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歸來給友人的信

作者: 老fang

導讀日本歸來給友人的信2009-04-08 作者:fzpwm MY友:你好! 最近,我們參團去了一趟日本本州,回來後看到你發來的希腊風光片,很美!那應該是我們今後要去的旅游地。 三四月間,正值櫻花開放的日子,外孫有爺爺奶奶看著,我們便有了這次機會。六天的時間,來去占兩天,實際游覽只有四天,雖說是走馬觀花,卻也對日本有了一些真切體驗。 3月31日午後我們乘船至香港,� ...

日本歸來給友人的信2009-04-08

作者:fzpwm

MY友:你好!

最近,我們參團去了一趟日本本州,回來後看到你發來的希腊風光片,很美!那應該是我們今後要去的旅游地。

三四月間,正值櫻花開放的日子,外孫有爺爺奶奶看著,我們便有了這次機會。六天的時間,來去占兩天,實際游覽只有四天,雖說是走馬觀花,卻也對日本有了一些真切體驗。

3月31日午後我們乘船至香港,搭國泰航空公司客機直飛大阪,抵達已是晚上。

第二天,游覽大阪城公園,登日本三大城堡之一的“大阪城天守閣”,此城堡已有千年的歷史,是日本古代著名大將軍豐臣秀吉所建,在當時的軍閥混戰中,為守護大阪城起了關鍵作用,如今已成了大阪的像征。日本的火山多,天守閣的城牆和我們以後所見到的古城牆幾乎都是用火山石建造的,很有特色。

之後去關西最大的商業街“道頓掘”和“心齋橋”,我們對購物興趣不大,當然也是能力有限,就只是到處轉轉、看看。

午飯後,乘新干線去京都,過去對新干線很神秘,坐了才知道,其實跟國內的“和諧號”也差不多,速度還趕不上上海的“磁懸浮”。不過,新干線是為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所修建,比我們早了近40年。另外,日本人的禮貌謙讓、遵守秩序,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像。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人文氣息很濃,我們去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清水寺”,這是一座建造在斷崖上的千年古剎,寺廟的顏色很奇特,因無法准確描述,人們索性就叫它“日本紅”了。寺外的二年阪、三年阪商店街上,小店鋪一間挨著一間,各種制作精良的日本傳統工藝品,飽人眼福,而許多可以品嘗的小吃則飽人口福。

離開清水寺,我們又趕往風景秀麗的嵐山。春天,這裡櫻花遍開,到了秋季,則是滿山紅葉。清澈的大堰川和古“渡月橋”,終年蒼翠的松柏,從古代起就是人們的度假游覽的勝地,而這裡更吸引中國游客的,還有周恩來總理的“雨中嵐山”詩碑。

嵐山景區還有一道人文景致,那就是大學生拉黃包車。一個個活力十足的年輕人,利用假期在這裡打工賺錢,他們身穿寫有大大“嵐”字的黑大褂,拉著游客在景區裡四處奔跑。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日本青年的自立意識。

第三天的大部分時間在由大津經名古屋到東京的高速公路上,途中能不時地看到戴著雪帽的富士山。這座有“日本之像征”的富士山,從不同的角度望去,姿態各異,秀麗而靜謐,引得團友們陣陣驚呼。

下午至箱根的大湧谷,這是一處火山遺址,山坡上到處白煙彌漫,溫泉像開鍋的沸水,空氣裡充滿嗆人的硫磺氣味。用這裡的溫泉水煮雞蛋,蛋殼會變成烏黑色,日本人稱其“黑玉子”,五只一袋,游客都爭相購買,其實味道與普通雞蛋無異。

下山後,游覽富有日本庭園建築特色的“平和公園”,因內有日本唯一的一座舍利塔而著名。“平和”即“和平”,在日本到處可見祈禱和平的匾或鐘。我們感覺,同中國人民一樣,日本普通百姓也都是祈盼和平生活的。而且因為國民富裕、百姓生活安逸,他們更怕失去這一切,也理解了他們何以那麼怕北朝鮮打導彈的心情(那幾天正是北朝鮮准備發射導彈的時候)。

當晚,入住日式溫泉旅館,我們第一次體驗了露天溫泉。泡在40℃的熱水中,仰頭可望滿天的繁星,(這樣的星空在國內大城市已是多年未見了!)呼吸著山野的空氣,吹拂著習習的涼風,仿佛和大自然融為了一體,真是愜意極了!

第四天早晨上車後,導游建議稍改行程,舍棄登富士山五合目,而去富士山資料館和忍野八海。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花很多時間上山,冷且不說,也看不到什麼東西。大家一致響應,去了資料館。這裡果然不錯,不僅影像資料齊全,還是拍攝富士山的最佳位置。團友們一頓狂拍之後,便驅車前往日本的一處鄉村旅游點——忍野村。

忍野村裡有八個水池,是富士山的融雪水下滲後,又以泉水湧出地面形成的,稱為“忍野八海”。這裡是日本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村子裡有許多專為游客服務的土特產品店鋪,從手工藝品到醬菜點心、從烤魚烤肉到時鮮水果,十分齊全,價錢也不貴,許多東西還可隨意品嘗。我們最喜歡的是一種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做成的豆沙餡餅,當地人稱作“草餅”。糯米面被艾草汁染成了綠色,在炭火上烤成焦黃,吃到嘴裡甜軟清香。後來聽女兒說,貴州人也有吃這種艾草糯米餅的習俗,管它叫“清明粑”,清明前後,到處都有得賣。我們這才記起,去忍野八海的那天正是清明節頭一天呢。沒想到一塊小小的草餅,竟也折射出中日間水乳交融的文化。賣貨的店員多為女性,殷勤周到、笑容可掬,其中幾位還會講中國話,原來她們都是從山東等地嫁過來的。近年來, 隨著中國游客的陡增,這些大陸新娘也有了用武之地。

吃完買完,我們又在周圍走了走。村子裡農民的住房大都是二層或三層的小樓,看上去像是國內的別墅。每家的小院也都布置得各具風格,很有些文化味兒,而且決不雷同。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女兒女婿看後很驚訝,但我們覺得富裕程度還是趕不上西歐北歐的農民。離開忍野,在河口湖畔用過午餐後,我們一行向首都東京前行。

也許是期望值有些高,東京並不如我們原來想像得那樣高樓林立,那樣現代,想想原因也很簡單,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建築自然不能過高。

我們游覽的第一站便是皇宮,即日本天皇的居住地。所謂“皇宮”,其實原是江戶朝時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宮城——舊江戶城的遺址。從外觀看,根本無法同中國皇帝居住的宮殿(今故宮)相比,這大概就是日本人稱之為“皇居”而非“皇宮”的原因吧。但說實在的,我們更喜歡這典雅樸素、被綠樹環繞著的“皇居”,而非金碧輝煌的宮殿。皇居裡邊是進不去的,游客只能在護城河上的二重橋前拍照留念。皇居前的廣場給我們的印像深刻,那不是傳統意義的一塊空地,而是大片長滿了柏樹的綠草坪,柔軟的草地,蒼勁的松柏,還不時點綴著幾株櫻花樹,是人們散步、休息的好地方。不過在樹蔭下,也躺著不少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們並不向路人乞討,只是帶著自己的行李物品,默默地待在那裡。在東京會有這麼多流浪漢,是我們之前所沒有想到的。

離開皇居,穿過鬧市區,來到碼頭。一路上,到處可見盛開的櫻花,難怪櫻花會成為日本的國花呢。在這裡,我們乘坐寬體游輪,觀賞東京灣風光。由於周圍的高大建築物少,其景色遠不如維多利亞港壯觀,但海面比較開闊,成群的海鷗追逐著游輪,從這裡向東駛去,就是浩瀚的太平洋了。

下船後,我們去了豐田汽車展館,展館分兩層,其面積之大,甚至可以在裡面駕車行駛。各種款式的新車,參觀者都可隨意坐進去體驗。我們不禁感慨,遍布全球的豐田汽車,原來就是這樣走向世界的。

記得路上導游為了解悶,曾給我們講過一個形容日本酒店小的笑話:進了房間,第一步就進了洗手間,第二步就上了床,第三步便從窗戶跳出去了。這晚我們所宿的幕張酒店,就幾乎小到了這般田地,甚至連放床頭櫃的地方都沒有。據說東京人的住房一般都很狹小,想來也是,不能向空中發展,只能靠壓縮平面了。

第五天,是日本游的最後一天。去過了類似中國廟會的淺草寺後,便是今天的重頭戲——上野公園了。記得中學時讀魯迅先生寫的《藤野先生》,開頭就講到“上野的櫻花”,現在終於有機會看看了。這裡除了一般公園都有的噴泉、草地、樹木和花卉外,最獨特的便是一條長約200米的“櫻花大道”,路兩邊的櫻花樹一株挨著一株,櫻花累累的樹枝伸展開來,在路的中央幾乎形成一個遮陰的花棚。仰頭望去,滿樹都是怒放的花,沒有葉;藍天下一片粉紅色,沒有綠。一陣微風吹來,花瓣如雨落下,撒在游人的臉上、身上,隨之樹下便響起歡快的笑聲。這樣的“花勢”,我們還是第一次領略。賞花季節,又逢假日(星期六),東京市民和東西方游客一起湧來,櫻花樹下的人流也如潮水一般。幾乎人人都仰著臉,個個都帶著笑,或賞花、或拍照攝像,真的是盛況空前!

在大道兩旁的櫻花樹下,則另有一番風景:許多人在鋪著塑料布的草地上飲酒聚餐,一群一伙,他們有的是公司員工,有的是學校學生,有的是退休老人家,大家盡情嬉笑、開懷暢飲,旁若無人。而當野餐結束,所有的東西都會收進路邊的大型垃圾袋中,用餐的地方收拾得干干淨淨。我們不禁感慨,如果是在國內,這樣的聚餐後,不知會怎樣狼藉呢!

公園裡還有另一道風景線,那就是坐在指定地點的流浪漢。他們衣衫破舊,低頭不語,規規矩矩地等待著慈善組織的施舍或救濟。對於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填飽肚子的食物,而非絢麗的櫻花美景。

午餐後,我們來到銀座中央大街。過去老聽說“銀座”,但始終不很清楚,以為是個大型娛樂場所,現在知道了,其實就是一條大型購物街,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或上海的“南京路”。大概是周末吧,中央大街的路口,有一個寫著大意是“步行者天堂”的牌子,這裡果然是“天堂”,不僅沒有車,馬路中央還擺著一些圓桌和椅子,供走累的人休息。銀座中央大街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街,長約一公裡多,與其垂直的有八條橫街,分別稱作一丁目、二丁目至八丁目。這裡大小店鋪林立,各類商品齊全,我們無心購物,只是隨便走走看看。我們注意到,來銀座的日本人,個個西裝革履,穿戴講究。很多人用嬰兒車推著寵物狗,寵物狗的主人們還不時地停下來,相互欣賞和交流。年輕女孩子打扮時尚,穿著和服的大都是中年以上的婦女。

待團友們大包小包、興致勃勃歸來時,這次日本旅游也告結束了。五號一早,我們從成田機場搭機,經香港返回深圳。

看了這篇流水賬,不知是否會激起你去日本旅游的興趣?

附上幾組照片。

祝好!

Z P

2009-04-08



(京都嵐山拉黃包車的大學生)



(忍野八海的中國新娘)



(在神社祭拜“稻荷神”)



(上野公園櫻花樹下的聚餐)



(上野公園裡等候救濟的人們)


精選遊記: 大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