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目的地的雲南之行(四)喜洲、周城

作者: 塞婆失馬

導讀無目的地的雲南之行(四)喜洲、周城1月30日正月初五去喜洲,看商幫住宅,看大慈寺,看滇馬,和徐悲鴻送給董澄農的《奔馬》,哪怕只是復制品。8:30,從昆明出發,沿途就看到了白族民居;13:00,到達大理下關,旅社老板娘派來的司機已在客運中心等候我們了,車費20元;雖然下關至大理古城的小巴只2元/人,但我們節省了小巴等客的時間,而且出租車收費35至40元,老板娘為我� ...

無目的地的雲南之行(四)喜洲、周城1月30日正月初五去喜洲,看商幫住宅,看大慈寺,看滇馬,和徐悲鴻送給董澄農的《奔馬》,哪怕只是復制品。8:30,從昆明出發,沿途就看到了白族民居;13:00,到達大理下關,旅社老板娘派來的司機已在客運中心等候我們了,車費20元;雖然下關至大理古城的小巴只2元/人,但我們節省了小巴等客的時間,而且出租車收費35至40元,老板娘為我們安排的接站很劃算。因為小蘑菇只有半天的時間,明天就要回昆明了。旅社安頓好後,我們決定包這位司機的車,盡量多去些地方。下午去喜洲、周城、洱海、崇聖寺三塔,回到大理古城,第二天我一人去本主廟、蒼山,回到大理古城,包車費60元。喜洲曾是唐代南詔國的第一個國都,正是南詔的興起,才形成了白族。喜洲距大理古城18公裡,一路上,左側是綿延的蒼山,右側是一片片的油菜花,司機說油菜花再右側就是洱海,不過我們在公路上看不到。剛進入喜洲,就迫不及待地買被外國人號稱白族披薩的喜洲粑粑,因為我們沒時間吃午飯了。喜洲粑粑鹹、甜兩種口味,我很喜歡。景區入口被旅行社的車堵得水泄不通,我們只得從另一處牌坊進去,所以沒有看到成群鷺鷥棲息的大青樹。進入喜洲的老街,感覺街巷不直,是不斷蜿蜒變化的。喜洲商幫文化與白族文化相結合,喜洲最好的房子,也出自於喜洲商幫之手,所以喜洲的特色有別於其它白族村鎮,難怪老舍先生感嘆喜洲是一個“體面的市鎮”。雖然白族老房子在喜洲有幾千處,似乎只有嚴家大院接待游客,我沒能找到董澄農的董院和其他商幫住宅。感覺上午扎堆洱海游船上的游客又都扎堆到嚴家大院,心中不免有些煩亂,有些遺憾。嚴子珍的嚴家大院在四方街的西南角。說起嚴子珍,就要提一下清末興起的喜洲商幫。喜洲商幫經營茶葉生意。嚴子珍的“永昌祥”商號,將青毛茶制作成緊壓茶,大理人不喝緊壓茶,制成這樣的茶是便於馬幫運輸到各地進行茶葉貿易。“永昌祥”在喜洲立足後,業務擴展到全國及海外,到1943年,嚴家的資本按現在的貨幣計算,約為20至30億人民幣,成為喜洲商幫“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中“四大家”之首。嚴家大院一進四院,以“走馬轉角樓”相通,連成一個整體。“三坊一照壁”,由三個坊及一個照壁組成,兩坊山牆之間設耳房及漏角天井。照壁面東,紫氣東來之意;下午則利於采光;在茶馬古道上經商的人認為,財路在西面,有映照財路的意思。“四合五天井”,四坊建築組成封閉式的院落,四角均有漏角天井,加上院落,共五天井。 住宅正門、門樓和過梁的雕琢工藝十分講究,尤以門樓鳳上龍下造型體現了白族女性當家的風俗。屋頂為串角飛檐。最後一個院子南面是嚴子珍的一棟洋樓,不過,商幫中的後起之秀董澄農的洋樓是喜洲最大的洋樓,在喜洲商幫的住宅中,這樣的洋樓有三座。游覽全程有導游金花免費講解。除了品茶休息的茶室,還有一個院子專作民俗表演,一邊品嘗白族三道茶,一邊觀看白族服飾展示、白族歌舞和婚慶民俗表演。早就聽說喜洲婚宴上獨有的“餐前打包”的習俗,就是開席之前,大家將桌上的涼片、酥肉等干菜每人先分一點,然後才開始吃。分得的菜肴要拿回家給不能出席婚宴的老人、病人、小孩分享。這樣既不會造成浪費,也體現出喜洲人愛家的美德。雖然這次的婚慶民俗表演中沒有這一段,不過,熱熱鬧鬧的掐新娘確實看到了。我聽說的白族習俗是:姑娘出嫁,全村人都要去掐新娘子的臉蛋,直到把新娘子的臉掐紅,掐得越狠表明對新人祝福越深。新娘要強忍痛苦陪笑臉。不過,現場演出的是大伙掐新郎的臉和新娘的屁股(新娘父親掐女兒的臉),十分搞笑,惹得觀眾也掐起了新郎,新郎似急非急的樣子非常可愛,他圓圓的臉莫非就是每天表演時被掐圓的?新娘一出場戴著一副與其新娘裝扮不相符的墨鏡,胸前掛著一面鏡子,看著有些突兀,原來,到婆家之前,要戴上一副墨鏡以便遮住哭腫的雙眼,胸前的鏡子是避邪之物。嚴家大院並不大,門票從5元漲到50元,恐怕就是導游金花和民俗演出的緣故吧。從嚴家大院出來,路上果然見到了滇馬,是矮腳馬。馬車是喜洲的出租車,駕車的人就自稱是開馬車的。滇馬個頭雖小卻很結實,很精神,使我下定決心第二天要騎著滇馬上蒼山。司機說大慈寺正在維修施工,只好作罷。其實,我真的很想看看這座建於唐代南詔時期的儒、釋、道 “三教並存”,還供有眾多的白族本主的千年古剎。大慈寺也和喜洲商幫頗有淵源,還曾是武漢華中大學在抗日戰爭期間的校舍。喜洲人重文,再困難也要讓孩子讀書。嚴子珍最早倡導“達則兼濟鄉親”,聯合董澄農等四大家,實施“興教助後,舍財助國”的行動。大理二中就是當年“四大家”出資興建的私立中學——五台中學。1939年,昆明成了抗日戰爭的大後方,許多北方大學紛紛南遷,一時間,昆明人滿為患。喜洲商幫的嚴子珍、董澄農,還有其他的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共同商量,認為國難當頭,要承擔一部分,就接納了武漢華中大學,把他們接來喜洲、安頓在大慈寺裡上課。

徐悲鴻就曾在大慈寺裡給學生講過美術課。董澄農出資為他舉辦了抗日籌賑畫展,並接受了徐悲鴻贈與《奔馬》。這幅畫在2007年的拍賣中,以165萬的價格拍出,與那段歷史毫不相關的人得到了《奔馬》。

1946年,華中大學告別喜洲,返回武漢。出了喜洲的牌坊,我們的車走在鵝卵石路上,向周城駛去。喜洲鎮下屬的周城村是靠“一條魚、一塊布”起家的,說是游客到周城吃白族酸辣魚,買扎染布。周城不愧是扎染的故鄉,整條街都是扎染作坊,現場看扎染的制作過程,在成品堆裡淘換心水之作。從周城返回大理古城的路上,我們轉向洱海而去。



(喜洲粑粑)



(代表白族女性當家的鳳上龍下門樓木雕)



(白族婚禮)



(喜洲的出租車——滇馬車)



(扎染的故鄉——周城)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