香格裡拉的時候途徑虎跳峽,是車經過那裡從高路(公路)走的,我本來就有點恐高,經過那邊更是心驚膽戰,不敢往下看,我自己是很怕去那裡的。”

又和老板娘敘了敘家常,約定把大件行李寄存在客棧一夜,等虎跳歸來再住後,我早早地回房休息。

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在柔軟的麗江安心地睡著了。

等睜開眼睛,拉開窗簾,終於還是失望地看到麗江灰蒙蒙飄著零星小雨的天!(辜負了我一夜虔誠的祈禱,唉!)

按照約定的時間在古城南門等車,我很期待,因為剛致電旅行社得知今天一共有14個人參團徒步——有同伴的感覺真好,尤其是這種探險活動,人多力量大嘛!心放下一半。

等一車人都到齊了,才發現參加2日徒步的就我們兩個人,居然那一對年輕且人高馬大的老外也是參加1日徒步的!(驚愕……)不是說老外都愛徒步虎跳峽的嘛!弄得好像我最喜歡探險似的。(再度心情黯然中……)

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我們途徑拉市海,因為天氣,拉市海藏在海拔3000米的雲霧中,什麼也看不到;然後是長江第一灣,准確地說是金沙江,因為不是在飛機上俯瞰,所以也不覺得特別。我們繼續在雨霧中隨著盤山公路的海拔變換忽明忽隱地看著周遭風景。直到車停在了上虎跳的高路(低路是不到中虎跳的),我漸漸感受到高山在呼喚了。

過了上虎跳,就是香格裡拉藏族自治州的境內了,而不再是麗江的地域範疇。路開始明顯不好走了,碎石時常將路面掩蓋,越接近中虎跳的高路,就越難走,山體滑坡的痕跡就越明顯。一路上,經常有老外背著登山包三三兩兩地徒步穿過,或是從下虎跳方向過來,或是從上虎跳方向過去。我心中暗自佩服這些真正的徒步背包客——難怪飛石容易命中他們的頭顱!

領隊在車行的中途幾次把我們放下來拍照,我卻抬頭望著頭頂上巍巍山石不敢逗留(怎麼樣車子對小石頭還是安全的吧),快速地拍照、快速地攝像,記錄下來就好。

旅游中巴終於抵達了我們徒步的起點——中虎跳“中峽旅店”,這個就是在世界範圍也相當出名的背包客的家園The Tina s,一個澳大利亞人開的客棧,專門給背包客提供住宿的。

午餐還算豐盛,當然更為豐盛的是我們的視覺大餐——中虎跳的壯麗美景,在中峽旅店的露天餐廳裡一覽無余,你用任何形容詞都難以形容眼前的自然造化!只能說,造物主的神奇超乎想像,人,此時的渺小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中峽旅店用餐的除了我們幾個中國人,周圍的都是老外。

午餐後,徒步正式開始。天氣,小雨。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我們一行14人開始在領隊的帶領下從哈巴雪山(注:金沙江在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穿流,而香格裡拉和麗江的行政區劃也是以金沙江為界,即哈巴雪山以西為香格裡拉地界,玉龍雪山以東為麗江地界)的山腰公路(高路)開始往金沙江邊徒步下山。

所謂中虎跳麼,就是在若干年前山體滑坡造成的巨石墜入金沙江中形成的急湍,巨石自然只有一塊,但大大小小的石頭卻是不計其數。通往中虎跳的路政府沒有投資修建,也許是考慮到修建成本吧,所以那路全是一人寬的泥土小道,就是這樣的小道還是當地經營客棧的老板自己投資修的,遇到雨天,路之難走可想而知。

從中峽旅店沿著彎彎曲曲陡峭的山壁走到張老師小路花了差不多20分鐘,我已經開始用上手了,被我們那位年輕帥氣、皮膚黝黑的納西族領隊勸誡道,“就這樣的路都那麼吃力,索性在張老師家休息得了!”那怎麼行!我只是還沒有適應這樣垂直的山路,何況14個人裡,我雖然遠不及那兩個大步流星的老外,但怎麼說還算中游水准,唔,中下游肯定沒有問題。

在張老師家門口逗留了一會,由領隊搞定“買路錢”。是的,“買路錢”,10元每人。這不,“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要不怎麼連老外都知道這個鼎鼎大名的Ms.Zhang呢!投資總要收回成本吧!等走了張老師小路才明白人家開路真的不容易,別說開路,就是走路都“嚇絲絲”的!

因為下雨,行動本來就很不便,不善走山路的城裡人居然還有打傘的!我穿著雨披都覺得很不方便,影響行動和視線,後來索性就戴上自己尼龍運動服的帽子走路。髒就髒了唄,管不了那麼多,安全第一!

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吶!自己的裝備又不夠精良,鞋子常常像被抹了油一般,大腿一直處於高度緊繃狀態,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稍有不慎,底下就是滔滔奔騰的金沙江。不敢多看,只顧埋頭自己腳下的路,還有不時地提醒身邊的人小心。

下山的隊伍時不時地會停下腳步,那一定是遇到險峻的地方,大凡這樣的地方都會有一指粗的鉛繩或鋼筋稍微阻擋一下,以防墜落事故。即便如此,還是需要行人一萬個小心。

走走停停也不知走了多久,只聞那金沙江的濤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洪亮、越來越振奮人心。疲憊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對我的騷擾,而神經卻沒敢有絲毫放松。

“快了,快了……”始終是這樣的詞語在鼓勵我的雙腿。而看到虎跳石的那一刻,我終於如願:值了!

穿過大大小小的石塊中安靜流淌的江水,抵達幾乎是江中央的巨石。抬頭望天,是那高聳入雲綿綿不斷的山巒,俯瞰巨石之下,是滾滾沸騰的金沙江的激流。山是那麼的高,足以讓人窒息;水是那麼的急,足以衝破千軍萬馬。我在那震耳欲聾的濤聲中凝固了!

忽然有人調侃起自己的同伴,“你剛才不是說要摸金沙江的嗎?怎麼不摸了呢!”對方用一種敬畏的語氣道:“開玩笑!”

大自然的震撼可以讓人在剎那間忘卻自身的存在。但很快我又意識到,自己的征程還沒有結束:沿途的驚險和刺激過後,我必須平安地回到“人間”。而返途可以是原路,而我們選擇了往下虎跳方向的路線——“天梯”,當然後者也是要交買路錢的——15元每人。

雖然說上山容易,但是對於如此陡峭的岩壁山路,絕對是體力和技術的考驗!溜下山坡的危險相對下山時雖略少了一些,但我們依然面對跌宕起伏、回旋盤繞的山路,不知多少個上上下下!我體力和技術都匱乏,所以一路上,手腳並用,有纜繩扶纜繩,有樹枝抓樹枝,這才知道三點的穩定性有多重要!領隊折了兩根粗一些的樹枝給隊伍中相對弱一些的兩位女士,沒有給我,看來我還湊合。:P

雨淅淅瀝瀝地忽大忽小地下著,但我已不覺得,因為自己早已濕透,早已分不清雨水和汗水了。

又不知走了多久,抵達一塊平地,上面蓋了個草棚,可以讓人歇歇腳。一位三十來歲面似當地人的婦女迎了出來,和我們淺聊了一會,問了問我們來路的情況和感受。因為內急,於是問她幽處何方?她笑著指指平地低凹處、緊挨金沙江邊的一個簡陋木屋說:“就那!”我回頭張望,面帶怯意。領隊看見了,朗聲道:“別怕!‘長江第一廁’知道不?別人想上都上不了呢!來這裡的人都要去一去,過了也沒別地兒了!”

哈,“長江第一廁”!我還真的沒有錯過,簡陋得只用幾根粗樹杆綁起來立成三面,外加一個關不上的木門,只有一人寬。人在裡面能從腳下的石縫裡清楚地看到奔騰的金沙江水。基於本人是環境系畢業的,順便宣傳一下它的節能環保,就是從很遠的高山上接了山泉通過橡皮管24小時不間斷的衝廁所,特別是夏季絕對不愁沒水。

解手完畢,終於又輕裝上陣,可以仔細地打量地形。原來正前方有一塊徒步虎跳峽的行者們自己立的碑,上書中英文“中虎跳峽”和“The Middle Tiger Leaping Gorge ”。留影後,往草棚裡面看去,有人正拿紙片寫著什麼。這一看才發現,原來那一面牆上、屋頂上、柱子上花花綠綠、大大小小、重重疊疊貼滿了名片和紙片,書寫大意大都是某某某某年某月某日到此一游之類的,自然也不乏許多豪言壯語,還有看得懂看不懂的洋文。覺得新奇,於是我也向剛才的那位婦女要來紙片,思索片刻,寫下“江山雄奇,盡現虎跳”八個字,署上大名和年月日釘在了“英雄牆”上,好好的陶醉了一番。:P

陶醉歸陶醉,我們依然身處半山腰,終點在何方我一片茫然,領隊口裡的還有“十分鐘的路”、“二十分鐘的路”無一例外地都要乘以N倍系數,一般情況下距離下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N〉=2。

在一個岔口處,原本因為各人體力的不同而拉開距離的隊伍漸漸到齊並排起隊來,原來——“天梯”到了!

天梯,顧名思義,登天的梯子,記得很多旅游景點都有這樣的稱呼,而且大都是一階階石台階數百至數千階不等從山下到山上,山的坡度一般在60度以上。但和眼前的這個梯子比起來,那些都算不上真正的天梯。

也許是因為山體過分陡峭,一路摸爬過來的泥石路在這裡嘎然而止,擺在眼前的是仰望頭頂也看不到終點固定在山壁上一人寬的鋼筋梯子。兩根鋼筋分立兩邊作為扶手,而台階也是鋼筋!領隊在這裡特別關照了大家幾句,一是爬梯子的人不能跟得太緊,二是手腳協調穩扎穩打。

要是在平時,爬雲梯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換個場景、換種狀態、換種心理,天梯卻是一種極大的考驗。話說人已經是非常疲勞了,漫漫幾個小時山路摸索著走下來腿早就不聽使喚了,而這樣筆直入雲霄的天梯根本就看不到頭,都不知道自己要堅持多久才能爬上平路。還有一件事,就是“恐高”:在長長的攀登中途,你只消輕輕回頭瞥一下身後,必然會倒吸一口冷氣——腳下只看見金沙江的湍流,而再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可以為你阻擋身後。於是手不禁抓得更緊,腿踩得更實……

終於爬到天梯的盡頭,這才發現又被領隊“騙”了。

之前,領隊還說爬上天梯就到了,搞了半天,到達的只是又一個“加油站”——一間三四平米的木棚子。一個五十來歲的老伯在裡面賣水和一些新鮮水果,算是小販。問了才知道,這間棚子還是老伯自己弄的,選在山坡較平緩處就地取材坎了樹木自個兒搭的。再看看這些吃的喝的,輕裝上陣的我們真是自嘆不如啊!

一行人擠作一團排排坐,喝水的喝水,吃果的吃果,也難得裡面如此“高朋滿座”。休息了一會兒,有兩位山上來的牽馬人過來兜生意,領隊對著先前給“登山棍”的兩位女士說:“走得動不?走不動騎馬上山吧!”那兩位二話不說跟著牽馬人坐上馬鞍就走。兩匹馬兒各有其主,也沒有多余的留給我選擇的。不過,我對領隊說,給我騎我也不要,這麼陡的山路,我寧肯相信自己的雙腳也不願意將性命交給四條腿的坐騎!領隊把其中一根“登山棍”扔給我,笑說:“你兩條腿,人家四條腿,不比你強!?”事實證明,馬兒的確比我更適應這山路。但如果真的讓我再選擇,我還是會選擇自己走。(哈,固執,沒治了!)

跟在馬後面走路也有好處,可以踩著它的蹄印上山。唯一的壞處,就是要忍受隔三差五的馬糞。於是堅持了一會兒,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繞開“馬道”,另辟蹊徑……

終於看到上山的直坡了!終於望見遠處的小山頭上有大房子的身影了!

在六七十度的大直坡上,我回望來路,真是難以想像,自己居然走了個大V字型——從半山腰的中峽旅店走到金沙江邊,再從金沙江一步步登上這又一個至高點!我不是攝影師,我只能用眼睛記錄下眼前這恢宏的一切,文字此時顯得如此蒼白。

徒步虎跳峽一日游的終點就是那所大房子,天梯客棧,然後跟隨早已等候的旅游大巴從高路原路返回麗江。我是二日游,我的行程還沒有結束。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