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攻略游記o(∩_∩)o...

作者: marriane

導讀這次去麗江算是把雪山啊,瀘沽湖等等之類的都逛了個遍,現把游記攻略給大家分享下。 http://www.yododo.com/group/t/01155573CC8A0814FF80808115531F24 麗江景點玉龍雪山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礡,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還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 ...

這次去麗江算是把雪山啊,瀘沽湖等等之類的都逛了個遍,現把游記攻略給大家分享下。

http://www.yododo.com/group/t/01155573CC8A0814FF80808115531F24

麗江景點玉龍雪山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礡,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還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裡無雲,群峰像玉液刷洗,晶瑩的銀光,耀目晃眼;有時一條雲帶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崗巒碧翠。東方欲曉,峰頂早染晨曦,多彩的朝霞映上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霞光掩映閃爍;傍晚余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雲朵帶著晚霞奇彩,飛歸峰間谷壑,一彈之頃,變態無窮。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 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麗江時,曾封玉龍雪山為“大聖雪石北岳安邦景帝”。玉龍雪山以險、秀、奇著稱,其內主要有“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點,是一個集觀光、登山、探險、科考、度假、郊游為一體的具有多功能雲杉坪的旅游勝地。

雲杉坪景點

雲杉坪是玉龍山東麓的約一平方多公裡的一片草甸,雪山屏立一側,周圍以千年的雲杉林所懷抱,坪內芳草萋萋,牧歌悠揚。雲杉坪還是傳說中進入玉龍第三國的窗口。

白水河景點

白水河景點為一條幽深的山谷,谷內林木蒼蒼,清泉長流,有的成潭,有的成瀑,靜動有別,情趣獨特。現在白水河邊台上 建有停車場、餐廳、購物店、還有進雲杉坪的索道站。

甘海子

是玉龍山東麓的一個開闊的草甸,是個天然的大牧場,每年 春夏之交,百花齊放,組成甘海子

巨大的花苑,整個草甸充滿生機活力。目前甘海子建有雪度假山莊和直上玉龍雪山冰川附

近的大型索道,游客可乘纜車到雪原去觀賞萬年古雪、冰塔林奇觀和滑雪。

束河古鎮

束河位於雲南麗江城北,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上司的發祥地。這裡古跡薈萃,沿柏油馬路向雪山方向行駛,約五公裡處左轉, 進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約2公裡,你便可以見到一個古老的村落,這就是束河,又名龍泉村。

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 ”。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於是建有北泉寺。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麼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因為是束河人的驕傲,這裡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時也是重要的皮毛集散之地。

虎跳峽

金沙江劈開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世界最深的大峽谷——虎跳峽。虎跳峽全長17千米,上下落差200米,兩岸雪峰高出江面3000多米,其勢驚險奇絕,攝人魂魄,在虎跳峽上游的金沙江入口處,有一巨石橫臥江心,激流從僅有30米寬的巨石兩側穿流而過,濤聲震天,白浪翻滾,傳說猛虎常靠江心巨石躍上對岸,故名虎跳峽。

虎跳峽登上望峽台,全峽歷歷在目。迤邐下到江邊石灘上,兩岸高崖把高天擠成一縫,大江被擠壓得僅有30多米寬,江中雄踞5米見方的虎跳石,水急似箭,這就是下虎跳。東側大岩洞口,有古崖畫,多為動物形像。

從上峽口看玉龍山巔,酷肖天國城垛。江面平緩,像柔靜少女,但一入峽口便激浪滔天,變成暴戾的怒漢了。先到上虎跳,一道跌瀑高坎是為惹目。坎兩側,絕壁擎天,構成兩扇巨型石門,當中屹立著三角狀的虎跳石,金沙江巨流從此奪路而出,躍過高坎,以雷霆萬鈞之勢摔砸下來,高坎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回旋翻滾。看那場面,令人心驚膽戰。往前,不久見到滿天星灘,灘長半裡,暗礁棋布,掀起滿江銀浪,濤聲震天,看似銀河繁星,故而得名。全峽有這樣的險灘18個,平均不到一裡便有一灘。到大峽中段阿昌谷,核桃園村有簡易旅舍供食宿。 數十戶人家的房屋都用青石板砌蓋,山地像一幅幅地圖掛在牆上。離村往江邊走,就到特險特奇的中虎跳了。只見獠礁林立,危崖四聳,遮天摩雲,嵯峨的虎跳石如鬼怪戲浪。激流撞礁,晶花騰空,驚濤轟鳴,如雷貫耳。

蓋江崖頭亂泉湧流,攔腰有一條半裡磴道,人行當中,泉水從頭頂噴瀉而,織成一掛掛奇麗的珠簾,別有洞天。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岩壁上,發現了12個珍貴的古岩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

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裡。當地摩梭人稱為謝納米,意為母海,因湖的形狀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

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為2685米,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水平均深度40余米,最深處達73.2米,僅次於撫仙湖,位居全省第二位。整個湖泊狀如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這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環境破壞較小,水質潔淨。

湖東,有條山梁婉蜒而下,下插湖心,似條蒼龍俯臥湖中汲飲甘泉,形成瀘沽湖上一個美麗的半島,它幾乎將廣闊的湖面一分為二,半島尖端與對岸相距僅2公裡,成為湖面最狹窄的地方。

瀘沽湖內,有5個海島,屬雲南境內的3個,屬四川境內的2個。它們像一只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一般高出水面15~30米,大小各不相同。最小的裡格島,位於獅子山下,靠湖的北岸。島北面坡下土地平坦,居住著8戶摩梭人,全是木楞房,木房沿島而築,大門面對湖水,景色迷人。土司島地處湖心,頂端高出水面36米,島周長約700米,東西窄而南北寬,為狹長形。土司島的得名,是因為它過去專為永寧土司消閑游樂之用,現在島上所有建築物蕩然無存,只留下殘磚斷瓦。裡無比島,又名大堡島,距土司島 3公裡,處在一直線上。島高43.4米,長450米,寬200米。裡無比島西南坡緩,藤樹密布;東北方向山坡成台,下至海邊,有小沙灘。

黑龍潭

玉泉公園位於麗江城北像山腳下,俗稱黑龍潭。泉水清澈,玉龍雪峰和像山倒影其間,景色十分迷人。周圍翠柳垂簾、芳草如席,古木蔥郁,樓閣亭台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被譽為滇西北高原上的一塊美玉。

玉泉公園分為玉河、龍潭、清溪、山林等4 個景區。主要有石牌坊、玉泉勝境、碧海玉龍、玉水龍潭、像山靈泉、曲橋羨魚、蘭圃、牡丹園、梅園、見雪亭等10多個景點。古建築有光碧樓、五鳳樓、得月樓.、龍神閣、戲堂、一文亭等。

玉泉公園內薈萃了古代納西族建築群,有省級重點保護的明代五鳳樓、解脫林等,還有眾多的清代建築物。分為三層樓閣的“得月樓”四面臨水,雕梁畫棟,一代文豪郭沫若曾為此揮筆題寫了“得月樓”和兩副對聯,其中一副是“春風楊柳萬千條風景這邊獨好,飛起玉龍三百萬江山如此多嬌”(上下聯均引用毛澤東詩詞)。生動地描繪了公園奇麗的湖光山色。

五鳳樓

鳳樓原址位於麗江縣城西北11公裡的芝山福國寺內,1979年遷至玉泉公園黑龍潭畔。五鳳樓為三重檐多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築,從四面看都像5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名。平面呈方形,五鳳樓高20米,進深3間,通面闊18.9米,通進深 17.8米。五鳳樓造型特殊,構思巧妙,明、暗間格門上雕牡丹,梅花、石榴等。飛檐鬥拱,彩繪色調絢麗,表現出麗江地區獨有的納西建築風格,為雲南民族地區現存的一項重要方建築。1983年1月,雲南省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府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而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朝(1253) 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勢萬千,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磐般再現於世.

木府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 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 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帶中原建築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中古樸粗獷的流風余韻, 而其坐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納西傳統文化之精神.

老君山風景區

老君山位於麗江與劍川、蘭坪等縣交界處,屬橫斷山系雲嶺主脈,連綿盤亙數百裡,層層疊疊,時起時伏,主峰海拔4240米,金沙江環其左,瀾滄江繞其右,因其嶺脊走向圍成半環狀,恰似一個馬蹄形的老君煉丹爐而得名,傳說中,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故史稱“滇省眾山之祖”。老君山是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之一。景區內的丹霞地貌、奇峰異石、碧湖清溪、密林繁花、高山草甸、冰峰奇峽,令人稱絕。每到春夏交替時節,山花爛漫,爭奇鬥艷,成片的高山大樹和杜鵑林艷如雲霞;冬天到來,則又是樹掛銀花,山披白雪,一派冰天雪地的北國風光。

犛牛坪

犛牛坪位於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北端,是玉龍雪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起麗鳴公路,南臨黑水河,西依玉龍雪山東麓,北達雪花村上部,面積16.6平方公裡,景區內生活著彝族,藏族村落。村民以牧業為生,民風古補,民族文化氣氛較 犛牛坪景觀為典型的草甸牧場,高山雪原風光與黑水河溪流作伴,與天然幽靜古補的原始森林景觀為群,層次分明,多姿多彩。犛牛坪草甸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草如茵;秋季草坪豐茂;冬季銀裝素裹。犛牛坪景點主要分為:犛牛雪原、犛牛雪谷、黑水幽谷、黑水瀑布冰橋、雪花湖、瑤池、犛牛溪、錦繡草甸、爛漫山花、麗江鐵杉林、大果紅杉林、黃背櫟林、雪花村落、藏家民風等諸多景點。犛牛坪草甸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草如茵;秋季草坪豐茂;冬季銀裝素裹。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是無可比擬的旅游觀光、休閑渡假的聖地。

萬古樓

萬古樓是麗江標志性的建築。意為觀覽暢懷於制高點,因諧其音,名為萬古樓。萬者,寓意俯瞰麗江古城及其田園風光,遙望玉龍雪山萬年冰川,又寓意麗江恢復重建家園,千古流芳,萬古不朽。萬古樓為塔式五重檐全木結構建築,高33米,像征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33萬各族人民。主體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國全木結構鬥拱建築一柱通頂不連接的第一樓。柱長22米,反映民間“好事成雙”的說法,以及婚嫁選擇雙日為吉的習俗。采用16根通天柱,反映納西族東巴像形文字中有開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傳說,寓意納西兒女共同創造美好的世界。

東巴萬神園

東巴萬神園位於玉龍雪山南麓的玉峰寺旁,背靠玉龍雪山,周圍青松綠草環抱,芳草茵茵,百花爭艷。神園正門兩個巨型圖騰柱與雪山主峰形成一條主軸線。軸線中依次排列分布著三個巨型法杖,長240米寬6米的神圖路,兩道神門,三個東巴至尊神。軸線兩邊廣闊的區域,左為神域,右為鬼蜮,分別雕有三百多樽自然神、護法神、家畜神及各類風流鬼等巨型木雕,萬神園還配套有古樸悠然的木楞房、旅游工藝銷售部、納西民俗風情展演廳、祭祀場等。整個園區文化內涵豐富,是納西文化立體化、形像化展示的人文旅游景點。

拉市海

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8公裡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這裡原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運動時褶皺隆起成陸,至中新世成為一個准平原,隨著橫斷山脈造山運動的發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准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拉市壩是其中最高的壩子,壩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稱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四方街

四方街位於麗江古城的中心,有四個岔路口通往古城的出口,臨著酒吧一條街,熱鬧非凡,有好多攝影愛好者在此等待最佳時刻為古城留影。

麗江四方街自古稱為“大研”。這裡四周青山,壩內碧野,泉水縈回,形同碧玉大硯,故有此命。始建於宋末元初。相傳因麗江世襲知府姓木,忌諱築上城牆後變作“困”字,故不修城牆。城區以四方街為中心,射出四條大道,每條主道都有巷弄相隨,巷弄四通八達,無死胡同。大小路面均鋪五色石板,經數百年走磨,石紋畢露,頗為別致。居民群落多依山傍水,大衢小道順山勢而行。來自像山腳下的玉泉水流至城頭雙石橋下,分流3股伸向東南,形成無數小支流,穿越大街小巷,回旋千家萬戶,水上小石橋不計其數。居民住宅多為瓦房,大多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寬敞,門窗雕飾花鳥圖案,院內種植草木花卉。

玉峰寺

玉峰寺位於玉龍山的南麓,距離麗江縣城13公裡。玉峰寺建於清康熙末年,是麗江著名喇嘛寺之一。寺雖小,卻因有一株山茶而名播海內。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