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節都回去過年,於是今年就想“搞搞新意思”,就到雲南跑了一趟,臉也曬黑了,本來懶的寫這樣一篇洋洋灑灑的游記,可是總有人不斷問“去了哪些地方?玉龍雪山到底怎麼樣,在女兒國有艷遇嗎”等等。於是仔細回憶路上的點點滴滴,寫出了這篇游記,一方面介紹雲南的風光和風俗人情,如果嘴讒的可多關心有哪些好吃的,另外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助旅游的一些心得和很有意思的事情,還有價格等,以免以後大家到那裡挨“宰”。 當初在網上看到很多文章,昆明---大理—麗江—瀘沽湖---香格裡拉是一條不錯的自助旅游路線,又聽說雲南是背包族驢友的培訓基地,但身邊朋友皆無法同行,於是上網,在一個常去的旅游論壇bbs.lijiangdiy.com上發個“英雄貼”,廣邀“天下豪傑”同行,然而沒料到豪傑沒邀到,MM倒來了一個,叫阿蘭,見了面一問才知道還是計算機同行。問她說“怕不怕我在路上把你賣掉”,她竟回答“看誰賣誰”,好,就要膽大的,就是她了,於是兩人確定了時間以及路線等,買好了來回的機票。又狠心買了部好點的相機,向人討教了些攝影的基本技術,還有望遠鏡等等,常用藥品也得帶,另外雲南那邊是高原,(麗江海拔2400米,瀘沽湖海拔2800米)紫外線很強,太陽鏡是少不了的,防曬霜自己是不用買的了,小靚妹愛惜她的皮膚,必不至忘帶這麼重要的東西:) 又找人要了個“驢標” ,(驢標是網的旅游論壇發起的,一種橡膠做的小牌,畫著一個腳印,意喻“走遍天下”的意思吧)把它掛在背包的醒目位置,路上也許可以遇見很多帶“驢標”的同道中人。旅游論壇的“驢友”(旅友)特別多,帶著驢標,也許可以遇見很多驢友,路上可以互相照應。
這次在雲南呆了11天(1月18日至28日),在大理看了蒼山/洱海/崇聖寺三塔/喜洲白族民居,走遍麗江古城,聽宣科先生主持的納西古樂,去了玉龍雪山,游覽了萬裡長江第一灣,走了虎跳峽,到瀘沽湖探訪女兒國,最後回昆明看了世博圓,走了路南石林。旅伴由最初的兩個人發展到最後的四個人。路上一直住民居客棧。每人花費大約2000左右(機票除外),絕妙的景色使我們不敢吝惜手中的膠卷,共用了膠卷10筒。(想看相片的找我吧)。
D1 踏上征途 / 夜色中的大理古城 / MCA自助旅游者的家園
飛機11:30降落在昆明機場,好大的太陽,忙戴上太陽鏡,我們原打算去拓東體育館那裡坐“高直快”汽車去大理,順便在那裡有名的“過橋園”吃過橋米線,誰知一到那裡,票已告售馨,於是米線也不吃了,問了當地人,都說南窯客運站去大理的車多,就趕快搭的士到南窯,買好了1點半出發去大理的車票(105元/人),隨便在旁邊的小食店吃了很不正宗的“米線”,吃飯時一個賣花的小女孩不失時機地過來要我買她的玫瑰花,本大爺嘴忙,正無閑理她,她卻突然開始幫我捶背,只好給了她一塊錢,看來昆明賣花的小女孩比深圳的手段要高明的多。
上車了。沃爾沃很舒服,全程三百多公裡,高速公路修得相當好,路上無甚景色,車上放周星馳的《鹿鼎記》,雖然看過但仍看的有味,也許是心情好的緣故。
約6點半到達大理下關車站。出了站,逃脫了招攬住宿的婦女的糾纏,我們買了張地圖,便搭4路公交車到了大理古城。
在大理,要想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以及體驗古城裡那種寧靜以及享受家的感覺,必須住在古城裡的當地居民開的白族民居客棧,或者住國際青年旅社或MCA,那裡的外國人及自助旅行者多,住下關的那些酒店沒什麼意思。
到了大理古城南門,下車後我們便看見很多人都推薦的MCA旅社,上面寫著MCA---自助旅行者的家園,(MCA翻譯是湄公河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這個旅社在網上很有名,很多人極力推薦),我們走進去,裡面確實與眾不同,門口有一個小房子燈光恍惚,走近看是酒吧和網吧,門邊掛著一些鬼面具和其他工藝品,旁邊牆壁上吊滿了一些攝影和旅游方面的雜志,以及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外文書,牆上貼了一些小紙條,再走進,是個游泳池,旁邊一堆火,幾個高鼻子的外國MM正在烤火兼喝啤酒,才多看她們幾眼,她們便笑了。還有一張舊乒乓球桌和台球桌,我早已被這裡特別濃烈的文化氣氛折服了。
店主出來,向我們介紹住宿,無意瞥到一間大房子,裡面有很多的床,便問“你們一間房子怎麼住這麼多人”,店主說:“這是男女混居的房間,外國人都喜歡男女住一起,你們也可以嘗試”,我正要回答,阿蘭卻問“有沒有其他房間”,店主帶我們去裡面,裡面卻原來還很大,是個多層次的庭院,我們要了兩個單人房間,床單被褥挺干淨,才25元/人。這個旅社就是我們的家了,可以洗熱水澡,有洗衣機(需自己洗衣晾衣),隨便逛圖書館,還提供出租自行車等,每天還可以免費上半小時的網。我又問了一下剛才那間男女混居的房間每人多少錢一天,店主說10元,如果實在沒錢,可以免費住。我張大了嘴巴。
安置好行李,我們去逛古城。因為年前不是旅游旺季,古城街上的人並不算多,街道上兩邊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紅色古香古色的建築,屋檐做的很精細,大多數都是店鋪,多數是賣工藝品、大理石雕、白族扎染布藝的頭巾/背包/裙子等,大理梅多,梅子被做成很多吃法,大理的雕梅很有名,把梅子雕成花狀,好吃又好看,自然也有很多店賣梅。在古城中逛,我們各買了一兩件白族扎染布藝的頭巾,小背包,和工藝畫等。
我們來到一家“大理白族特色飯店”吃飯,是一家白族人在經營,店主相當熱情,推薦我們吃“砂鍋魚”,並聲明是洱海裡的活魚,小鍋才25元,足夠兩個人吃的了,對於我們這些愛吃辣的人來說,味道相當不錯,裡面有魚,豆腐,鮮菇,還有幾種叫不出名的野菜等。順便問了店主明天怎麼坐船游洱海,價格等。
吃完飯到古城的洋人街看了看,兩邊都是些酒吧,網吧,咖啡店,工藝店,店的招牌都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寫,洋人街的燈火幽暗飄忽,有些吧裡是點蠟燭的,很多吧的門前貼著一些比較特別的木雕工藝品和照片。
10點多回到MCA,我們卻起了一次小爭執,她堅持明天一早先去游蒼山,我卻想不游蒼山,想先去洱海和三塔,跟她說“蒼山的景色和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點蒼派武功一樣很平常”,爭執一會沒結果,看來出發前對她說過的“要是不聽話,在路上把你賣掉”的威脅並不管用。只好明天再說了。
D2 蒼山 / 洱海 / 崇聖寺三塔 / 喜洲白族民居 / 大理古城
一大早起來,溫度大約在3—5度,洗刷的時候發現自來水卻冷的出奇,手都冷的麻木了,趕緊到熱水房去洗,卻不知道如何開熱水的龍頭,問了一個女孩,多問幾句才知道還是日本人,吉林大學留學的,中文竟說得不錯,後來發現店裡的小二竟然能說流利的英語,更令我驚奇。
大理風光眾多,最出名的當屬“風花雪月”,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今天的打算是先游洱海,可以從洱海上遠眺蒼山景色,蒼山洱海,電影《五朵金花》就發生在此,大理人把姑娘都叫做“金花”。洱海,因湖形似人耳,氣勢如海而得名。面積200多平方公裡,海拔大約2000米,是我國七大淡水湖之一。
出來街上,本來打算坐公交跑下關碼頭坐船游洱海,卻在路口就遇到一個白族女孩,問我們要不要坐船游洱海,經過激烈而殘酷的討價還價,兩個人60元,於是我們去吃早餐,嘗了大理的洱絲,像面又像米線,味道一般。出來,白族小姑娘又拉了兩個男孩,這兩個人後來與我們在旅途上多次狹路相逢,後來干脆與我們一起成了同行的朋友,這是後話。(他們也是深圳的,竟是鄰居,住景田北)。一個是小胡,喜好攝影,後來的路上跟他學了好些招數,另外一個是小王,他的堂弟。
我們四人坐小姑娘找來的車來到碼頭,她說開車的是她哥哥(也許是情哥哥吧),上了一艏相當大的機動游船。
首先開船去觀音閣,觀音閣在洱海的一個小島中,途中遠看蒼山,覺得景色一般,山頂的白雪並不多。40分鐘後,到岸,買了門票後,發現觀音閣只不過是一棟供奉觀音的三層閣樓,拜了一下,看阿純拜的很認真樣子,不由好笑。路上有5個白族少女(五朵金花)問我們喝“三道茶”,沒理她們,她們人多勢眾,有被圍攻的感覺。去天鏡閣,這個木制古樓氣勢如虹,極有氣魄,大家看相片便知。路上遇見一個老太太向我們出租白族服裝,1元/人。穿了上去,我顯的有點不倫不類,阿純卻顯的極像白族少女,變漂亮了。於是跑上天鏡閣頂樓攝洱海景色。下了天鏡閣,卻發現那兩個小子正和一個白族靚妹坐一起聊天,我們湊過去,問了一些白族民俗方面的問題,一起和美女照了張相,那兩小子卻問白族少女晚上一般有什麼活動,她說去文獻樓唱歌,兩小子便與她約好今晚一起去,俺在旁邊聽的直發暈,原來少數民族的妹妹真的是很容易泡啊!嘻嘻。阿純卻在旁邊偷笑。
出來時白族靚妹因為和我們合照,要收取10元的費用,嗚嗚,第一次有被宰的感覺。
離開觀音閣,我們去金梭銀梭島,島上是個漁村,寫著龍船之鄉,上岸看見很多賣烤魚烤蝦的,因為肚子不餓,沒理他們。本來島上有個溶洞,無奈水漲,就淹了。在島上溜達了一下,品嘗了有名的“三道茶”,10元/人,很有意思的,一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無窮,像征著先苦後甜。要到中午,我們就在島上酒家訂了幾個菜,叫酒家搬到船上吃飯,很有意境吧。一個是洱海大螺絲,一個海草湯,一個炒野菇,才40元,味道還不錯。酒家看我戴眼鏡,叮囑我多吃海草,說白族的人極少近視,就因為多吃海草的緣故,我一聽趕忙埋頭大嚼海草。
船離開金梭島,返回古城的碼頭。和那兩小子一起,四人搭個馬車去三塔(車費15元),三塔是大理的像征,一定要去看看。也許我們太重了,馬跑起來比較吃力,馬夫不住吆喝,同時揮繩子,每揮一下繩子,馬便以尾巴掃一下馬夫以示回敬,很好笑。路上馬夫推薦我們去喜洲白族民居看看,說舊時那裡是大理的“小上海”,到了三塔公園,門票竟然要30元,兩小子就搭車去了喜洲看小上海去了,我們進去看三塔。
公園裡面風景不錯,三塔卓然挺秀,俊逸不凡,主塔叫尋塔,高69米,數了一下共有16層,底層鑄有“永鎮山河”四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仔細看,左邊的那個塔似乎有點歪。(後來問了當地人,證實是以前地震時震歪了)
三塔攝影後出來,坐中巴去喜洲看白族民居,拐了好多彎穿過數個小巷才到,看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獨特白族民居,坐車回大理古城。走在古城路上,吃一個老太婆的烤蝦,1元/串,很鮮美,上面撒一曾辣椒,味道更佳。
晚上又在昨晚吃飯的“大理白族特色飯店”吃飯,木瓜雞,鮮姑湯,炒野菜,一結帳才27元,到洋人街買好了次日9:00去麗江的車票(47元/人)。
飯後逛古城的街市,到南門和文獻樓看夜景攝影。文獻樓哪見有人唱歌啊,根本不允許上樓,看來那兩小子被白族靚妹糊弄了一回,少數民族的妹妹也不好惹的嘛。
晚上11點回來享受客棧提供的每天免費上網半小時,感覺手有點麻木,敲字也不利索。因為明天早起去麗江,所以晚上就結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