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窗外風雨大作,雷聲陣陣,上海已經好久沒有下雨了,這時有了一點久違的清風,而我腦海裡卻想的是黃山九龍瀑的明天應該是何等的壯觀!從那裡回來一日有余,卻揮而不去的是黃山那奇幻的山山水水。我想念它,宛若戀人般思念著它,它是我魂之故鄉,魄之家園…一、 出發
這個假期打工掙了一點錢,這是人生目前為止的最大一筆,卻也來之不易,繁瑣事情一大堆,如水草般纏繞著我――上海的天氣是那麼的燥熱,讓我的心也寧靜不下來。交了圖後,我決定來一次遠足,開始想去雲南麗江和中甸,尋找那心中的香格裡拉,但後來考慮到預算還是放棄了,最後決定去個美輪美奐又離上海很近的地方。毫無疑問,黃山是唯一的選擇。
找老板要錢,買車票,去家樂福買旅游用品,給MD錄音,上攜程網下載以前的游記和文章,同時征集游伴…感覺自己是匆忙了一點,但時不我待,23號清晨終於踏上了K818次由上海開往黃山的列車。
二、 火車上
一直以為特快一定是有空調的,這次算是長見識了。K818可謂是我見過最破的車。車廂狹小且不透氣,沒有空調,而且開水是溫水,車廂上的鍋爐還在燒煤。不過,我是從上海到重慶的K71/72次車的常客,每個春節都會經歷那種43個小時的地獄式訓練,這種11個小時的“悶罐”旅程只是小case了。
蘇州,無錫,鎮江,南京…一個個歷史文化名城閃過車窗。列車呼嘯著又從南京奔往蕪湖,我知道長江離我已經很近了,但是卻觸摸不到它的味道。漸漸的,車進入了皖南,山影朦朧,卻與江南是別樣風情。
細細品來,皖南也算是水鄉,時時可見綠水蕩漾。江南的田地很有規則,水系橫平豎直,如坐標般精准,水系之間便是水田。皖南之水無甚規則,蜿蜒而走,水田也不再為方形,這一點倒也與四川盆地非常相似。
窗外時不時可見飛鳥驚起,定睛一看,原來是兒時常見的翠鳥;雪白色的鵪鶉圍著老黃牛尋食;一個老農膽子真大,順著鐵軌邊的一條窄窄的石路騎著自行車;河裡有時可見一些稍大的輪船,但是過不多久就看見原來它們都是用極其簡單的工藝在河邊把鐵皮焊上而成;池塘裡,溪流裡常見人坐在笑的不能再小的船裡采摘東西,我想應該是紅菱吧。藍天白雲下,幾個小孩在水裡嬉戲,而我,醉心於兒時的記憶裡,聽著愛爾蘭詩人歌手Maura OConnel的《Western Highway》,真有一種在高速公路上兜風,從高山一路到海洋的感覺:
I am a driver on a western highway
From the mountains and to the sea
And there’s a song on the western highway
Saying I will be free
The sky is fading to the color of the valley
Dust of angels and dust of dreams…
(下載地址:http://auto.***/news/2002-07-24/3_33-2-2019-172_20020724111917.mp3)
三、 極品飛車
在火車上,我按照從攜程網上打印的介紹,給口碑不錯的雲海樓“樓主”程劍打了個電話。我告訴他我是一個人出來自助游的,能不能給我在山下定個鋪位。因為用手機打的,環境噪聲特大,不過他還是大致知道了我的意思,告訴我沒問題。快到歙縣的時候,他又給了我一個電話,告訴我就在歙縣下車,他有車來接我,並告訴我K818上還有兩位是和我一樣的攜程網友。啊,黃山真的到了!
下了火車,發現這裡前不著村,後不挨店,拉人住宿的,拉人坐車的應有盡有,年齡跨度從十幾歲到六七十歲。不一會,下車的人走掉了,還剩下兩個小伙子在等車,上前一問,果然是和我一樣的去程劍那裡的。
十幾分鐘過去後,終於等到了來接我們的人,乘上公交車進入歙縣縣城,然後又在汽車站的一條公路前等車,又等了將近半個小時,終於等到了從千島湖回湯口的中巴。此時已是晚上八點左右了,終於有點安定下來的感覺了。
旅途很多時候也是一種心情的旅程,車上的人看上去都特別的疲勞,和我一起來的兩個小伙子早已偏著腦袋睡了,而我還在凝視著窗外的風景。
接我的人告訴我這條路很險,果然不假。車速奇快,而路上彎道眾多,道路極其狹窄,司機也沒有拐彎要減速的意思,絕對比極品飛車刺激多了。幸好迎面而來的車很少,否則可真的要從擔心變成現實了。這條公路是沿著一條不知名的小溪修建的,潺潺的流水聲和著呼嘯的風聲,遠近的山勢層巒疊嶂,明月當頭,我的心境漸漸的平和了許多。月亮很圓,拿出手機,查看陰陽歷轉換才知道這天是農歷7月14,――月後中秋團圓之時,我會在哪裡呢,是否還是個異鄉的游子?手機在這裡已經沒有了信號,想打電話回家也只好作罷,到湯口再說吧…
四、 夜宿雲海樓
雲海樓不大,但是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大致去過的人都有這種感覺吧。無論是飛機,汽車還是火車,初到湯口的任何人都會有滿身的塵埃,渴望痛痛快快的洗個澡。程劍告訴我說24號山上的加床都沒有了,我也只好在山下多住一宿了(後來發現這種不幸還真的成了一種萬幸)和程劍計劃好山上游玩的路線後,我開始思量24號的安排了。山下東海景區一日游還是去千島湖?這時,我認識了同樣是因為24號加床沒有而不得不多待一天的丫丫和她爸爸。老伯決定去宏村,西遞看明清建築。而我想這次是散心來的,還是去游山玩水比較好,於是還是決定就在山下玩玩了。
我一人住一間,所以是40元/晚,(誰叫我是一個人出來呢?),洗了一個熱水澡後,我懶懶的爬上天台看星星。雖然這裡的白天是個商業化的社會,但是湯口的夜晚是寧靜的,全然沒有上海的那種喧囂和燈火輝煌。遠處是山的影子,朦朧著山的朦朧,心裡卻想著山的盡頭是什麼?許美靜的歌很溫柔:
帶我離開這裡 到一個被遺忘的小鎮 我只想靜靜的和你相愛一生
帶我離開這裡 到一個被遺忘的小鎮 找回我和你黯淡已久的星辰
只有你的吻才能抵擋夜寒冷 只有在緊緊擁抱中 才能感覺到一點永恆
就算注定是流浪的一生 讓我隨你這旅程 就算失去勇氣和自由 不悔恨
就算注定是漂泊的一生 讓我隨你這旅程 要你永遠感動我 最深處的靈魂
這是一首屬於女人的歌,而我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呢?想想看,那應當是我靈魂在祈求我帶他離開城市,到一個被遺忘的小鎮吧。
湯口不是一個被遺忘的小鎮,但是此時此刻我欺騙靈魂說:它是。於是,淡淡的月光灑下,今夜,我陶醉在山影月色下的徽南小鎮…
六、 東海一日游
第二天,程夫人一早叫我的時候,我已經在收拾東西了。在雲海樓隔壁吃好早餐,我問程劍說有沒有湯口一日游的旅友,一起包輛車去可節省費用,也好有個伴。這時,我認識了大連也是慕名而來的熊先生夫婦,他們是大學老師,也是在攜程上看見的雲海樓的介紹而來的。還沒有洗去旅途的疲憊,我們便出發了。
網上有人說東海一日游是雞肋,是宰人的最好的一把刀,我也挺擔心的。沒多久,鳳凰源就到了。感覺上,這裡比較的冷清,沒多少游人,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市場規律告訴我,游人如商人追求利潤般追求風景,風景越好的地方人越多,真的這樣嗎?
門票20元,一個小導游跟著我們上了山。水聲漸大,我們來到了鳳凰的老家。其實,這裡就是黃山地區無數條美麗山溝的一條,不過聽導游娓娓道來,石頭也有了靈氣。窪如仙桃,石如獅頭,而水清澈見底,絕無淤泥和水草,更可嬉戲其中。幾段路需脫鞋以往,我穿涼鞋,非常方便,而他們兩人都是運動鞋,只好拎在手上了。有灘名清涼,坐於其上,濯足臨風,或者擺個大字,無比愜意。鳳凰源不長,風景也不如翡翠谷那麼驚艷之美,但是這裡你是自由的,完全的融入山水之間,翡翠谷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可謂天上之水,而這裡是人間之水,一切都那麼自然,平和。導游尤其帶我們找到了水之源頭。回憶起來,在黃山喝過的山泉很多,這個源頭的水是最好的,沒有一丁點污染,哪怕來自一片小小的樹葉和一只小小的螞蟻…此時此刻,我把農夫山泉全部倒掉,盛上鳳凰源頭之水,塑料瓶上起了一次薄薄的水霧,甘涼無比!
小導游非常的可愛,剛從導游學校畢業,來這裡不久。她說曾在這裡見過四不像(麋鹿)的,不過機會十分希罕,她還告訴我們黃山裡有雲豹,野豬,松鼠等大型野生動物,黃山松總是指向東方,沿著鳳凰源往裡走能夠到達很遠的地方,而且風景更加的秀麗,路途自然也更凶險。在她那裡,我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回程中見到了蜥蜴,20公分左右,看見我們非常的害怕,躲在石縫裡不出來了。出鳳凰源之時,我們連聲說這20元值得,下次一定再來。
黃山之景真的是養在深閨人不識,公路上看不到很多風景,可拐進一個山溝,完全就是兩樣了,車不一會就開到了天湖。天湖不見湖,這裡倒像是一個大的天然游泳池。夏天習水之人來黃山不可不去,而秋冬之時你如果喜歡冬泳的話也不妨一試。去天湖一定記得帶泳褲和泳衣,沒帶只能在那裡買了,不過也不貴,一二十塊。我們去的時機真的是很好,喏大一條溝就我們三人,水對於游泳而言非常清澈,不過離能飲用可能還差一點。整條溝以淺水居多,水及腰胸,不過深水區也有兩三米。溝的盡頭是一個灘塗,形成一個小瀑布,瀑布口有塊小石頭,坐在上面需要一定的定力了,一不小心就會被衝下去,我們的熊先生側身而坐,結果成了犧牲品了,呵呵。我們在瀑布口游玩的時候,熊太太仰臥在水中,“好舒服啊”愜意極了。如果你喜歡在山水之間靜靜的游泳的話,那麼去天湖吧,如果純粹是為觀賞而去的,也不用了。
東海一日游的後兩站是驚艷之美,時間比較緊的就略去前兩個吧。現在流行觀止一詞,我也說:黃山之潭,翡翠谷觀止;黃山之瀑,九龍瀑觀止。
翡翠谷可以買學生票,不過從售票的地方進入谷裡尚需走一段路,這段路很破,能讓每個第一次去的人懷疑難道真的有從人間通往天堂的路?志摩有雲:美,不會在風光中靜止。翡翠谷如孔雀開屏般一點一點的向我們展示那種來自天堂的美輪美奐。黃山的山是陽剛的,它整體上就是一塊大的花崗岩突兀在地球上,因此山勢非常峻峭秀美;黃山的松是陽剛的,每根松針都是蒼勁有力;黃山的石也是陽剛的,大而威猛,不像雨花石那樣的嫵媚多姿;但是,翡翠谷的水就像黃山的山石之間懷抱的女人一樣,簡直可謂是嬌滴欲碎的那種國色天香。臥虎藏龍中的一段境頭就是在這裡最大最美的兩個潭裡拍的,這也應了古人之語: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翡翠谷也因為此“龍”而名聲大振,游人明顯多於其他幾個景點。“九寨歸來不看水”,雖然我沒有去過九寨溝,但是我認為翡翠谷的水並不遜色於九寨溝,只是一個是大家閨秀,一個是小家碧玉罷了。去翡翠谷一定要找一個有太陽的天氣,水中有五彩石,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奇妙的顏色變化,水波泛起,波光粼粼,水色在潭邊為金黃色的,往裡則為綠色的,再裡則為深綠色的。潭底清晰看見,可一看水邊的石碑才知往往有4-6米深,淹死一個人絕不成問題。翡翠谷號稱情人谷,平心而論,確有乃風。情侶攜手漫步情人橋之上,望花鏡池之水,可謂是浪漫至極。黃山的特點之一是鎖特別多,而且越是浪漫和越是凶險的地方鎖越多,換句話來說就是當你發現某個地方凶險至極時,往往會在那裡發現幾把同心鎖,看來黃山應該別名愛山才對了,呵呵。
在翡翠谷同樣可以在最裡面的雷雨潭把你的空瓶子裝滿,潭水甘甜,比農夫山泉好多了。回來後,因思念之故,在網上查找翡翠谷的相關消息,發現這裡沿雷雨潭更可沿溪而上至始信峰谷,沿路100多個潭子,美不勝收。我想,某天重返黃山之際,一定約好十眾好友,探其深幽。
九龍瀑是黃山三大瀑布之一,不過去的人需要體力很好才行。由於這裡是我們東海一日游的最後一站,而我們三人已是強弩之末,此時又正值驕陽,於是個個都揮汗如雨。熊太太最後幾經周折,還是坐了轎子上前,我和熊先生兩個衝在前面,但兩人基本都是筋疲力盡,在途中休息了幾次才登上山頂。在山頂那種衝擊感非語言能形容。一個空曠的大峽谷,瀑布自上而下,落差達600多米,瀑分九折,一折一瀑,一頓一潭。由於久未下雨,水量偏小。真不知瀑雨後是如何的壯麗!兩個轎夫在這裡懶懶的躺在轎子上,問我倆要不要坐轎子,我倆會心一笑,繼續前往瀑布處。我們能到的大概在六七瀑布左右的地方,上不見一二瀑,下不見八九瀑底,沿瀑而上,亦有很多人在那裡嬉水。熊先生亦贊嘆不已,拿出相機和攝像機猛拍了好久。這時便有個人跨瀑而過,問我倆想不想去看頂上看不見的一二瀑布。兩人其實都想去,又顧慮對方可能不想去,猶豫了好久,不過終於還是花了15塊錢隨此“導游”跨瀑而過。事後想來,高血壓者勿入,恐高症者勿入,膽小者勿入,毛手毛腳者勿入,女士體力不好者勿入,小孩勿入…不過如果想做一個真正熱愛自然的人,一定要去看看一二瀑布,九龍瀑景色最美的地方,真正的未染塵世俗氣的仙境。恰如攻略一樣,到了九龍瀑布,可以故意去找那些勸你不要下水的人,找他們說好價錢,然後領上去。
走石階最多能到達第三瀑布的中部欄杆,那裡已是極為凶險了,如果是下雨天,我們站的地方就是瀑布水流經過的地方,人是上不來的。等那些旅行社的人走了後,導游才帶我們走上“不歸路”,這是路卻又非路,平時除了砍柴的人和野獸,幾乎沒有人是會走這裡的,時而攀岩,時而在懸崖邊上貼身而過,反正最凶險的路只能四肢並用了。
終於看到了九龍一二瀑布!那是怎樣一種壯美!潭水2/3由上游流下,1/3是由龍眼流出,兩個龍眼清晰可見,因此這裡即便是大旱也能保持泉水不斷,滋潤鄉民。第一潭最大,深有20米左右,第二潭不大,卻深達60米,看上去是墨綠色的,一種陰深深的感覺。我於是脫掉只剩下一條內褲(泳褲放在了車上),跳下了第一潭,不過也不敢去深水的地方。熊先生戲稱我是在龍潭游泳第二人,並說這裡裸泳的最好的地方。導游說,這裡有一米多長的娃娃魚,白天並不出來,晚上的時候來這裡只聽見小孩的哭聲不斷,霎是恐怖!
潭水清澈無比,絕對沒有任何人的氣息在裡面,四周也沒有人的氣息。或許吧,美到及至的地方本來只屬於飛禽走獸和山野樵夫,而不是我們這種城裡逃出來的人。不過我已深深的眷念上了那個地方,那一潭的綠水…記得以前學過一篇課文叫做《梅雨潭》,我想這裡應該是一個比梅雨潭還梅雨潭的地方吧!
從九龍瀑回到大門也是一次意志的考驗,當時我真的擔心第二天我是否還有充足的體力去爬黃山,不過熊先生倒說這是一次上山前的練兵,現在想來也有其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