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記(3)--一路修行

作者: xueqingmm

導讀世間最銷魂的事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在海波四千多米的哲蚌寺身後的山上,看繁星滿滿的夜空,絕對,是一件銷魂的美麗事件。。。。 2007年8月1日,北京東路,背包客 此刻,我獨自一人坐在背包客,太陽漸落,鵝黃的燈光在頭頂亮起,一壺甜茶,一本書, 伴我度過這落日的黃昏。喜歡這樣一個人,沒有緊迫感,忘記時間,在這裡閑 ...

世間最銷魂的事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在海波四千多米的哲蚌寺身後的山上,看繁星滿滿的夜空,絕對,是一件銷魂的美麗事件。。。。

2007年8月1日,北京東路,背包客

此刻,我獨自一人坐在背包客,太陽漸落,鵝黃的燈光在頭頂亮起,一壺甜茶,一本書,

伴我度過這落日的黃昏。喜歡這樣一個人,沒有緊迫感,忘記時間,在這裡閑坐著,看往

來過客,看他們的留言,讀他們的心情

昨晚,美美的睡了一覺,自然醒來已經九十點鐘。中午,和兩個姐姐花兩元錢乘301到哲蚌

寺山下,然後坐卡車後座上山到哲蚌寺門口,只需要一元錢。寺廟門票,50元。

喜歡哲蚌寺,沒有眾多的游人,沒有做秀的場景,古老蒼白的石牆,光滑圓潤的石板路,

黑色粉刷的窗框,掛上紅黃深藍色的簾布,五色窗棱前擺滿火紅的向陽花。生命的活力和

古老的足跡相輝映,總是感覺,那綿長無限輪回的生命,是那樣讓人尋味感動。

寺廟裡,半山上,總有五彩礦物燃料繪制的佛像,繪寫的彩色六字真言,紅色綠色白色黃

色藍色,交織在一起。偶有,石頭堆成的瑪尼堆,路過時,可以在增加一石高度。

哲蚌寺裡,有最古老的寺廟,有天然石頭形成的文殊菩薩,還有活佛在石壁上留下的指印。

佛前虔誠叩拜,賜你智慧,給你力量。

下午,在哲蚌寺山下,乘301轉503直到色拉寺。下午三點到五點,是喇嘛們辯經的時間。

偌大的辯經場,百來名紅色袈裟的喇嘛,一坐一立,有立有辯。贊成的雙手擊掌,反對的

擊掌同時跺腳。我善意的衝一個喇嘛微笑,他羞澀的回以笑容。

2007年8月11日,哲蚌寺

明天是雪頓節,在哲蚌寺上曬大佛。下午三點,我和毅的朋友甜,一起背著露營的睡袋、

防潮墊和帳篷,連同另外兩個人驅車前往哲蚌寺。由於明天會禁車,上山不方便,今夜露

宿山頂,還可以賞天上星星,看拉薩燈光夜景,也是美事一樁。

甜,如她的名字,長相和說話都甜甜的一個女孩,但是又時時透露出爽朗。人和人就是奇

怪,有些人,你就是會一見如故,頓生好感,或許一刻不到就成為朋友。我與甜,就是這

樣的感覺。

第二次上哲蚌寺,背著衣物睡袋防潮墊,攀爬四千多米,依然吃力,很累,大口的喘氣。

寺廟最高處的桑倉,是有地位的有修行的喇嘛的居所,毅在那裡等著我們,在他的喇嘛朋

友桑吉的家裡。桑吉,是從青海來這裡學經,在大昭寺已經修行了六年,每日念經,過清淡

的生活。

桑吉給我們講佛的故事,給我們講拉木拉錯那個可以預示轉世活佛、可以看到自己未來的

神湖。一行的朋友,想著美好的漢語含義請桑吉起藏文名字。末了,桑吉問我,你想起個

什麼名字。我告訴他,我相信眼緣,請他幫忙決定給我一個適合我的名字。於是,我有了

一個藏文名字,是大師桑吉給我的名字,叫做德吉桑姆,漢文意思幸福永遠。

開心,自然是難以言語的開心!

吃過桑吉大師親自做的晚飯,等待窗外電閃雷鳴的大雨結束。半夜十一點,大雨稍定,總

算可以出去山上,搭起我們的帳篷。山上,只有星光和我們三個手電筒的燈光。夜,很黑

,漫天的繁星綴滿黑色的夜空,那麼多,那麼亮,根本無法分清哪個星座;那些星星,那

麼低、離你那麼近,好像你的指尖都可以輕輕觸碰。還有大塊的雲朵,遮擋部分繁星,像

白色的曼莎。

山下,燈火通明,是拉薩的夜火、是不寐的人群。空氣很清新,有些讓人清醒地冷,偶爾

傳來狗叫,讓這山顯得更加空寂。但,卻不感覺孤獨。深夜,又雨,潮濕,好在有防潮墊

,不過睡袋裡仍然感覺冷,無法入睡。

凌晨三點,包車上山的人已經進入寺廟,能有幾千人吧,雖然相隔很有段距離,卻仍然清

晰的聽見他們興奮的談論,和他們高聲的歌唱。。。

上午八點,昨夜的雨早已停歇,天空放晴,山下雲煙繚繞,那是藏民信徒在煨桑燒香。

人群忍不住地在歡呼,是因巨大的唐卡有活佛護送前來。經過十分十秒的時間,大佛展開

,藏民們擁向佛像,叩頭親撫。



(the temple)



(the rock)



(白色的牆)



(喇嘛)



(煙)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