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的泰順廊橋行

作者: 單飛的日子

導讀初五到溫州汽車南站買好次日下午3點的回滬車票,便開始我的廊橋之旅。南站左邊就是公交車站,107路到客運中心。快九點半了,羅陽的車要等一班,就買了9點50分去泗溪的車票。資料介紹泰順的木拱廊橋眾多,但是分布很散,其中在世界橋梁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有6座,即泗溪姐妹橋、三魁薛宅橋、筱村文興橋、三條橋、仙居橋。時間有限,就選擇這最重要的幾座橋看看。11點� ...

初五到溫州汽車南站買好次日下午3點的回滬車票,便開始我的廊橋之旅。南站左邊就是公交車站,107路到客運中心。快九點半了,羅陽的車要等一班,就買了9點50分去泗溪的車票。資料介紹泰順的木拱廊橋眾多,但是分布很散,其中在世界橋梁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有6座,即泗溪姐妹橋、三魁薛宅橋、筱村文興橋、三條橋、仙居橋。時間有限,就選擇這最重要的幾座橋看看。11點半到泗溪汽車站,出站右轉沿馬路直走到第一個叉路口左轉走過去就能看到溪東橋了。遠遠望見雙層的紅色廊橋橫臥於溪上,引橋很長,整座橋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曲線,輕盈地飛架於水上。廊棚頂的飛檐翹角都是精致的彩繪木雕刻,仿佛造橋人不是在建一座承風受雨的廊橋而是在設計自家的亭院。從橋上通過,經歷數百年滄桑的木橋依然能夠穩健地承載著行人的重量。溪東橋內部基本為木頭的本色而略顯樸素,中間一側供奉著三尊佛像,頂上的藻井居然還有木刻紋式。如此的精雕細作難怪有“最美麗的廊橋”的盛名。沿著溪東橋邊的馬路步行10分鐘就會看到一片比較寬闊的水域,在丁埠處向右看就是熱鬧的北澗橋了。丁埠被認為是橋梁的雛形,就是在不太深的河床上每隔將近一步的距離下個平頂的石樁(石柱),樁比水面略高,大小夠成人雙腳站立其上,由此岸及彼岸排列成一線(同時有二三列以便於往來同時行走),人們踩著石頭就過河了,有人形像地把丁埠比作是水上梅花樁。北澗橋邊的丁埠應是近幾年新建的,但站在丁埠上以老橋為背景留個影挺有意思的,自然這裡吸引了大量游人,北澗橋是最喧囂的一座廊橋。初見北澗橋確實覺得是溪東橋的拷貝不走樣,同為雙層頂和紅色,傳說中北澗橋就是仿溪東橋造的。仔細觀察後兩橋最大的區別在於橋頭,溪東橋橋頭有著修長飄逸的翹角,而北澗橋因為兩側都是竹木民居和古樹,就沒有如此裝飾的空間了;但北澗橋二層頂上的雙龍戲珠顯得非常張揚,和溪東橋風格明顯有異;從外觀看北澗橋也更高大,不知是否與河岸高低有關,總之北澗橋的風格更陽剛些而溪東橋更具灑脫之美。這裡視野開闊,老樹老屋加老橋可以取景的地方很多,又去看了下廊橋展覽廳,文字介紹沒細讀,卻非常著迷於那些廊橋的模型。原路返回汽車站,被告之只有上午才有直達筱村的車,現在只能到貝谷轉車。上了去羅陽的車,半小時後到貝谷。筱村方向的車是從羅陽過來的,半小時到1小時一班。一路盤山而上,又是半個多小時到了筱村車站。問明方向,沿著公路走上20分鐘後,在公路左側出現一塊指示牌及一條通向農田的簡陋小路,堅定地沿小路走5分鐘,文興橋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注:可在汽車站坐往新鎮方向的車,就能直接在指示牌處下車了)文興橋的特點是歪頭斜肩,兩側的引橋長度和高度都不相同,於是連接的橋身便成了斜的。但是文興橋很美,雖不如姐妹橋那般精致,卻也一樣是紅色橋身雙層廊棚,再結合其周圍的稻田農舍竹林和水中嘻戲的鴨鵝,頗有些世外桃源的意思,這裡居然還有守橋人。在文興橋逗留了刻把鐘,又開始長途跋涉,目標三魁。先返回汽車站,坐往羅陽方向的車在貝谷下,再轉車去三魁(往仕陽、雅陽的車也行)。到三魁汽車站已4點半了,轉了一圈發現旅館漲價厲害,以前60元的房間都漲到150-180元,也就農家樂水平,而且還沒剩幾間房了。考慮到去洲嶺的交通很不方便,擔心明天到時候趕不回溫州,於是忍痛割愛決定去縣城住,毓文橋和三條橋就作為下次再來泰順的理由吧。到了三魁自然不能白跑一趟,離汽車站不遠就是薛宅橋,一路詢問,十幾分鐘後走到。這是座被現代民居包圍的廊橋,本色的木頭橋身因歲月流逝已變成灰黑色了,和之前三座橋相比顯得非常樸素而低調。此橋坡度有30多度,在橋上走一走就能感受到傾斜了。天色漸暗,匆忙趕回汽車站。6點多坐上一輛過路車,7點半到縣城羅陽。羅陽的住宿價格一樣飆升,開價在220-260,最後以150元住了個超差的6樓單間,一晚將就了。晚飯在汽車站附近的美食樓吃了米面層,原來就是面片湯啊。次日一早退房,原想到汽車站乘往百丈的車去看仙居橋。經人指點後到城北路盡頭坐公交,這裡是起點,終點就是仙居橋,每小時一班,早上8點有一班,廿幾分鐘就到。下車處似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是橋就在面前,凌空飛渡於河谷之上,當天有些薄霧,仙居橋真仿佛隱於山林的仙人。在整個泰順古廊橋中,仙居橋是跨度最大的,頎長的橋身恣意地平展開,自有一種閑雲野鶴的孤傲,這裡沒有嘈雜人聲車聲,只聽得不知名的鳥兒在鳴叫和橋下潺潺溪水聲。短短的十分鐘,獨享仙橋,猶如在淨化心靈。接著一些自駕游的朋友們帶來了人間的熱鬧,在一片新年問候和互拍照片後,我搭了順風車回到了山外的羅陽。才9點半覺得時間尚早,又乘公交輾轉到的登雲橋,當地人只知道此為南門橋。因為沒怎麼修繕,登雲橋稍顯破舊,羞答答地躲藏在樓房和水泥橋的包圍中,和登雲的名字不太符合,但其橋身是平直的,沒有常見的弧度,也算是特色吧。看完登雲橋,匆匆趕到汽車北站,又費了一番折騰終於坐上了十點五十回溫州的大巴,廊橋之旅至此圓滿結束。(北澗橋)



(溪東橋)



(文興橋)



(薛宅橋)



(仙居橋)



(登雲橋)


精選遊記: 泰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