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左,蘇州在右(游記篇)

作者: 蜂蜜熊貓

導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凡是奔著蘇杭而去的,都是衝著老祖宗的這句評語去的。不顧身邊百分之百去過蘇州的朋友對此地的嗤之以鼻,總是不親眼所見就不會4心。我們也是一樣,帶著矛盾的心情,把蘇州作為此次春游的第一站。 四星級賓館一晚價格的火車軟臥被旁邊一位沾枕頭就開始震天響地打呼嚕的大哥活生生地給降格為睡大橋底下的感覺。蘇州前一晚剛下過小雨,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凡是奔著蘇杭而去的,都是衝著老祖宗的這句評語去的。不顧身邊百分之百去過蘇州的朋友對此地的嗤之以鼻,總是不親眼所見就不會4心。我們也是一樣,帶著矛盾的心情,把蘇州作為此次春游的第一站。

四星級賓館一晚價格的火車軟臥被旁邊一位沾枕頭就開始震天響地打呼嚕的大哥活生生地給降格為睡大橋底下的感覺。蘇州前一晚剛下過小雨,空氣濕潤,氣溫宜人。可皮膚觸覺的溫潤被火車站前亂七八糟坑坑窪窪的視覺衝擊一下子給衝散了。蘇州之行,就在皺眉間開始了。

蘇州印像:

蒙住你的眼睛,把你直接空投到蘇州街頭,睜開眼睛之後,你會以為自己到了河南的某個小縣城。城市規劃混亂,道路狹窄,塵土飛揚,人群擁擠。想到被譽為“東方的威尼斯”,能笑到背過氣去。浮,亂,髒,加上噪音般的蘇州口音,不要妄想江南水鄉的悠然自得了,連平心靜氣都是奢侈品。

住:

考慮到第二天離開方便,選了火車站附近的格林豪泰。從火車站走路10分鐘不到,去往所有景點都有公車相通,很方便。一定要非臨街的,非吸煙的,壁掛式分體空調的房間。

行:

早就耳聞蘇州的出租車很不規範,所以干脆除了腿兒著,就都是坐的公車。很搞笑,游X路都是1元車費,本地公交倒很多線路都是2元的。胳膊肘往外拐,拿自己人不當人哪。公交車這張旅游城市的名片堪比古董,很容易讓人回想起80年代艱苦樸素的生活。

吃:

一提起這個,我都恨不得鑽地縫兒裡去。春游的第一頓正餐,居然是在味千拉面解決的。瀑布汗!北京滿大街的味千,我從來都不屑一進,結果跑蘇州開葷去了。事出有因,我們實在是虎丘附近找不到像樣點兒的飯館,才回到蘇州的“王府井”一帶又找了半天,在一口否定了雞爺爺和雞大哥之後,不得已進了味千的門。第二頓是在聞名的綠楊餛飩。點了餛飩裡面最貴的銀魚餛飩,吃了半天,沒吃出銀魚的味道來;酒糟圓子也稀湯掛水,沒有味道。第三頓更神,從拙政園出來進了一家韓國館。燒烤的炭火要錢,小料要錢,醬要錢,總之每一樣都要單另算錢。托他家的福,第一次喝到了不是大醬湯味道的大醬湯。

游:

1. 虎丘

蘇大學士的一句“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就把游人呼啦啦全忽悠到虎丘來了。虎丘的人文歷史要追溯到吳王闔閭(也就是夫差的爹,西施的公公),據說闔閭葬於此。顧名思義,丘,就是小山包,所以有那麼點兒上上下下。其中著名景點有劍池,試劍石,千人石,憨憨泉等。最有名的當屬“東方的比薩斜塔”虎丘塔(怎麼蘇州都跟意大利看齊呢,友好城市是怎麼第?)。比薩我也推過,一輩子溜肩膀的張文順也見過,來到這虎丘塔也就見怪不怪了。虎丘旁邊是婚紗N條街,婚紗店是一家挨一家。這裡的市容衛生要比市中心再差N倍的,真難以想像如何在跟趕集似的環境裡挑選一輩子只穿一回的婚紗,還不如回家披被面得了。

2. 寒山寺,楓橋

吟誦起《楓橋夜泊》,對那故蘇城外的寒山寺是何等的憧憬。到了這裡,根本不會讓你有機會戚戚然地無病呻吟高考落榜生張繼的凄涼心情。鼎盛的香火,高掛的祈福條,花錢才能撞3下的大鐘,哪裡容得下你在這兒玩兒抑郁。此楓橋早已不是彼楓橋,明明就在寒山寺對面,可不買票進到景區裡面去就是看不到,人家那角度設計的那叫一個絕。楓橋景區仿佛縮小版影視城,簇新簇新的景點之間穿梭著好幾對取婚紗照外景的新人。人家張繼那兒落榜正哭呢,你這兒洞房花燭的不是成心刺激人家嘛。真不厚道!

3. 蘇州博物館,忠王府

忘記了博物館大多是周一閉館的,否則周日就先去蘇博了。結果只能在外面看看貝大師的傑作。盧浮宮外的玻璃金字塔標榜著衝擊力,一句“不懂藝術”就給欣賞不了的人們都踹到俗人堆兒裡去了。第一眼看到蘇博的白牆黑邊兒,腦中一閃念:這麼髒的城市,恐怕隔不了多久就得刷一回漿吧。汗!蘇博跟忠王府相連,所以李秀成他們家也同樣不得而進了。對太平天國沒什麼印像,只記得東王楊秀清身邊有個聰明絕頂的PPMM。

4. 拙政園

來蘇州不去虎丘,就是不給東坡肉面子;來蘇州不去拙政園,那就是不給小學課本面子。如驢貫耳的“蘇州園林”哪能不看看就走。去他們家串門兒還得掏錢,趕明兒我們家也賣門票。跟著毫無激情的園內免費導游先人擠人地大致走了走有名堂的景點,然後再在無數團隊人群的夾縫間拍幾張萬人大合照。園林本來是人家的家,生活的地方,結果被後人改造成為似乎是僅供參觀的地方,凡是像個屋子樣兒的就全是客廳的擺設。合著房間光用來接待來賓了,全家人都在假山上蹲著歇著。

5. 平江路

幸虧摸到了平江路,否則蘇州之行真就全軍覆沒了。總算找到了一處暫時遠離喧囂的地方,夕陽西下傍晚時分的這條石板路讓我們可以慢慢踱步,把見到的蘇州暫時抹去,替換成之前想像中的小城。穿流城市的小河(受周迅那部電影《蘇州河》的影響,我總覺得這條小河就叫蘇州河),一邊是木結構為主的老建築,有的被整修一下改成咖啡店酒吧,一邊是仍有居民居住的平房老城廂,其間由動不動就幾百年歷史的小橋聯在一起。這是一條很窄的小河,河水並不清澈,談不上什麼景致,但卻是很生活化,對於旱地兒來的咱們來說,窗外有條小河的意境總還是美的。

四大才子橫行的地盤,伯虎勾搭秋香的現場,故蘇慕容家的老巢…蘇州給人們遐想的空間太大太大,反過來給游人的打擊也太大太大。咱不能說老祖宗瞎忽悠人,想必千百年前的姑蘇城就是天堂縮小版。只可惜姑蘇後人擅自搬了家,搞得如今天堂在左,蘇州在右。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