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一長假,就動了想去杭州看看的念頭。理由很簡單: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地理上的優勢使得3天的短途游在時間上足夠了;
杭州有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子湖的美景對我很有誘惑力,當然我還好奇於杭州的豐富的人文風景和現如今的時尚風景;
以前對杭州蜻蜓點水般的印像,根本支撐不起我對這個城市的認識,我想更認識她,用兩條腿來認識她。
於是,親自安排一次自助旅行,去感受一下杭州的美景和人文,被提上了我的日程表。
一邊用功地做著功課,一邊游說爸爸媽媽一起去。終於,說動了父母的參與,一起設計了行程。在11月的月初,在連日的陰雨天中,好不容易找了3天大晴天,杭州游得以成行。
第一天(Nov 9,2008)晴轉多雲 9-14℃
游程:
出發(7:30)-地鐵(¥5)-上海南站(8:45)-動車組D657(9:30發車,¥54)-杭州城站(10:48)-錦江之星西湖大道店(check in,押金¥600)-步行(11:30;西湖大道,湧金門,湖濱路,東坡路)-午餐(九佰碗老湯面)-西湖游船(13:30;¥45,湖濱上船,湖心亭,小瀛洲,中山公園下船)-西湖北線游(15:10;中山公園,孤山,平湖秋月,白堤,斷橋)-黃龍體育中心(17:30)-晚餐(老娘舅)-步行(19:00;延安路,杭州解百,解放路,湖濱,西湖天地)-返回旅館休息(20:00)
伙食:
九佰碗老湯面:¥50,點了他家的招牌牛肉面和鐵板牛肉飯。並沒有大眾點評網上說的那麼好,有點名不副實,牛肉出奇的老,性價比不怎麼高。
老娘舅:¥66,中式快餐店,年輕人光顧的比較多。點了3個套餐,一份套餐包含飯,主菜,蔬菜,玉米色拉,銀魚水蒸蛋。三個人共吃三個不同的主菜,蠻實惠的。還每人點了一對他們家招牌的蜜汁雞翅,味道的確不錯。
小貼士:
在上海南站購買返程票,除了動車和低於¥30的票,其他都是要收手續費的。
杭州鼓勵市民和游客騎自行車,所以自行車租車服務相當普及,已經電子化了。景點附近和主要的交通干道上都有租車點。租車價格也很便宜。只需辦理公交Z卡就可以了。
杭州西湖,4年前曾經來過。故地重游,卻如同從未來過一樣,總有很多新鮮的東西讓我驚喜驚奇,當然也有讓我應付不來,招架不住的窘境。大概,也只有這樣的旅行,才會讓我對一個城市,有深入的了解,才有資格說:“我去過!”想必,也只有這樣的杭州才會在我的腦袋中停留比較長的時間吧!
去杭州的火車,D657這列動車是個不錯的選擇,歷時1個小時18分鐘,從上海南站直達杭州城站。這是我第一次到上海南站坐火車,也順便參觀了下上海南站的大手筆和現代化,很氣派,硬件上絕對沒話說。現如今選擇動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候車室裡鬧哄哄的坐滿了人不算,上車後居然還有人沒位置的,全程站立。我是提前兩天買的車票,看來,杭州方向很熱門呢。
因為在上海南站已經買好了返程票,所以出杭州城站,我們直奔公交車站而去。杭州城站這邊的公交車很多,找起來也挺方便。在這裡,發現了杭州公共交通的一大亮點:常規線路的空調車票價是會隨著季節有所浮動。11月正好能享受到1元的票價,很實惠。而且因為票價繁多,為了讓投幣的乘客對票價一目了然,投幣箱上都會醒目的貼上票價,很人性化的小細節呢。
至於住宿,在攜程上看了許久,考慮到地理位置、會員評價、價格等多方面因素,最終選擇了這家靠近西湖大道的錦江之星。離火車站2站路,離西湖步行15分鐘。除了旅館門口的中山中路在修路,不方便了點外,我對這次的住宿還是挺滿意的。房間不大,但不影響住宿,一個大床一個小床的設置,正好適合一家三口。房間干淨整潔,衛生間也清潔干燥,洗浴設施和洗漱用品一應俱全,還有個小陽台。服務人員服務態度很不錯,有問題找他們能及時響應並幫忙處理。旅館對面的清真飯店,高莊饅頭的生意特別的紅火,老是排著長隊。
西湖環湖由四條馬路圍成,東面湖濱路,南面南山路,西面楊公堤,北面北山路。游船碼頭在湖濱二公園、中山公園、岳廟和花港都有。我們選擇了在湖濱上船,坐在號稱“畫舫”的游船上,等船一開,初來乍到的我便欣賞起了西湖的沿岸風光。北面高高的保淑塔格外醒目;湖濱人流如織,親水平台讓游人能更接近湖水;南面金頂的就是新落成的雷峰塔了,還能看到吳山上的城隍閣。湖上漂著許多手搖船,構成了西湖又一道風景。面對這樣的美景,還有陽光藍天和白雲作陪襯,盡管船艙外的風很大,溫度很低,我還是忍不住跑到艙外東拍拍、西拍拍,直到雙手被吹到僵掉,才乖乖地會到座位上。游船先停靠湖心亭——西湖上一小島,島的四周都是沒遮沒攔的,湖水能夠直接拍打到岸邊的石頭。很納悶西湖的親水平台為何做得那麼大膽,搞得我一接近岸邊就神經緊張,生怕有什麼意外。這裡有塊乾隆的御跡,上書“蟲二”兩字,取義於“風月無邊”。這次留意到,乾隆皇帝在西湖的御跡相當的多,老西湖十景幾乎都與皇帝有那麼點淵源。西湖之盛名在那時就可見一斑啦。接著,坐船去小瀛洲,4年前來西湖,去的也就這個地方了。上了島,對四周的景物慢慢有了印像,這裡的變化並不大,三潭印月、大鸚鵡、九曲橋、各式亭台樓閣都在曾經的記憶裡。
不得不提一下杭州的天氣,降溫後的溫度比我預想的要低很多,我帶的衣服略顯單薄,這一天裡,人幾乎沒有熱過,手一直是涼涼的,蜷縮成雞爪狀。湖中的溫度就更低啦,風又大,沒有被吹出感冒,真是要恭喜我的抵抗力頑強。還有就是在旅館裡洗了舒服的熱水澡,開著熱空調睡覺,休息得比較好。
小瀛洲一圈兜完,坐船去了中山公園碼頭。中山公園是免費開放的,裡面就是孤山。可能是因為免費的關系吧,孤山真的是孤零零的,沒什麼看頭。原來的皇家行宮,現在除了山和植被,已經沒太多內容了,一片片平台告訴我這裡曾經有個亭台樓閣之類的東東。往東,走到個大草地,終於又被太陽溫暖到了。奇怪的這裡居然有個魯迅像。再次走到湖邊,眼前的是成片的荷花,凋謝了的荷花。不過可以想像,夏天來這裡,荷花一定開得很好看。走走便到了白堤,這裡的人明顯多了起來。白堤兩側一片翠綠,這景與陣陣的寒意還真是不搭呀。來到平湖秋月,爸媽的紀念地,家裡有張老照片就是爸媽在這裡的合影,於是幫他們再拍了張合影,27年後的故地重游,很有意義哦。拍著白堤風景,看看湖裡的小船,悠閑地踱著步,回頭看到夕陽的天空中,那飛舞著的風箏,何等的愜意。不知不覺中,便到了斷橋,白堤也走到到盡頭。
之後的黃龍行有那麼點慘淡。怎麼會去黃龍的呢?話說網上查到黃龍體育中心這陣子有美食節,饞蟲被說出來了,於是打算去那裡看看,順便解決晚飯,也算是個貼近杭州本地人生活的旅游內容吧。當時正值下午四點半,出租車們開始准備交接了,這段時間打車是很難打的,正所謂拒載有理。體育場的方位我們都心裡有數,於是打算邊走邊打車。天氣開始陰沉了,寒意重了,肚子也開始餓了,找了個鍋貼店墊了墊飢,我們繼續趕路。這個時候,爸爸的經驗和應變發揮了作用,在一個我覺得無望的公車站,找到了一個可以坐的公車。這裡得提一下我對杭州公交的又一好印像:駕駛員的服務態度。一個女駕駛員,問了她這路車去不去黃龍體育中心,她不僅給了肯定的回答,告知我們黃龍洞下就是,還補充了下車後該怎麼走。完全不像上海的某些司機們對外地人的態度,不是懶得搭理就是冷嘲熱諷一下。表揚表揚!不過郁悶的事情還沒完,到了黃龍體育中心才發現,美食節已經結束了,只有一周而已。那個時候,心裡的郁悶可想而知。天漸漸黑了,跑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冷又餓。沒辦法,繼續找公車回去。就這樣折騰了一大圈,等回到湖濱,已經是華燈初上了。就這樣,杭州游的行程中陰差陽錯的多了個黃龍體育中心。話說回來,黃龍體育中心造的還是很不錯的,外觀來看,不輸給上體的。而且當天正好有個情侶馬拉松比賽,這裡可是起點哦。
晚餐過後,好像精力又恢復了。我們從仁和路出來,沿著延安路散起了步。經過了杭州的解百,進去小兜了一下。杭州的商業區跟上海很像,賣的東西也很像,品牌也差不多,也很繁華熱鬧,這點上我沒啥不適應的。然後沿著解放路,到了湖濱。晚上的西湖,又是另一番風情。北面的寶石山上,星星點點的燈光,真的就像顆顆寶石在閃耀。南面的雷峰塔,晚上仍然光彩熠熠,兩束大射燈直射天穹,華麗而神秘。我們沿著湖濱往南走,空氣清新,人便神清氣爽,回頭一看,呀,遠處的音樂噴泉又開始啦。那水柱靈動、壯觀,只可惜離得比較遠,聽不見音樂,心裡暗暗決定要安排時間去看個完整版的。往南一路都走在親水平台上,邊上就是西湖,到了大華飯店,仍然有路可以走,不過是條整個建在湖上的小石橋,依舊沒遮沒攔的。不知怎的,那時想到了走香港星光大道的時候。走到湧金門便到了西湖天地了。沒想到西湖天地竟是這樣的一片世外桃源,大片的綠色植被中,零星地分布了十來棟的小樓,每個樓都是一個餐飲場所,有咖啡吧啦,酒吧啦,飯店啦等等。店裡的人不怎麼多,在外面閑逛的像我這樣的游人也不多,這裡就像與世隔絕一樣,生活的節奏都慢下來了。幽靜,隱蔽,昏暗的路燈是這裡的特點,在這裡,小資情調盡顯無疑。晚上清醒地走在這裡,有那麼點探險、探秘的感覺哦。
第一天,初來乍到,有驚喜也有遺憾。驚喜的是,杭州作為旅游城市,水准算是蠻高的了。旅游資源豐富,服務性行業也有一定競爭力。在4年後,重新登上了小瀛洲,鉤起了不少回憶。晚上的西湖天地很有味道,很喜歡。錦江之星的房間干淨整潔,比較滿意。遺憾的是,不知道如何坐車,相當的窘迫。被美食節忽悠了,郁悶。天氣太冷了,吹了很長時間的冷風,頭一直疼疼的,幸好晚上睡得比較好,沒有生病。還走了好多的路。好在全家人體力都不錯,而且也任勞任怨,行程得以順利進行。旅游也算是家庭的team buildi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