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7日下午4點30分到達雲南香格裡拉縣小中甸鄉的團結村,意圖游覽千湖山風景區,被告知當天是沒有可能上游覽的,騎馬上山都要需時6小時,費用120元一匹,另加導游費80元,路程超過十公裡,事後實際需時5個小時,藏族女子告訴我們可以住她們家,很干淨的,我就要求先參觀後決定。
看過住宿環境後,我們就決定在這裡住下,同意他們共計90元包吃。主人家今年42歲,比我還小一歲,但兩女兒已長的亭亭玉立,長相可人,說她們是藏族中的美女絕不為過。只知道姐姐今年19歲,五天前才成親,屬於我們漢人中的招女婿,妹妹大概是小兩歲。家裡房子全部為木結構,面積非常大,共兩層,實際使用的是二層,保守估計一層樓面就有三百多平米。
我們把行李全部拿好到她們家時,已經是黃昏的5點30分了,家裡就開著盞60瓦的白熾燈,光線很暗,進門後先經過一間空置的房間才進入他們生活的區域,那間房間非常大,左前方是燒火取暖的火爐,右前方則是放電視機和DVD機的區域,剩下一半的右面,其中右面的頂上掛著風干的犛牛肉和豬肉。
我雖然84年就開始獨自旅游,但住在私人特別是藏民的家中,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藏民家,不是像旅游團帶游客看的。雖然光線很暗,還是架好三腳架拍了些屋內的照片。
主人家已經招呼我幾次喝茶了,我也就匆忙的拍了幾張,然後和同游的朋友一起圍著火爐磕著瓜子(生的葵花子),在藏民家中,了解當地風土人情自然成了我們唯一的話題。他們的普通話很生疏,必須仔細聽再加琢磨,才能明白他們的意思。而我們講話時有時也要反復的說幾次他們才能明白,但作為平生第一次住藏民家,還是覺得好奇和興奮。
8點鐘開始招待我們吃飯,兩葷是:豬肉和犛牛肉,再加青菜和豆腐這兩素,另外又給我們上了糌粑(糯米為原料),主人家和女婿一起吃,女主人則和女兒一起吃,分別坐在火爐的三個角上用餐,我很好奇為何一家人不坐在一起吃飯,主人說這是藏族的習慣,此現像在香格裡拉縣城也發生過,一家人中午在飯店吃面條,開始坐一張桌上聊天,面條上來以後,女的就坐在另一張桌子。
用完餐以後,我們繼續和主人家料到約十一點,還是在我的提議下,大家才睡覺的,我們就睡在火爐的右側,主人家則睡左側,女主人睡在另外一間房,大女兒和女婿睡他們的新房,不知小女兒睡在那間房,我們也不方便多問。藏民夫婦除了吃飯分開,連睡覺也是分開的,當然有生理需要時肯定又在一起了,不過這可不方便問。
因晚飯前定的第二天早六點出發,所以我18日早5點半就起床了,說實在的也沒睡好,他們的被子是新婚用的,挺干淨的,但是硬幫幫的,蓋著很不舒服。再加上4點多鐘,他們家的貓就在屋裡走來走去的,還不時的叫幾聲。
結果六點鐘馬匹並沒到,後來是8點多才到的,七點半再安排了我們的早餐,酥油茶加青稞面粉,還有昨晚剩的糌粑,他們就是用小勺將青稞粉送入口中,小勺不能碰到嘴巴,雖然青稞粉很香,但這種吃法我不行,有幾次把青稞粉都灑在嘴巴周圍,好不狼狽。
主人家則更絕了,直接把青稞粉倒在和酥油茶的碗裡,用他那髒兮兮的食指一起攪拌,然後再用手捏成團,送進自己嘴裡,邊吃還便問我要不要,我看都看傻了,那裡還有胃口啊!

(藏族姐妹)

(我們的晚餐)

(豬肉和犛牛肉)

(青稞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