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三清山

作者: bear1971

導讀第一次上三清山,是1991年暑假。應老範之邀,我與曉東胖子在開學前,乘車來到三清山腳下的德興市阪大鄉,這是老範的家鄉。他家附近居然是什麼“少華山武校”,不過,那武校學生練功都是在收割後的稻田裡,也夠艱苦樸素的。 次日早上,在老範表哥咱師專英語系的王老師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征服三清山的旅程。王老師自豪地介紹,這三清山自古就是他們家族的家山,三 ...

第一次上三清山,是1991年暑假。應老範之邀,我與曉東胖子在開學前,乘車來到三清山腳下的德興市阪大鄉,這是老範的家鄉。他家附近居然是什麼“少華山武校”,不過,那武校學生練功都是在收割後的稻田裡,也夠艱苦樸素的。 次日早上,在老範表哥咱師專英語系的王老師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征服三清山的旅程。王老師自豪地介紹,這三清山自古就是他們家族的家山,三清宮是他們的家廟。聽了這話,我們不由肅然起敬。能將諾大一座山占為己有的,除了山大王,那絕對是一個勢力不小的宗族。

王老師一路走一路做導游,指點江山,信口道來,真個是沒把這山當外人的。中午時候,到了山頂,在老範表姐家吃中飯,記得那一餐有麂肉吃,俗話說“獐麂兔鹿,野味四絕”,我還是頭一回享此口福。下午登臨三清絕頂玉京峰後,我們虔誠地祭掃了三清宮。三清宮廟宇不大,已顯破敗,但門前一副對聯頗有氣勢:“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雲自封。”因為印像深刻,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夜宿山莊,山風呼嘯,松濤嗚咽,寒氣襲人,與山下熱浪滾滾、酷暑難熬宛若兩個世界。那時三清山尚未完全開發,游人稀少,一到夜間,更是清幽空靜,仿佛與世隔絕。在無邊的寂寥中,我們度過了三清之夜。

晨曦初露,我們欣賞完三清日出,便往南山而下,沿“司春女神”、“巨蟒出山”一線朝玉山方向游去。在女神峰前我自編自導,留下了偷窺神女梳妝的倩影,這幅照片珍藏至今,可謂罪證確鑿。

吃過中飯,已是下午兩點。下山的路曲折漫長,那時可沒索道纜車可乘,只有邁開鐵腳板,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在山路上,我們抄近道與公交班車開始了賽跑,結果,我們竟領先一分多鐘到達山腳,班車上的乘客無不連聲喝彩。至今回想起來,我仍感嘆:青春真好!

下了三清山,對我們來說,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距三清山20多公裡的童坊鄉,那裡有我們的兄弟童小鵬。沒有班車,那就走著去吧!我們挺得住!

翻山越嶺,爬坡過坎,路在嘴邊,沒有到不了的終點。晚上七點多鐘,暮靄沉沉,夕煙裊裊,鄉裡人家都吃過晚飯,三三兩兩坐在門前聊大天時,我們三個風塵撲撲地來到了童坊。走到小鵬家門口,他的眼珠子都驚訝地快要掉出來了!



(三清西海岸)


精選遊記: 三清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