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十日談(五):PAI,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

作者: 狂愛CTU

導讀泰北十日的游記和照片詳見: http://***/wulihui 泰北十日談(一):今天一起出發吧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b1.html 泰北十日談(二):走一走素貼與蒲屏的尋常路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fd.html 泰北十日談(三):清邁,這樣的小城故事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op.html 泰北十日談(四):大像,叢林和竹筏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t6.html 泰北十日談(五):PAI,世界的一個小 ...

泰北十日的游記和照片詳見: http://***/wulihui

泰北十日談(一):今天一起出發吧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b1.html

泰北十日談(二):走一走素貼與蒲屏的尋常路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fd.html

泰北十日談(三):清邁,這樣的小城故事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op.html

泰北十日談(四):大像,叢林和竹筏 http://***/s/blog_4b67a35e0100d2t6.html

泰北十日談(五):PAI,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 http://***/s/blog_4b67a35e0100d3xl.html

泰北十日談(六):素可泰,一花一世界 http://***/s/blog_4b67a35e0100d4fx.html

泰北十日談(七):清道山中一日長 http://***/s/blog_4b67a35e0100d6ik.html

泰北十日談(八):MO ROOMS,清邁的概念旅店 http://***/s/blog_4b67a35e0100d74d.html

泰北十日談(九):最後一件奢侈的事 http://***/s/blog_4b67a35e0100d7mn.html

BUS已經繼續前行,開往夜風頌府,只留下我和enyaya兩個人在此下車。經過近四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我們現在置身於一個前不沾村後不挨店的山谷小鎮上,——這就是PAI了,一個傳說“空氣中都彌漫著大麻味兒”的地方。我暗暗吸了一口氣,哈,除了熱辣辣的陽光氣息,並沒有臆想中的頹廢氣質嘛。然後,我們拿出LP,沿著唯二的兩條主街,去尋找靠著河谷的水邊客棧。兩年前,當我第一次聽說PAI,就被那河邊的茅草屋迷住了。


(河邊草屋)

行走在正午靜悄悄的小鎮上,觀察著兩邊低矮的熱帶式樣的小屋和滿目的英文店招,想像著PAI鎮的成因,據說當年西方嬉皮們前往金三角尋找毒品,把這裡當作中轉站。忽然感覺非常神奇,在這個偏僻的綠色河谷中,一方面保留著純粹的熱帶農村景像和鄉村生活面貌,另一方面卻機緣巧合,如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音樂家和流浪者......這裡只是世界的一個小小角落,卻煥發出一種因為矛盾而顯得奇特的魅力。

小鎮很小,小街很快就到了盡頭,那裡蜿蜒淌過一條小小的河流,河的兩側星星點點分布著我曾經在照片裡看到過的那種茅草小屋,一座踩上去就會嘎吱嘎吱作響的狹窄竹橋連接了河兩岸,迎面從橋上走過來一個高高的西方帥哥,主動與我們打著招呼。後來我發現,在PAI,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國人,好像都格外友善,每個相遇的路人甲都會微笑招呼示意,我猜想,或許這裡格外平靜的生活給了人們格外平和的心態?



(街道靜靜)

看過了幾家LP上推薦的客棧,我們最後選擇了中檔價位的RIM PAI COTTAGE,LP上說住在這裡“感覺像是古時的小山村”,確實沒錯,這裡有精美的綠植繁茂的花園,在椰樹和芭蕉的掩映下錯落著深棕色的斜頂小木屋,裡面照例是擦得錚亮的木地板,房間並不大,除了一張Queen size的大床和兩張小椅,別無他物,但泰式的圓頂蚊帳仍使小木屋顯出幾分浪漫韻致。屋後的浴室是露天的,如果不是晚間飛蟲的侵擾,倒也同樣浪漫。客棧的大草坪延伸至河邊,幾把無人的沙灘椅、一座靜靜垂吊的木秋千以及樹下的吊床,使午後的院落如此昏昏欲睡。我們到那家有著美味lassis的漂亮的戶外餐廳BLUE吃過午飯,然後我回小屋睡午覺,enyaya跑到河邊的吊床上看書。



(RIM PAI COTTAGE)

躲過了正午最熱辣的陽光,我們在下午時分懶洋洋出門了。小鎮還是很安靜,路邊偶有等待客人的當地摩托車司機,他們會熱情地與我們打一聲招呼,卻絕不會熱情過度地糾纏你。為數不少的大黃狗或不緊不慢地散著步,或是雄踞於路中間睡大覺。漆成白色的郵局大白天的關門閉戶,留下一只空酒瓶在門口,讓我們空留遺憾,因為這裡據說常年是有攝影展的;LP上大力推薦的有著鎮上最好吃烤面包的“ALL ABOUT COFFEE”,門上貼了手繪的小人兒坐飛機的漫畫告示,原來店主人自己也出門旅行去也;唯一一家小書店,二層小樓,鋪天蓋地滿當當全是書,可惜卻沒有中文的......我們走遍了小鎮的每一條街道和小巷,再次感覺很奇特。在我們原來的想像中,總以為一個那樣成因的小鎮或許就像桂林的西街,充滿紙醉金迷的氣氛和某種墮落頹喪的自我放逐。然而不是的,這裡如此嫻靜,甚至連酒吧都沒有幾個,有,也是散落在小鎮外延,其中亦只有一家新開張的正播放著雷鬼音樂。或許PAI的夜生活要到深夜才開始?或許現在還是旅游的淡季?我不知道,至少,此刻,這個開滿鮮花的小鎮,在熱帶陽光的照耀與河谷水汽的潤澤中,散發著壓倒一切的靜謐。這一切既不像西街,也不像四個小時車程外的清邁,其實也不大像enyaya說的《海角七號》裡的恆春,她不像電影中恆春那樣充滿濕漉漉的生活氣息,卻有某種遺世獨立的味道;而與其說她是嬉皮士的樂園,倒不如說她更像隱士們的家園。

這種感覺在我們第二日上午探尋河谷風光時更濃烈了。我們沿著緩緩流淌的小河,走在河邊快要及膝的荒草中,一路行來,碰到不少看樣子在這裡長住的西方人,他們每人占據著一棟簡陋的河邊茅草屋,或坐或半躺在向水的門廊露台上,一個老男人在很輕很輕地撥弄吉他,自娛自樂,一個年輕女人曬著太陽,在看一本也許就是從鎮上二手書店裡買來的英文小說,而一個很高很帥的長發男子,我們半個小時前碰到他赤著腳過竹橋去鎮上,現在他正拎了一瓶冰礦泉水在上網,當我們輕手輕腳路過他們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抬頭向我們微笑點頭。這一切曾經只是在海濱的度假勝地看到過的景像,如今正在遠離城市的一座鄉間小鎮上演著,然而與海邊的奢華相比,這些半掩於荒草中的人和事,獨顯出一份“隱於野”的淡然氣質。

他們是什麼人,他們來自哪裡?我想像著,或許他們跟我們一樣,只不過是趁著休假、暫時逃離開喧囂繁瑣的城市生活、尋覓一點點寧靜心情的上班族吧。關於傳說中的毒品,除了鎮上警局外的一塊警示牌,並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產生相應的危險聯想。而關於嬉皮士,除了偶見騎著高大摩托車的墨鏡男人,看起來一切都很正常。這讓我不經然地想起了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嬉皮運動的文章,《LSD簡史》,文中描述了1967年舊金山“人類大聚會”和“愛之夏”之後的“嬉皮士之死”,在西方,因為聚光燈的蜂擁而至,人們不再在乎嬉皮運動的真正內涵,轉而關注那些特別刺激的八卦消息,越來越多心懷鬼胎的人湧進舊金山,以為在那裡可以買到便宜的毒品,勾引到“免費”的女孩,漸漸地,原本沒有暴力的平和的城市變成了大眾媒體早就“預料”到的人間地獄,此後的幾件暴力案件,又讓普通老百姓對嬉皮士運動徹底失去了僅存的最後一點好感......而經過時間和空間的幾度扭曲,嬉皮運動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更成為了紙醉金迷、頹廢放蕩的生活代名詞。我們早間關於PAI的“審美想像”亦可說來自於此。

那麼那些真正的嬉皮士呢,他們沒有輕易放棄理想,於是他們開始了新一輪的遷徙,從舊金山遷往山區和農村,漸漸地越走越遠,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遙遠而神秘的東方。我當然不是說現在在這條河谷裡短暫“隱居”的就是這些人,不是的,但我想,到了這裡的很多人,或多或少卻都擁有著一點點最初的嬉皮精神,——“審視內心,關注社會,退出世俗”(Turn On,Tune In,Drop Out)——這種追求其實與今天的“慢生活”運動、自然環保運動、樂活族一脈相承。



(川上)

清澈的PAI河一路流淌著,曬得黝黑的孩子們在水中以各種姿勢嬉戲著,間或一個猛子插進水中,有時則得意洋洋地仰躺在水面休閑地浮游。兩側深入河床的野草歡快地瘋長,有時候草深得沒有了路,於是轉個彎,離開河邊,眼前是一片草坡,天邊長著一棵驚人美麗的紅樹,白色的不知是牛還是羊的動物臥在草地上,懶洋洋瞪著我們。無論世界各地的什麼人來來往往,PAI,世界的這個小小角落,至今仍然歸屬於這片河谷,與生長在河谷中的小鎮人們。



(紅樹)

本文更多照片請至: http://***/s/blog_4b67a35e0100d3xl.html


精選遊記: 曼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