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爛漫時節我難忘的雨崩行

作者: feinibuke_ming

導讀第一次香格裡拉之行的記憶還未褪去,事隔半年故地重游同樣心懷期待。特意把雲南之行的最後一站留給香格裡拉,就是為了一睹夏天的景致,想必一定是滿山遍野充滿了濃濃的爛漫山花才是。 這次香格裡拉的終點是期待已久的雨崩村,行程共計六天。動身之前,大家尋找戶外向導的時候,只要你提及“雨崩”二字,很多人最先的回應是一幅吃驚之狀,然後便會要你確定是否 ...

第一次香格裡拉之行的記憶還未褪去,事隔半年故地重游同樣心懷期待。特意把雲南之行的最後一站留給香格裡拉,就是為了一睹夏天的景致,想必一定是滿山遍野充滿了濃濃的爛漫山花才是。

這次香格裡拉的終點是期待已久的雨崩村,行程共計六天。動身之前,大家尋找戶外向導的時候,只要你提及“雨崩”二字,很多人最先的回應是一幅吃驚之狀,然後便會要你確定是否做好了吃苦的准備。起先我並不理解是怎麼一回事,後來問過去過的朋友介紹的自由生活驛棧玩戶外的老板石頭瑜飛後才知道,雨崩的景色故然另人心馳神往,但是條件卻十分艱苦,因為那個神秘的村莊藏在大山深處,想要進去一看究竟必要有一番自力更生的勁頭才行。不過,就從石頭對我們的了解來看,他是相當相任我們的實力,不斷為我們打氣、助陣。本來嘛,進入藏區就要是懷揣一顆虔誠之心,抱有吃苦的信念才可以,不然如何能稱為“人間仙境”?

在麗江游蕩了一天之後,我們整理好背包准備出發。這次與我同行的朋友是第一次來麗江,也是第一次去香格裡拉,她的興奮勁比我還要高漲幾分。

出發前的那天早上,我倆先去品嘗了麗江特色的包子用來墊底,隨後回到自由生活驛棧集結等候瑜飛把我們帶到上車的地方。此次隊伍雖沒有之前一次的壯大,但幸運的是旅友們的年齡幾乎相仿,所以一路上活力十足,有說有笑。另外,我們的納西族領隊小楊也是個極其調皮的家伙,車上有了他就不再安寧了。

閑聊當中發現八個旅友來自天南地北,最終要到達雨崩,去欣賞天堂的美景!

第一站依舊是徒步中虎跳。下行的路上不斷傳出隊友驚嘆的聲音,這條世界上最深的峽谷確實會給人帶來不小的震撼。谷底的虎跳石風采依舊,前面已有些許游人在碎石上壁虎漫步了。眼前金沙江重復著它的洶湧和恢宏,站在石崖上你會有一種被自然征服的渺小之感。雖然我不曾身臨過壺口瀑布的壯麗,但是感覺虎跳的景致多少與之有些相似。宛若黃河一般的金沙江水不斷拍打在碎石之上,激起無數浪花,身旁的人不知要提高多少分貝才能聽到彼此的聲音。相比這激宕的江水,168級的“勇者梯” 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小插曲。

下午去往香格裡拉縣城的路上,我們不時的要停車逗留、拍照。我想所有出發去梅裡的游人無不期待日照金山的惠顧,而大家在出發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數次彩虹,那是不是一種暗示呢?好運真的會光顧我們嗎?毋庸質疑,答案是肯定的。平時難得一見的彩虹今天前後出現了數次,有時還是雙彩虹,看來是佛祖冥冥之中在保祐著我們。

夜幕中的獨克宗古城向路人顯示著她“月光城”的美譽。這座石頭之城裡,有著高19米,重60噸,內藏十萬卷經書的大轉經筒,站在停車場我們便能清晰的看到它的身影。突然明白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人都夢想著來到藏區,光是聽這迷人的名字就足夠讓人心馳神往,更不用說那份寧靜與神秘了。

聽小楊說天黑之後,在廣場上會有篝火晚會,所有人繞成數圈齊跳藏族舞。這正中我的下懷,熱血再次沸騰,拉上朋友就直奔中心廣場。我們幾個隨便插進一隊跟著手舞足蹈。沒想到這原生態的舞步還真不簡單,與我所知的步伐存在很大差異,看來藝術還是要還原生活,回歸本質。

次日到達松贊林寺時,得知寺內正巧有一位游學歸來的活佛為所有到此的客人送福。之後一行人便要從低海拔爬一路攀升至白馬雪山的最高點4292千米。山路的迂回蜿蜒會讓很多人出現暈車或缺氧的症狀,有沒有高原反映主要就體現在今天了。

我最喜歡欣賞沿路的風光,不想讓最真實、最迷人的景致在不經意間溜走。今天的納帕海由於天氣的緣故顯得有些陰沉,天上堆積了厚厚的雲層,重的幾乎要壓在海面,但那唯一不變的還是她的寧靜和遠處迷人的依拉草原。

秋日的藍月亮灣峽谷早已披掛金甲,金沙江水渾濁的快要和山體容為一體,只有那灰色電纜一般的公路貫穿其中。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春季的景色,必竟那時的山谷才最秀美,才最充滿了生機。

通過白馬雪山時,看到外面已夏意濃濃,,杜鵑花正開,希望大山深處的雨崩能夠提前換好夏裝迎接我們的到來。

清晨的梅裡十分安靜,遠處太子峰幾乎被雲朵遮蓋嚴實。六點左右所有游客就已經架好設備守候在了陽台。從開始時的層層迷霧、時隱時現,到後來主峰卡瓦博格完全露出,日照金山將近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真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勝的架勢。對於日照金山我們都寄予了太多的期盼,以至真正看到此景時心情都是那樣的激動和興奮。金燦燦的陽光好似佛光普照,度化眾生一般映在每個人的臉上和心頭。

從西當溫泉到上雨崩村大概有12公裡,先要經過四個茶莊到達埡口,然後再下行到達上雨崩村。以雨崩為出發點,有兩條登山線路:一條通向神瀑,另一條通向冰湖。在通向神瀑的路上,會不斷碰上來朝聖的人們,他們或遠或近,都只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完成每年一次的轉山活動。途中,隨處可見各種朝聖的信物纏滿樹身,我也是平生第一次見到無數的瑪尼堆散落在溪邊。在一塊大石上,赫然寫有藏文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我想當我們身、口、心三念真正合一的時候,便會到達那超脫的境界。

路上,所有來朝聖的藏族朋友都會面帶微笑的主動與你打招呼,久而久之我們說的最標准的話要數那句“扎西德勒”了。這種久違的親切讓我們徹徹底底地被感動了一次。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家來自拉薩的四口人和我同行了很久,直到神瀑。後來得知他們先是坐車到達香格裡拉,然後再徒步來到雨崩,只為膜拜心中的聖地。好佩服他們的精神,光是讓我站在山頂就已經感覺到陣陣寒意,更不用說去到瀑布下面讓自己被山泉淋濕,而且還要接著數日的內(外)轉梅裡雪山,此時此刻誰能不被信仰的魅力所折服,我們這些來自所謂文明城市的人何時有過如此虔誠的舉動?

大山深處的雨崩村非常安靜,不時會有小松鼠從林間一閃而過。穿行其間,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原本沒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通向雨崩的路就是在年復一年的歲月中形成的,很多地方甚至連騾子走起來都很吃力。聽說這山坳裡的日用品只能夠用騾子一趟一趟的運進來才行,所以就有了山裡人一年才出山一次的說法。我想這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不過道路的不便的確形成了天然上的阻隔。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哪一天道路通暢了,雨崩村還能再有這樣的寧靜嗎?美麗的雨崩會不會也變得商業味十足呢?還有我們的文明會給自然帶來多少損害呢?……

記得來時,很多人都說這裡艱苦,第一天到此我們便有了同感。光是最後從下雨崩到上雨崩的道路就泥濘的讓人膽寒。天色逐漸變暗,身邊沒帶任何照明用具,三人只得一深一淺的摸索著前行,稍有不甚肯定要來個人仰馬翻。不過,就是這樣,大家還是不忘苦中作樂,一路說笑的回到客棧。

夜晚的大山寒氣襲人,顯得十分空曠,寂靜無聲,不像白日那般熱鬧。一夜的休整過後接下來將是更加嚴峻的挑戰。由於同行的朋友身體不適,所我和隊伍中的其他隊友踏上了冰湖之旅的征程。與昨日的山路比起來,今天的冰湖之行才是對體力真正考驗的開始。早飯過後幾乎所有去往冰湖的人都在同一時間出發。全程總計30公裡,中間有一處茶樁以及中日登山大本營可供休息。按照一般人勻速前進的時間來算,上下山可能需要8-10小時。單就一個去程的距離就相當於昨日神瀑的往返長度,由此可見最後能夠順利堅持下來的同志值得稱贊,這將是一次毅力與體力的綜合挑戰。

穿越雨崩村這一段路還算比較平坦。開闊的草地、茂密的樹林、清澈的泉水交遞展現在大家面前,另外,擺在木屋中的轉經筒吸引了我的好奇,剛剛出發手中的快門就開始運轉,探秘之旅的大門已經打開。或許是茶樁之前的道路太過漫長而且濕滑,大家幾乎是一路手腳並用的勉強上行。體力不好的游人租了騾子以後再繼續前行去大本營。其實來雨崩要體驗的就是徒步的快樂和一種對身體極限的挑戰,騎在騾子上讓馬夫牽著未免有些煞風景,更何況很多地方騾子根本無法通過,你依然要靠雙腿,所以看著很多人一會兒上來下會兒下去的很是忙活。

這山裡的路就是這樣,所有的路線要靠自己把握,因為根本沒有什修繕一新的柏油路或是石頭台階等著你,想要一睹冰湖的風采就要有先苦後甜的信念才行,人家山裡人能做到的,我們通過努力也應該可以做的到。

隨著不斷往大山深處走,景色也越來越原始,樹葉紅綠相交,水面顯得也寬闊了起來,遠處的雪山不斷召喚著我們要加快腳步。到達大本營的時候已近正午。陽光灑在草原上、湖面上,遠處木屋飄出陣陣炊煙,眼前的景色美得讓人忘卻一切煩惱、憂愁,生活在這裡的人該是多麼愜意、多麼的自由自在。

小憩了一會兒決定繼續向前,到冰湖只有一步之遙了。最後的20分鐘所有人都顯得有些遲緩,山勢也變得陡了許多。從最開始到現在的衝刺,身邊總會有不同的朋友相互鼓勵著前進。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但是那份互助的精神卻是相同的。非常感謝在我的旅途中一直都有如此多的好心人出現,他們是所有記憶中最動人的畫面。

站在山頂俯視冰湖的那一刻,感覺自己是勝利者。冰湖的面積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但在藏族同胞中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冰湖的水是由四周山體積雪融化而成,絕對是純天然,未經污染的水源,她就像躲在深閨中的姑娘一般美麗而寧靜,一汪碧綠的湖水吸引了不知多少游人前來尋古探幽。岸邊的瑪尼石堆也比我昨日見到的更多、更大,更讓人震撼。聽當地人說這裡的水能喝不能用,更不能褻瀆,否則一定會受到神靈的懲罰。

雖然上山消耗了大量體力,但回去時的精神似乎變得更加旺盛。全程共用時7.5小時,這個成績在當地人看來也相當不錯了,自己心中也有點點的驕傲。這次的徒步活動讓身體機能再次得到大幅的提升,很難想像回到城市後的我還能否適應平庸的生活嗎?

離開雨崩村的早上站在山頂回望雪山,點滴的記憶閃過腦海。一旁的小領隊小楊看我沉默不語便開玩笑到要我留下來算了!說實話,當時還真有些想留下來的衝動,這裡是沒有煩惱的天堂,是遠離燈火的世外桃源,如果再來的話或許我會考慮留下。

這次香格裡拉之行雖然消耗了大量體力,幾近透支,但確實親身體驗了一次朝聖之路的艱辛。我想短短雨崩的山路還只是遙遠朝聖之路的一部分,但就是這一段不長的路程卻極大的挑戰了我的耐力,同時更加體會了信仰的魅力。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但幾千年留下的風俗卻未曾改變,人們心中那份崇敬與執著依然代代相傳。

回來後經常跟朋友們提起藏區的種種經歷,雖然沒有大起大落,但就是這一點一滴的回憶足以拼湊起更加強大的神秘之感。雨崩的美麗和盛名在於它的靜謐和神聖,神瀑在朝聖者心中的地位不容置疑,這份感情同樣會傳染給每一位所到游人的身上。來到雨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願這世外桃源永遠神秘、安寧!



(神瀑)



(雨崩村)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