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風漫游記----中國西安游(自游攻略1)Day 1:古跡精華半日游
線路特色:探訪歷史足跡,領略古城風采
線路設計:西安古城牆---書院門---碑林博物館---大雁塔.大慈恩寺---大雁塔廣場
(打車會路過鐘樓和鼓樓)
走的前一天晚上才在網上看了一下目地的指南,又查了近三天的天氣預報,都是多雲利於出行。研究了一下西安城內和城外的地圖(古代應該叫長安城地圖喲),呵呵~票也是剛才定的,沒想到比前幾天的還便宜喲,大家以後可以試試最後一天才定票喲,嘿!
2009年4月2號東航MU2342成都—西安9:55起飛11:05到 300元
在飛機上沒事研究起地圖和貼士來,旁邊很熱情的西安人給我介紹起來我的地圖,把我想去的地方都用筆幫我標出了方向和公裡數,還討論了關中8大怪,蠻有趣哦!酒店住北二環錦江之星,很新的酒店,在西安中軸線一直下去北二環立交橋那兒就到啦。感覺不錯,很新很干淨,放下行李後午餐就在二樓茶餐廳點了一份新菜酸菜炒肉絲16元和揚州炒飯12元還特別賺送果汁呢共計28元!
第一站:西安古城牆
下午這麼短的時間能去哪裡呢?其實夠游西安城內的古跡啦!從酒店打車17元去南門古城牆又名永寧門(現在只有這個城牆才對外可以登上去的喲,而且只有這道門才有唯一的城門吊橋啦)門票40元,途中會路過鐘樓(現西安最中心標志)和鼓樓(在鐘樓左邊就是鼓樓哦)!登上城牆,一步一步感受長安城經歷的13個朝代,踩在那經歷了1100年歷史的石磚上,感覺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長安城一般!經過唯一留下的吊橋進了城牆正門,我先登上前面的城牆,從正面看是古今結合,都是現代。向後看,左右是一樣的,方方正正,左右兩邊還各有幾道門,上面也都有門樓,感覺太壯觀了!這是南門老城牆左右圖: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永寧門(南門)---朱雀門---勿幕門(小南門)---含光門。供大家參考一下,從永寧門向左640M,向右720M,此時眼前出現一幅畫,隱約看到那一盞盞紅燈下站著守城門的士兵一樣。接著走進城牆裡的甕城,踏上永寧門城樓頂上向下看,突然讓我感覺到投名狀裡的一幕場景,感覺古人在建築上太有創意了,又富有軍事防範的建築!或許你站在那裡也會有跟我一樣的想像力,每站在一個地方都是一幅畫,一幕電影場景。我在城樓上繞著走了一圈,向城內正中軸線上看去便是鐘樓,下面是書院門,在那裡深呼吸一下,閉上眼感覺好像當年皇帝也在這兒站著看長安城呢,如今的2009年我站在同樣的位置,嘿嘿,可能我太有想像力了哈!
從城樓下來的平台上看到有些老外還租了自行車在上面感受,我想他們肯定和我們的感受是不同的哈,因為他們可能只是了解中國的一小段歷史。中國的黃帝內經有這麼說嘛:“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因為曾和朋友討論過中國我所了解的這一點兒歷史,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了解的連我的一點兒都不是呢!
接著在城牆上走吧,下午陰天,雖然氣溫度數和成都一樣,不過風一吹來感覺是很刺骨的那種!(小貼士:朋友們要去的話多帶件厚衣衣吧,美女就多帶支隔離防曬霜。4月的西安風一吹冷得很,太陽一出來呢,紫外線又強得很,熱得很,曬得皮膚很疼,感覺像雲南的天氣一樣喲!)在城牆上走,隨便找一面牆靠著,向外看去,護城河的水還依然流著,流了13個朝代,河邊柳樹成蔭,你能感受到這1100年來古長安城外的那一分繁華和市景,眼前好像又出現一幅畫:河裡的小船,河堤邊上一間間清真店,小酒鋪,米店,春樓,餐館。。。 。。。
游覽完保存完整的宏偉城垣,在城牆上飽覽了市區景色,在中軸線上看完所有建築,帶你回到千年的古長安城!第一站必去之地
西安城牆---古代經典與現代時尚交彙的大走廊
第二站:碑林博物館,書院門從城牆上向下走就是書院門,裡邊都是些賣字畫的,若是對字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去那裡哦,或許還能買到你喜歡的的字畫呢!我在城樓上拉近鏡頭就看得差不多啦,我直接從城牆文昌門下去,出門右邊就是碑林博物館!這個地方是飛機上那位西安人一直推薦要去的地方,因為我也喜歡中國古文字,來了這裡才感覺到不得了喲!
第一陳列室外我拍的照片上寫的:西安碑林,始創於北宋哲中祐元二年(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歷史,現收藏著漢代到近代碑石、墓志近三千種,展出近千余種,是我國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因碑石林立,故名碑林。西安碑林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石刻圖案,反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成就,馳名中外,是廣大游客和書法愛好者向往之地。
下面是查到的說明: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這裡名碑林立,藏品豐富,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同時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馳名中外。愛好書畫和歷史的游客不可錯過。原為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現有館藏文物 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博物館本身即為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明清建築保存至今,並遵循著孔廟固有的建築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築群。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一陳列室的,給你看看就嚇你一跳。第一陳列室陳列的是《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0多萬字,用石114方。清代補刻的《孟子》也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這些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為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以供校對。《開成石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我一塊一塊的仔細看著古人的字體,摸摸就好像回到了千年古都一般,每一個字好像還能看到當時活生生在石上認真寫刻之人的樣貌、衣著和後來多少校對的考師、狀元們,呵呵~這裡也讓我回到千年。。。 。。。我進去的時候沒有看到賣門票的地方有人,很奇怪,還等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免門票還是人家下班了啦!反正是大大方方地向古代學士一樣走進去的哈!從後門出來,看到有年輕一代的書法家李志峰開的書苑,旁邊有一家正博元懂周易的八卦,再出來一點兒都是書院門沿街的小販,不過都是賣的比如有陶樂器熉,字畫,還有明間的一些小東西,我在一小鋪刻了枚秦小篆字體的綠瑪瑙章,老板說價要30元,我說15元也給我刻了,嘿嘿~算是給自己西安游的小紀念品吧!說不定多年以後我這枚章也成了古文物了哈!現在的時間可以去晚餐了,聽朋友說有個叫西安飯館的地方小吃正宗,打車6元就到,離這兒很近呢,就在城內。感覺很干淨,不是回民街的那種,好像來吃的都是當地的西安人,生意特好!點了幾種當地最地道的小吃各兩份,像什麼牛羊肉泡饃呀,肉夾膜呀還有店內的招牌雞半只,還有一份黑豆紅棗粥,還點了一份不錯的湯喲,忘記名字了!(好多都說這樣一句話:到了西安沒去兵馬俑,不吃羊肉泡饃的人等於沒到過西安嘛!)所以我最想去的兵馬俑肯定是少不了的,現在先品嘗一下西安美食吧!晚餐共計105元第三站:大雁塔、大慈恩寺、大雁塔廣場看音樂噴泉表演好好晚餐後差不多7點多,接著又打車去了下一站:大雁塔及旁邊大慈恩寺,廣場現在已是現代感十足的噴泉廣場。這裡白天來決對沒有晚上漂亮,建議想去的朋友們晚上去最好!在我了解的歷史裡,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中央10台的百家講談錢文忠教授講西游記唐玄奘。這裡是因為著名的玄奘法師所建,該塔是為保存從印度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而建的,並葬有舍利子萬余顆。據說塔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相傳出自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底層南門兩邊立有碑石,左邊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右邊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親手豎立於此的,至今保存完好。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寺門內,鐘、鼓樓東西對峙。雁塔東南側有和尚墓塔群。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殿內供奉有三身佛、菩薩和羅漢泥塑像,是禮佛誦經之所。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而寺內的殿堂則多是清代建築。大慈恩寺的歷史
大慈恩寺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為報答生母文德皇後的慈恩,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於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稱為“大慈恩寺”。由於高僧玄奘主持該寺,故此寺地位、名聲大大提高。加之寺內多植名貴花草,如牡丹、芍藥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貴族到寺院進香賞花,甚是熱鬧。唐末戰亂時,寺院損毀。今天的大慈恩寺是當時寺院的西園,為明末清初所重建。大雁塔的歷史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時塔為五層,磚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則天長安年間重修時改建為七層樓閣式磚塔,一直保存至今。該塔是為保存從印度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而建的,並葬有舍利子萬余顆。據說塔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雁塔題名”的典故
“雁塔題名”始於唐代。當時每次科舉考試之後,新科進士除了戴花騎馬遍游長安之外,還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像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雲。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榮譽。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地的文人學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試(相當於省級考試)結束後,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前面看完了你也應該對大雁塔、大慈恩寺了解更深了吧!好了,可以在這裡拍幾張照以作紀念,對我來說那也是一種榮幸!可以想像一下當年新科狀元戴花騎馬遍游長安後必來之處登高留詩題名的最高待遇,嘿,你現在也可以花20元登上去感受了!
下面這件事讓我感覺到西安旅游的亂,雖然是場小風波,不過大家去了可以注意喲!廣場上有很多掛著牌子做拍照生意的人,有人問我要不要拍,看到上面寫著:一景兩張10元。我就問是不是一個景照兩張,一張5元,對方說是。本來我只想拍兩張,因為自己的相機可能拍不到那麼好,但拍照的說叫我多拍幾張不要再說。然後他共拍了6張,想必就是30元嘛。拍完給我看到好像有兩張照得不好,那我當然決定這兩張不要啦,但我還沒說刪兩張,那個拍照的就向洗照的那個店鋪跑得飛快,還沒等我選選呢 ,一邊跑還一邊說馬上就洗出來了! 我跟上去順便問多少錢時,還想讓他把底給我的U盤呢。他又叫人家快打出來,感覺他好奇怪。我說:“那兩張我不要喲,總共多少錢?我給你。”拍照的說:“打出來就知道了嘛。”我說:“到底我要給你多少錢?”他才說:“一共60元。”怎麼會呀?我拍了6張,2張不要,不是4張嗎?也就是20元。他跟我說不是呀,接著便還來了幾個同伙站在我面前,說我拍了6張就是60呀,我說一景肯定都是大雁塔嘛,2張是10元嘛,我不是問好了一張5元的嘛。他們說是啊,一景兩張,就是說一個景你照的一張必須洗兩張出來,這是10元,你照了6張就是60元嘛。感覺像是被忽悠了啦!哈哈。那個拍照的還說不能刪了,拍多少就要洗多少出來,還說我們這裡都是這樣的啊。做了一幅要打人的樣子,哎,沒想到西安的旅游也那麼亂,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些人在說,沒想到自己也碰上啦!現在我就更加強硬說那好吧,反正有兩張我肯定不要的,就是4張嘛,三個人圍著你,你能怎麼辦?所以我還是給了40元,但底又說不給我了。洗照的那個人也說我們從來不給,接著我說那我給你10元買總可以了嘛,夠不?她又說那好吧,等拍照的走了給我。哈哈~看來這年頭旅行只認錢不認人的喲!太現實了。
8點看到廣場突然放了一個大禮花,還沒來得及把相機拿出來呢。旁邊的西安人說:“不用了,我們這裡天天就放那一個禮花喲,就是通知一會兒音樂噴泉表演了,8點半開始!”呵呵,真的趣啊,沒想到來這兒的時間恰到好處。我馬上又興奮起來,在大雁塔下音樂噴泉最前面找了個位置等候著,廣場一下子聚集了黑壓壓一片人喲。在一首古箏伴奏歌唱唐明皇時代的民樂歌曲聲中,噴泉池像舞蹈般開始表演啦,很美很美的場景!邊上的彩燈也配著節奏一閃一亮的,慢慢自拍幾張吧!想想這種場景比較適合兩個人手牽手漫步吧,呵呵,浪漫!終於在浪漫的畫面浪漫的氣氛中結束了我今天的旅行,還是很豐富吧!睡個好覺明天再告訴你我的第二天行程喲!
第一天總費用:681元
清單如下:
1.成都---西安機票300元
2.西安鹹陽機場打車到西安100元(若是坐機場大吧25元,你要是打車這裡都是說價到西安市內100元)
3.午餐28元+晚餐105元=133元
4.門票:40元
5.照相:50元
6.其它車費17+6+15+20=58元

(從古城牆中軸線上看到的長安城和鐘樓)

(古城牆/護城河---古代經典與現代時尚交彙的大走廊)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大雁塔。大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