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南京游記之陽山碑材

作者: zlfzlf

導讀由於游程安排的第一天都在湯山,所以還是選擇湯山附近的比較有名的景點先去玩一下,累了,回來正好泡溫泉,一舉兩得。陽山碑材景點離開湯山鎮很近,又是國家4A級景點,現在又在陽山碑材外面建了一個“明文化村”(包括在陽山碑材門票內),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陽山位於湯山鎮西北,那裡的石材很好。碑材系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陽山碑材 ...

由於游程安排的第一天都在湯山,所以還是選擇湯山附近的比較有名的景點先去玩一下,累了,回來正好泡溫泉,一舉兩得。陽山碑材景點離開湯山鎮很近,又是國家4A級景點,現在又在陽山碑材外面建了一個“明文化村”(包括在陽山碑材門票內),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陽山位於湯山鎮西北,那裡的石材很好。碑材系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陽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奪得他侄兒的帝位,為籠絡人心,穩定政局,就決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並彰顯自己是朱元璋的嫡系。於是,他征集了全國萬余工匠依陽山南麓開鑿碑材三塊。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8700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8米,重3.1萬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

此次新建的明文化村,就是以開采陽山碑材為主脈設計建造的,力求再現歷史場景。明文化村景區也是近兩年興建的,看來也沒有什麼人氣,所謂的“當鋪”空空蕩蕩,其他幾家店的店員著裝都是現代的服裝裝飾,毫無“明代”的風采。不過表演到是很有特色,什麼練把式的、舞獅子的,還有體現我國古代嫁娶風俗的儀式等等,還真有點意思!

走過文化村,拾階而上,經過一座現代蓋的財神廟,就到了雁門古道。經過古采石場,到達巨碑碑座處,碑座輪廓基本成型,一座山已經被整齊的削平,只是底座未打通,無法移動。碑額和碑身在碑座上方的山上,碑額不但輪廓清晰,而且底部明顯與基座貫穿。碑身是一塊巨大的光整的條石,臥在碑額後方,底部已經與基座全部貫通。

為取此石材,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艱辛與血汗,數千民工,石匠累死皇家采石場。這三塊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額已與山體分開,碑身、碑座也僅有一端相連。此石材又為何遺棄不用?說法有二:一說朱棣已經遷都北京,民心漸穩,而且全國主要民力、財力都在營建明紫禁城,故不用;一說因南京地理與氣候所了限,不適古代的滾木與冰運的方法,無法運輸而不用。因此,這一絕世碑材最終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



(監工台)



(古采石場)



(碑額)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